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研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在苹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苹果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可提高单株成果数、单果重,与施等量基质相比,产量增加2 997.0 kg/hm2、增产率6.3%,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增加3 712.5 kg/hm2、增产率7.9%,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苹果;复合微生物肥料;产量;成产因素;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661.1;S144.1;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057-01
复合微生物肥料具有集生物肥、有机肥、无机肥三肥于一体,多种营养合理搭配,肥效均衡持久的优点[1]。为验证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河南省柘城县苹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本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安排在柘城县张桥乡张集村某农户的苹果园进行。土壤肥力中等,质地重壤,为潮土类淤土土种。土壤理化性质如下:全氮1.06 g/kg、有机质16.6 g/kg、速效磷(P2O5)28.8 mg/kg、速效钾(K2O)152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苹果,品种为富士,为当地主栽品种之一,树龄16年。供试复合微生物肥料[N P2O5 K2O=25%,有机质=20%,有效活菌数(cfu)a≥0.2亿个/g],由河北新世纪周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底施复合微生物肥料450 kg/hm2 常规施肥量的70%;处理2:底施基质450 kg/hm2 常规施肥量的70%;CK1:常规施肥作对照;CK2:不施肥作空白对照。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有苹果树5株。
1.4 试验过程
试验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为2015年9 月15日施有机肥30 t/hm2 复合肥(16-16-16)750 kg/hm2, 2016年3月6日施复合肥(25-10-10)750 kg/hm2,2016年6月10日施复合肥(25-5-20)750 kg/hm2。2016年3—9月防治病虫害4次,中耕除草2次,浇水2次。苹果种植密度675株/hm2。按照试验方案要求分别于2015年9月15日将复合微生物肥料、基质、复合肥与有机肥一起施入处理小区,2016年10月20日一次性收获[2-4]。收获时各小区单收单称计产,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施供试复合微生物肥料、基质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苹果田生产[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苹果成产因素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与处理2、CK1、CK2相比,处理1单株成果数分别增加7、11、71个,单果重增加5、11、25 g。由此表明,在常规施肥减少30%的基础上,苹果施复合微生物肥料450 kg/hm2,能够提高单株成果数和单果重。
2.2 不同处理对苹果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与处理2、CK1、CK2相比,处理1苹果产量分别增加2 997.0、3 712.5、14 445.0 kg/hm2,增幅分别为6.3%、7.9%、39.6%。
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3),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处理1与处理2、CK1、CK2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与CK1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2、CK1与CK2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量减少30%的基础上,苹果底施復合微生物肥料450 kg/hm2,与施等量基质相比,可提高单株成果数、单果重,产量增加2 997.0 kg/hm2、增产率6.3%;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增加3 712.5 kg/hm2、增产率7.9%;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增产效果很好,值得大力推广[6-9]。
4 参考文献
[1] 吕爱英,王永岐,沈阿林,等.6种微生物肥料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2004(4):50-52.
[2] 杨鹤同,徐超,赵桂华,等.微生物肥料在农林业上的应用[J].安徽农科学,2014(29):10078-10080.
[3] 宋忠俭,樊继刚,徐同姗.微生物肥料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50-51.
[4] 王迪轩,刘中华.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J].科学种养,2011(11):8-9.
[5] 李梅,沈文忠,左其东,等.微生物肥料在小白菜上的应用肥效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5(9):68-70.
[6] 陈冲,刘伟,吴岳泰.4种微生物肥对再植苹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山西果树,2017(1):3-5.
[7] 美国“翠京元微生物肥”在今年果树生产中屡创奇迹[N].山东科技报,2012-10-29(002).
[8] 李薇.微生物肥料对苹果增产效应的试验结果初报[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10):9-11.
[9] 赵佐平,同延安,高义民,等.不同肥料配比对富士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15):1130-1135.
关键词 苹果;复合微生物肥料;产量;成产因素;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661.1;S144.1;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057-01
复合微生物肥料具有集生物肥、有机肥、无机肥三肥于一体,多种营养合理搭配,肥效均衡持久的优点[1]。为验证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河南省柘城县苹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本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安排在柘城县张桥乡张集村某农户的苹果园进行。土壤肥力中等,质地重壤,为潮土类淤土土种。土壤理化性质如下:全氮1.06 g/kg、有机质16.6 g/kg、速效磷(P2O5)28.8 mg/kg、速效钾(K2O)152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苹果,品种为富士,为当地主栽品种之一,树龄16年。供试复合微生物肥料[N P2O5 K2O=25%,有机质=20%,有效活菌数(cfu)a≥0.2亿个/g],由河北新世纪周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底施复合微生物肥料450 kg/hm2 常规施肥量的70%;处理2:底施基质450 kg/hm2 常规施肥量的70%;CK1:常规施肥作对照;CK2:不施肥作空白对照。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有苹果树5株。
1.4 试验过程
试验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为2015年9 月15日施有机肥30 t/hm2 复合肥(16-16-16)750 kg/hm2, 2016年3月6日施复合肥(25-10-10)750 kg/hm2,2016年6月10日施复合肥(25-5-20)750 kg/hm2。2016年3—9月防治病虫害4次,中耕除草2次,浇水2次。苹果种植密度675株/hm2。按照试验方案要求分别于2015年9月15日将复合微生物肥料、基质、复合肥与有机肥一起施入处理小区,2016年10月20日一次性收获[2-4]。收获时各小区单收单称计产,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施供试复合微生物肥料、基质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苹果田生产[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苹果成产因素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与处理2、CK1、CK2相比,处理1单株成果数分别增加7、11、71个,单果重增加5、11、25 g。由此表明,在常规施肥减少30%的基础上,苹果施复合微生物肥料450 kg/hm2,能够提高单株成果数和单果重。
2.2 不同处理对苹果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与处理2、CK1、CK2相比,处理1苹果产量分别增加2 997.0、3 712.5、14 445.0 kg/hm2,增幅分别为6.3%、7.9%、39.6%。
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3),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处理1与处理2、CK1、CK2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与CK1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2、CK1与CK2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量减少30%的基础上,苹果底施復合微生物肥料450 kg/hm2,与施等量基质相比,可提高单株成果数、单果重,产量增加2 997.0 kg/hm2、增产率6.3%;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增加3 712.5 kg/hm2、增产率7.9%;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增产效果很好,值得大力推广[6-9]。
4 参考文献
[1] 吕爱英,王永岐,沈阿林,等.6种微生物肥料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2004(4):50-52.
[2] 杨鹤同,徐超,赵桂华,等.微生物肥料在农林业上的应用[J].安徽农科学,2014(29):10078-10080.
[3] 宋忠俭,樊继刚,徐同姗.微生物肥料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50-51.
[4] 王迪轩,刘中华.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J].科学种养,2011(11):8-9.
[5] 李梅,沈文忠,左其东,等.微生物肥料在小白菜上的应用肥效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5(9):68-70.
[6] 陈冲,刘伟,吴岳泰.4种微生物肥对再植苹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山西果树,2017(1):3-5.
[7] 美国“翠京元微生物肥”在今年果树生产中屡创奇迹[N].山东科技报,2012-10-29(002).
[8] 李薇.微生物肥料对苹果增产效应的试验结果初报[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10):9-11.
[9] 赵佐平,同延安,高义民,等.不同肥料配比对富士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15):113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