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民间舞蹈编创中现代元素的融合展开了探讨,对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的现状及窘境作了详细阐述,比较了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编创中的异同,并为民间舞蹈编创中现代元素的融合提出了些许建议,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民间舞蹈编创;现代元素;融合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现代文明持续发展,我国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受到了现代舞蹈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为了促进民间舞蹈的发展,就必须将其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以使民间舞蹈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富有崭新的内容。基于此,本文就民间舞蹈编创中现代元素的融合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的现状及窘境
相比现代舞,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颇为陈旧,当下存在的“快餐性编创”现象除了能带来某阶段的物质收入外,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传承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以下具体介绍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编创中面临的窘境。
作为一种朴素而真实的情感表达方式,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随着信息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各民族舞蹈已走进大学校园,成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具的教学课程,可这一跨越却没能完全消弭过去几千年一直寄生于某一人文环境给民族民间舞蹈带来的局限。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当一场晚会有民族民间舞蹈节目时,人们通常可通过服饰和音乐风格来辨别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仅限于此。然而单是维吾尔族舞蹈就分“赛乃姆”“多朗舞”“萨玛舞”“夏地亚纳舞”“盘子舞”等数种,如赛乃姆作为一种带有喜庆意味的表演性民族舞蹈,还有更细致的地域划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民间舞蹈的地域篱墙尚未打破,这不仅要考虑舞蹈本身的复杂性,还要归结于快餐式编创与逐利宣传给这种民族文化带来的原生态信息流失。
现代舞讲求不破不立,而民族民间舞本身的历史传承性使舞蹈编导们显然不能共用这个公式,很难把握创新与保留之间的平衡,稍有偏差便会给民族民间舞蹈所展现的原生态带来摧毁性灾难,而日渐形成的编创套路也会使民族民间舞蹈呈现疲态,这无疑给创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从另一角度看,民族民间舞蹈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后的爆发性增长有目共睹,甚至吸引了许多超越国界的欣赏者,越来越多院校开设了舞蹈专业,为这个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但在这个“利”字当头的年代,这种需要时间沉淀的编创方式还面临着诸多限制,尚需一一理清、逐步翻越。
2 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编创中的异同比较
在舞蹈艺术的编创中,不同国家与民族根据不同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精神风貌、宗教信仰及相应的气候地理特征创作出不同的舞蹈形式。民族民间舞蹈与风行全世界的现代流行舞相比,两者既有共同的特点,又有其不同点。
2.1 相同点比较
(1)草根参与性
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都属于“草根艺术”,源自草根阶层,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由于现代流行舞所演绎的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关心的内容,话语权掌握在大众手中,因此,大都通俗易懂。
(2)群体演绎性
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在编创时均以群体表演的形式呈现,前者如朝鲜族的“农乐舞”、蒙古族的“盅碗舞”、瑶族的“长鼓舞”、土家族的“摆手舞”等,均是在本民族重大的节庆日里男女老少齐上阵进行的群体性表演,而后者如“爵士舞”“韩舞”“街舞”等,也是大众喜爱的以群体表演为主的舞蹈。
(3)即兴自发性
从表演的规范性来看,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和现代流行舞的表演场地多为室外广场,随机随感而发,挣脱了舞台表演艺术的条条框框,趁兴而舞,有独特的开放性与即兴性。
(4)自娱宣泄性
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特征,即二者皆非舞台艺术,其“自娱”的意义大过“众娱”,讲求自娱自乐,意在通过自娱释放情感,享受快乐,表现自我价值,在自娱的同时达到“娱人”效果。
2.2 不同点比较
(1)起源不同
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民族民间舞蹈和现代流行舞的起源有很大差别。民族民间舞蹈源于传统的封建社会,以农牧渔业为题材,参与的主体是劳动人民;现代舞则源于现代社会,具有都市性、批判性、商业性等特征,是大众共同参与的成果。
(2)追求核心不同
二者虽同属于“草根文化”,但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大多受本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所以编创中表现的是对宗教神灵的追求与崇敬,而源于市井的流行舞则极为活跃,追求时尚与创意,往往随旋律而舞,强调刺激与娱乐。
(3)舞蹈形态受影响性不同
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形成于封闭的传统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并在特定范围内传播,很少受外界影响。即使受到影响,其表现也是微小的,因为它有自己固定的模式与风格。而现代流行舞编创中则追求多变,舞蹈形态不稳定,与流行元素息息相关。
