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物流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改善。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新冠肺炎疫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全球经济,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关键词:物流经济结构;疫情;冲击经济
一、2019年物流运行再上新台阶
(一)社会物流需求进入到中高速发展阶段
社会物流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有所趋缓,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从规模总量看,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从增速看,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从年内走势看,一季度、上半年增速仍维持6%以上,前三季度回落至6%以内,年底两个月小幅回升。
(二)物流需求结构优化调整,消费物流新动能不断壮大
从2019年变化趋势看,工业物流需求贡献率进一步趋缓,内需对物流需求增长的拉动继续增强,进口、消费相关等物流需求贡献率继续提升,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正在快速集聚,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支撑物流需求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保持较快增长,新业态新模式仍是重要引擎。2019年消费相关物流需求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6.1%,增速比社会物流总额高出10.2个百分点。其中新业态新模式仍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引擎。2019年,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壮大,相关物流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11.5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贡献率超过45%。快递业务量完成630亿件,同比增长24%。
(三)物流景气保持活跃,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2019年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3.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国仓储指数平均为52.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两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显示物流活动总体较为活跃,企业业务量水平均保持较好增长。
物流供需趋平衡,物流服务价格企稳。2019年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物流服务价格指数平均为50%,比上年略有回升。从年内走势看,价格指数呈现逐步回暖,年末逐步回升至年内最高水平。各环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运输环节中公路物流价格指数98.3点,比上年回升0.59%;仓储环节中收费价格指数为51.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物流企业经营状况向好,效益稳中趋升。2019年12月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0.8个百分点,至52.6%;仓储指数中的业务利润指数回升3.1個百分点,至54.5%。
(四)物流成本增势趋缓,物流效率有所改善
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比上年增长7.3%,增速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比年初回落1.2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运输物流效率持续改善。物流运输系统更为高效,铁路、管道运输费用占比均有提高,相对费率较高的道路运输比率有所下降,显示当前运输费用结构更趋合理。各种交通方式向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迅速,多式联运及运输代理等高效连接方式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但从近年走势来看,物流成本由快速下降期转而进入平台期。2017年之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连续下降,2018-2019年则有所提高。在未来一段时期,这一比率仍可能在14~15%的区间波动。
二、当前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2020年后期预判
(一)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增大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遏制,除部分地区外正在全面复工复产,市场信心稳步恢复,但疫情对消费、投资和生产形成广泛冲击,在经济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之外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从国际上看,疫情在全球高度扩散带来跨境贸易停摆、金融期货动荡、国际物流人流受阻,重创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疫情持续时间、扩散程度和各国应对措施有效性相互影响,对国际经济、物流运行和企业发展带来的更大不稳定因素,总体来看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二)需求变化和成本压力不容忽视
近两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呈现波动中趋缓的走势,数据显示,社会物流总额由2018年2月的7.7%,逐步回落到今年的6%以内。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物流需求规模也在由单一的规模化、数量化转向系统化、多样化。
在需求放缓的同时,物流行业业务量有所回落,企业运行成本持续上涨,部分领域盈利能力偏弱的问题依然突出。2019年物流业景气指数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全年均值50.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显示物流企业运行成本持续上涨,盈利能力偏弱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行业发展的困难与压力依然较大。
三、结论
总体上看,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当今我国物质基础更加雄厚,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更加强大,市场规模优势更加明显,内需市场更具韧性,为疫后自我修复奠定了较好基础。同时也要注意到,国际疫情持续蔓延,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关键词:物流经济结构;疫情;冲击经济
一、2019年物流运行再上新台阶
(一)社会物流需求进入到中高速发展阶段
社会物流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有所趋缓,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从规模总量看,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从增速看,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从年内走势看,一季度、上半年增速仍维持6%以上,前三季度回落至6%以内,年底两个月小幅回升。
(二)物流需求结构优化调整,消费物流新动能不断壮大
从2019年变化趋势看,工业物流需求贡献率进一步趋缓,内需对物流需求增长的拉动继续增强,进口、消费相关等物流需求贡献率继续提升,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正在快速集聚,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支撑物流需求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保持较快增长,新业态新模式仍是重要引擎。2019年消费相关物流需求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6.1%,增速比社会物流总额高出10.2个百分点。其中新业态新模式仍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引擎。2019年,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壮大,相关物流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11.5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贡献率超过45%。快递业务量完成630亿件,同比增长24%。
(三)物流景气保持活跃,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2019年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3.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国仓储指数平均为52.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两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显示物流活动总体较为活跃,企业业务量水平均保持较好增长。
物流供需趋平衡,物流服务价格企稳。2019年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物流服务价格指数平均为50%,比上年略有回升。从年内走势看,价格指数呈现逐步回暖,年末逐步回升至年内最高水平。各环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运输环节中公路物流价格指数98.3点,比上年回升0.59%;仓储环节中收费价格指数为51.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物流企业经营状况向好,效益稳中趋升。2019年12月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0.8个百分点,至52.6%;仓储指数中的业务利润指数回升3.1個百分点,至54.5%。
(四)物流成本增势趋缓,物流效率有所改善
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比上年增长7.3%,增速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比年初回落1.2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运输物流效率持续改善。物流运输系统更为高效,铁路、管道运输费用占比均有提高,相对费率较高的道路运输比率有所下降,显示当前运输费用结构更趋合理。各种交通方式向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迅速,多式联运及运输代理等高效连接方式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但从近年走势来看,物流成本由快速下降期转而进入平台期。2017年之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连续下降,2018-2019年则有所提高。在未来一段时期,这一比率仍可能在14~15%的区间波动。
二、当前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2020年后期预判
(一)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增大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遏制,除部分地区外正在全面复工复产,市场信心稳步恢复,但疫情对消费、投资和生产形成广泛冲击,在经济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之外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从国际上看,疫情在全球高度扩散带来跨境贸易停摆、金融期货动荡、国际物流人流受阻,重创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疫情持续时间、扩散程度和各国应对措施有效性相互影响,对国际经济、物流运行和企业发展带来的更大不稳定因素,总体来看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二)需求变化和成本压力不容忽视
近两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呈现波动中趋缓的走势,数据显示,社会物流总额由2018年2月的7.7%,逐步回落到今年的6%以内。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物流需求规模也在由单一的规模化、数量化转向系统化、多样化。
在需求放缓的同时,物流行业业务量有所回落,企业运行成本持续上涨,部分领域盈利能力偏弱的问题依然突出。2019年物流业景气指数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全年均值50.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显示物流企业运行成本持续上涨,盈利能力偏弱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行业发展的困难与压力依然较大。
三、结论
总体上看,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当今我国物质基础更加雄厚,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更加强大,市场规模优势更加明显,内需市场更具韧性,为疫后自我修复奠定了较好基础。同时也要注意到,国际疫情持续蔓延,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