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艺术作为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其凭借多声部的和声层次、独特的审美听觉以及多种音色的“人声”组合来表现和谐的、美妙的音乐艺术。文中首先对合唱艺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重点从无伴奏合唱的“逆袭”、合唱艺术的“天籁之音”、“精选”合唱翻唱作品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合唱艺术的“新活力”,这对更好地演绎合唱艺术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合唱艺术;节奏;价值
“合唱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群体音乐艺术,其通过语言、嗓音的完美结合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丰满的和声、动人的旋律、此起彼伏的复调对培养中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
合唱艺术简介
合唱艺术作为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其凭借多声部的和声层次、独特的审美听觉以及多种音色的“人声”组合来表现和谐的、美妙的音乐艺术。合唱艺术可以分为混声合唱、同声合唱以及无伴奏合唱等几种类型,而合唱的音色则包括男女高音、男女低音、童声以及这几种声音搭配所产生的“复合音”,合唱艺术音色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深受合唱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合唱艺术表演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唱的魅力、齐唱的魅力、领唱的魅力、独白的魅力以及重唱的魅力高低等方面,合唱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演唱表达的情感直指人心,启迪广大的听众乐观向上,追求更加健康、高品质的精神生活,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当前,合唱艺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音乐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体会圣洁艺术殿堂的独特魅力,是培养中小学生合作精神、普及音乐知识、提升学生音乐艺术审美能力、丰富中小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唱艺术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的中小学合唱团,比如银河少年合唱团、中央少女合唱团以及北京天使合唱团等等,中小学合唱团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合唱艺术发展的“新活力”不断增强。
合唱艺术“活力”分析
无伴奏合唱的“逆袭” 无伴奏合唱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发展的巅峰,强调运用“复调手法”来凸显人声演唱的特点,对和声的音准、对声音的雕琢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典型的合唱艺术的纯正风格。与有各类乐器作为音乐伴奏的合唱艺术相比,无伴奏的合唱保持了音质协调与风格的完美统一,增强了演唱者的人声在声区、声部、音色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力。某种程度上来说,无伴奏合唱艺术是合唱艺术中的“超高境界”。本质上来看,厦门六中合唱团演唱《青花瓷》时所采取的多声部、无伴奏的合唱方式,属于阿卡贝拉,该种合唱方式最早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教会音乐,不使用任何的乐器,而主要是以人声清唱为主。厦门六中合唱团的孩子们在合唱《青花瓷》这首歌曲时,主要采用了打击身体、人声合唱的方式进行的表演,极富感染力,可以说是对传统的合唱艺术的大胆创新,突破了传统伴奏音乐烘托、互相呼应配合的限制,让人耳目一新,极具感染力。无伴奏合唱的演唱水平、選择曲目的难易程度是衡量一个合唱团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准。另外,无伴奏合唱除了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之外,表现的形式也十分的丰富,比如《青花瓷》合唱中的搓手、拍胸、拍手等简单的体态律动,表现力、感染力比较强,这也是该首由初中学生翻唱的合唱歌曲能够刷爆“朋友圈”的重要原因之一。否则,如果选择合唱、表演的歌曲不当,盲目地进行所谓的创新,不仅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极有可能适得其反,根本不会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同。
合唱艺术的“天籁之音” 合唱艺术之所以受到公众的欢迎,与合唱团的“声音”和演奏乐器的完美配合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当前大多数的合唱几乎都借助各种各样的乐器来进行表演,艺术表现效果虽然堪称完美,但是,表演的同质化现象却比较突出,久而久之,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厦门六中合唱团所演唱的《青花瓷》,不仅韵律节拍堪称完美,而且天籁般的声音更是将《青花瓷》这首原本的美演绎得可谓是别具一格,仿佛将人带进了“自然的天堂”,给人以小清新的感觉;厦门六中合唱团在演唱的过程中,两名男生不时搓手来代替碎拍子,看似“十分好玩”,但是,这种搓手形式的创作却需要表演者考虑好每个声部的具体位置,认真琢磨《青花瓷》这首曲子的音符特点,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用手代表“碎拍”的优势所在。六中合唱团的学生采取身体打击和阿卡贝拉的形式翻唱的《青花瓷》,被人民日报官微评为“天籁之音”。另外,与普通合唱艺术注重声音响亮、人数众多、气势宏伟、队伍整齐、声部单一等不同,厦门六中合唱团表演的《青花瓷》将合唱艺术回归了本真,貌似平淡无奇,但是却触动了听众的内心。本质上来看,合唱艺术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即“唱”“配乐”,两者缺一不可,“唱”是合唱艺术的主调,“配乐”则是渲染合唱艺术情感的烘托,两者的完美融合,更加容易让人触景生情。某种程度上来说,合唱团队的“天籁之音”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这也是我们当前合唱艺术需要重点突破的瓶颈。
