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群星的巨人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753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晚期浪漫主义时期的奥地利音乐教育巨人,罗伯特·福克斯似乎并没有他的众多学生那样耀眼:勃拉姆斯、沃尔夫、马勒、西贝柳斯……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蕴藏着那个时代最为卓越的技术与最为敏锐的思想。然而,这每一个名字都与罗伯特·福克斯紧密相连。身处浪漫主义晚期音乐创作的中心,为每一位具有才华与潜质的学生指引方向,罗伯特·福克斯无疑是成功的。


福克斯

  罗伯特·福克斯1847年2月15日出生在离现在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边界不远的斯特兰塔尔的斯蒂里安村。虽为家中十三个孩子中的最年幼者,福克斯却在音乐领域表现出了远超兄长的早熟与天赋。童年时的福克斯很快便精通了钢琴、管风琴、小提琴和长笛的演奏技术,在和声和对位法上有了全面的基础,并表现出作为作曲家的巨大潜质。十八岁时,福克斯搬到维也纳,在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并靠教授钢琴和管风琴谋生。在音乐学院学习的第六个年头,福克斯发表了他的第一部未编号的《G小调交响曲》,但并未获得广泛的关注。直至1874年第一首小夜曲问世,福克斯才开始真正活跃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舞台。福克斯在创作《第一小夜曲》时,并没有试图深入哲学领域,也没有沉溺于当时试图通过音乐来表达心理状态的时尚,而是以单纯的固定且令人愉悦的形式创作。这一做法被当时的评论家大加赞赏,其中就包括创立“形式-自律论”的奥地利音乐学家、评论家、美学家汉斯利克(Eduard Hanslick)。而后,罗伯特·福克斯成为了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教师,并在那里培养出了一位又一位音乐大师。
  本期Naxos唱片共收录了三首罗伯特·福克斯的小夜曲,分别为第三首、第四首和第五首(Op.21、Op.51和Op.54),三部作品均由四个乐章构成。《第三小夜曲》第一乐章以弦乐齐奏开始,在较低的音区中,忧伤而庄重的曲调缓缓而出,非常肃穆,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二十五年后西贝柳斯为阿维德·贾内菲尔特的戏剧《死亡》所谱写的配乐。第二乐章为高雅的小步舞曲,缓慢的舞步之下掩藏着庄严的主题。乐曲中的一些旋律似乎预示着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乐曲最终以欢快而热烈的终曲结束,与之前的沉稳与庄重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曲发表于莱比锡,是为奥地利女王伊丽莎白殿下而创作的。
  在《第三小夜曲》发表后的十七年中,福克斯的配器风格逐渐走向更为大胆的风格。1895年,《第四小夜曲》发表。在这首全新的小夜曲中,洪亮的号角和浓郁的弦乐被结合在一起,整首曲子的篇幅更为庞大。第一乐章同样开始于庄严的低音,由弦乐拉奏,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顽皮的小快板,这一充满灵性的变化为听众带来了意外和惊喜,而这样的手法也被其学生胡戈·沃尔夫(Hugo Wolf)所借鉴。《第三小夜曲》与《第四小夜曲》作曲风格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十七年的创作积淀在此处成为了福克斯走向伟大当代的标志。第二乐章充斥着半音下行的主题旋律,略带忧郁,但并不影响其亲和力。乐曲的情感高潮位于第三乐章,慢板。频繁的转调是整个乐章最为显著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也被其学生弗朗兹·施密特(Franz Schmidt)很好地继承了下来,并成为了后者音乐作品的标签之一。《第四小夜曲》同样以欢快的终曲作为结束,急促的半音阶在第四乐章中格外突出。
  《第五小夜曲》是福克斯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固定而令人愉悦”的形式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不至于沉重的深邃与不至于忧伤的阴郁,这一作品被勃拉姆斯大加赞赏。作品开始于宽广而缓慢的慢板,在缓慢上行的旋律之下,似乎掩藏着马勒作品中的阴暗曲调。乐曲的第二乐章为快板,这一乐章充满了阳光与欢乐,似乎要将之前的阴霾一扫而光。尽管偶尔会出现刺激与激烈的片段,但所有的险恶都被一一避开,欢乐与温暖始终贯穿着全曲。第三乐章为小快板,欢乐而朴实,似乎带有些许的田园风格。乐曲的终章为快板,带有典型的維也纳风格,宏大、壮阔、富有戏剧性。这些特征在福克斯以往的作品中是较为罕见的,这充分证明了福克斯在音乐创作领域超凡的天赋。



