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思考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对非遗传承人保护以及完善传承机制建设,成为目前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对非遗传承的特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对目前非遗传承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非遗传承人保护和完善传承机制建设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传承机制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具有重要价值表演艺术类、工艺技术类和节日仪式类传统文化事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承载中华民族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的体现。拥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件与广大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要意义的活态文化,非遗的传承不能离开传承人独立存在。也就是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主要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不仅承载着非遗的知识和精湛技艺,同时还是非遗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面对目前在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通过完善非遗传承机制,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下去。
  一、非遗传承的特点
  1.1活态传承
  从非遗的定义可以看出,活态传承是非遗能够不断传承的希望,因此,在进行非遗保护时,不仅要做好静态的记录记载,还需要重视其活态传承的特点,进而实现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非遗传承包括以下几种传承方式:第一,开展田野调查,做好挖掘记录等基础性工作;第二,建立项目名录库,开展档案式普查,即做好名录分类、整理、收藏、研究;第三,建立非遗名录数据库,也是进行音频、视频采集录制;第四,对非遗进行开放性的活态保护,实现非遗的衍生、开发与传承。
  1.2非遗传承的主要类型
  第一类群体传承,例如民间的礼俗仪式和岁时节令等民俗活动,这类非遗属于群体记忆或民间记忆,有着群体创造和群体拥有的特点;第二类个人传承,例如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等,传承形式上往往是由师傅带徒传艺、口传心授的方式。
  二、目前非遗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认定程序不完善
  文旅部和各级文旅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非遗传承人认定的规定和政策,对传承人认定的原则、程序、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但由于我国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年限还比较短,仍然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规范认定标准。在实际的非遗传承人遴选和认定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规定标准不明确的情况下,往往以主观标准确定推荐传承的人选,忽视了相关民众的实际意见,导致遗漏了部分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此外,很多时候评定过程会通过论资排辈的方法确定非遗传承人,这样就导致一些技艺精湛并且具有传承担当的小字辈艺人不能被及时发现和保护,进而造成了非遗传承人的断层现象。
  2.2只重视项目申报忽视其后期传承管理
  传承人在申报成功后,就具有了对于非遗传承的相应责任。但目前没有对非遗传承人在传承工作开展相应的激励和考核工作,傳承人的自觉意识不强。此外,一些地方对于非遗传承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方式,缺乏完善的管理规范,对于传承工作实际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这就造成了非遗传承人在申报阶段十分积极,而在申报成功后反而缺少传承积极性的现象,进而导致传承人失去了上承下传的作用。
  2.3缺乏传承补助细则
  为了鼓励传承人进行带徒传艺、展演展示等非遗开发和传承活动,各级财政都设置了传承人专项补助经费。如: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万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千元,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千元不等。此外,补助金额除了国家级的是定期补助外,其它一般是由当地政府根据自身财政情况确定的,关于补助经费的性质、发放流程、具体用途以及使用合理性等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标准,无法保证补助发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4传承考核机制不完善
  各级相关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非遗传承人考核机制,虽然做了大量的传承人认定工作,但是对于非遗传承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只要认定非遗传承人,相应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得到相应的保护和传承。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造成了部分传承人坐在代表性传承人的位置上毫无作为,不能履行身为创承人的职责和义务,对非遗行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降低其他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破坏了公众对于非遗保护的印象,究其原因是考核机制不完善造成的。
  三、关于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3.1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
  各级政府对非遗保护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采取相关政策对于一些濒临消失的非遗施行保护和传承。例如,通过建设非遗专题博物馆、展示馆等方式,使大众对非遗的认知形成具体,同时在完成田野调查采集、建立各项档案后要进行基础性的课题研究和深度挖掘整理,加强对非遗理论研究和深度开发。政府主导的优势还体现在可以在法律、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进行规范化管理。在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社会、民间、市场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不断完善的传承机制,才能起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3.2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机制
  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对于非遗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会直接影响到对传承人保护的效果,认定机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2.1建立切实可行的申报评审程序
  在充分了解非遗项目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建立切实可行的申报评审流程。例如,在评定传承人的推荐材料时,不仅要注重纸面数据材料,还要听取相关民众的实际意愿。此外,对一些可操作演示的传统艺术和技艺进行认定时,可以适当增加现场考核,重视传承人的实际能力,规避出现论资排辈的评定现象。
  3.2.2扩大传承人认定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多元化的,相应的传承人也有着不同的主体。因此非遗传承人不只包括个人、家族传承,单位和群体传承也应该纳入其中,而且后者的影响力往往更大,普及范围也更加广泛。例如,在认定传统戏剧传承人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戏剧自身的流派因素,还要兼顾戏曲音乐的鼓师、琴师和弦师等幕后人员。   3.2.3公正严格的认定准则
  由于传承人包含范围比较大,所以公正严格的认定准则,是做好认定工作的重要基础。程序如下:第一,由政府组织开展认定工作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第二,个人申请体现传承人的自主自愿原则;第三,同行评议可以保证认定工作的公正性与专业性; 第四,专家审定是确保认定工作的科学性的主要手段;第五,公示监督不仅能体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的认定原则,还能使公众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监督和保护。
  3.3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非遗传承人不仅是一个荣誉头衔,更有着承担非遗传承的重大责任。为了保证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使传承人能够明确自身责任,发挥其对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3.3.1科学的传承工作管理
  首先,非遗工作要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面对一些年龄偏大的老艺人,需要注重认定其价值和贡献,并对非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记录,更加侧重于对其进行非遗传承中的“承”;而对具有传授条件的艺人,则侧重认定其技能,并实现非遗传承中的“传”。此外,还要完善传承人的个人档案,档案要体现传承人的基本情况、传承计划以及任务目标等,对于传承人的代表作品进行有效的保存方便将来进行研究和查阅。
  3.3.2建立考核機制