“精选”合唱翻唱作品 合唱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合唱团队每个人的歌唱活动(多声部)来全面、立体化的体现合唱艺术的和谐、崇高、圣洁,达到弘扬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精神的目的。
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的流行音乐不同,合唱艺术多是富有时代精神、特殊情感、积极向上的音乐艺术,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合唱作品时必须要特别慎重,宁缺毋滥,否则,如果不考虑作品的内容、色彩、寓意,而盲目地采取合唱艺术表现形式,就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当前,国内合唱艺术所表演的曲目趋同性比较显著,同一首经典的合唱歌曲,往往是你方表演完我方立刻表演,虽然不同的合唱团表演的会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观众来说,很难准确地分辨出不同合唱团队的表演到底具有哪些不同,久而久之,合唱艺术的“魅力”就会降低。要增强合唱艺术的“新活力”,引发广大受众的共鸣,就必须要选择好的表演作品,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优,这样才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本质上来看,厦门六中合唱团的几名孩子所翻唱的周杰伦的单曲《青花瓷》,一方面,与孩子们熟练、高超的演唱表演艺术有关;另一方面,将原本由周杰伦演唱的单曲以合唱的形式表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就连周杰伦都评价“唱的比我好”。由此可见,合唱艺术的魅力高低、新活力以及感染力高低,不仅与表演者的表演艺术水平高低有关,还与合唱团选择的“曲目”有关。合唱艺术“新活力”的体现、合唱艺术的创新必须要有扎实的根基可以依靠,而作品本身就是这个“根基”,只有这个根基打牢了、夯实了,合唱艺术才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艺术对激发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育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陶冶情操、增进团结以及启迪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践中,要更好地发挥出合唱艺术的教书育人的作用,就必须要大胆、科学地进行创新,增强合唱艺术的“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敏.“哈尔滨音乐之都”合唱艺术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马琼.合唱艺术表演的新概念[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
[3]黄春玲.合唱艺术中肢体语言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
[4]王典.中国流行合唱的演进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6.
[5]何宁波.论合唱艺术钢琴伴奏的地位及其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关键词:合唱艺术;节奏;价值
“合唱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群体音乐艺术,其通过语言、嗓音的完美结合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丰满的和声、动人的旋律、此起彼伏的复调对培养中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
合唱艺术简介
合唱艺术作为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其凭借多声部的和声层次、独特的审美听觉以及多种音色的“人声”组合来表现和谐的、美妙的音乐艺术。合唱艺术可以分为混声合唱、同声合唱以及无伴奏合唱等几种类型,而合唱的音色则包括男女高音、男女低音、童声以及这几种声音搭配所产生的“复合音”,合唱艺术音色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深受合唱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合唱艺术表演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唱的魅力、齐唱的魅力、领唱的魅力、独白的魅力以及重唱的魅力高低等方面,合唱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演唱表达的情感直指人心,启迪广大的听众乐观向上,追求更加健康、高品质的精神生活,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当前,合唱艺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音乐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体会圣洁艺术殿堂的独特魅力,是培养中小学生合作精神、普及音乐知识、提升学生音乐艺术审美能力、丰富中小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唱艺术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的中小学合唱团,比如银河少年合唱团、中央少女合唱团以及北京天使合唱团等等,中小学合唱团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合唱艺术发展的“新活力”不断增强。
合唱艺术“活力”分析
