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透视
“数值计算”是初中第二册(上)第一章《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的第四课时。本章的学习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Excel在处理数据方面的强大功能:自动填充、数值计算、数据统计,并能将这些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且,本节课要使学生明白两点:①为什么公式中要使用单元格地址而不能使用具体的数值计算?②函数计算时,注意单元格的范围。
学生的个人文件夹中已经通过自己录入或教师机分发拥有超市采购清单、期中考试成绩表、积分表、河流数据表、降水气温表五个工作簿。因为我校处于城乡接合部,学生家庭条件不等,学生的操作水平有很大差距,几乎每节课都有超额完成任务的,也有少数完成不了任务、需要留到下节课提前来赶进度的。本次课前学习了数据编辑,尤其是自动填充,学生们都掌握得很好,为这节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教学现场
学生进入微机室,因为上节课任务完成得出色,上课铃响前,播放了一首《嘻唰唰》,学生比较兴奋。
上课铃声响,提醒学生关闭“金山打字通”,打开课本,开始转播教师机的屏幕。屏幕上打开的是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和操作环节。学生观看,大致了解。
我说:“上节课我们已经亲身体验了Excel智能化的自动填充功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体验它的另一大特色——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
然后,我打开期中考试成绩表,如下表。
我引导说:“这是初二级部550名同学期中考试的成绩,想要计算每位同学的总分,有什么办法吗?”
“用计算器。”好几名学生一齐喊着。“用算盘。”有一个调皮的男孩小声说,引起了一片哄笑。
“看看老师用什么办法,比比哪种方法更快呢?”
我开始边演示边讲解,在编辑栏中输入“=C2
D2 E2 F2 G2 H2”,同时,让学生对比着每个单元格里的具体数值是多少,单击“确定”按钮后,拖动填充柄,几秒钟的时间计算出所有学生的总分,只听下面学生都说:“哇,这么快!”
学生着急了,想着自己也亲自试一试,那可不行,我的目的可不仅仅在于此。
“想一想,为什么老师刚才要在公式中用到C2、D2、E2……这些单元格地址,用84、111、83……这些数值计算出来的结果不是一样吗?”
“不一样。”“一样。”学生开始出现了分歧。
我引导说:“干脆自己去试一试,到底用具体的数值进行计算看结果一样不一样?”
这时,我关掉屏幕转播,让学生开始操作。很快就有学生大声告诉我说:“老师,每个人的总分都成一样的了。”
我问:“为什么?”
“因为……”想说又说不出来,看来有的学生有了意识,但是还需要点拨。我说:“好,既然这样不能计算出每个人的总分,那么你再用老师的办法做做看。”
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示意自己完成了,我边巡视边接着说:“现在,单击总分I列任一单元格,观察编辑栏中公式有什么变化,再单击另一单元格,看又有什么变化。”
“哦,我明白了。”学生们恍然大悟。为了照顾一部分理解能力稍差些的学生,我又将教师机屏幕进行转播:“瞧,当我单击I6单元格时,我们看到编辑栏中的公式自动调整为‘C6 D6 E6 F6 G6 H6’,单击I12单元格时,公式又自动调整为‘C12 D12 E12 F12
G12 H12’。大家看教材第27页第二自然段:如果公式中包含单元格地址,我们就说公式引用了单元格,这种引用叫做相对引用。如果公式中使用了相对引用,那么公式就会随着使用公式位置的不同而相对发生变化。这也就是我们在公式中要使用单元格地址而不能使用具体的数值计算的原因。”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公式相对引用单元格地址进行计算,将公式计算再提升一个难度,我接着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快速计算2002年足球甲A比赛各球队积分(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负一场积0分),并告诉我哪支球队得到冠军,哪支球队将降入乙级球队(积分最低降级)。”学生们兴致盎然,都觉得易如反掌。的确,很快就有人高喊“大连实德队是冠军”。我过去看了一下,正确!但是很多学生仍然局陷于前面那个练习简单相加求总分的套子里。我再三地将积分规则重复,再加上先做出来的同学的指导,很快学生们都做完了。我当时就想:这样的问题在数学课上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小学时就能做出来,但是把数字从纸上搬到屏幕上,我们的学生就解答不出来了,这实在是让人伤心。
下面开始函数计算了,我首先还是从求和函数入手,屏幕转播再次切换到期中考试成绩表。我说:“Excel还提供了多种函数,每种函数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使用函数可以简化我们的计算过程。”
我演示如何打开函数对话框,说:“这么多的函数老师不能一一地讲,只挑选其中几个最常用的在课堂上练一练。其实,你会发现,当选中某一种函数时,在对话框的下方会自动提示此种函数的功能。”我接着说,“就拿计算总分来说吧,除了公式计算外,我还可以通过求和函数来完成。”
我接着问:“注意看这里:SUM(C2:H2),‘:’的作用是从哪到哪,即从C2加到H2。那么同学们想一下,如果说,本次考试地理学科成绩只做参考,不计入总分,那么我应该如何修改?”
