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教育新的实践,回顾新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不难发现,无论在宏观规模的运作,教育公平的推行上,还是在育人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我们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当我们展望未来教育改革走向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在教育价值的转型上,我们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性突破,特别是在教育对象的定位和教育起点的确定这样的重大问题上,出现了极端的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导致了教育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当今时代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让教育目的回到原点。
长期以来,在“为国养器”的精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一直把“培养有用人才”作为教育的起点。即使近年来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基本没有跳出这一教育理念,试想,在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没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只有“分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用”,考高分者就是“有用人才”,然而事实上,一个考高分的人未必就是“有用”的人,这种教育“悖论”的枷锁一直挂在中国教育的脖颈上,以至于我们的“素质教育”总停留在“技”的层面,迟迟不能深入。既然我们的教育理念都以“有用”为最高价值取向,我们又拿什么去要求中小学生不去拼命地做“有用”的语数外习题,而去追求“无用”的自我完善和“素质”的提高呢?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教育理念之深入已远远超出学校教育体系,成为整个社会在教育问题上一致的价值取向,甚至于父母今天给孩子买了钢琴,明天就指望他成为音乐家;而送孩子去打乒乓球,无一例外的是想当“世界冠军”。我们常常对拔苗助长的寓言会心一笑,但不曾想,我们的教育也曾导致了大面积的禾苗的发黄枯萎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就是教育的起点实在有些太高。
即使我们把“有用”去掉,“培养人”这个起点还是太高,在这里,笔者不得不亮出自己的观点,过早地亮出观点,实在是遵循“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的真理,笔者认为,教育的原点应该在“立人”上,所谓“立人”就是“使人立”(认真琢磨就不是一句废话),就是使人成为人。为了能进一步说明问题,笔者就“培养人”和“立人”作如下比较:
其一,外延指向不同,也就是出发点不同。
“培养人”的出发点就是把人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或者换句时髦的话培养成一个“健全人格的人”,而“立人”的出发点则是让人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如果是“培养人”体现了对人的一种期许,那么“立人”则体现了对人的一种尊重。这里笔者还想对比一下,有人作过调查,在日本和美国,当你问到孩子们的理想的时候,很多孩子回答让中国的学者很惊讶,孩子们有的说:“我想做一个出色的面包师。”有的说:“我想做一名乘务员。”这些回答和中国孩子“我想做一个科学家”“我想做一个大官”相比,实在显得比较弱智,但是,不难发现,中国孩子的理想是调教出来的。调教的人大概就是为了“培养人”,殊不知,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姑且不说调教者没有大智慧,就“培养人”本身来说,调教者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或许把被培养者当做自己私有者,也或许把被培养者当做自己理想的延伸,总之没有把自己培养对象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更谈不上尊重了。由此可见,培养人的起点远远高于“立人”。
其二,内涵发展不同。
“培养人”的本质内涵是待定的虚无的,要看培养者是谁。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当然了,小偷也可以被培养成江洋大盗。即便是培养者还会再被培养的,培养过来培养过去,培养者也就在“培养”中慢慢成为某种意志的产物。(这或许是中国教师没有教育先进国家教师逍遥的原因,或许也是中国教师没有教育先进国家教师敬业的原因。)而“立人”则不同,“立人”的本质内涵是为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笔者能力有限,不得不引用名人名言作为论据:
美国教育家杜威断言:“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
美国教育家哈钦斯的两句名言:“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年轻人在今后的一生中能够自己教育自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按我的深刻信念,唤醒人们实行自我教育,那才是真正的教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言:“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乃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的学校;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够教育别人。”
其三,价值附带不同。
