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史,其在史学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至高无上,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之无愧。然而,其作者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却生平坎坷人生多舛,但是他仍以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终完成了人生的辉煌之作,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重于泰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司马迁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人之典范。观其一生,不论为官、做人抑或写文,始终坚守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或许正因其才华与精神相辅相成、知识与人格交相辉映,才成就了他的宏篇巨著《史记》。本文从司马迁生平着手,就其生平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进行浅析。
一、家庭出身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
据司马迁所说,司马氏在虞夏和周朝均担任史官。西汉时期出生的司马迁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指在家乡干农活。后来父亲司马谈在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来到长安,可谓家境良好。司马迁在父亲的影响和指导下刻苦攻读,“年十岁则诵古文”,并研习《左传》、《国语》等各类史籍,培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拜访过多位名师,曾向古文经学家孔安国请教《沿书》,向今文经学学者董仲舒请教公羊《春秋》。做上太史令后更是借工作之机遍览皇家图书馆收藏的大量文史资料。其丰富的学习与阅读经历,为其后来的《史记》创作打下了基础。
司马迁家族世代为史官,其任务就是记载帝王圣贤之言行,以及搜集整理天下之遗文古事,还有通过叙事论人为统治者提供借鉴资料。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想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巨著。他当上太史令后,搜集和阅读了大量史料,为修史做好大量准备工作。然而由于其年事已高,要独修一部史著谈何容易,另外从时间、精力和才学各方面都已力不从心,故此他寄厚望于儿子司马迁,望他能实现这一人生宏愿。虽然司马谈最终也未能完成夙愿而憾恨而卒。然而其学术思想对司马迁的深远影响却是巨大的。
二、漫游经历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
司马谈寄希望于司马迁后,加大了对其培养力度。先讓其“读万卷书”,接下来让其“行万里路”。在他的鼓励下,20岁的司马迁就踏上了为期两年的全国漫游之旅。后来证明这次漫游成为了司马迁《史记》创作的一次实地考察。漫游途中,司马迁深入一线,亲自采——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使《史记》更具真实性和科学性。此外,这次漫游还体现了《史记》的实录精神。
例如,司马迁漫游到汨罗江畔,他跑到当年屈原投江自沉之地高声朗诵屈原大作,继而痛哭流涕,体悟到了屈原精神,因此《屈原列传》才极富感情色彩。再比如,他在韩信故乡淮阴搜集整理韩信的故事,他详细向别人了解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典故,分析韩信为什么不做非法之事,胸怀坦荡地忍了?但是当时韩信真杀了人,后来他还能够建功立业吗?韩信助刘邦推翻秦王朝建立西汉以后,封侯回乡曾见到当年侮辱他的那人,韩信没有杀他却对他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就没有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忍”字,或者对司马迁今后的人生也不无教育意义吧。
应该说,司马迁的漫游之旅相当充实,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也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口碑相传的故事,他了解和搜集了许多古籍里找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由于其深入民间,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感触颇深,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逐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祖国壮美山河,在陶冶性情的同时,更提高了文学表现力和审美精神。由此可见,司马迁这次两年“行万里路”的全国漫游之旅,为《史记》创作的成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
李陵之祸让司马迁的人生彻底发生了巨变,也让他蒙受了不白之冤。司马迁结束了二年的全国漫游之旅,回来时正值22岁,成为了“掌守门户,出充车骑”的郎中,也就是皇帝身边的一个普通侍从。直到38岁时他父司马谈去世,司马迁才继承父位成了太史令。司马迁从做太史令那天起,就遵照父亲遗愿开始了《史记》的资料准备和撰写工作。没想到灾难突然降临。天汉三年的时候,匈奴举重兵南下攻汉,大将李陵以不足五千兵力出击匈奴,麈战十余日后终因寡不敌众兵败后被迫投降,此事震惊了朝野。司马迁自认为李陵战功赫赫,足以表率天下,虽降敌也定是出于无奈,于是公正直言替李陵辩护,不曾想武帝大怒,不仅将其囚禁起来,还在入狱三年后对其施以了腐刑。
