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g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教育行业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的高校教育。高校的音乐教学在高校的课程中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对高校学生进行审美取向价值的引导在高校的音乐课程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就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开展论述。
  【关键词】高校音乐;审美取向;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校音乐教师通过音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促进音乐人才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对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将社会审美的观念和价值进行科学的转变。音乐的审美教育是以审美的价值观为基础的,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审美取向的培养。
  一、高校音乐审美教学的意义
  高校音乐的审美取向价值注重对高校学生进行高校音乐的审美教学,音乐教育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音乐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人们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对学生形成的价值观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审美价值观。高校音乐的审美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感受的教育,从而间接的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高校音乐教师在对高校学生进行高校音乐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因为要考虑外界的因素,所以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存在使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高校学生即将进入社会,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审美观的培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取向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或者生活中可以更好地回报社会。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高校音乐的审美教育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音乐属于艺术的范畴,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美的感受,从而提高大脑思维能的活跃度,开发自己的大脑潜能。对高校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魅力,从而对学生的审美的取向进行引导,这种情况的存在方便了教师对高校音乐教学审美取向价值的研究。优秀的音乐作品会使学生产生共鸣,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陶醉其中,这样一来学生的审美价值就能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因为陶醉就会展开充分的想象,从而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审美心理结构
  高校音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在对音乐的欣赏中会因为敏锐的感知力而更好地捕捉到音乐中的美的地方,学生的审美价值就会得到一定的培养,能对美产生一种清晰的感觉,从而形成审美的取向。音乐审美教育是通过情感教育的形式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心可以和音乐的世界产生共鸣,达到一种情感交融的目的。音乐会对人的思想世界形成一种美好的享受,学生精神上感受到的美好会更好地传递到学生的心灵中,长此以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正能量,学生的健康心理水平就会得到很好地提高。
  二、高校音乐培养学生审美取向的现状和问题
  高校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素养,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后,我国的教育行业对高校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音乐教师在这种背景下引入了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审美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的高校音乐的教学中还处在初级的阶段,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使学生的审美取向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
  (一)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
  高校的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引入了审美教学的观念,可是对这种观念并没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导致教师不能感受到审美教学带来的作用,从而对音乐的审美教学变得越来越不重视。因为教师的不重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采用的教学方法还一是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在形式上充满了太多的单一感。教学方法太过的陈旧,不符合音乐审美的价值取向。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学生的审美取向并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审美教育
  在高校音乐教师采用审美教学后,学生并不能深刻的理解审美的作用,从而不能使教师的教学任务很好的完成。学生不知道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带来的好处和作用,在学习中不与教师积极配合,使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审美取向进行合理培养。
  三、强调音乐教学目标,引导社会审美取向
  (一)坚持审美取向的作用性
  高校音乐教学要对学生对社会美的认知心理形成一种有效的优化,从而构建出学生对社会美的感知心理。通过对音乐人才进行审美的音乐教育可以转变学生对艺术美得感知观点,从而帮助学生确定社会审美价值的新取向,帮助学生审美价值观的确立。在高校的音樂教学中提高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中存在的美。
  (二)挖掘美的间接引导因素
  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审美取向的社会性目标找出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新取向的间接的因素,音乐教学中要抓住社会中的人文美道德美和观念美,并且把这种美引进到音乐教学中,丰富高校音乐教学的内涵。将教学中的审美取向由原本的艺术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从而对高校的学生进行合适的审美取向的培养。
  四、总结
  高校音乐课程是实行审美教学的最合适的课程,而高校又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取向最有效的场所。高校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高校的音乐教师要对学生的这种情况进行积极地引导,引导学生对审美取向的培养,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审美取向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黄芳.试论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6):167-170.
  [2]姜雯,姜克微.关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10-112.
  [3]容艺洋,张瀚玉.高校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大众文艺,2014(15):248.
其他文献
为了检验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规范书的要求,完成驱动机构的出厂试验,设计了控制棒驱动机构试验装置。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下简称PLC)的控制棒驱动机构
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因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用工状况与毕业生理想等方面存在差距,极易产生就业挫折心理。为此,高职院校、劳动部门、毕业生个人等应协同合作积极采取相
'互联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互联网已不是技术,而是教育本身。它是互联网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其教学组织形式是以学生的素质提升为中心,教师采
随着供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煤矿供电系统装备水平日趋提高,各类继电器保护升级为微机保护,动作更加灵敏,性能更加可靠,对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要求更高.以负荷统计为基础,系统
【摘要】声乐是以人声塑造音乐形象的,在声乐演唱中,歌者要重视“内心听觉”的运用,关注“内心听觉”的理论价值,要认识到“内心听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掌握“内心听觉”规律来调控声乐演唱中的音高、音色、演唱技巧等方面。“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歌者演唱能力的表现,使歌者真正达到声乐艺术作品演绎的深刻感知。  【关键词】“内心听觉”;声乐演唱;调控作用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在研究大量成功企业领导者的案例后,我们发现,这些最优秀的企业领导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能尽全部的努力去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懂得做人、善于决策、充满热忱、持续创新、架构关
重点研究了盖革计数管对于较宽能量范围的各能量γ射线的响应情况,从理论上简要说明了盖革计数管的能量响应特点,并针对国产的J4403型计数管使用蒙特卡罗软件Geant4分析了实
【摘要】音乐鉴赏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课程。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中职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知识、技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导入学习内容,就成为关键所在。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导入原则和具体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职;音乐鉴赏;课堂导入;思考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一、中职音乐鉴赏课导入的原则  导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