无伴奏合唱的“逆袭” 无伴奏合唱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发展的巅峰,强调运用“复调手法”来凸显人声演唱的特点,对和声的音准、对声音的雕琢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典型的合唱艺术的纯正风格。与有各类乐器作为音乐伴奏的合唱艺术相比,无伴奏的合唱保持了音质协调与风格的完美统一,增强了演唱者的人声在声区、声部、音色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力。某种程度上来说,无伴奏合唱艺术是合唱艺术中的“超高境界”。本质上来看,厦门六中合唱团演唱《青花瓷》时所采取的多声部、无伴奏的合唱方式,属于阿卡贝拉,该种合唱方式最早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教会音乐,不使用任何的乐器,而主要是以人声清唱为主。厦门六中合唱团的孩子们在合唱《青花瓷》这首歌曲时,主要采用了打击身体、人声合唱的方式进行的表演,极富感染力,可以说是对传统的合唱艺术的大胆创新,突破了传统伴奏音乐烘托、互相呼应配合的限制,让人耳目一新,极具感染力。无伴奏合唱的演唱水平、選择曲目的难易程度是衡量一个合唱团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准。另外,无伴奏合唱除了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之外,表现的形式也十分的丰富,比如《青花瓷》合唱中的搓手、拍胸、拍手等简单的体态律动,表现力、感染力比较强,这也是该首由初中学生翻唱的合唱歌曲能够刷爆“朋友圈”的重要原因之一。否则,如果选择合唱、表演的歌曲不当,盲目地进行所谓的创新,不仅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极有可能适得其反,根本不会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同。
合唱艺术的“天籁之音” 合唱艺术之所以受到公众的欢迎,与合唱团的“声音”和演奏乐器的完美配合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当前大多数的合唱几乎都借助各种各样的乐器来进行表演,艺术表现效果虽然堪称完美,但是,表演的同质化现象却比较突出,久而久之,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厦门六中合唱团所演唱的《青花瓷》,不仅韵律节拍堪称完美,而且天籁般的声音更是将《青花瓷》这首原本的美演绎得可谓是别具一格,仿佛将人带进了“自然的天堂”,给人以小清新的感觉;厦门六中合唱团在演唱的过程中,两名男生不时搓手来代替碎拍子,看似“十分好玩”,但是,这种搓手形式的创作却需要表演者考虑好每个声部的具体位置,认真琢磨《青花瓷》这首曲子的音符特点,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用手代表“碎拍”的优势所在。六中合唱团的学生采取身体打击和阿卡贝拉的形式翻唱的《青花瓷》,被人民日报官微评为“天籁之音”。另外,与普通合唱艺术注重声音响亮、人数众多、气势宏伟、队伍整齐、声部单一等不同,厦门六中合唱团表演的《青花瓷》将合唱艺术回归了本真,貌似平淡无奇,但是却触动了听众的内心。本质上来看,合唱艺术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即“唱”“配乐”,两者缺一不可,“唱”是合唱艺术的主调,“配乐”则是渲染合唱艺术情感的烘托,两者的完美融合,更加容易让人触景生情。某种程度上来说,合唱团队的“天籁之音”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这也是我们当前合唱艺术需要重点突破的瓶颈。
“精选”合唱翻唱作品 合唱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合唱团队每个人的歌唱活动(多声部)来全面、立体化的体现合唱艺术的和谐、崇高、圣洁,达到弘扬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精神的目的。
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的流行音乐不同,合唱艺术多是富有时代精神、特殊情感、积极向上的音乐艺术,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合唱作品时必须要特别慎重,宁缺毋滥,否则,如果不考虑作品的内容、色彩、寓意,而盲目地采取合唱艺术表现形式,就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当前,国内合唱艺术所表演的曲目趋同性比较显著,同一首经典的合唱歌曲,往往是你方表演完我方立刻表演,虽然不同的合唱团表演的会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观众来说,很难准确地分辨出不同合唱团队的表演到底具有哪些不同,久而久之,合唱艺术的“魅力”就会降低。要增强合唱艺术的“新活力”,引发广大受众的共鸣,就必须要选择好的表演作品,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优,这样才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本质上来看,厦门六中合唱团的几名孩子所翻唱的周杰伦的单曲《青花瓷》,一方面,与孩子们熟练、高超的演唱表演艺术有关;另一方面,将原本由周杰伦演唱的单曲以合唱的形式表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就连周杰伦都评价“唱的比我好”。由此可见,合唱艺术的魅力高低、新活力以及感染力高低,不仅与表演者的表演艺术水平高低有关,还与合唱团选择的“曲目”有关。合唱艺术“新活力”的体现、合唱艺术的创新必须要有扎实的根基可以依靠,而作品本身就是这个“根基”,只有这个根基打牢了、夯实了,合唱艺术才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艺术对激发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育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陶冶情操、增进团结以及启迪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践中,要更好地发挥出合唱艺术的教书育人的作用,就必须要大胆、科学地进行创新,增强合唱艺术的“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敏.“哈尔滨音乐之都”合唱艺术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马琼.合唱艺术表演的新概念[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
[3]黄春玲.合唱艺术中肢体语言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
[4]王典.中国流行合唱的演进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6.
[5]何宁波.论合唱艺术钢琴伴奏的地位及其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