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分子诊断技术以其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已成为临床诊断各种技术产品中需求增长最快的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基因组信息和蛋白质组信息的产生,分子诊断必将为预测医学、预防医学和个体化医疗(即3P医学)保驾护航。为扩大交流,搭建起研究与应用间畅通的桥梁,探讨逐步建立完善的分子诊断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诊断技术以其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已成为临床诊断各种技术产品中需求增长最快的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基因组信息和蛋白质组信息的产生,分子诊断必将为预测医学、预防医学和个体化医疗(即3P医学)保驾护航。为扩大交流,搭建起研究与应用间畅通的桥梁,探讨逐步建立完善的分子诊断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
其他文献
PCR已广泛用于HBV感染标志物病毒DNA的定量检测~([1]),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可分析HBV基因点突变,如检测拉夫米定等药物治疗诱导的与耐药相关的HBV基因点突变~([2-3]),研究乙型肝炎慢性化与转归的分子机制~([4]),分析基因多位点突变与HBV感染导致的肝细胞癌转移与复发的疾病预后的关系~([5]).PCR在HBV基因多位点突变的检测与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 建立RT-FQ-PCR检测新型隐球菌VAD1 mRNA的方法 ,探讨定量测定VAD1 mRNA用于CNM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依据GenBank收录的新型隐球菌VAD1 mRNA全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RT-FQ-PCR检测VAD1 mRNA的方法 .检测25例CNM患者和30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对照组患者脑脊液,评价方法 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检测25例CNM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血浆活化vWF的双抗体夹心方法 .方法 利用骆马来源的抗-活化vWF抗体(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vWF多克隆抗体(二抗)建立双抗体夹心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人66名,糖尿病患者30例、vWD-2B 10例、先天性血栓性TTP5例、后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例、疟疾13例进行血浆活化vWF的测定.以基于AU/vWFa-11抗体酶标方法 测得的代表活化vWF浓度的A值与
染色体异常被认为是引起新生儿智力低下,学习困难及各种先天畸形或生长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在产前诊断中,快速可靠检测染色体的异常,提高检测方法的可操作性、准确性、特异性,对完善遗传咨询有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为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随着抗生索在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多,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多重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中尤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为主~([1]).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人数,已占到住院感染患者总人数的30%左右~([2])。
CTX-M型ESBL是大肠埃希菌中常见的类型,目前发现的CTX-M型ESBL超过80种,根据其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分为5群:CTX-M-1、CTX-M-2、CTX-M-9、CTX-M-8和CTX-M-25.我国是CTX-M型ESBL的高发地区,基因型主要以bla CTX-M-14和bla CTX-M-3为主[1],但近年来blaCTX-M-15型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在欧洲,有资料显示法国、意大利、波兰
美国CLSI是一个国际性、跨学科、非营利、致力于发展操作标准的教育组织.其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委员会(Subcomittee 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每年组织该领域专家和药厂代表等对药敏相关文件M100进行修订.目前我国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均以CLSI文件作为药敏指导文件进行试验操作和报告,本文将CLSI M100-S20(2010年)[1]的
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暨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于2009年11月5-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此次庆典大会及学术会议在各级领导、专家教授、全体学会委员及众多厂商的共同努力及支持下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在全国乃至参会国家和地区的同行中反响巨大,均对此次会议在会议内容、报告水平、贵宾层次、展台布局、壁报展览、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给予高度评价,达到了一个
蛋白酶敏感的Pr抗原~([1-2])最早被Marsh和Jenkins~([3])命名为sp_1,被Roelcke~([4])命名为HD.它们通常被冷抗体性质的IgM型人源单克隆自身抗体检测到,这些自身抗体或来自冷凝集素疾病或是由感染引发的~([5]),只有在罕见的情况下是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关~([6-7]。
近年来,带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血细胞分析仪在血液学检验中日渐普及.有关介绍这类仪器的文章,特别是应用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所谓"VCS"技术原理的文章,经常见于各种检验专业刊物和书籍中.但遗憾的是,我所读过的这类文章,很少有解释得完全准确的.尤其是对于VCS中的"C"的解释,往往出现很多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