“培养人”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者的主观意志,从而会忽略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而“立人”强调受教育者主观意志,最能体现因材施教。“培养人”价值附带是功利性,而“立人”的价值附带是人文性。
综上所述,“培养人”和“培养有用人才”的起点太高。“立人”才应该是我们教育目的的起点,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既然如此,作为我们初级教育的主体——中小学校,就应该更新观念,回到教育的起点,要想回到起点,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学管理上,要解放人。
中国的教师似乎有管人的“通病”(培养人所必须),管学生管的很上瘾。教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们都练就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学生有任何风吹草动、蛛丝马迹、“异常状况”、马上“兴师问罪”“升堂问案”严肃处理,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更有甚者,学校实施全天候在校跟班、坐班制,生怕学生脱离了教师的控制,脱离了教师的监管。而且还要保证学生时时有作业、处处有习题、周周有测验、月月有考试等。这里很能彰显“培养人”的功利附带,难怪著名教育者李希贵先生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曾强烈呼吁:“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感情,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
“立人”就要解放人,让人在自由的天空中学会自觉、学会自发。这当中有些学生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受到规律的惩罚,但是正是这些惩罚和挫折才会使学生慢慢走到“学习的规律”、“生活的规律”和“人生的规律”上来,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并在“自我教育”中良性发展。相反,如果不从“立人”出发,不去解放人,仍然抓住“培养人”的缰绳不松手,圈养、封闭、过度干预、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就会导致学生自主意识的丧失与自主能力的残缺。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恶性循环,不仅“人”将不“人”,而且还将“国将不国”(真成了害人害己害社会害国家害民族的“五害”罪人)。
其二,课堂教学中,要发展人。
“立人”就要发展人,而作为学校教育,发展人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因此立人的教育就要注重课堂上的“人”的发展。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在课堂上发展人,必须做好3方面:第一,要进行正确知识的传授;第二,要引领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能力;第三要把能力进行外化——创新。
现在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一般就是在“教”与“学”中进行,以前的“填鸭式”更重“教”。我们要改革,于是我们就开始重“学”,由此笔者以长远的眼光预测到下一次改革重点应该是既重“教”又重“学”,其实,这也不是最终的答案,因为事物总是运动发展的,“教”与“学”也应该是运动的,当重“教”则“教”,当重“学”则“学”,在往复中求进步、在运动中求发展,才是正道(当然了,这样做,那些学术“柳妈”们就要失业了)。但,不管是重“学”还是重“教”,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正确的知识传授,这是前提,其意义不用再讲。引领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能力,相信这一条也已经成了大多数老师的追求(因为考试试题是考能力的)。
笔者想说的是第三条,运用能力进行创新即创新教育,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超越性,因此其结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宜把握和评价,所以深受课堂教学者的冷落(凡事都要有标准这大概是应试教育的最不要脸的地方)。愈是如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更应该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个性,激发其创新欲望,关注其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过程,保护其创新的结果;更应该突出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创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时间和实践空间,让受教育者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式、批判性的思维去对待所面对的现实,去揭示现实所蕴涵的多种可能性;更应该注重课堂活动的实践性。马克思说过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作为“立人”的教育,应该积极去拥有这份存在方式(虽然起点低,但飞的要高)。
其三,教学评价上,要成就人。
如果说“教育”是一条道路的话,那么“评价”就是路标,它不仅可以把学生引向罗马,还可以把学生引向地狱,所以评价很重要。通常的教学理论认为教育评价有4大功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和教学作用,如果站在“立人”的教育立场上来看,这4大功用也仅仅把评价停留在“术”的层面,停留在评价的“过程”中,如果从更深层面上讲,那就是教学评价要成就人。成就人不仅要学生有成就感,有精神的愉悦,还要使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即评价后,还要有“精神”去追踪、“力量”去跟进,要有“物”的表现、“质”的体现。譬如,学生写了一篇好作文,评价不能仅限于给他画上一个“优”字,还要给他一个展现的窗口,通过一些手段让他现在或者在不太远的将来获得一定的成就,譬如像蒋方舟一样写一部书(凭着校园作品,经过很多清华大学教授3个小时的面试后成为一名光荣的清华学生)。其实,很多教育者都能想到这一层面,但苦于没有手段,这就是现行“培养人”体制下的一大弊端。一切都要有个规定再加上一个标准,给了条条框框,还不肯放手,从来都不从“人”的多元角度出发,更不用说成就人了。其实,教学评价上要成就人,绝非一个教师,一个学校一下就全能办到的,但只需要一个观念的更新,一个体制的改变,一个教师的跟进,就能成就人。
