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u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及结果“说”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与思维空间,让学生敢想、敢说,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描述数学概念、规律及法则。因此,本文从这个思路出发,围绕观察、猜想、推理等思维活动进行探析,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步获得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思维、触及数学本质,进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 观察——获得数学知识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观”与视觉有关,“察”则是一种融合分析、思考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数学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从“观”中获得对数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还要从“察”中深化对数学内容的本质认知。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节内容是“观察物体”,要求学生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等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立体模型的形状。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准备实物模型,模型可以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不同形状的立体模型,然后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画出观察到的形状。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反向观察,也就是观察给出的三个平面图形,根据观察还原立体模型,并说出自己是如何还原出立体图形的,让学生在交流中厘清思路。观察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个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时,不仅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上,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这样的观察才更具有目的性和系统性,对启发学生的思维才更有效果。
  二、猜想——建立数学思维
  猜想即先构思出结果,再通过学习新知识、新内容去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猜想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没有任何一种猜想是凭空产生的,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的猜想提供相应的验证素材,包括实物、教具、言语等,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和数学基本知识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积极地表达出来。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内容的时候,因为该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猜想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如何计算的,如让他们猜想“[12]+[14]”的结果。这时候,有学生说答案是[16],有学生说是[26],也有学生说是[34]。大家都有自己认为正确的计算方法,究竟哪个算法是正确的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的猜想和问题开始教学,学生也会更乐于投入课堂教学中。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在相同的情境下有的学生会提出正确的猜想,有的学生的猜想则可能出现偏离或错误,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猜想,无论是正确的猜想还是错误的猜想,只要能够恰当运用,都是课堂上重要的教学资源。
  三、推理——觸及数学本质
  学生经常会通过推理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内容、获取数学知识。但教师在课堂上的推理一般都是在推出结论之后,通过实例、计算等来验证结论,很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推理过程上。学生的推理过程也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梳理、表达的内容,在梳理和表达的过程中学生能理顺推理思路、触及知识本质。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经历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索过程,从三角形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多边形,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和推理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在学习四边形的内角和时,笔者引导学生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学生发现四边形内角和为360°。按照这样的思路,笔者引导学生继续探索五边形、六边形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就这样,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得出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在推理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推理边说出自己的思路,学生在表达和推理的过程中不仅能探究出数学规律,还能树立推理意识,提升推理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让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敢想敢说,打开自己的思路,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
其他文献
我最喜欢的植物是文竹。因为文竹不但四季常青、姿态美丽,还有着坚忍不拔和百折不挠的寓意。  文竹,顾名思义即“文雅之竹”,但其实它不是竹子,只是因为它的枝干有节似竹,所以取名“文竹”。  文竹的枝干是棕绿色的,又细又长,一节一节的向上生长,看起来和竹子十分相似。它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像羽毛一样轻柔。当微风拂过,它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微风中跳起优美的舞蹈,真是美丽极了!当狂风吹起,它像一个摇滚乐手,带
期刊
当今,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焕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成为每一个学校不懈追求的目标。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此理论在教育课堂中具有普适性。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焕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是当今学校与教师面临的课题。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来看,只有课堂的学习氛围轻松愉快,小学生感受到的不是学习知
期刊
自然拼读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会英语阅读的必经之路。而绘本贴近儿童的精神世界,是英语启蒙阶段的优质阅读资源。阅读素养的培养,首先要从单词的拼读能力抓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以自然拼读的方式开启绘本阅读教学,能够为阅读注入新的活力,帮助学生提高拼读能力和听说能力,从而提高绘本阅读的流畅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在本文中,笔者以《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这套绘本为基础,就如何将自然拼读和绘
初级科学探索实验室(以下简称“探索实验室”)是一种独立设置的科学实验室,其包含四个主要的标准探索元素:课程标准、扩展、兴趣和生产。它能够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场所。探索实验室可以建立一个系统,该系统可以保证小学科学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现代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探索实验室是一个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性实验室,它以科学综合素养为桥梁,力求改变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破“
期刊
在我国教育事业中,教师是重要的参与角色,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教学工作的水平起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让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乡村学校可以依托“名师工作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笔者以提高乡村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出发点,谈谈“名师工作团”模式在乡村学校的构建与应用。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名师工作团  “名师工作团”是由学校或其他形式的教育组织从省、
期刊
我的妈妈是一名警察,她有“两副面孔”。不信,你看——  严厉的妈妈  一个周末,妈妈正在辅导我写作业,忽然,她的手机响了。“喂,你好……”妈妈接完电话,对我说,她有事要出去一下,让我继续写作业。砰!门关上了,我的心情也顿时放松了,心想:终于可以挣脱作业的束缚,在游戏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啦。我深吸了一口气,觉得空气都变得香甜起来。“哈哈!”看到妈妈遗忘在茶几上的手机,我忍不住窃喜,“这下可以玩个痛快了!
期刊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出课堂的主体位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出主体位置,还要通过唤醒开启学生自主学习的心门,使他们愿学、乐学、善学。笔者现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课堂“唤醒”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 趣化数学内容,激发学习
摘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幼儿的绘本阅读能力,认识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避免幼儿在阅读中走入误区。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就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同时探究了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希望能为幼儿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幼儿绘本教学 误区 对策  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是新的幼儿教学方式,它是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提升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