学生回答:“把H改成G。”
我接着问:“如果不计政治呢?”
学生又回答:“把C改成D。”
我心中正为学生对于单元格地址的理解透彻而暗自欢喜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在下面嘀咕了一句:“要是不计语文分数怎么办?”
我激灵了一下,当时备课时还真没考虑这个,只是想举几个例子练习一下,仔细一想,这个问题问得还真不错。
我说:“同学们可能还没听清吧,来,你起来大声重复一遍你刚才的问题。”
学生站起来,有些害羞,又讲了一遍。
学生们都听清楚了,都带着一种表情看着我:“是呀,那怎么办呢?”
我回答说:“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觉得这位同学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值得表扬。如果是这种情况,函数也是可以解决的。可以在Number1中输入C2,在Number2中输入E2:H2,我们看到:SUM(C2,E2:H2),这样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当然,这种情况似乎用公式计算更容易让人理解:C2 E2 F2 G2 H2。总而言之,用函数也好,用公式也好,都是因事而宜、因人而宜的,方便、快捷、准确是进行计算的最终目的。”
课堂重点内容到这里基本结束了。随后,我让学生从个人文件夹中自主选择一个工作簿,进行求平均、求最大、求最小等函数计算,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有的学生把所有的工作簿都进行了计算。做完的学生我又接着给其布置任务:教材上课后选做分铅笔问题,这道题要求学生自学两个函数,取整函数和求余数函数。这个问题大大地激发了一部分善于思考、乐于挑战、基础好的学生。下课前,我从学生中挑选了一位,请他利用广播系统来演示他是如何解决分铅笔问题的。学生们在挑战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要下课了,在小结了本节课的收获后,我留下一个悬念:今天我们只是计算了初二级部550名同学的总成绩,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自己在级部排多少名?下节课将继续这部分内容。
现场点评
教学现场征集活动进行到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精彩纷呈的优秀作品,本节课又呈现给大家一节特色鲜明的课。我不想在课堂形式上多作讨论,仍然想从课堂的内容设计角度探讨一二。
第一,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技术价值取向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法。即围绕单元格中应用公式的必要性这个基本的问题进行了逐步化,最终达成公式设计的技能教育。为了化难为易,本节课采取了三个环节来进行。首先,是比较公式计算与数值计算的优势区分,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在“推广”公式应用的填充技术中,观察公式单元格地址的变化,从而探索公式自动化填充的本质意义;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地址引用对公式的作用,引入函数计算,从而对地址范围的定义方法、目的意义进行了功能揭示。这三个环节,层次分明,逐层上升,却都围绕着公式技术的价值来做文章,教学效果得到了深化,脱离了单纯的信息活动层面带来的技术弱化和技术模仿化,避免了失去学习的目的。
第二,本节课由于在设计上的宽泛,从而具有了优势。本节课能够放松学生的学习情绪,减少学习的框架限制,这从时而冒出的“算盘”、“不计算语文成绩”等花絮上都可以看得到。教师没有因为这些变化受到影响,却借势进行了引导。
当然,本节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开头所提到的多样化半成品范例可以分组来探索,比如,函数与公式适当区别等。特别需要注意的还有一点,就是对公式的一个更重要的技术价值有所忽视,即同一公式在单元格的内容变化时具有自动化更新数据的功能,因为公式始终是单元格地址,而不是数据。比如,当有的学生的成绩输入错误需要修改,或者积分表随着比赛的进程需要改变,公式均会自动更新数据。这一点,与公式向下填充产生的自动化同等重要,但是用途大不一样。
最后说明一下,《走进教学现场》栏目到本期暂告一个段落,对大家的关心爱护再次感谢!祝大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有更多的精彩内容分享!