总之,“立人”教育起点是有点“矮”的,正因为它离天空太远,所以它的空间很大,至少笔者这样认为。■
编辑/谭添夏
长期以来,在“为国养器”的精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一直把“培养有用人才”作为教育的起点。即使近年来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基本没有跳出这一教育理念,试想,在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没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只有“分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用”,考高分者就是“有用人才”,然而事实上,一个考高分的人未必就是“有用”的人,这种教育“悖论”的枷锁一直挂在中国教育的脖颈上,以至于我们的“素质教育”总停留在“技”的层面,迟迟不能深入。既然我们的教育理念都以“有用”为最高价值取向,我们又拿什么去要求中小学生不去拼命地做“有用”的语数外习题,而去追求“无用”的自我完善和“素质”的提高呢?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教育理念之深入已远远超出学校教育体系,成为整个社会在教育问题上一致的价值取向,甚至于父母今天给孩子买了钢琴,明天就指望他成为音乐家;而送孩子去打乒乓球,无一例外的是想当“世界冠军”。我们常常对拔苗助长的寓言会心一笑,但不曾想,我们的教育也曾导致了大面积的禾苗的发黄枯萎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就是教育的起点实在有些太高。
即使我们把“有用”去掉,“培养人”这个起点还是太高,在这里,笔者不得不亮出自己的观点,过早地亮出观点,实在是遵循“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的真理,笔者认为,教育的原点应该在“立人”上,所谓“立人”就是“使人立”(认真琢磨就不是一句废话),就是使人成为人。为了能进一步说明问题,笔者就“培养人”和“立人”作如下比较:
其一,外延指向不同,也就是出发点不同。
“培养人”的出发点就是把人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或者换句时髦的话培养成一个“健全人格的人”,而“立人”的出发点则是让人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如果是“培养人”体现了对人的一种期许,那么“立人”则体现了对人的一种尊重。这里笔者还想对比一下,有人作过调查,在日本和美国,当你问到孩子们的理想的时候,很多孩子回答让中国的学者很惊讶,孩子们有的说:“我想做一个出色的面包师。”有的说:“我想做一名乘务员。”这些回答和中国孩子“我想做一个科学家”“我想做一个大官”相比,实在显得比较弱智,但是,不难发现,中国孩子的理想是调教出来的。调教的人大概就是为了“培养人”,殊不知,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姑且不说调教者没有大智慧,就“培养人”本身来说,调教者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或许把被培养者当做自己私有者,也或许把被培养者当做自己理想的延伸,总之没有把自己培养对象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更谈不上尊重了。由此可见,培养人的起点远远高于“立人”。
其二,内涵发展不同。
“培养人”的本质内涵是待定的虚无的,要看培养者是谁。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当然了,小偷也可以被培养成江洋大盗。即便是培养者还会再被培养的,培养过来培养过去,培养者也就在“培养”中慢慢成为某种意志的产物。(这或许是中国教师没有教育先进国家教师逍遥的原因,或许也是中国教师没有教育先进国家教师敬业的原因。)而“立人”则不同,“立人”的本质内涵是为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笔者能力有限,不得不引用名人名言作为论据:
美国教育家杜威断言:“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
美国教育家哈钦斯的两句名言:“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年轻人在今后的一生中能够自己教育自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按我的深刻信念,唤醒人们实行自我教育,那才是真正的教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言:“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乃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的学校;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够教育别人。”
其三,价值附带不同。
“培养人”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者的主观意志,从而会忽略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而“立人”强调受教育者主观意志,最能体现因材施教。“培养人”价值附带是功利性,而“立人”的价值附带是人文性。
综上所述,“培养人”和“培养有用人才”的起点太高。“立人”才应该是我们教育目的的起点,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既然如此,作为我们初级教育的主体——中小学校,就应该更新观念,回到教育的起点,要想回到起点,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学管理上,要解放人。
