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一届年会暨“沭阳杯”第四届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颁奖仪式刚刚落下帷幕,沭阳县的升级成果让人印象深刻。如今,“未来针织靠智能,智能针织看沭阳”的发展定位,打开了沭阳的新大门。
沭阳县是江苏省直管县三个试点之一,跻身2015年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纺织产业是沭阳县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包覆纱企业更是独领风骚,针织丝袜、包覆纱等产品单体规模已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纺织服装产业被确定为沭阳县“2+1”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主导产业之一。
在东部地区投资回归将成为长期趋势之下,沭阳县率先规划了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这不仅开辟了针织行业的创新发展道路,更为纺织行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鲜力量。
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一届年会前夕,《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专访了沭阳县委书记、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建军,沭阳县委常委、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云峰,县委办公室主任姜若鸣,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局局长魏伟,听他们共同解读产业园的发展之道,从中深刻感受到了沭阳县各级政府对智能针织建设的信心。
独一无二的智能选择
当前,纺织产业已进入结构调整期,加快针织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大势所趋。从投资空间布局上看,中西部地区成本要素空间缩小,东部地区投资回归将成长期趋势。对此,沭阳县紧抓机遇,决定率先规划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
智能针织产业园坐落于沭阳开发区6605亩的纺织产业园内,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进行产业规划,建设规划期限为五年(2015~2020年),将完成孵化区、成长区、样板区、配套区和政府公共平台的建设,实现企业集聚、品牌服务、物业服务、运行系统等园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胡建军表示:“我们将按照《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要求,把制造业强县作为工业强县的重要方略,在提高针织产业园的智能化水平上下更大功夫,以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在针织产业实现融合,打造沭阳智能针织特色品牌。”
杨云峰强调,该项目旨在提升开发区产业质态,实现企业扩能升级、产业集聚。能有效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提升沭阳纺织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可吸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是富民强县的工程。
工业发展获新增速
“十二五”末,沭阳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1倍,年均增长15.7%;实现一般预算收入71.7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7倍,总量居苏北县(市)之首,这也带动了地域纺织工业的发展。
对未来发展,胡建军解析,中央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发展县域经济来讲,主要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要求,因地制宜抓好落实。
一是推动工业转型。对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并加快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对新兴产业注重引导增量。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按照“微观政策要活”要求,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逐步实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优化要素供给。主要针对资金、人才、技术及生产性要素的制约加大改革力度,出台《沭阳县水电气热用户工程市场化改革试行办法》等改革,减轻企业各类负担。
姜若鸣介绍,经过“十二五”发展,沭阳县经济基础更坚实,荣获工信部首批“全国工业百强县”称号,营商环境、政务环境及社会环境大有提升。既有良好的平台载体,又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还有相对宽裕的土地指标,这都使沭阳成为纺织业转型升级的沃土,又助力了纺织产业园的快速建设。
智能加工延伸微笑曲线
沭阳县以“未来针织靠智能,智能针织看沭阳”的发展定位,以“重抓中间、带动两端”的微笑曲线为发展战略,推进和指引园区建设。
重抓中间是指制造、生产、销售等实体要素,带动两端是指设计、品牌、展销、数据等服务,应落实好微笑曲线“中间”再向两端发展。产业园规划选择产业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可操作性强的智能加工产业为突破口,园区主打产品以袜业为主,向上延伸到锦纶、氨纶、包覆纱,兼顾内衣、织布、服装等针织产品。
胡建军强调,智能化是把《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两项战略结合,《中国制造2025》指用高端智能化装备生产高质量产品,“互联网+”是营销模式的改变,会带来更多服务内容。两者结合最终实现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智能产品、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智能制造体系。
胡建军充满信心地表示,在整合县内现有纺织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力争用5~10年时间,将产业园打造成集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百亿乃至千亿级智能针织品生产基地。
全力以赴以“智”取胜
沭阳县专门成立“沭阳县智能针织产业园”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沭阳县智能针织产业园管委会”,并邀请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院进行高标准规划,全力以赴进行智能建设。
配套保障上,产业园内实行“七通一平”工程,道路、绿化、亮化、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管网、电信、有线电视等予以全部配套。运营模式上,产业园由开发区开泰投资公司独立运行,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物管、统一服务、统一要素保障。
项目建设上采取“招培并举、内培外引”,整合和裂变开发区现有企业进入产业园区,一是“龙头带动”,二是“平台驱动”,三是“县乡联动”,把智能针织产业园作为袜子等纺织品的规模型、旗舰型大项目的研发生产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地方大户和外出回乡人员的发展基地。
格外诱人的当属扶持政策。沭阳县委、县政府突出智能针织产业特色化发展,对针织袜机、针织圆机、包覆纱机、加弹机、一体机等设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扶持,提供厂房优惠、厂房租赁、设备奖励、水气优惠等政策,切实推进了企业核心发展。
魏伟介绍,园区已实现4家规模企业入驻,投资8亿元的江苏西南智能纺织有限公司即将投产达效,投资1亿元的腾翔智能针织已达成意向,与全球最具盛名的针织机械制造商意大利罗拉蒂集团签署了10000台供货协议。智能针织产业园的兴盛指日可待。
此外,“沭阳杯”第四届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的评选活动也广获好评。胡建军表示,作为地方产业,第一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服务好市场,通过活动能进一步提升纺织产业、智能针织产业园的形象。第二,一直以来沭阳纺织产业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及各大媒体的支持,我们用这样的形式表达回馈,希望产业园的发展得到大家的关注。