腐刑与死之间司马迁选择死更容易。即使奴隶和婢妾受辱都知道以死摆脱痛苦,何况是司马迁!但“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不能死!他不能让自己的《史记》创作半途而废!他死了,作为后人,他没有继承祖业完成父亲遗愿,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下的先人?他死了,作为史官,他没有留下半点文字史料,又怎向历史后人交代?再者说,他死了,自杀也好被杀也罢,没有人会认为他是殉节,而都会认为他智尽无能或罪大恶极死有余辜。面对这种情况,司马迁只能接受腐刑,为了完成撰写《史记》的大业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司马迁终被处以腐刑,在狱中他隐忍苟活了三年,期间始终坚持《史记》创作,武帝太始元年,时年50岁的司马迁出狱后,被封做中书令,相当于一个宦官职务。狱中所受侮辱没有让司马迁屈服,然而出狱后司马迁却感到身心疲惫,须发脱落、形容枯槁、弱不禁风,还时常精神恍惚。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写的:(下转第68页)(上接第66页)“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此时的司马迁心里深处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无限的愤恨,精神上痛苦万分十分无助。每每想起所受奇耻大辱,都会“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此外,他还经常遭到诽谤和中伤,就连好友任安也写信批评他。支撑他活下去的惟一目的只有《史记》,《史记》就是他的终极人生目标!司马迁在用生命书写《史记》!
四、人生悲剧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
纵观《史记》,其悲剧色彩较为浓郁。书中有约三分之二篇幅均为悲剧作品,而悲剧人物也多达一百余人,是悲剧作品和悲剧人物使《史记》洋溢着一股难以释怀的悲壮和阳刚之气,这是其它任何史书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史记》是在通过悲剧人物在当时社会中的处境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是在通过对悲剧人物的思索来阐述司马迁独到的人生哲学观点。从创作选材上看,是一部极富个性化的作品。而这一切都与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有着紧密的联系。司马迁遭受不白之冤之后又被施予腐刑,而后“发愤为做”《史记》,其创作过程不知忍受了多大的巨痛!从《太史公自序》中不难发现,司马迁对自己的出身感到十分骄傲,对自己的学识也是非常自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骄傲而自负的拥有高贵身躯和灵魂的人,遭受不白之冤之后又被施予腐刑,如此荒谬的人生造就了司马迁的悲剧人生。
司马迁对历史上的悲剧人物可谓情有独钟,他的“古我契合”的视角,使其对悲剧人物进行选择和评价时都具有个性化特点。司马迁并不主张为虚假无用的节操而死,这一观点这是他对自己遭腐刑而未自杀的人生经历的肯定。正因如此,他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报任安书》中他还列举了诸多遭受困难后,隐忍成就千古言论的文人做了歌颂,对比之下,足以表明司马迁重视生死的意义以及注重实现人生价值的态度。司马迁讲究生则顽强,能屈能伸,因此,借他国之兵屠灭祖国,甚至鞭尸泄恨的伍子胥成了他肯定的对象。然而,司马迁并非重生轻死,他支持为信念和理想而死,死得其所,视死如归。如此,伯夷,叔齐,屈原,田横五百壮士都成为其热情歌颂赞美之对象。“为信念而死,为理想而死”某种程度上与司马迁的“为信念而活,为理想而活”有殊途同归之处。
五、结束语
司马迁是一个思想崇高、人格伟岸的人,他的宏篇巨著《史记》代表了中华文化渊源的史学文化,虽经数千年沧桑巨变仍为后人倍为钦叹。司马迁的人生,正如《报任安书》中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向我们阐述了“重于泰山”的真正人生内涵。
司马迁少年时期在父亲和家庭熏陶下成长,长大后在父亲鼓励下用两年时间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并借工作之机阅读无数史学典籍,之后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让他一度痛苦不堪,丧失了起码的人格尊严,然而为了理想和信念,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不朽的史学和文学巨著《史记》。《史记》的成功绝非偶然,期间有司马迁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司马迁沉重苦难后历练出的坚韧与不屈,有他不懈的求索和创作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不屈进取的真实写照。
《史记》不仅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史学巨著,更以其人物传记的卓越文学成就,缔造了文学史上史传散文的典范,其对于后世文学特别是叙事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非凡!《史记》的价值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司马迁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人之典范。观其一生,不论为官、做人抑或写文,始终坚守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或许正因其才华与精神相辅相成、知识与人格交相辉映,才成就了他的宏篇巨著《史记》。本文从司马迁生平着手,就其生平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进行浅析。
一、家庭出身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
