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中国决定和东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我国各地大小企业,乃至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都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积极参与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战。西方经济大国、欧盟各国,都密切关注这一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因为这一地区一旦形成成熟的市场,这里将成为具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经济总量,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世界上人口最多、世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一自由贸易区将影响未来全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
作为我们全国各地的大小企业,如何在千载难逢的商机面前和巨大的市场中立足,仅凭热情是不够的,必须依靠自身的各种实力,才能在巨大市场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
依靠特色品牌,形成市场冲击力
市场竞争力有多种要素,其中,品牌要素是最关键的要素。市场需要品牌,品牌支撑市场,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
所谓品牌,是指反映事物内在价值、个性特征的识别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国有国号,人有人名,地有地名,店有店名,商品有各种名称,这些通称为品牌。
品牌一般有三大功能。一是展示事物特征的标志;二是促进事物发展的通行证;三是实现事物价值最大化的助推器。
发挥品牌的功能作用,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极左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主要受计划经济体制所制约,人们没有选择品牌的自由和空间。在商品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饥不择食、衣不遮体,只有靠计划供给制、配给制提供的简单商品来维持基本的生存,根本无法、无求所谓品牌的东西。
现在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市场经济年代,商品丰富了,对于商品品牌需求的识别、选择,对于品牌商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上世纪不断的战争,大的民族冲突,已经基本平息。人们追求和平、追求经济发展、追求改革开放,已经成为这一地区的时代主潮流,这里已成为世界上相对稳定、相对繁荣的重要地区之一。
这一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力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未来东盟自由贸易的市场竞争,主要靠品牌的竞争。好的商品靠好的品牌展示,好的品牌就可以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的话,商品就被市场所淘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虽然受到一些外国汽车、家电、电子等品牌、名牌产品的无情冲击,但由于我国一些民族工业产品品牌、名牌的不断振兴,其国内市场仍大幅度占领,国外市场仍不断扩展,这足以证明,品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因此,我国各地各类大小企业,要想有效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定要树立品牌意识,制定品牌战略,创造出一大批经得住市场识别和选择的品牌产品、名牌产品来。
依靠国际贸易知识,形成市场支撑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目前已形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市场的基本框架,市场运作完全纳入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轨道。在这个大市场中,目前已吸收了当代世界上最先进的市场运作规则。参与这一市场竞争,无论是中国还是东盟各国,都必须跳出各自国家传统的国内市场运作的小圈子,服从、服务于世界性大市场的运作规则。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一些地区的企业,尽管已经积累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但是,仅凭这些经验还是不行的,是不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市场形势的。自从中国加入WTO几年来,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冲突不断。其中虽然有一部分属于西方一些国家对我们的政治歧视所致,但有一部分应该说是属于我们缺乏国际贸易知识,不熟悉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则所造成的。
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想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立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定要打破经商的传统思维,加强国际贸易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知识,才能在东盟大市场中及时发现商机,及时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情况,即做到处变不惊,应对自如,使我们的生意不断做强、不断做大。国际贸易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参与市场竞争的看家本领,成为我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支撑力。
做到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现有从事经贸活动的经营者,一定要抱着小学生的态度,对国际贸易知识从头学起,并在实践中边干边学,不断总结、不断摸索,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战的成熟的企业家。
第二,各地各类企业,都要注重培养一批优秀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做到这一点,一定要吸收现有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大胆把他们放到国际贸易的第一线岗位上锻炼摔打。另外,对现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地方部门、企业的年轻骨干,分期分批选送到大专院校培训,使他们达到既有知识,又有经验。通过这些办法,在三至五年内,我们国家一定会成长出一批素质高,能够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型的企业家队伍。
依靠民族文化,形成市场竞争的文化感染力
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对世界,尤其是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极其深远。至今,东南亚各国对儒家文化崇拜备至。中国的传统道德,一直成为东南亚大多数人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在今天,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人民通商交往,尽管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与东盟各国人民心中的根基,不会受到动摇。
因此,我们在与东盟各国人民经商交往中,一定要发扬我们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诚信为本。靠诚信,建立合作关系;靠诚信,加深彼此的友谊。以优秀民族文化为纽带,建立我们和东盟各国的好邻居、好伙伴关系。要以情会商,以情经商。在商场上,既要将对方视为竞争对手,又要将对方视为合作的朋友。奸商无出路,友谊才能实现商场双赢共赢。