沭阳县是江苏省直管县三个试点之一,跻身2015年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纺织产业是沭阳县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包覆纱企业更是独领风骚,针织丝袜、包覆纱等产品单体规模已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纺织服装产业被确定为沭阳县“2+1”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主导产业之一。
在东部地区投资回归将成为长期趋势之下,沭阳县率先规划了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这不仅开辟了针织行业的创新发展道路,更为纺织行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鲜力量。
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一届年会前夕,《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专访了沭阳县委书记、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建军,沭阳县委常委、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云峰,县委办公室主任姜若鸣,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局局长魏伟,听他们共同解读产业园的发展之道,从中深刻感受到了沭阳县各级政府对智能针织建设的信心。
独一无二的智能选择
当前,纺织产业已进入结构调整期,加快针织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大势所趋。从投资空间布局上看,中西部地区成本要素空间缩小,东部地区投资回归将成长期趋势。对此,沭阳县紧抓机遇,决定率先规划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
智能针织产业园坐落于沭阳开发区6605亩的纺织产业园内,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进行产业规划,建设规划期限为五年(2015~2020年),将完成孵化区、成长区、样板区、配套区和政府公共平台的建设,实现企业集聚、品牌服务、物业服务、运行系统等园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胡建军表示:“我们将按照《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要求,把制造业强县作为工业强县的重要方略,在提高针织产业园的智能化水平上下更大功夫,以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在针织产业实现融合,打造沭阳智能针织特色品牌。”
杨云峰强调,该项目旨在提升开发区产业质态,实现企业扩能升级、产业集聚。能有效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提升沭阳纺织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可吸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是富民强县的工程。
工业发展获新增速
“十二五”末,沭阳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1倍,年均增长15.7%;实现一般预算收入71.7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7倍,总量居苏北县(市)之首,这也带动了地域纺织工业的发展。
对未来发展,胡建军解析,中央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发展县域经济来讲,主要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要求,因地制宜抓好落实。
一是推动工业转型。对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并加快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对新兴产业注重引导增量。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按照“微观政策要活”要求,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逐步实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优化要素供给。主要针对资金、人才、技术及生产性要素的制约加大改革力度,出台《沭阳县水电气热用户工程市场化改革试行办法》等改革,减轻企业各类负担。
姜若鸣介绍,经过“十二五”发展,沭阳县经济基础更坚实,荣获工信部首批“全国工业百强县”称号,营商环境、政务环境及社会环境大有提升。既有良好的平台载体,又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还有相对宽裕的土地指标,这都使沭阳成为纺织业转型升级的沃土,又助力了纺织产业园的快速建设。
智能加工延伸微笑曲线
沭阳县以“未来针织靠智能,智能针织看沭阳”的发展定位,以“重抓中间、带动两端”的微笑曲线为发展战略,推进和指引园区建设。
重抓中间是指制造、生产、销售等实体要素,带动两端是指设计、品牌、展销、数据等服务,应落实好微笑曲线“中间”再向两端发展。产业园规划选择产业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可操作性强的智能加工产业为突破口,园区主打产品以袜业为主,向上延伸到锦纶、氨纶、包覆纱,兼顾内衣、织布、服装等针织产品。
胡建军强调,智能化是把《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两项战略结合,《中国制造2025》指用高端智能化装备生产高质量产品,“互联网+”是营销模式的改变,会带来更多服务内容。两者结合最终实现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智能产品、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智能制造体系。
胡建军充满信心地表示,在整合县内现有纺织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力争用5~10年时间,将产业园打造成集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百亿乃至千亿级智能针织品生产基地。
全力以赴以“智”取胜
沭阳县专门成立“沭阳县智能针织产业园”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沭阳县智能针织产业园管委会”,并邀请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院进行高标准规划,全力以赴进行智能建设。
配套保障上,产业园内实行“七通一平”工程,道路、绿化、亮化、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管网、电信、有线电视等予以全部配套。运营模式上,产业园由开发区开泰投资公司独立运行,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物管、统一服务、统一要素保障。
项目建设上采取“招培并举、内培外引”,整合和裂变开发区现有企业进入产业园区,一是“龙头带动”,二是“平台驱动”,三是“县乡联动”,把智能针织产业园作为袜子等纺织品的规模型、旗舰型大项目的研发生产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地方大户和外出回乡人员的发展基地。
格外诱人的当属扶持政策。沭阳县委、县政府突出智能针织产业特色化发展,对针织袜机、针织圆机、包覆纱机、加弹机、一体机等设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扶持,提供厂房优惠、厂房租赁、设备奖励、水气优惠等政策,切实推进了企业核心发展。
魏伟介绍,园区已实现4家规模企业入驻,投资8亿元的江苏西南智能纺织有限公司即将投产达效,投资1亿元的腾翔智能针织已达成意向,与全球最具盛名的针织机械制造商意大利罗拉蒂集团签署了10000台供货协议。智能针织产业园的兴盛指日可待。
此外,“沭阳杯”第四届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的评选活动也广获好评。胡建军表示,作为地方产业,第一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服务好市场,通过活动能进一步提升纺织产业、智能针织产业园的形象。第二,一直以来沭阳纺织产业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及各大媒体的支持,我们用这样的形式表达回馈,希望产业园的发展得到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