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07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威胁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污染物为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重金属等。从这些污染物检测技术看,在样品前处理技术、确证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3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并改进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等,其中免疫亲和吸附技术和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and Safe)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确证检测技术特别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其具有灵敏、准确、可靠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作实验室仲裁检测,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并已列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生物毒素等污染物测定方法标准中;农产品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方面,中国逐步实现从技术源头创新到终端产品创制的全程创新,研制出多种类、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原理上既有酶抑制法,又有免疫分析法和无损检测法,形式上既有各种试剂盒、免疫亲和柱,又有各类免疫层析试纸条,为现场筛查、定性或定量测定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法,与大型仪器方法形成互补。从农产品污染物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看,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为龙头、专业性和区域性风险评估实验室为主体、各主产区实验站为基础、生产基地观测点为延伸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根据6大类危害因子,提出了4大类风险评估类型,明确了各类风险评估的性质特征和评估程序,初步建立了包括农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外源添加物等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框架体系,研究开发出各类危害因子识别技术、风险评估专用软件等技术产品。从农产品污染控制研究看,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重金属等污染途径、规律、机制等被逐步解析,提出了一系列污染防控技术,包括污染源头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消减技术等。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原始创新有待加强,尤其是不同种类混合污染物同步测定技术;2)风险评估研究起步晚,能力弱,社会需求迫切,基础数据不足;3)农产品危害因子污染控制基础研究薄弱,对污染发生、迁移、转化规律与机制缺少系统研究,关键控制点仍不明确,缺乏污染早期预警与防控技术。随着对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深入,危害因子检测技术自主创新性将会不断加强,技术方法与产品系列化将满足不同场所和层次对检测需求;通过加强对危害因子发生规律、营养品质形成与控制机理的研究,农产品风险预警与污染防控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将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性、基础性工作,相关研究将成为热点,并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因子全过程科学管理、依法监督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稳定跟踪技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弹箭制导等军事领域和环境监控、卫星电视等民用领域。本文以科研项目“车载雷达天线目标瞄准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稳定跟踪系统的控制算法和
虚拟化存储技术是虚拟化技术当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可以提高存储利用率和性能,增强存储数据的安全性。针对Ken虚拟机存储虚拟化方式,使用I/O测试软件Iozone对虚拟磁盘镜像存储方式
通过由锥形量热仪获得的参数,对加几种金属化合物及填料的软质PVC体系的抑烟性和阻燃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这些金属化合物和填料对软质PVC体系具有良好的
时代在发展,我国的消防事业也在与时俱进,从早期单纯的灭火到现在的防火灭火相结合,其中消防新闻宣传作为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消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在新时期下
<正>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Shitrit等[1]报道,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100%。下肢静脉血栓出现不但影响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功
作为西方法律传统这一大传统中的一个小传统的西方法治传统是西方法治传统的在此时期的法治思想奠定了近现代法治传统的基石。法治的形成得宜于多元集团的彼此抗争妥协的政治
目的建立HPLC测定盐酸美金刚烷胺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ODS柱(250mm×4.6mm,5μm)为固定相,流动相为0.33%磷酸氢二钾溶液乙腈(40∶60,v/v);检测波长为197nm;流速为1
面积是几何图形的重要属性,而面积法则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解题方法.面积法以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以有关面积的基本定理为依据,建立适当的关系,达到迅速解题
消防新闻的报道一直是社会新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直接客观地反映世界变化的新闻种类,其传播在社会中的影响十分突出,所以引人关注。我国消防新闻的报道一直以人
汽车转向控制系统从简单的早期的纯机械转向系统发展现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直到现在更为节能、操纵性能更好的电子控制式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采用直流电机直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