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岁的达达既聪明伶俐,待人又很有礼貌,而且感情丰富,但遗憾的是他的性格实在太软弱了。无论是3岁的邻家弟弟抢了他的玩具,还是大人对他说了声“不”,甚或他自己未能做好某件事,比如正在搭建的“高楼”轰然倒塌时,他都会或轻轻呜咽或嚎啕大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如何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达达的父母不免忧虑起来,有时甚至恨铁不成钢地责骂。
可骂是没有用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证实,这类爱哭的孩子往往心理上十分敏感,而敏感是一种先天的气质特性。换句话说,大多数孩子的软弱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家长需要做的应该是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将孩子性格中的软弱成分减至最低。如果家长只是在口头上一味要求或强迫孩子“不要软弱”,或喋喋不休地强调软弱的害处,实际上你在孩子心中起了“放大”其性格弱点的作用。所以,当“高楼”倒地之后,你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克服失败后的沮丧。不妨采取以下五个步骤:
1. 平静地挨近孩子,并如实向他描述他面临的困境:“你确实花费了很多工夫才盖起了高楼,而且开始时盖得还不错,但问题是,现在它倒了。这当然是你不愿看到的。”肯定孩子所处的困境,是与孩子建立进一步沟通的前提。
2. 向孩子如实描述他的情绪:“面对一片废墟,你感到失望和伤心是很正常的——如果换上我,我也会沮丧的。”这种同理心,可以减轻孩子因挫折所造成的沮丧情绪;如果孩子仍难以自制,也可轻轻牵着他的小手,先把他送回他的房间,待其情绪平定后再做工作。
3. 鼓励他再做一次尝试。 孩子一经恢复了平静,就应该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不怕失败,再来一次:“好了,现在我给你当小工,咱们重新盖大楼。”
4. 出谋划策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性格软弱的孩子往往不善于分析问题,所以最好能帮助他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如:盖楼时动作不够轻巧啦,高楼的基础打得不够牢啦,使用的材料不够恰当啦,等等。不过,在孩子做尝试时切切不要包办代替,尽量由孩子自己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5. 对孩子经过努力取得的每一点成功都及时给予鼓励:“你看,你一细心、认真,倒了的‘高楼’不是又盖起来了,多宏伟啊!”
经过这五个步骤的启发和指导,让孩子尝试最终成功的喜悦,他自会渐渐学会如何接受失败的挑战,并在不断尝试和不断成功的实践中逐步克服性格上的软弱。
可骂是没有用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证实,这类爱哭的孩子往往心理上十分敏感,而敏感是一种先天的气质特性。换句话说,大多数孩子的软弱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家长需要做的应该是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将孩子性格中的软弱成分减至最低。如果家长只是在口头上一味要求或强迫孩子“不要软弱”,或喋喋不休地强调软弱的害处,实际上你在孩子心中起了“放大”其性格弱点的作用。所以,当“高楼”倒地之后,你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克服失败后的沮丧。不妨采取以下五个步骤:
1. 平静地挨近孩子,并如实向他描述他面临的困境:“你确实花费了很多工夫才盖起了高楼,而且开始时盖得还不错,但问题是,现在它倒了。这当然是你不愿看到的。”肯定孩子所处的困境,是与孩子建立进一步沟通的前提。
2. 向孩子如实描述他的情绪:“面对一片废墟,你感到失望和伤心是很正常的——如果换上我,我也会沮丧的。”这种同理心,可以减轻孩子因挫折所造成的沮丧情绪;如果孩子仍难以自制,也可轻轻牵着他的小手,先把他送回他的房间,待其情绪平定后再做工作。
3. 鼓励他再做一次尝试。 孩子一经恢复了平静,就应该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不怕失败,再来一次:“好了,现在我给你当小工,咱们重新盖大楼。”
4. 出谋划策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性格软弱的孩子往往不善于分析问题,所以最好能帮助他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如:盖楼时动作不够轻巧啦,高楼的基础打得不够牢啦,使用的材料不够恰当啦,等等。不过,在孩子做尝试时切切不要包办代替,尽量由孩子自己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5. 对孩子经过努力取得的每一点成功都及时给予鼓励:“你看,你一细心、认真,倒了的‘高楼’不是又盖起来了,多宏伟啊!”
经过这五个步骤的启发和指导,让孩子尝试最终成功的喜悦,他自会渐渐学会如何接受失败的挑战,并在不断尝试和不断成功的实践中逐步克服性格上的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