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选秀末日”的今天,标榜着“重塑中国人音乐信仰”的娱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恰如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抢夺人们眼球,只开播了两期便已引发热议不断,在“口水战”中,有人大赞,有人力挺,有人质疑,有人批判……这个自荷兰引进、由浙江卫视重金重新打造的歌唱节目一夜爆红,每次评委拍下红键,转向舞台的一瞬间都能掀起全场高潮,每个特点迥异的选手用他们的好声音征服了领军中国华语乐坛的四大评委,却也唱来了舆论纷纷。
一登台就被揭底 经历反成污点
[外界质疑]《好声音》成“复活赛” 快女快男集体“回锅”
第二期的《好声音》里,最大的争议点便是选秀“回锅肉”逆袭。有人认为选秀大军集体出战,让这个舞台又充满了功利性,而这些曾经在秀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选手,已经不再新鲜。而第一期节目里,也有选手被挖出曾经参加过《花花朵朵》等选秀比赛。
[看法]选声音的节目里 声音才是第一考虑
早在《中国好声音》第二期播出之前,就有网友在节目组的预告里发现,这一期里有许多曾经在各大选秀上“落败”的选手,比如刘悦,两度参加过“快女”,丁丁也征战过“快女”,王乃恩与平安,也参加过同一届的“快男”。
如果仔细分析,“好声音”与“快男”、“超女”自是不一样。“快男”、“超女”要打造的是年轻偶像,有好声音但外形条件不够的选手,很容易被淘汰,不被挖掘。而“好声音”的目标群更加明显,有好声音才是王道,如果唱不到评委的内心,即使你选过一百次秀或者从未参加过选秀,都是无济于事的。
[疑问]难道专业背景反倒成了“绊脚石”?
至于纯粹对“有专业背景”发出质疑就更加荒谬。首先,这档节目从未对外宣称学员是没有专业背景的,也没有在报名规定中限制选手不能有专业背景;再者,有专业背景为何就不能上节目?难道受过专业训练、有良好的专业基
础和舞台表演经验反倒成为了一个人表现自己、追求梦想的障碍?
一讲故事便受质疑 歌声被忽略
[外界质疑]选手身份造假 节目故意煽情
制作《中国好声音》的团队,曾制作过《达人秀》,对于“在短时间内讲述一个最有力的故事”,他们得心应手,但这一个个的感人故事却引发了网友“揭底总动员”。以一首英文歌打动全场的“农民工”邹宏宇被揭是个富二代;最受诟病的莫过于曾经参加过选秀的萝莉徐海星,网友质疑其用病故亲人博同情…
[看法]娱乐节目需要效果 先唱后讲不影响导师判断
被“欺骗”的滋味确实不好受,但有一点得明白,这是一档真人秀节目,它不是纪录片。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它就会有“刻意”的部分,“策划”的部分,选手的故事本身也是节目呈现所需要的。
电视台为了收视,把选手刻画成两个极端,还原他们最朴实的身份之后,他们总有一些故事让观众听后更加感受到他们的不易。这一点无可厚非,《好声音》的舞台就是让选手蜕变的舞台,从第一次踏上舞台讲述他们的故事之后,到最后离开舞台时他们的成长,想必中间会形成巨大的反差感。观众想看的,不就是选手如何从怀才不遇的草根到遇上伯乐之后的蜕变之路么?要是真弄得跟音乐学院面试一样严肃,恐怕观众也不愿意浪费宝贵的周末时间了。
[疑问]唱得不好 讲故事催泪就有用?
更重要的是,一档节目策划不出好声音,炒作不出好声音。一档以“好声音”作为衡量标准的节目,身份为何,故事怎样,都只是“附加物”。而且从逻辑上来看,选手编造故事或者说太多的故事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上台后就唱歌,导师不会受到任何除了声音之外的影响。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没有好的声音,即使你把故事编得天花乱坠也不能感动人。”
当然,节目组不能把煽情当成无孔不入的存在,过度了就会适得其反。让有故事的选手讲出他们真实的故事,才会让观众对他们理解得更为深刻。
一入戏就惹争议 评委躺着中枪
[外界质疑]明星导师喧宾夺主 比选手更爱秀
在第二期节目中,10位学员的整体表现略显平淡,而四位明星导师则越来越抢眼,甚至被指有些喧宾夺主。
[看法]明星身份颠覆有魅力 “入戏”错不了
与其他选秀节目相比,“好声音”的四位导师的表现可圈可点,可以说,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严厉的评委,不以专业的身份去苛求选手,而是在发现好声音之后,便求贤若渴,甚至还为选手的选择而相互“掐架”。这样“人性化”的表现让很多观众眼前一亮。
在传统的音乐类节目里,明星是一个“评论者”的身份;而在这档节目里,当导师转过椅子面对选手的时候,恰恰就把明星由一个评论者转变成老师的身份,他们瞬间从居高临下变成了求贤若渴。“明星的身份对普通观众来说是遥远的,但老师是很亲切的,尤其是老师们为了争夺一个优秀的人才而互相争吵的过程更是让人亲切。“你想啊,当你发现那英和刘欢都抢着要你,而且你还拥有选择权,这种模式多么有魅力!”