3 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与“现代模式”元素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也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民间舞蹈都反映当下不同的风俗人情、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等时代特点,正是由于民族民间舞蹈对这些文化强大的吸纳性、包容性,使民族民间舞蹈编创得以在继承传统元素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向“现代模式”的转化。
(1)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的融合
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主要讲求圆、曲、收,对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与要求,虽然不同民族的传统舞蹈风格不一,但单独来看其艺术表现形式受到过多束缚。而在编创中融入现代舞的一些动作、表现手法之后,民族民间舞蹈自由地将人物、情景展现得越发灵活,形象更为饱满,整体趋于多样化发展,使舞蹈具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和表现力。此外,现代舞动作力度的收放自如、表情神态的自由发挥,使舞蹈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更好地展现各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2)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声音作为舞台要素之一,能让观众感受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缺少音乐的舞蹈是不完整的。在编创中音乐能让舞蹈跟随节奏将动作连贯起来,不同的音乐节奏展现出不同的舞台背景,观赏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继而突出不一样的舞蹈韵律。此外,有了音乐的引导,舞蹈编导在编创时将更有自信,并能将舞蹈编创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手段与音乐完美结合,将单一的音律演变成多种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令其兼具民族气质与现代气息。
(3)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舞台技术也是让舞蹈出彩的手段之一,在现代科技没有发明时,民族民间舞蹈在编创中多数利用蜡烛、帷幔、火把等作为舞台效果转换的工具,如蒙古族、藏族、佤族等民族将天地作为舞台,虽然自然元素带给观者淳朴、大气的直观感受,但从现代社会的艺术观赏角度来看,这种舞台形式还是过于简陋。而当下在编创民族民间舞蹈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舞台旋转、升降、推拉,灯光色彩转换,瀑布、喷泉、火花等场景效果,音响设备,等等,舞台背景可任意转换,增加了观众对舞蹈时间与空间的想象。除了舞者的肢体语言外,现代科技将舞蹈进行及时加工渲染,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
目前,民族民间舞蹈在编创中与“现代模式”元素的融合绝不仅仅是以上几点,还有服饰、体育、美术、建筑等多专业跨界联合,更为饱满地展现了我国传承多年的民族文化特色。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的重视、社会大众的关注、文化的传承下,我国的民间舞蹈呈现出兼容与开放的状态,并与现代元素进行了积极的融合,以使民间舞蹈创作日益多样化、多元化,从而促进了我国舞蹈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平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J].才智.2012(31).
[2]江源.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6).
关键词:民间舞蹈编创;现代元素;融合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现代文明持续发展,我国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受到了现代舞蹈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为了促进民间舞蹈的发展,就必须将其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以使民间舞蹈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富有崭新的内容。基于此,本文就民间舞蹈编创中现代元素的融合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的现状及窘境
相比现代舞,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颇为陈旧,当下存在的“快餐性编创”现象除了能带来某阶段的物质收入外,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传承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以下具体介绍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编创中面临的窘境。
作为一种朴素而真实的情感表达方式,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随着信息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各民族舞蹈已走进大学校园,成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具的教学课程,可这一跨越却没能完全消弭过去几千年一直寄生于某一人文环境给民族民间舞蹈带来的局限。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当一场晚会有民族民间舞蹈节目时,人们通常可通过服饰和音乐风格来辨别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仅限于此。然而单是维吾尔族舞蹈就分“赛乃姆”“多朗舞”“萨玛舞”“夏地亚纳舞”“盘子舞”等数种,如赛乃姆作为一种带有喜庆意味的表演性民族舞蹈,还有更细致的地域划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民间舞蹈的地域篱墙尚未打破,这不仅要考虑舞蹈本身的复杂性,还要归结于快餐式编创与逐利宣传给这种民族文化带来的原生态信息流失。
现代舞讲求不破不立,而民族民间舞本身的历史传承性使舞蹈编导们显然不能共用这个公式,很难把握创新与保留之间的平衡,稍有偏差便会给民族民间舞蹈所展现的原生态带来摧毁性灾难,而日渐形成的编创套路也会使民族民间舞蹈呈现疲态,这无疑给创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从另一角度看,民族民间舞蹈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后的爆发性增长有目共睹,甚至吸引了许多超越国界的欣赏者,越来越多院校开设了舞蹈专业,为这个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但在这个“利”字当头的年代,这种需要时间沉淀的编创方式还面临着诸多限制,尚需一一理清、逐步翻越。