据司马迁所说,司马氏在虞夏和周朝均担任史官。西汉时期出生的司马迁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指在家乡干农活。后来父亲司马谈在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来到长安,可谓家境良好。司马迁在父亲的影响和指导下刻苦攻读,“年十岁则诵古文”,并研习《左传》、《国语》等各类史籍,培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拜访过多位名师,曾向古文经学家孔安国请教《沿书》,向今文经学学者董仲舒请教公羊《春秋》。做上太史令后更是借工作之机遍览皇家图书馆收藏的大量文史资料。其丰富的学习与阅读经历,为其后来的《史记》创作打下了基础。
司马迁家族世代为史官,其任务就是记载帝王圣贤之言行,以及搜集整理天下之遗文古事,还有通过叙事论人为统治者提供借鉴资料。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想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巨著。他当上太史令后,搜集和阅读了大量史料,为修史做好大量准备工作。然而由于其年事已高,要独修一部史著谈何容易,另外从时间、精力和才学各方面都已力不从心,故此他寄厚望于儿子司马迁,望他能实现这一人生宏愿。虽然司马谈最终也未能完成夙愿而憾恨而卒。然而其学术思想对司马迁的深远影响却是巨大的。
二、漫游经历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
司马谈寄希望于司马迁后,加大了对其培养力度。先讓其“读万卷书”,接下来让其“行万里路”。在他的鼓励下,20岁的司马迁就踏上了为期两年的全国漫游之旅。后来证明这次漫游成为了司马迁《史记》创作的一次实地考察。漫游途中,司马迁深入一线,亲自采——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使《史记》更具真实性和科学性。此外,这次漫游还体现了《史记》的实录精神。
例如,司马迁漫游到汨罗江畔,他跑到当年屈原投江自沉之地高声朗诵屈原大作,继而痛哭流涕,体悟到了屈原精神,因此《屈原列传》才极富感情色彩。再比如,他在韩信故乡淮阴搜集整理韩信的故事,他详细向别人了解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典故,分析韩信为什么不做非法之事,胸怀坦荡地忍了?但是当时韩信真杀了人,后来他还能够建功立业吗?韩信助刘邦推翻秦王朝建立西汉以后,封侯回乡曾见到当年侮辱他的那人,韩信没有杀他却对他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就没有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忍”字,或者对司马迁今后的人生也不无教育意义吧。
应该说,司马迁的漫游之旅相当充实,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也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口碑相传的故事,他了解和搜集了许多古籍里找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由于其深入民间,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感触颇深,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逐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祖国壮美山河,在陶冶性情的同时,更提高了文学表现力和审美精神。由此可见,司马迁这次两年“行万里路”的全国漫游之旅,为《史记》创作的成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
李陵之祸让司马迁的人生彻底发生了巨变,也让他蒙受了不白之冤。司马迁结束了二年的全国漫游之旅,回来时正值22岁,成为了“掌守门户,出充车骑”的郎中,也就是皇帝身边的一个普通侍从。直到38岁时他父司马谈去世,司马迁才继承父位成了太史令。司马迁从做太史令那天起,就遵照父亲遗愿开始了《史记》的资料准备和撰写工作。没想到灾难突然降临。天汉三年的时候,匈奴举重兵南下攻汉,大将李陵以不足五千兵力出击匈奴,麈战十余日后终因寡不敌众兵败后被迫投降,此事震惊了朝野。司马迁自认为李陵战功赫赫,足以表率天下,虽降敌也定是出于无奈,于是公正直言替李陵辩护,不曾想武帝大怒,不仅将其囚禁起来,还在入狱三年后对其施以了腐刑。
腐刑与死之间司马迁选择死更容易。即使奴隶和婢妾受辱都知道以死摆脱痛苦,何况是司马迁!但“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不能死!他不能让自己的《史记》创作半途而废!他死了,作为后人,他没有继承祖业完成父亲遗愿,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下的先人?他死了,作为史官,他没有留下半点文字史料,又怎向历史后人交代?再者说,他死了,自杀也好被杀也罢,没有人会认为他是殉节,而都会认为他智尽无能或罪大恶极死有余辜。面对这种情况,司马迁只能接受腐刑,为了完成撰写《史记》的大业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司马迁终被处以腐刑,在狱中他隐忍苟活了三年,期间始终坚持《史记》创作,武帝太始元年,时年50岁的司马迁出狱后,被封做中书令,相当于一个宦官职务。狱中所受侮辱没有让司马迁屈服,然而出狱后司马迁却感到身心疲惫,须发脱落、形容枯槁、弱不禁风,还时常精神恍惚。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写的:(下转第68页)(上接第66页)“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此时的司马迁心里深处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无限的愤恨,精神上痛苦万分十分无助。每每想起所受奇耻大辱,都会“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此外,他还经常遭到诽谤和中伤,就连好友任安也写信批评他。支撑他活下去的惟一目的只有《史记》,《史记》就是他的终极人生目标!司马迁在用生命书写《史记》!