从苛求到渴求,只差一个字,但确实千差万别。明星评委卸下了板着脸孔挑毛病的架子变成了导师,反而让选手更轻松,发挥得也更好。那英因为在“好声音”评委席里将她豪爽、不拘小节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赢得许多赞誉。而像刘欢这样殿堂级的大师,会在镜头前喊出“I want you”,会在镜头前为选手的故事感动凝噎,也是前所未有的。至于是否喧宾夺主,这见仁见智,第二期的选手相对平淡是公认的。
[疑问]你难道怀念高高在上的毒舌评委吗?
导师比选手更入戏,这样的节目导向,错不了,导师没有了骂声和争议声,也让“好声音”的比赛更加干净、
纯粹。 看完这样的明星评委,你还怀念高高在上、正襟危坐,毒舌词汇挂嘴边的评委吗?
声音好才有可能,其余都是浮云
在“唱歌”几乎和“选秀”划等号的今天,《中国好声音》突破了人们思维中固有的模式,外形条件和选手能否晋级再无任何关联,只要有一副“好声音”就可以通关到底。而评委也不再是一脸严肃,毒舌到底。你可以爆料节目中不少选手都是“选秀专业户”;也可以质疑某些选手故意煽情博取同情;你甚至可以一脸不屑地指责节目组到处挖墙脚。但事实是,如果没有一副“好声音”,即便选手故意炒作、刻意煽情,唱功却没有得到任何一位评委的认可,那一样不会找到可以倾诉的出口。
简言之,《中国好声音》并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唯一的一条规则就是唱得好,唱得好什么都有可能,唱不好一切都是白搭。
一登台就被揭底 经历反成污点
[外界质疑]《好声音》成“复活赛” 快女快男集体“回锅”
第二期的《好声音》里,最大的争议点便是选秀“回锅肉”逆袭。有人认为选秀大军集体出战,让这个舞台又充满了功利性,而这些曾经在秀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选手,已经不再新鲜。而第一期节目里,也有选手被挖出曾经参加过《花花朵朵》等选秀比赛。
[看法]选声音的节目里 声音才是第一考虑
早在《中国好声音》第二期播出之前,就有网友在节目组的预告里发现,这一期里有许多曾经在各大选秀上“落败”的选手,比如刘悦,两度参加过“快女”,丁丁也征战过“快女”,王乃恩与平安,也参加过同一届的“快男”。
如果仔细分析,“好声音”与“快男”、“超女”自是不一样。“快男”、“超女”要打造的是年轻偶像,有好声音但外形条件不够的选手,很容易被淘汰,不被挖掘。而“好声音”的目标群更加明显,有好声音才是王道,如果唱不到评委的内心,即使你选过一百次秀或者从未参加过选秀,都是无济于事的。
[疑问]难道专业背景反倒成了“绊脚石”?
至于纯粹对“有专业背景”发出质疑就更加荒谬。首先,这档节目从未对外宣称学员是没有专业背景的,也没有在报名规定中限制选手不能有专业背景;再者,有专业背景为何就不能上节目?难道受过专业训练、有良好的专业基
础和舞台表演经验反倒成为了一个人表现自己、追求梦想的障碍?
