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早稻播种“三怕”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南是双季稻稻作区,每年2月至3月是华南早稻的播种育秧期。早稻播种有三个“最怕”:
  一是低温阴雨。温度对于早稻来说,是个重要的气象因素,低温是不适合播种的。而2、3月份恰恰是冷空气活动十分活跃的时间。冷空气南下之后,若与南方暖湿气流结合,便会带来阴雨天气和降温。
  低温阴雨是南方地区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当日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12℃、持续3天或以上(有时候持续5-7天以上),且伴有阴雨,就称之为低温阴雨天气。这种天气不利于秧苗扎根和生长,甚至出现严重的烂种、烂秧死苗现象。
  二是倒春寒。倒春寒也是影响春播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倒春寒指的是初春时气温回升比较快,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偏低。倒春寒一般出现在3月下半月到4月,会直接影响早稻等秧苗的正常生长。
  三是强对流天气。由于2、3月份,华南天气开始转暖,如果遇到冷空气,容易引发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因此,华南早稻产区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浸种催芽和整地工作,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播种,并盖好秧田的塑料薄膜,确保种子顺利出苗和秧苗的正常生长。
其他文献
优化硝酸N-正丁基吡啶和四氟硼酸N-正丁基吡啶离子液体的合成条件,进而研究了两种离子液体的密度、表面张力和电导率与温度变化的规律,得到两种离子液体表面张力均随温度的升高
学位
今年两会上的科技热点是“智能+”,这是因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他同时强调,要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那么,到底什么是“智能+”?它将从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什么是“智能+”?  我们认为,所谓“智能
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离子液体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蒸汽压低,不仅使其可以作为绿色溶剂,而且在小分子气体分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不同极性的溶剂及离子液体阴离子的碱性强弱对离子液体结构的影响,并且结合分子中原子理论(AIM)及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对气体小分子的吸收机理进行了考察。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利用B3LYP/6-31+G**方法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