  1927年,罗伯特·福克斯去世,并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甚至在整个二十世纪的音乐创作领域都极少被人们提及。然而,他的学生们却都对他给予了最高的评价,因为罗伯特·福克斯这位巨人的肩膀,他们才得以成为耀眼的明星。勃拉姆斯始终都是恩师福克斯的坚实拥护者,他将福克斯的作品描述为:“完美的、娴熟的、迷人的创造,人们总能从中得到乐趣。”西贝柳斯同样对福克斯不吝赞美:“福克斯是个聪明的管弦乐队演奏家,非常专业,而且非常喜欢作曲。”作为影响了几乎所有晚期浪漫主义德奥作曲家的伟大音乐家、音乐教育家,罗伯特·福克斯的音乐作品与作曲技术不应被忽视,更不应被深埋于历史的长流中。对于福克斯的研究,无疑对研究勃拉姆斯、马勒、沃尔夫、西贝柳斯等作曲家以及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具有重要的帮助与意义。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音乐教育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因为民族音乐理论教育、民族声乐教育等园地尚未开拓。在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代表的高等音乐学府中,音乐教育家们不断研究与实践,为民族音乐的教学开疆拓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民族音乐的优秀人才。  2018年11月2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系承办,音乐教育系协办的江明惇教授从教六十周年音乐教育思想研讨会顺利举行。会议气氛热烈,江明惇教授的学生
期刊
不思量,自难忘,若非一则征文启事忽如一阵风来,猛然推开了记忆之窗,我都未曾觉悟到,《音乐爱好者》已经成立四十年,自己与这本心爱的杂志相识相伴已经三十二个春秋了!感慨着起身走到书橱前,找出一大摞很有些年头的杂志、书册,未及翻阅,往事随风已历历在目。  1985年高中毕业后,命运之神将我带进了上海科学技术大學(今上海大学嘉定校区)。从闽南山区小县城踏入“十里洋场”,真像那刘姥姥进大观园,各方面感受到的
期刊
1915年,二十岁的刘天华在失业、贫病、丧父的苦痛中构思酝酿了自己的第一首二胡独奏曲《病中吟》。1923年定稿的当年,刘天华的高徒、北大数学系学生徐炳麟登台北大音乐会独奏二胡曲《病中吟》,由此二胡独奏第一次登上音乐会的“大雅之堂”,成为当时北大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乐曲令师生们耳目一新,校园里一时传唱起《病中吟》的主题曲调。1931年,高亭唱片公司为刘天华灌制了两张唱片,留下了《病中吟》等四首珍贵的
期刊
1998年3月,北京国际音乐节横空出世。在这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典音乐艺术节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指挥家余隆作为艺术总监始终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从创始人到藝术领航者,从运筹帷幄的幕后推动者,到舞台前沿的指挥艺术家,二十年来余隆从不同侧面带领北京国际音乐节走向了日臻成熟、完善的道路,开创了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权威古典音乐艺术节在国内成功发展的范例。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海报  二十年来,北京国际
期刊
如果我们将过去半个世纪的古典音乐生态变化投射在一个模拟出的“上帝视角”中进行俯瞰的话,随着众多热闹一时的细节变得模糊以外,一些真正具有思考价值的趋势会慢慢浮现——古斯塔夫·马勒的音乐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一定是其中最不可忽视的章节。同时,与一切“流行”事物相似,当演奏马勒逐渐成为职业管弦乐团的一种“标配”和自身技术能力的证明,在那极易迎来爆棚效果的壮丽乐章间也不乏品位庸常的陈词滥调。在这“乱花渐欲
期刊
施尼特凯:“几乎是个奏鸣曲”  施尼特凯的父亲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1927年移居苏联,成了一名记者兼德语翻译;他的母亲则是一位随祖辈移民俄罗斯的德国后裔。施尼特凯1934年出生于苏联,少年时代曾随赴奥地利工作的父亲在维也纳学习过三年。在这段时间内,他确立了投身于音乐事业的终生信念,也找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德奥后裔的身份归属感。“我感觉在那里的每个瞬间都有一种与历史线索之间的联系:一切都是多维度的
期刊
常说音乐要有声,音乐是乐音的有机组合,但在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约376-427年)的无弦琴故事中却并非如此。沈约《宋书》本传说:“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莲社高贤传·陶潜传》说:“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勞弦上声!’”意思是说陶公有张“素琴”,没有弦和徽,他常与友朋饮酒时弹它,虽“抚而和之”,但奏的却是无
期刊
不久以前,环球澳洲发行了青年钢琴家陈默也的新唱片《四种文化》(Four Worlds)。乐迷们对环球澳洲应该不会陌生,多年来,其发行的“雄辩系列”(Eloquence)再版了众多经典演奏,而这些内容往往是国际版所忽略的。我是不太相信包装的,尤其在古典音乐方面,我只相信品位。对于“雄辩系列”的唱片,除了其中一部分的装帧风格我不尽认同以外,对于其录音内容的选择,我真是每每要击节赞叹。陈默也参加悉尼国际
期刊
在戏剧舞台上,采用中国题材、表现中国情调的西方歌剧作品,最广为人知的首推《图兰朵》——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留下的未竟之作,讲述了美貌绝伦却冷酷无情的中国公主最终被鞑靼王子征服的故事。这个故事经1998年张艺谋执导制作的“太庙版”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鸟巢版”,惊艳了全世界。  其实,还有一部歌剧,亦是以中国宫廷为背景的一段“异国恋”,讲述了中国王子与奥地利女子的情爱恩怨,可视作《图兰朵》的姐妹篇
期刊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1865-1936),俄罗斯作曲家,自幼显示出非凡的音乐天赋。格拉祖诺夫十一岁开始作曲,十四岁结识“强力集团”的核心人物巴拉基列夫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追随后者学习,取得飞速进步。在音乐赞助人贝尔雅耶夫的支持下,年轻的格拉祖诺夫游历西欧,定期举办推广自己与其他俄罗斯作曲家作品的音乐会,逐渐获得国际声誉。十九世纪末,格拉祖諾夫的创作进入成熟期,重要作品包括多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