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成本控制是提高机械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本控制涉及到机械制造业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研究了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分析了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机械制造;成本管理;对策
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产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成本控制的作用非常关键。随着机械制造业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步伐加快,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机械制造业的成本控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研究如何加强机械制造业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一)可选择性
机械制造企业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成本控制的被控对象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只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使之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发展,就可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二)全面性
主要表现在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要实施控制。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主要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成本费用的经济业务进行控制,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涉及到这些业务。所以,成本控制要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
(三)连续性
表现在它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不是间断的,而是连续进行的。机械制造业成本占产品构成比例较高,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费用支出。要从设计、采购、生产、工序等各个环节入手,把成本费用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即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成本,使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很多制造企业认为成本管理主要由企业领导和相关的财务部门负责,而生产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需要根据管理人员下达的指示完成任务即可。但事实上,管理人员只是企业的小部分,广大职工才是企业的主体和利润源泉。如果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淡薄、生产过程中浪费现象就会时有发生,那么只靠少数管理人员单方面的努力,企业的成本管理则很难真正取得成效。
2、生产信息由人工管理。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需要各方面信息的高度实时共享,生产、供应、销售、人力、物资等各个方面,需要依靠高度的实时共享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然而,当前很多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依然依靠人工进行。由于人工进行信息管理,会使信息分散、不准确、不及时,极大地影响了成本控制管理。
3、管理方法不科学。在生产差异化日趋明显的今天,有些制造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分批法计算成本,而不愿采用先进的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标杆成本法。个别企业在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时,只凭着主观印象算大账,既不科学也不精确。管理方法滞后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
4、应变能力较差。现在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这就使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有的企业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工具落后,削弱了企业应变能力。
5、技术更新换代慢。由于我国机械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所以市场技术更新地速度比较慢。在激烈的机械制造业市场竞争中,谁先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谁就可以提高产品价值,谁的产品就更有竞争优势。因此,技术更新换代慢的机械制造企业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三、机械制造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
在切实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提升问题上,必须从观念转变、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转变等几个方面着手。
(一)观念转变
观念转变的重点应该放在将过去那种只关注实际经济效益产生环节的管理观念转变为全成本管理控制观念,要重视成本管理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日常运作各个方面的管理作用。不仅要关注生产消耗的成本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后勤管理成本、日常办公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管理成本、人员管理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的全面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树立精细化成本管理意识,从而实现成本管理的全程性与立体性。
(二)加强管理模式升级
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要将成本管控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因此机械制造企业在加强管理模式升级方面要全面推行事前预测评估、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分析总结的全过程管理。尤其是事中监督方面,要加强班组交接程序严格管理,要有效确定责任事故及成本消耗的具体责任人。在事后分析评价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寻找原因,更要通过有效的问责机制仔细追查责任人,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组织、单位负责人的成本管控自觉性。
(三)采用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系统
一方面,机械制造企业应当建立连接工厂生产内外的计算机信息互联通信系统,挑选适合企业生产特点的智能软件系统。这些智能软件系统包括: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RP、電子商务EC等。另一方面,通过向外部寻求管理咨询,由外部中介咨询机构帮助优化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结构;同时,应用智能软件系统,达到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这样就能解决机械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进一步提高成本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企业应全面推行会计电算化,建立科学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末端涉及每个生产班组,制定易填报、易统计的录入表格,尽量减少人工误差,同时,保持财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有效。 (五)加强物料采购管理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在同等价格的前提下,原材料采购价格越低,就越能降低企业的成本,也就能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企業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加强物料采购管理中的如下环节。一是建立完善的物料采购制度。加强物料采购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物料采购制度。采购制度应该对采购各个环节以及采购人员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以提高采购的效率,降低采购的成本。与采购相关的制度也应该完善,如其他物资、工具设备、物流运输、质量检验、财务行政等制度。二是制定严格的物料采购计划。生产部门应当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物料采购的一般流程是:生产部门制定严格物料采购计划——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确定价格——采购部门领导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核——签订采购合同——物料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数量、外观查验和质量验收——入库——财务部门付款。
(六)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自动化水平
在机械产品设计中,应当从生产经营全过程及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工艺设计制造成本。在进行工艺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加工件的工艺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所采用材料的性能等各种因素;在工艺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工艺改进及设备、工序等的调整,通过工艺的不断改进,优化作业过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产品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优化生产工艺,缩短生产流程,在有效利用原有加工设备的基础上要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精益生产,向管理要效益。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建立决策模型,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运行状况,决定投资策略和生产任务安排,形成生产系统的最高层次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加以集成和综合,将原材料、客户、市场等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共享,将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及时反馈到企业各个管理层。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中小生产企业应加强成本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
四、结语
目前,我国生产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观念落后、方法不科学、信息失真、专业人员匮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无形损失严重等问题,企业必须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成本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努力减少无形损失。
参考文献:
[1]顾宏伟.基于战略管理思想的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0:104-105.
[2]胡贞英.关于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33-34.