  根据非遗传承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培训学习以及带徒传艺等方面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注重非遗传承的实际效果。定期组织业内专家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评定,考核成绩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以及不称职四个等级。严格执行传承人退出机制,根据《非遗法》相关规定,对于非遗传承人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拒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相关部门有权利取消其传承人资格。此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奖励惩罚措施的公正性,摒弃传承人终身制,建立传承人竞争和淘汰制,进而提高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为传承活动提供支持
  政府部门需要为传承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一,可以通过建立传承基地、非遗博物馆等方式,为传承人提供传承带徒、理论研究、展示表演的场所;第二,利用传统、民俗节日以及博览会等,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提供展示机会,不断扩大项目影响力;第三,在信息化时代非遗保护工作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等新媒体激发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兴趣,还可以通过开发文创产品的形式,使非遗产生新的市场和活力,不断融入现代生活。
  3.5完善科学的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资助政策,保证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在非遗艺术作品进行公开展览时,要给予传承人一定的风险补偿;对进行生产型非遗企业又要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还要注意补助资金的合理性,具体操作过程需要根据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实际情况,发放相应的资金补助。例如,把相同项目老艺人的生活补贴与年轻艺人的带徒传承补贴进行严格的区分,传承补贴要体现其自身激励性,根据实际的传承效果发放相应的补贴。
  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几千文化积淀的重要表现形式。加强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对于非遗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切身实践提出了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为传承活动提供支持等相关建议,希望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非遗传承得以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陈宁.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J].大众文艺,2019(05):2.
  [2]陈戒.浅谈非遗传承机制建设[J].戏剧之家,2019(26):247.
  [3]甘如美江,毛钰,姚可可.黄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5):43-44.
  (云南省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 红河 661199)
其他文献
摘要:乡村景观是居民居住的空间环境,是集体记忆点的地方,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独有的景观环境。在伴随着城镇化进展的过程中,土地拓展的规模持续增加,村庄外围的区域相对优良的农业用地逐渐被蚕食,村庄原有的自然景观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机器作业的发展,生产方式在不断发生转变,村庄农业景观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通过对记忆里景观环境的再现,对村庄景观建设提供灵感和来源。  关键词:乡村记忆;自然景观  1.前言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以及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提升,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逐渐升高,为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设计的生活需求,相关领域加大了对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视程度,资金及技术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这其中人们越来越对现代装饰元素产生视觉疲劳,融入传统建筑设计元素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传统元素也在推进建筑设计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元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室内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居住生活功能,而且还要求室内环境具有创意和艺术气息,再加上建筑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人们的审美能力越来越高。这些因素都为发展室内设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前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被运用到室内装修中,使得我们可以看到更好的室内创意设计作品,也能给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生活创意空间,为满足个性化的居家生活需求提供了基础和支撑。本文通过对室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风潮为中国的传统服饰色彩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该时期服饰色彩语汇的发展。文章以民国时期报刊中的服饰色彩语汇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时期流行的服饰色彩语汇的命名规律,探讨中国传统色名在传承与发展中的流变轨迹,为民国时期色彩的觉醒、觉察、觉知、觉悟用到当代时代设计中作铺垫。  关键字:民国;报刊;服饰;色彩;语汇  1.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词概述  在民国报刊
期刊
教材分析:《月光曲》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记叙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激发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善良的品质——对穷苦人的同情、热爱。同时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仅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源于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教学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世界性命运”观点,阐释农民与艺术的关系、中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特征,针对现代化进程下农民画在構型、内容与形式、作品风格上产生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并聚焦“复杂嵌合体”与“另类民俗志”两个维度探讨农民画未来的转型发展方向,以期为民间艺术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领悟者;民间艺术;农民画;守护者  艺术理论研究学者郎绍君针对农民画的定义作出阐释,他认为农民画“是在官方
期刊
摘要:文章在使用爬虫获得不同种类的热点数据后,提取了一些关于用户和微博间的一些基本相关数据,并用最新的spss分析软件进行清洗数据和分析软件中的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话题分类样本和话题样本对热门微博下的粉丝数、关注数、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这些观测值有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从而研究分析出公众对哪方面的热门话题更感兴趣。  关键词:微博;爬虫;方差分析;热门话题  0引言  由于热门话题
期刊
摘要:在民国时期沿海地区女装偏好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具体款式的不同流变趋势愈加更加清晰。整体而言,上海地区时尚高雅,广东地区前卫大胆,山东地区则保守改进。以旗袍为例,上海和山东地区都在版型上强调女性身体曲线,而山东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腰部收紧,但并非完全贴合腰部。但面料方面,山东对于面料的选用则最为丰富。女装配饰与具体款式的流行趋势相似,以广东地区对珠宝等首饰的运用最为突出,上海地区几乎完全引用西式配
期刊
摘要:大数据技术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可以将网络用户的各种数据收集起来在经过算法进行分析,进行更为精细化的信息推送,这在社会中多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公共图书馆就是其中之一,在大数据驱动下,图书馆数字化变革的进程加快,其知识内容的服务更加人性化,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质量。本文就大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进行相关的思考,提出一些创新改革策略,希望可以更好地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知
期刊
摘要:伴随人们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迫切需要提高室内环境的能见度和舒适度,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植物景观;室内设计;应用  近年来,伴随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在室内设计等各个领域,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使用也在逐步推进。在开发过程中,室内设计逐渐实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