“数值计算”是初中第二册(上)第一章《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的第四课时。本章的学习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Excel在处理数据方面的强大功能:自动填充、数值计算、数据统计,并能将这些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且,本节课要使学生明白两点:①为什么公式中要使用单元格地址而不能使用具体的数值计算?②函数计算时,注意单元格的范围。
学生的个人文件夹中已经通过自己录入或教师机分发拥有超市采购清单、期中考试成绩表、积分表、河流数据表、降水气温表五个工作簿。因为我校处于城乡接合部,学生家庭条件不等,学生的操作水平有很大差距,几乎每节课都有超额完成任务的,也有少数完成不了任务、需要留到下节课提前来赶进度的。本次课前学习了数据编辑,尤其是自动填充,学生们都掌握得很好,为这节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教学现场
学生进入微机室,因为上节课任务完成得出色,上课铃响前,播放了一首《嘻唰唰》,学生比较兴奋。
上课铃声响,提醒学生关闭“金山打字通”,打开课本,开始转播教师机的屏幕。屏幕上打开的是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和操作环节。学生观看,大致了解。
我说:“上节课我们已经亲身体验了Excel智能化的自动填充功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体验它的另一大特色——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
然后,我打开期中考试成绩表,如下表。
我引导说:“这是初二级部550名同学期中考试的成绩,想要计算每位同学的总分,有什么办法吗?”
“用计算器。”好几名学生一齐喊着。“用算盘。”有一个调皮的男孩小声说,引起了一片哄笑。
“看看老师用什么办法,比比哪种方法更快呢?”
我开始边演示边讲解,在编辑栏中输入“=C2
D2 E2 F2 G2 H2”,同时,让学生对比着每个单元格里的具体数值是多少,单击“确定”按钮后,拖动填充柄,几秒钟的时间计算出所有学生的总分,只听下面学生都说:“哇,这么快!”
学生着急了,想着自己也亲自试一试,那可不行,我的目的可不仅仅在于此。
“想一想,为什么老师刚才要在公式中用到C2、D2、E2……这些单元格地址,用84、111、83……这些数值计算出来的结果不是一样吗?”
“不一样。”“一样。”学生开始出现了分歧。
我引导说:“干脆自己去试一试,到底用具体的数值进行计算看结果一样不一样?”
这时,我关掉屏幕转播,让学生开始操作。很快就有学生大声告诉我说:“老师,每个人的总分都成一样的了。”
我问:“为什么?”
“因为……”想说又说不出来,看来有的学生有了意识,但是还需要点拨。我说:“好,既然这样不能计算出每个人的总分,那么你再用老师的办法做做看。”
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示意自己完成了,我边巡视边接着说:“现在,单击总分I列任一单元格,观察编辑栏中公式有什么变化,再单击另一单元格,看又有什么变化。”
“哦,我明白了。”学生们恍然大悟。为了照顾一部分理解能力稍差些的学生,我又将教师机屏幕进行转播:“瞧,当我单击I6单元格时,我们看到编辑栏中的公式自动调整为‘C6 D6 E6 F6 G6 H6’,单击I12单元格时,公式又自动调整为‘C12 D12 E12 F12
G12 H12’。大家看教材第27页第二自然段:如果公式中包含单元格地址,我们就说公式引用了单元格,这种引用叫做相对引用。如果公式中使用了相对引用,那么公式就会随着使用公式位置的不同而相对发生变化。这也就是我们在公式中要使用单元格地址而不能使用具体的数值计算的原因。”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公式相对引用单元格地址进行计算,将公式计算再提升一个难度,我接着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快速计算2002年足球甲A比赛各球队积分(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负一场积0分),并告诉我哪支球队得到冠军,哪支球队将降入乙级球队(积分最低降级)。”学生们兴致盎然,都觉得易如反掌。的确,很快就有人高喊“大连实德队是冠军”。我过去看了一下,正确!但是很多学生仍然局陷于前面那个练习简单相加求总分的套子里。我再三地将积分规则重复,再加上先做出来的同学的指导,很快学生们都做完了。我当时就想:这样的问题在数学课上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小学时就能做出来,但是把数字从纸上搬到屏幕上,我们的学生就解答不出来了,这实在是让人伤心。
下面开始函数计算了,我首先还是从求和函数入手,屏幕转播再次切换到期中考试成绩表。我说:“Excel还提供了多种函数,每种函数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使用函数可以简化我们的计算过程。”
我演示如何打开函数对话框,说:“这么多的函数老师不能一一地讲,只挑选其中几个最常用的在课堂上练一练。其实,你会发现,当选中某一种函数时,在对话框的下方会自动提示此种函数的功能。”我接着说,“就拿计算总分来说吧,除了公式计算外,我还可以通过求和函数来完成。”
我接着问:“注意看这里:SUM(C2:H2),‘:’的作用是从哪到哪,即从C2加到H2。那么同学们想一下,如果说,本次考试地理学科成绩只做参考,不计入总分,那么我应该如何修改?”