在今天,中国和东盟各国都处在和平、睦邻友好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更具有生命力。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与东盟各国开展友好合作、友好相处,实现共同富裕的资本。我们相信,中国民族文化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赋予了我们更强的责任和更新的义务。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次大机遇。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实力,就一定能在这一大市场中,实现我们经济的腾飞,并与东盟各国实现共赢,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因为这一地区一旦形成成熟的市场,这里将成为具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经济总量,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世界上人口最多、世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一自由贸易区将影响未来全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
作为我们全国各地的大小企业,如何在千载难逢的商机面前和巨大的市场中立足,仅凭热情是不够的,必须依靠自身的各种实力,才能在巨大市场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
依靠特色品牌,形成市场冲击力
市场竞争力有多种要素,其中,品牌要素是最关键的要素。市场需要品牌,品牌支撑市场,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
所谓品牌,是指反映事物内在价值、个性特征的识别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国有国号,人有人名,地有地名,店有店名,商品有各种名称,这些通称为品牌。
品牌一般有三大功能。一是展示事物特征的标志;二是促进事物发展的通行证;三是实现事物价值最大化的助推器。
发挥品牌的功能作用,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极左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主要受计划经济体制所制约,人们没有选择品牌的自由和空间。在商品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饥不择食、衣不遮体,只有靠计划供给制、配给制提供的简单商品来维持基本的生存,根本无法、无求所谓品牌的东西。
现在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市场经济年代,商品丰富了,对于商品品牌需求的识别、选择,对于品牌商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上世纪不断的战争,大的民族冲突,已经基本平息。人们追求和平、追求经济发展、追求改革开放,已经成为这一地区的时代主潮流,这里已成为世界上相对稳定、相对繁荣的重要地区之一。
这一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力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未来东盟自由贸易的市场竞争,主要靠品牌的竞争。好的商品靠好的品牌展示,好的品牌就可以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的话,商品就被市场所淘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虽然受到一些外国汽车、家电、电子等品牌、名牌产品的无情冲击,但由于我国一些民族工业产品品牌、名牌的不断振兴,其国内市场仍大幅度占领,国外市场仍不断扩展,这足以证明,品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因此,我国各地各类大小企业,要想有效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定要树立品牌意识,制定品牌战略,创造出一大批经得住市场识别和选择的品牌产品、名牌产品来。
依靠国际贸易知识,形成市场支撑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目前已形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市场的基本框架,市场运作完全纳入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轨道。在这个大市场中,目前已吸收了当代世界上最先进的市场运作规则。参与这一市场竞争,无论是中国还是东盟各国,都必须跳出各自国家传统的国内市场运作的小圈子,服从、服务于世界性大市场的运作规则。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一些地区的企业,尽管已经积累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但是,仅凭这些经验还是不行的,是不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市场形势的。自从中国加入WTO几年来,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冲突不断。其中虽然有一部分属于西方一些国家对我们的政治歧视所致,但有一部分应该说是属于我们缺乏国际贸易知识,不熟悉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则所造成的。
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想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立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定要打破经商的传统思维,加强国际贸易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知识,才能在东盟大市场中及时发现商机,及时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情况,即做到处变不惊,应对自如,使我们的生意不断做强、不断做大。国际贸易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参与市场竞争的看家本领,成为我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支撑力。
做到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现有从事经贸活动的经营者,一定要抱着小学生的态度,对国际贸易知识从头学起,并在实践中边干边学,不断总结、不断摸索,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战的成熟的企业家。
第二,各地各类企业,都要注重培养一批优秀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做到这一点,一定要吸收现有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大胆把他们放到国际贸易的第一线岗位上锻炼摔打。另外,对现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地方部门、企业的年轻骨干,分期分批选送到大专院校培训,使他们达到既有知识,又有经验。通过这些办法,在三至五年内,我们国家一定会成长出一批素质高,能够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型的企业家队伍。
依靠民族文化,形成市场竞争的文化感染力
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对世界,尤其是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极其深远。至今,东南亚各国对儒家文化崇拜备至。中国的传统道德,一直成为东南亚大多数人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在今天,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人民通商交往,尽管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与东盟各国人民心中的根基,不会受到动摇。
因此,我们在与东盟各国人民经商交往中,一定要发扬我们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诚信为本。靠诚信,建立合作关系;靠诚信,加深彼此的友谊。以优秀民族文化为纽带,建立我们和东盟各国的好邻居、好伙伴关系。要以情会商,以情经商。在商场上,既要将对方视为竞争对手,又要将对方视为合作的朋友。奸商无出路,友谊才能实现商场双赢共赢。
在今天,中国和东盟各国都处在和平、睦邻友好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更具有生命力。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与东盟各国开展友好合作、友好相处,实现共同富裕的资本。我们相信,中国民族文化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赋予了我们更强的责任和更新的义务。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次大机遇。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实力,就一定能在这一大市场中,实现我们经济的腾飞,并与东盟各国实现共赢,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