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 合作共进 重庆农科院茶研所开创茶业发展新思路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o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茶的故乡,发现茶、饮用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生活在我国西南的巴渝人民利用茶更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至今,在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山城重庆,人们爱茶、品茶的爱好依然经久不衰。只不过,如今茶已不再是简单的饮品,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更是吸引着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提升我国茶叶品质?如何发扬我国茶文化?如何使我国茶产业良性发展?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所长李中林的带领下,谋求创新发展、合作共进,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茶业发展的新思路。
   2005年12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参与组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由此正式更名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茶研所),主要从事茶树育种、茶树栽培和保护、茶叶加工、茶叶食品、茶叶饮料、茶叶成分提取和综合利用等研究,其主要任务是提高茶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积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发展重庆市农业和振兴农村经济服务。
   目前,茶研所拥有科研试验茶园823.8亩,是西南大学教学实习基地,设有综合办公室及茶树遗传育种、茶园生态栽培、茶树植保、制茶工程、茶资源综合利用5个研究室,现有在职人员73人。茶研所与韩国、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建立了紧密交流与合作关系,聘有客座研究员6人。建所60余年来,先后开展了230余项课题研究,获奖成果96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0项(发明专利8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4个,出版专著5部,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育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树国家级良种11个、省级良种3个,收集入圃保存茶树种质资源材料600余份。
  近年来,为了确保茶叶的优良品质,茶研所依托国家茶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了病虫害预测预报岗位和重庆综合试验站;为了打造茶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茶研所依托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建立了重庆市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据李中林介绍,重庆市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于2006年,并于2009年通过专家组验收,认定为首批开放示范研发平台。该中心接受市科委监督指导,实行主任负责制,设有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下设工程研究室、中心实验室、技术合作部、情报信息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管理,面向社会设立开放课题,承接委托技术研发、中试生产及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的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人员28人,流动人员14人的专业成果转化平台。中心拥有茶树种质资源圃50亩、科技示范园750亩,中试车间2850平方米,名优茶、大宗绿茶等新产品加工科技示范生产线3条,茶叶分析检测仪器、中试生产机械等关键设备齐全。自成立之日起,中心就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开放合作、科技服务作为发展策略,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科技创新升级上档。中心围绕茶叶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展开攻关,承担“十一五”在研项目48项,完成28项,获成果奖励11项,其中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育成国家级茶树良种江南1号,申报专利8项,获专利授权7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96篇。
  其次,成果转化明显。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方式的支持下,中心现已向重庆市主要产茶区域辐射技术成果52项,发放实用技术培训资料8000余份、书刊600余册,培训1530人次,示范推广产生的效益达2亿元。同时,作为中心的成果转化载体,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拥有“云岭牌永川秀芽”、“云岭牌茉莉秀芽”、“云岭牌优质绿茶”三大主要产品系列,其中“云岭牌永川秀芽”1989年被农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1999年和2001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享有重庆市“十大名茶”称号。近年来,通过不断奋斗,公司已成为重庆市“十强”茶业企业、重庆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两年累积销售收入达5000余万元。
  再次,开放合作全面进行。中心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程度的同时,也面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和国内外科研院所、工程中心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在科研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与高校、农技推广部门、产茶区县、茶叶企业等进行紧密合作,先后参加中茶所主持的“农业部948”、“公益性行业专项”、“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等项目,并与西南大学联合主持重庆市重点基金项目,与万州、巴南、武隆等企业联合主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此外,中心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技术交流,派遣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活动达150余次,接待中外游客采茶、制茶、品茶3600余人次。
  第四,科技服务模式创新。近年,通过科技下乡、科技特派、技术支持等形式,中心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赴武隆、南川、万盛、永川、荣昌等茶区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实地考察调研茶叶种植情况,为茶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并结合中心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科技服务、推广、扶贫工作。在市科委、永川市科协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中,中心为重点企业发展有机茶、申报各类项目等提供有效技术支撑,派遣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名优茶生产加工。围绕重庆茶叶振兴计划和“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中心在茶叶主产区县的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中,大力推广福鼎大白茶、巴渝特早、南江2号、名山白毫等茶树良种8个,建立茶叶科技示范基地1万余亩,为企业制定10多个技术规范、产品标准、检验标准,大大提升了重庆茶叶科技含量,不仅帮助茶农增产增收,也促进了重庆茶产业的发展。
  李中林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心将在市科委的指导监督下,认真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紧抓区域茶叶产业的科技需求,充分发挥资源和体制机制优势,围绕统筹城乡、重庆茶叶振兴计划和“两翼”农户万元工程,重点开展特异新品种选育、高效优质安全栽培、智能化加工、产业技术经济等四大领域的科技创新,力争取得一批高水平、具有重大影响的研发成果,努力提升中心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进一步强化产学研联合,中心还将引进一批先进科学仪器及设备,培养高端科技人才,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领域,建立区域茶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力求推动重庆茶产业的科技进步,争取把中心建成西部一流、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茶叶科技创新基地、成果转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转移基地。
  李中林,农学学士、研究员;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级干部,是重庆市“322”人才第二层次人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重庆市茶叶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食品行业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茶树栽培、茶叶加工、成果转化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课题研究30余项,获成果奖励17项,其中部省级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获发明专利4项。
其他文献
11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在广州隆重举行“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海出
11月5日8时15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喷射出熊熊的烈焰,托举着哈尔滨工业大学抓总研制的“试验卫星三号”小卫星直刺苍穹。
笔者近 3年来运用自拟玄贝消瘰汤内服配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10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汇合。”2011年9月18日~21日,2011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举行,科学与美相逢在喀纳斯的山巅。  据论坛发起人之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自治区包虫病临床研究所所长温浩介绍,论坛以喀纳斯为名,是希望今后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学科艺术化地发展,如喀纳斯的美景一样深入人心、举世闻名。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中国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非侵入性诊断、灵敏度等.对8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肝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门静脉流速比值(A/P)、肝动脉阻力指数(RI),并同
一、前言  抗生素、塑料、晶体管、核能和太空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发明,其中塑料是由乙烯的单体串连行强键共价结合的线性长链状聚乙烯分子集合体。其侧键不易产生,即使存在也是弱键结合,一旦受热力攻击容易受损,呈现软化和塑流变形。利用氯化乙烯取代乙烯作为聚合物的单体,其生成物就是聚氯乙烯,简称“PVC”。由于PVC线性键间相邻的氢原子和氯原子即可构成一个静电结合的侧键,因此其耐热性和机械强度均得到提
带着对科技与教育问题的关心与关注,3月12日,本刊记者在代表驻地职工之家,采访了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檀结庆代表。檀结庆说,参加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建校伊始就把促进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作为自己的使命。面对滨海新区的电子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汽车及装备制造
8月1日,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本届奥科会为期4天,致力于将体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扶持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体育科学学者,不仅关注高水平的竞技运动
高校拥有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才的优势,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因此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占高校总数95%的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