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从而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实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梳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缘由,有利于正确全面地把握该思想的精神实质,便于更好地运用该思想指导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各方面工作。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社會发展的客观需求,是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19世纪初期,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存在着错综复杂又尖锐激烈的矛盾, 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高潮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土地上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革命迫切需要的产物,是适应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毛泽东在1930年所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因此就造成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一天天扩大、一天天激烈的混战,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发展起来。① ”如此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准备了社会条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如果中国社会内部没有革命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就不会在中国传播开,更不会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
列宁1919年在《伟大的创举》中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② ”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性,以及其阶级地位所决定,使之不能密切联系劳动人民,不能成为彻底的革命阶级,而工人阶级是与先进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是彻底的革命阶级。因此,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必须以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作为必备条件和阶级基础。鸦片战争以后,我国的官僚买办企业、外资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逐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工人阶级也随之产生并发展。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的产业工人约达250万至300万人。中国的工人阶级在当时是一个崭新的劳动阶级,它除了具有世界各国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许多特殊的优点:第一,中国无产阶级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他们的革命性比任何其他阶级要更坚决、更彻底;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道路上有着本阶级的革命政党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成为中国社会里较有觉悟的阶级;第三,中国无产阶级中破产农民的成分占多数而且分布集中,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有利于与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中国无产阶级从它诞生时起,就勇敢地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因此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物质条件。
3.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毛泽东思想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简单重复和机械套用,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对中国革命中具体问题的解答,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的科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十月革命后,特别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当时的中国先进分子如李大钊、周恩来、毛泽东等人,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开始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并分析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③。
(2)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扬弃
中华民族悠久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贤人能者;他们的思想又反哺了民族文化的宝库。毛泽东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扬弃,首先表现在实事求是思想与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关系上,实事求是是对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批判式地继承和发展,表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实事求是”一语,本出自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毛泽东把这句原指治学态度的话,从哲学高度赋予新的含义。他指出,“实事”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则是让我们去探求。其次表现在群众路线与民本思想的关系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都提倡重“民”思想。早在春秋时期,民本思想就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以后逐步成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思想原则。春秋思想家季梁曾说:“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他认为抛弃了人民而崇拜鬼神,就会丧失政权。战国时代孟子也曾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关乎人民的问题最重要,社稷的问题是次要的,君的问题更为次之。同样,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精辟论述了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才是真正的国家主人,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但不同的是,封建社会中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在思想认识上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这是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决定的。④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之能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所喜爱,并容易掌握、理解和运用,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尖锐思想武器。
4.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理论概括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作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正确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独特的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其次,毛泽东总结中国长期革命经验,写出《论持久战》《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等著作,系统提出了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另外,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等,都无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在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00-101
②《列宁选集》(第四卷),11
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471
④谭智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12-15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王艾莉.论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J].思想探索.2010(22)33
[5]谭智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33)12-15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社會发展的客观需求,是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19世纪初期,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存在着错综复杂又尖锐激烈的矛盾, 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高潮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土地上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革命迫切需要的产物,是适应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毛泽东在1930年所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因此就造成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一天天扩大、一天天激烈的混战,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发展起来。① ”如此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准备了社会条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如果中国社会内部没有革命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就不会在中国传播开,更不会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
列宁1919年在《伟大的创举》中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② ”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性,以及其阶级地位所决定,使之不能密切联系劳动人民,不能成为彻底的革命阶级,而工人阶级是与先进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是彻底的革命阶级。因此,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必须以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作为必备条件和阶级基础。鸦片战争以后,我国的官僚买办企业、外资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逐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工人阶级也随之产生并发展。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的产业工人约达250万至300万人。中国的工人阶级在当时是一个崭新的劳动阶级,它除了具有世界各国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许多特殊的优点:第一,中国无产阶级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他们的革命性比任何其他阶级要更坚决、更彻底;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道路上有着本阶级的革命政党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成为中国社会里较有觉悟的阶级;第三,中国无产阶级中破产农民的成分占多数而且分布集中,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有利于与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中国无产阶级从它诞生时起,就勇敢地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因此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物质条件。
3.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毛泽东思想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简单重复和机械套用,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对中国革命中具体问题的解答,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的科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十月革命后,特别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当时的中国先进分子如李大钊、周恩来、毛泽东等人,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开始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并分析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③。
(2)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扬弃
中华民族悠久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贤人能者;他们的思想又反哺了民族文化的宝库。毛泽东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扬弃,首先表现在实事求是思想与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关系上,实事求是是对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批判式地继承和发展,表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实事求是”一语,本出自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毛泽东把这句原指治学态度的话,从哲学高度赋予新的含义。他指出,“实事”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则是让我们去探求。其次表现在群众路线与民本思想的关系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都提倡重“民”思想。早在春秋时期,民本思想就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以后逐步成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思想原则。春秋思想家季梁曾说:“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他认为抛弃了人民而崇拜鬼神,就会丧失政权。战国时代孟子也曾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关乎人民的问题最重要,社稷的问题是次要的,君的问题更为次之。同样,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精辟论述了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才是真正的国家主人,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但不同的是,封建社会中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在思想认识上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这是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决定的。④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之能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所喜爱,并容易掌握、理解和运用,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尖锐思想武器。
4.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理论概括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作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正确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独特的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其次,毛泽东总结中国长期革命经验,写出《论持久战》《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等著作,系统提出了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另外,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等,都无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在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00-101
②《列宁选集》(第四卷),11
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471
④谭智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12-15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王艾莉.论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J].思想探索.2010(22)33
[5]谭智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3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