一讲故事便受质疑 歌声被忽略
[外界质疑]选手身份造假 节目故意煽情
制作《中国好声音》的团队,曾制作过《达人秀》,对于“在短时间内讲述一个最有力的故事”,他们得心应手,但这一个个的感人故事却引发了网友“揭底总动员”。以一首英文歌打动全场的“农民工”邹宏宇被揭是个富二代;最受诟病的莫过于曾经参加过选秀的萝莉徐海星,网友质疑其用病故亲人博同情…
[看法]娱乐节目需要效果 先唱后讲不影响导师判断
被“欺骗”的滋味确实不好受,但有一点得明白,这是一档真人秀节目,它不是纪录片。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它就会有“刻意”的部分,“策划”的部分,选手的故事本身也是节目呈现所需要的。
电视台为了收视,把选手刻画成两个极端,还原他们最朴实的身份之后,他们总有一些故事让观众听后更加感受到他们的不易。这一点无可厚非,《好声音》的舞台就是让选手蜕变的舞台,从第一次踏上舞台讲述他们的故事之后,到最后离开舞台时他们的成长,想必中间会形成巨大的反差感。观众想看的,不就是选手如何从怀才不遇的草根到遇上伯乐之后的蜕变之路么?要是真弄得跟音乐学院面试一样严肃,恐怕观众也不愿意浪费宝贵的周末时间了。
[疑问]唱得不好 讲故事催泪就有用?
更重要的是,一档节目策划不出好声音,炒作不出好声音。一档以“好声音”作为衡量标准的节目,身份为何,故事怎样,都只是“附加物”。而且从逻辑上来看,选手编造故事或者说太多的故事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上台后就唱歌,导师不会受到任何除了声音之外的影响。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没有好的声音,即使你把故事编得天花乱坠也不能感动人。”
当然,节目组不能把煽情当成无孔不入的存在,过度了就会适得其反。让有故事的选手讲出他们真实的故事,才会让观众对他们理解得更为深刻。
一入戏就惹争议 评委躺着中枪
[外界质疑]明星导师喧宾夺主 比选手更爱秀
在第二期节目中,10位学员的整体表现略显平淡,而四位明星导师则越来越抢眼,甚至被指有些喧宾夺主。
[看法]明星身份颠覆有魅力 “入戏”错不了
与其他选秀节目相比,“好声音”的四位导师的表现可圈可点,可以说,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严厉的评委,不以专业的身份去苛求选手,而是在发现好声音之后,便求贤若渴,甚至还为选手的选择而相互“掐架”。这样“人性化”的表现让很多观众眼前一亮。
在传统的音乐类节目里,明星是一个“评论者”的身份;而在这档节目里,当导师转过椅子面对选手的时候,恰恰就把明星由一个评论者转变成老师的身份,他们瞬间从居高临下变成了求贤若渴。“明星的身份对普通观众来说是遥远的,但老师是很亲切的,尤其是老师们为了争夺一个优秀的人才而互相争吵的过程更是让人亲切。“你想啊,当你发现那英和刘欢都抢着要你,而且你还拥有选择权,这种模式多么有魅力!”
从苛求到渴求,只差一个字,但确实千差万别。明星评委卸下了板着脸孔挑毛病的架子变成了导师,反而让选手更轻松,发挥得也更好。那英因为在“好声音”评委席里将她豪爽、不拘小节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赢得许多赞誉。而像刘欢这样殿堂级的大师,会在镜头前喊出“I want you”,会在镜头前为选手的故事感动凝噎,也是前所未有的。至于是否喧宾夺主,这见仁见智,第二期的选手相对平淡是公认的。
[疑问]你难道怀念高高在上的毒舌评委吗?
导师比选手更入戏,这样的节目导向,错不了,导师没有了骂声和争议声,也让“好声音”的比赛更加干净、
纯粹。 看完这样的明星评委,你还怀念高高在上、正襟危坐,毒舌词汇挂嘴边的评委吗?
声音好才有可能,其余都是浮云
在“唱歌”几乎和“选秀”划等号的今天,《中国好声音》突破了人们思维中固有的模式,外形条件和选手能否晋级再无任何关联,只要有一副“好声音”就可以通关到底。而评委也不再是一脸严肃,毒舌到底。你可以爆料节目中不少选手都是“选秀专业户”;也可以质疑某些选手故意煽情博取同情;你甚至可以一脸不屑地指责节目组到处挖墙脚。但事实是,如果没有一副“好声音”,即便选手故意炒作、刻意煽情,唱功却没有得到任何一位评委的认可,那一样不会找到可以倾诉的出口。
简言之,《中国好声音》并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唯一的一条规则就是唱得好,唱得好什么都有可能,唱不好一切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