2 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编创中的异同比较
在舞蹈艺术的编创中,不同国家与民族根据不同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精神风貌、宗教信仰及相应的气候地理特征创作出不同的舞蹈形式。民族民间舞蹈与风行全世界的现代流行舞相比,两者既有共同的特点,又有其不同点。
2.1 相同点比较
(1)草根参与性
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都属于“草根艺术”,源自草根阶层,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由于现代流行舞所演绎的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关心的内容,话语权掌握在大众手中,因此,大都通俗易懂。
(2)群体演绎性
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在编创时均以群体表演的形式呈现,前者如朝鲜族的“农乐舞”、蒙古族的“盅碗舞”、瑶族的“长鼓舞”、土家族的“摆手舞”等,均是在本民族重大的节庆日里男女老少齐上阵进行的群体性表演,而后者如“爵士舞”“韩舞”“街舞”等,也是大众喜爱的以群体表演为主的舞蹈。
(3)即兴自发性
从表演的规范性来看,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和现代流行舞的表演场地多为室外广场,随机随感而发,挣脱了舞台表演艺术的条条框框,趁兴而舞,有独特的开放性与即兴性。
(4)自娱宣泄性
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特征,即二者皆非舞台艺术,其“自娱”的意义大过“众娱”,讲求自娱自乐,意在通过自娱释放情感,享受快乐,表现自我价值,在自娱的同时达到“娱人”效果。
2.2 不同点比较
(1)起源不同
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民族民间舞蹈和现代流行舞的起源有很大差别。民族民间舞蹈源于传统的封建社会,以农牧渔业为题材,参与的主体是劳动人民;现代舞则源于现代社会,具有都市性、批判性、商业性等特征,是大众共同参与的成果。
(2)追求核心不同
二者虽同属于“草根文化”,但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大多受本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所以编创中表现的是对宗教神灵的追求与崇敬,而源于市井的流行舞则极为活跃,追求时尚与创意,往往随旋律而舞,强调刺激与娱乐。
(3)舞蹈形态受影响性不同
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形成于封闭的传统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并在特定范围内传播,很少受外界影响。即使受到影响,其表现也是微小的,因为它有自己固定的模式与风格。而现代流行舞编创中则追求多变,舞蹈形态不稳定,与流行元素息息相关。
3 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与“现代模式”元素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也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民间舞蹈都反映当下不同的风俗人情、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等时代特点,正是由于民族民间舞蹈对这些文化强大的吸纳性、包容性,使民族民间舞蹈编创得以在继承传统元素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向“现代模式”的转化。
(1)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的融合
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主要讲求圆、曲、收,对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与要求,虽然不同民族的传统舞蹈风格不一,但单独来看其艺术表现形式受到过多束缚。而在编创中融入现代舞的一些动作、表现手法之后,民族民间舞蹈自由地将人物、情景展现得越发灵活,形象更为饱满,整体趋于多样化发展,使舞蹈具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和表现力。此外,现代舞动作力度的收放自如、表情神态的自由发挥,使舞蹈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更好地展现各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2)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声音作为舞台要素之一,能让观众感受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缺少音乐的舞蹈是不完整的。在编创中音乐能让舞蹈跟随节奏将动作连贯起来,不同的音乐节奏展现出不同的舞台背景,观赏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继而突出不一样的舞蹈韵律。此外,有了音乐的引导,舞蹈编导在编创时将更有自信,并能将舞蹈编创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手段与音乐完美结合,将单一的音律演变成多种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令其兼具民族气质与现代气息。
(3)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舞台技术也是让舞蹈出彩的手段之一,在现代科技没有发明时,民族民间舞蹈在编创中多数利用蜡烛、帷幔、火把等作为舞台效果转换的工具,如蒙古族、藏族、佤族等民族将天地作为舞台,虽然自然元素带给观者淳朴、大气的直观感受,但从现代社会的艺术观赏角度来看,这种舞台形式还是过于简陋。而当下在编创民族民间舞蹈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舞台旋转、升降、推拉,灯光色彩转换,瀑布、喷泉、火花等场景效果,音响设备,等等,舞台背景可任意转换,增加了观众对舞蹈时间与空间的想象。除了舞者的肢体语言外,现代科技将舞蹈进行及时加工渲染,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
目前,民族民间舞蹈在编创中与“现代模式”元素的融合绝不仅仅是以上几点,还有服饰、体育、美术、建筑等多专业跨界联合,更为饱满地展现了我国传承多年的民族文化特色。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的重视、社会大众的关注、文化的传承下,我国的民间舞蹈呈现出兼容与开放的状态,并与现代元素进行了积极的融合,以使民间舞蹈创作日益多样化、多元化,从而促进了我国舞蹈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平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J].才智.2012(31).
[2]江源.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