四、人生悲剧之于《史记》创作的影响
纵观《史记》,其悲剧色彩较为浓郁。书中有约三分之二篇幅均为悲剧作品,而悲剧人物也多达一百余人,是悲剧作品和悲剧人物使《史记》洋溢着一股难以释怀的悲壮和阳刚之气,这是其它任何史书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史记》是在通过悲剧人物在当时社会中的处境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是在通过对悲剧人物的思索来阐述司马迁独到的人生哲学观点。从创作选材上看,是一部极富个性化的作品。而这一切都与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有着紧密的联系。司马迁遭受不白之冤之后又被施予腐刑,而后“发愤为做”《史记》,其创作过程不知忍受了多大的巨痛!从《太史公自序》中不难发现,司马迁对自己的出身感到十分骄傲,对自己的学识也是非常自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骄傲而自负的拥有高贵身躯和灵魂的人,遭受不白之冤之后又被施予腐刑,如此荒谬的人生造就了司马迁的悲剧人生。
司马迁对历史上的悲剧人物可谓情有独钟,他的“古我契合”的视角,使其对悲剧人物进行选择和评价时都具有个性化特点。司马迁并不主张为虚假无用的节操而死,这一观点这是他对自己遭腐刑而未自杀的人生经历的肯定。正因如此,他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报任安书》中他还列举了诸多遭受困难后,隐忍成就千古言论的文人做了歌颂,对比之下,足以表明司马迁重视生死的意义以及注重实现人生价值的态度。司马迁讲究生则顽强,能屈能伸,因此,借他国之兵屠灭祖国,甚至鞭尸泄恨的伍子胥成了他肯定的对象。然而,司马迁并非重生轻死,他支持为信念和理想而死,死得其所,视死如归。如此,伯夷,叔齐,屈原,田横五百壮士都成为其热情歌颂赞美之对象。“为信念而死,为理想而死”某种程度上与司马迁的“为信念而活,为理想而活”有殊途同归之处。
五、结束语
司马迁是一个思想崇高、人格伟岸的人,他的宏篇巨著《史记》代表了中华文化渊源的史学文化,虽经数千年沧桑巨变仍为后人倍为钦叹。司马迁的人生,正如《报任安书》中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向我们阐述了“重于泰山”的真正人生内涵。
司马迁少年时期在父亲和家庭熏陶下成长,长大后在父亲鼓励下用两年时间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并借工作之机阅读无数史学典籍,之后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让他一度痛苦不堪,丧失了起码的人格尊严,然而为了理想和信念,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不朽的史学和文学巨著《史记》。《史记》的成功绝非偶然,期间有司马迁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司马迁沉重苦难后历练出的坚韧与不屈,有他不懈的求索和创作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不屈进取的真实写照。
《史记》不仅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史学巨著,更以其人物传记的卓越文学成就,缔造了文学史上史传散文的典范,其对于后世文学特别是叙事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非凡!《史记》的价值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