中国的教师似乎有管人的“通病”(培养人所必须),管学生管的很上瘾。教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们都练就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学生有任何风吹草动、蛛丝马迹、“异常状况”、马上“兴师问罪”“升堂问案”严肃处理,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更有甚者,学校实施全天候在校跟班、坐班制,生怕学生脱离了教师的控制,脱离了教师的监管。而且还要保证学生时时有作业、处处有习题、周周有测验、月月有考试等。这里很能彰显“培养人”的功利附带,难怪著名教育者李希贵先生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曾强烈呼吁:“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感情,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
“立人”就要解放人,让人在自由的天空中学会自觉、学会自发。这当中有些学生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受到规律的惩罚,但是正是这些惩罚和挫折才会使学生慢慢走到“学习的规律”、“生活的规律”和“人生的规律”上来,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并在“自我教育”中良性发展。相反,如果不从“立人”出发,不去解放人,仍然抓住“培养人”的缰绳不松手,圈养、封闭、过度干预、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就会导致学生自主意识的丧失与自主能力的残缺。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恶性循环,不仅“人”将不“人”,而且还将“国将不国”(真成了害人害己害社会害国家害民族的“五害”罪人)。
其二,课堂教学中,要发展人。
“立人”就要发展人,而作为学校教育,发展人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因此立人的教育就要注重课堂上的“人”的发展。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在课堂上发展人,必须做好3方面:第一,要进行正确知识的传授;第二,要引领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能力;第三要把能力进行外化——创新。
现在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一般就是在“教”与“学”中进行,以前的“填鸭式”更重“教”。我们要改革,于是我们就开始重“学”,由此笔者以长远的眼光预测到下一次改革重点应该是既重“教”又重“学”,其实,这也不是最终的答案,因为事物总是运动发展的,“教”与“学”也应该是运动的,当重“教”则“教”,当重“学”则“学”,在往复中求进步、在运动中求发展,才是正道(当然了,这样做,那些学术“柳妈”们就要失业了)。但,不管是重“学”还是重“教”,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正确的知识传授,这是前提,其意义不用再讲。引领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能力,相信这一条也已经成了大多数老师的追求(因为考试试题是考能力的)。
笔者想说的是第三条,运用能力进行创新即创新教育,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超越性,因此其结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宜把握和评价,所以深受课堂教学者的冷落(凡事都要有标准这大概是应试教育的最不要脸的地方)。愈是如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更应该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个性,激发其创新欲望,关注其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过程,保护其创新的结果;更应该突出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创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时间和实践空间,让受教育者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式、批判性的思维去对待所面对的现实,去揭示现实所蕴涵的多种可能性;更应该注重课堂活动的实践性。马克思说过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作为“立人”的教育,应该积极去拥有这份存在方式(虽然起点低,但飞的要高)。
其三,教学评价上,要成就人。
如果说“教育”是一条道路的话,那么“评价”就是路标,它不仅可以把学生引向罗马,还可以把学生引向地狱,所以评价很重要。通常的教学理论认为教育评价有4大功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和教学作用,如果站在“立人”的教育立场上来看,这4大功用也仅仅把评价停留在“术”的层面,停留在评价的“过程”中,如果从更深层面上讲,那就是教学评价要成就人。成就人不仅要学生有成就感,有精神的愉悦,还要使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即评价后,还要有“精神”去追踪、“力量”去跟进,要有“物”的表现、“质”的体现。譬如,学生写了一篇好作文,评价不能仅限于给他画上一个“优”字,还要给他一个展现的窗口,通过一些手段让他现在或者在不太远的将来获得一定的成就,譬如像蒋方舟一样写一部书(凭着校园作品,经过很多清华大学教授3个小时的面试后成为一名光荣的清华学生)。其实,很多教育者都能想到这一层面,但苦于没有手段,这就是现行“培养人”体制下的一大弊端。一切都要有个规定再加上一个标准,给了条条框框,还不肯放手,从来都不从“人”的多元角度出发,更不用说成就人了。其实,教学评价上要成就人,绝非一个教师,一个学校一下就全能办到的,但只需要一个观念的更新,一个体制的改变,一个教师的跟进,就能成就人。
总之,“立人”教育起点是有点“矮”的,正因为它离天空太远,所以它的空间很大,至少笔者这样认为。■
编辑/谭添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