学生回答:“把H改成G。”
我接着问:“如果不计政治呢?”
学生又回答:“把C改成D。”
我心中正为学生对于单元格地址的理解透彻而暗自欢喜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在下面嘀咕了一句:“要是不计语文分数怎么办?”
我激灵了一下,当时备课时还真没考虑这个,只是想举几个例子练习一下,仔细一想,这个问题问得还真不错。
我说:“同学们可能还没听清吧,来,你起来大声重复一遍你刚才的问题。”
学生站起来,有些害羞,又讲了一遍。
学生们都听清楚了,都带着一种表情看着我:“是呀,那怎么办呢?”
我回答说:“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觉得这位同学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值得表扬。如果是这种情况,函数也是可以解决的。可以在Number1中输入C2,在Number2中输入E2:H2,我们看到:SUM(C2,E2:H2),这样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当然,这种情况似乎用公式计算更容易让人理解:C2 E2 F2 G2 H2。总而言之,用函数也好,用公式也好,都是因事而宜、因人而宜的,方便、快捷、准确是进行计算的最终目的。”
课堂重点内容到这里基本结束了。随后,我让学生从个人文件夹中自主选择一个工作簿,进行求平均、求最大、求最小等函数计算,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有的学生把所有的工作簿都进行了计算。做完的学生我又接着给其布置任务:教材上课后选做分铅笔问题,这道题要求学生自学两个函数,取整函数和求余数函数。这个问题大大地激发了一部分善于思考、乐于挑战、基础好的学生。下课前,我从学生中挑选了一位,请他利用广播系统来演示他是如何解决分铅笔问题的。学生们在挑战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要下课了,在小结了本节课的收获后,我留下一个悬念:今天我们只是计算了初二级部550名同学的总成绩,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自己在级部排多少名?下节课将继续这部分内容。
现场点评
教学现场征集活动进行到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精彩纷呈的优秀作品,本节课又呈现给大家一节特色鲜明的课。我不想在课堂形式上多作讨论,仍然想从课堂的内容设计角度探讨一二。
第一,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技术价值取向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法。即围绕单元格中应用公式的必要性这个基本的问题进行了逐步化,最终达成公式设计的技能教育。为了化难为易,本节课采取了三个环节来进行。首先,是比较公式计算与数值计算的优势区分,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在“推广”公式应用的填充技术中,观察公式单元格地址的变化,从而探索公式自动化填充的本质意义;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地址引用对公式的作用,引入函数计算,从而对地址范围的定义方法、目的意义进行了功能揭示。这三个环节,层次分明,逐层上升,却都围绕着公式技术的价值来做文章,教学效果得到了深化,脱离了单纯的信息活动层面带来的技术弱化和技术模仿化,避免了失去学习的目的。
第二,本节课由于在设计上的宽泛,从而具有了优势。本节课能够放松学生的学习情绪,减少学习的框架限制,这从时而冒出的“算盘”、“不计算语文成绩”等花絮上都可以看得到。教师没有因为这些变化受到影响,却借势进行了引导。
当然,本节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开头所提到的多样化半成品范例可以分组来探索,比如,函数与公式适当区别等。特别需要注意的还有一点,就是对公式的一个更重要的技术价值有所忽视,即同一公式在单元格的内容变化时具有自动化更新数据的功能,因为公式始终是单元格地址,而不是数据。比如,当有的学生的成绩输入错误需要修改,或者积分表随着比赛的进程需要改变,公式均会自动更新数据。这一点,与公式向下填充产生的自动化同等重要,但是用途大不一样。
最后说明一下,《走进教学现场》栏目到本期暂告一个段落,对大家的关心爱护再次感谢!祝大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有更多的精彩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