[3]王娜.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0,18:151-152.
【关键词】 机械制造;成本管理;对策
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产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成本控制的作用非常关键。随着机械制造业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步伐加快,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机械制造业的成本控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研究如何加强机械制造业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一)可选择性
机械制造企业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成本控制的被控对象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只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使之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发展,就可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二)全面性
主要表现在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要实施控制。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主要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成本费用的经济业务进行控制,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涉及到这些业务。所以,成本控制要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
(三)连续性
表现在它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不是间断的,而是连续进行的。机械制造业成本占产品构成比例较高,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费用支出。要从设计、采购、生产、工序等各个环节入手,把成本费用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即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成本,使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很多制造企业认为成本管理主要由企业领导和相关的财务部门负责,而生产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需要根据管理人员下达的指示完成任务即可。但事实上,管理人员只是企业的小部分,广大职工才是企业的主体和利润源泉。如果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淡薄、生产过程中浪费现象就会时有发生,那么只靠少数管理人员单方面的努力,企业的成本管理则很难真正取得成效。
2、生产信息由人工管理。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需要各方面信息的高度实时共享,生产、供应、销售、人力、物资等各个方面,需要依靠高度的实时共享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然而,当前很多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依然依靠人工进行。由于人工进行信息管理,会使信息分散、不准确、不及时,极大地影响了成本控制管理。
3、管理方法不科学。在生产差异化日趋明显的今天,有些制造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分批法计算成本,而不愿采用先进的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标杆成本法。个别企业在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时,只凭着主观印象算大账,既不科学也不精确。管理方法滞后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
4、应变能力较差。现在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这就使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有的企业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工具落后,削弱了企业应变能力。
5、技术更新换代慢。由于我国机械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所以市场技术更新地速度比较慢。在激烈的机械制造业市场竞争中,谁先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谁就可以提高产品价值,谁的产品就更有竞争优势。因此,技术更新换代慢的机械制造企业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三、机械制造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
在切实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提升问题上,必须从观念转变、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转变等几个方面着手。
(一)观念转变
观念转变的重点应该放在将过去那种只关注实际经济效益产生环节的管理观念转变为全成本管理控制观念,要重视成本管理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日常运作各个方面的管理作用。不仅要关注生产消耗的成本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后勤管理成本、日常办公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管理成本、人员管理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的全面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树立精细化成本管理意识,从而实现成本管理的全程性与立体性。
(二)加强管理模式升级
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要将成本管控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因此机械制造企业在加强管理模式升级方面要全面推行事前预测评估、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分析总结的全过程管理。尤其是事中监督方面,要加强班组交接程序严格管理,要有效确定责任事故及成本消耗的具体责任人。在事后分析评价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寻找原因,更要通过有效的问责机制仔细追查责任人,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组织、单位负责人的成本管控自觉性。
(三)采用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系统
一方面,机械制造企业应当建立连接工厂生产内外的计算机信息互联通信系统,挑选适合企业生产特点的智能软件系统。这些智能软件系统包括: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RP、電子商务EC等。另一方面,通过向外部寻求管理咨询,由外部中介咨询机构帮助优化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结构;同时,应用智能软件系统,达到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这样就能解决机械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进一步提高成本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企业应全面推行会计电算化,建立科学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末端涉及每个生产班组,制定易填报、易统计的录入表格,尽量减少人工误差,同时,保持财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有效。 (五)加强物料采购管理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在同等价格的前提下,原材料采购价格越低,就越能降低企业的成本,也就能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企業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加强物料采购管理中的如下环节。一是建立完善的物料采购制度。加强物料采购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物料采购制度。采购制度应该对采购各个环节以及采购人员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以提高采购的效率,降低采购的成本。与采购相关的制度也应该完善,如其他物资、工具设备、物流运输、质量检验、财务行政等制度。二是制定严格的物料采购计划。生产部门应当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物料采购的一般流程是:生产部门制定严格物料采购计划——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确定价格——采购部门领导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核——签订采购合同——物料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数量、外观查验和质量验收——入库——财务部门付款。
(六)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自动化水平
在机械产品设计中,应当从生产经营全过程及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工艺设计制造成本。在进行工艺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加工件的工艺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所采用材料的性能等各种因素;在工艺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工艺改进及设备、工序等的调整,通过工艺的不断改进,优化作业过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产品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优化生产工艺,缩短生产流程,在有效利用原有加工设备的基础上要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精益生产,向管理要效益。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建立决策模型,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运行状况,决定投资策略和生产任务安排,形成生产系统的最高层次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加以集成和综合,将原材料、客户、市场等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共享,将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及时反馈到企业各个管理层。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中小生产企业应加强成本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
四、结语
目前,我国生产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观念落后、方法不科学、信息失真、专业人员匮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无形损失严重等问题,企业必须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成本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努力减少无形损失。
参考文献:
[1]顾宏伟.基于战略管理思想的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0:104-105.
[2]胡贞英.关于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33-34.
[3]王娜.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0,18: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