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CT诊断颈部中央区甲状腺乳头状癌小淋巴结转移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在颈部中央区小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且术前接受双能量CT增强扫描的43例患者资料。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组及非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组淋巴结的短径、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绘制ROC曲线,分析应用碘浓度及NIC对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 43例患者共119枚淋巴结,其中转移淋巴结55枚、非转移淋巴结64枚。2组淋巴结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3)。动脉期转移淋巴结组及非转移淋巴结组碘浓度分别为(2.93±1.62)mg/ml及(2.17±1.09)mg/ml,NIC分别为0.33±0.21及0.19±0.12,曲线斜率分别为0.79±0.43及0.63±0.37。静脉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组及非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组碘浓度分别为(2.68±1.54)mg/ml及(2.17±1.01)mg/ml,NIC分别为0.51±0.18及0.43±0.15,曲线斜率分别为0.54±0.42及0.62±0.39。2组间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NIC、动脉期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动脉期碘浓度、NIC诊断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0.73,静脉期碘浓度、NIC分别为0.61、0.63。结论双能CT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NIC及动脉期曲线斜率在不同性质的中央区小淋巴结间存在差异,双能量CT有助于鉴别中央区转移及非转移小淋巴结。
其他文献
对专题地图数据库更新过程中的数据资料分析与处理及数据更新的方法两个问题做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原则与方法。
【据《Translational Research》2014年4月报道】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机制探讨——表观遗传学因素和骨骼肌功能障碍(作者ESTHER BARREIRO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是
报纸
采用 Mann-Kendall 检验和 Spearman 秩次相关检验等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1950—2009年长江镇江和江阴站潮位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镇江站年最高、最低潮位均存在显著
阐明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背景,构建了单条高速公路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资料分析法和实际调查法获取岳武高速(安徽段)的用地数据。采用Delphi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饲用、工业加工和食用等多种用途。因此,需求广泛。中国是世界玉米产量第二大国,玉米产地多集中在北方地区,玉米生产和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