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nd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总结2年多来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重点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加强引流管、呼吸道护理;注重心理护理及肢体功能的锻炼,加强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做好出院指导。结果:通过对65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实施全身心的护理,使病人的意识得到较快的恢复,降低了死亡率,病人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手段。术者精湛的医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而术后注重引流管管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及肢体功能的锻炼,则是确保患者手术成功、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大块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多见于50~60岁的病人,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2004年1月应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5例,该手术对脑组织损伤小,安全省时,见效快,不需要特殊设备,不受场合限制,可在床边进行,能尽快缓解血肿压迫,降低颅内压,大大降低了该病病死率,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自2006年1月至今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例,经头颅CT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采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手术。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在45~80岁之间,平均62岁。
  1.2 入院时意识状态
   按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CS)衡量脑损伤后意识状态记分评价标准,3~5分8例,6~8分14例,9~13分20例,13~15分23例,伴呕吐51例,轻偏瘫28例,完全性偏瘫37例,针尖样瞳孔,光反应消失9例,双侧病理征阳性12例。
  1.3 入院时CT扫描
   丘脑出血12例,右侧基底节区出血20例,左侧15例,脑叶内出血16例,小脑出血2例。其中破入脑室28例。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准备
  2.1.1 心理护理
   对于神志清醒的病人,要避免焦虑和恐惧,以免由此引发再出血而危及生命。这时护士要简单地向病人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打消顾虑,稳定病人情绪,从而取得配合。
  2.1.2 术前准备
   包括剃头,导尿,抽血,吸氧,做好各种皮试、铺麻醉床、准备抢救用药。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意识:意识反映大脑皮质的脑干网状结构的技能状态,所以意识的改变往往能提示病情的变化,意识观察时要判断嗜睡、昏迷。
   瞳孔:根据患者瞳孔的大小、形状、光反应的变化,判断病情变化。
   血压:血压的监测对颅内血肿穿刺术后患者甚为重要,同时高血压和高颅压可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呼吸: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肺炎除引起呼吸改变外常伴体温升高,呼吸道阻塞应及时吸痰。脉搏:缓脉、洪脉是因颅内压增高所致,脉细速有可能因循环衰竭所致。
  肢体的活动:肢体瘫痪部位、程度及恢复情况都与血肿的部位、清除情况及脑细胞受损情况有关。
  2.2.2 呼吸道的护理
   保持呼吸通畅,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定时拍背,分泌物多时及时清理。让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更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每2~3小时翻身一次,并扣击背部使痰液松动容易排出。每日开窗通风2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2.3 防止泌尿系感染
   原则是保证排尿通畅,预防感染和训练排尿功能,对尿潴留进行导尿及留置导尿管的过程均须严格无菌,以免引起尿路感染。对不习惯床上小便者,采用腹部按摩、热敷,听流水声等帮助排尿。
  2.2.4 消化道的护理
   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是否有腹胀。及早给病人进食,昏迷病人插胃管,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如果有应激性溃疡的情况,应禁食,给予奥美拉唑40mg静滴,每日两次。
  2.2.5 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皮肤护理的重点是防止褥疮,而且以预防为主。预防的方法是翻身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一个部位的长期受压,或使用充气垫。要求每2小时给予翻身1次。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如骶尾部,踝部应注意保护,并以酒精涂拭按摩,避免长时间受压。
  2.2.6 加强营养护理
   危重患者一般应禁食1~2天,长期昏迷者,术后3天,肠鸣音恢复时,可采用鼻饲流质,配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食物。当吞咽反射恢复后,即可开始练口喂食,开始少量饮水,确定吞咽功能正常后,可喂少量食物,如稀饭或低脂面条等。食物和品种逐渐增加,使胃肠功能逐渐适应,以防止发生消化不良或严重腹泻的不良后果。
  2.2.7 口腔及角膜的护理
   昏迷患者吞咽反射消失,口腔有多量分泌物残留,容易引起细菌繁殖,发生口腔炎,粘膜溃疡等,应作好口腔护理。昏迷者,因眼睑闭合不全,角膜外露引起角膜干燥坏死,一般用眼罩,墨镜等保护双眼,定时滴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
  2.2.8 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血肿腔引流袋应低于床头20cm,脑室引流袋应高于头部15cm,保持管道通畅,不能有打折、扭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翻身时保护引流管防止滑脱。搬动病人时应夹住引流管,防止引流物回流,造成颅内感染。每天更换引流袋1次,换袋时严格无菌操作,且注意防止空气进入造成颅内积气。保持穿刺针敷料干燥无污染,可在穿刺部位皮肤口滴少许酒精。
  2.2.9 做好出院指导
  2.2.9.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肥肉、动物内脏,预防便秘,戒烟、戒酒。
  2.2.9.2 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2.2.9.3 要坚持长期功能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2.2.9.4 保持良好的心情。
  3 讨论
   脑出血是内科多发病,在我国每年发病率在50~80/万,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达50%~70%,而传统的外科开颅清除血肿由于手术损伤大,其死亡率仍介于30%~50%[1]。自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后,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治愈好转率达到85%,收到良好的效果。由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创伤小,能直接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从而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发生,同时使已挤压和移位的脑组织及时恢复,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留和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并应用正压连续冲刷液化的方法,特别是应用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对血肿进行液化,而非机械式的破碎,故在治疗过程中安全,可保持颅压的平稳,并能快速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力,治疗效果好,大大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目前,其手术指征明显放宽,对幕上血肿15~30ml,幕下<10ml的也主张早期手术,减少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3]。同时由于注重了对病人的观察和全过程的护理,杜绝并发症的出现。在护理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时期,侧重点各不相同。手术前要作好术前准备,神志清楚的病人,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活动,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手术时,要配合好医生的工作,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手术后,要以增加营养,防止并发症为主。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简单易行,可在床边进行,医生与护士的密切配合,也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袁生厚.高血压脑出血研究与临床.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97.
  [2]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3.
  [3]苟俊龙.等.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2:149-15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了解我辖区卫生院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提高药师指导医生和病人合理用药的能力。方法:2011年10月份的门诊处方,查看处方1445张,合理处方1403张占97.12%,不合理处方42张占2.82%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等。结论:辖区卫生院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需要培养专门从事药学保健服务人员,指导医师和患者用药。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西藏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1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关节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21例患者经过正规用药及有针对性的护理症状缓解、情绪稳定、自理能力增强。结论:正规用药和有效护理是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稳定病情,减少复发,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期刊
【摘 要】 肩难产是产科的一种紧急情况,胎儿娩出后,胎儿前肩被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助产的方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凡是胎头至胎身娩出的时间大于60秒或需用传统手法操作协助娩肩者称肩难产。肩难产是一种发病率低(0.6 %~1.4%)的急性难产[1]。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引起医患纠纷。因此,从事分娩接生的医务人员应熟知肩难产的高危因素,熟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长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VVP)的疗效。方法:通过总结17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长期使用NVVP,观察对治疗前后PaCO2、FEV1占预计值变化情况。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NVVP对降低PaCO2有效,对改善FEV1占预计值无明显作用。   【关键词】 COPD;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应用。方法:16例面部皮肤缺损,根据缺损的面积、形态、部位,选择菱形皮瓣修复。结果:16例皮瓣均成活,手术切口I期愈合,术后皮瓣颜色、质地与缺损部位无明显差异,术后无器官的移位、变形,术后6个月切口不明显。结论 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较大缺损有明显的优点   【关键词】 面部;皮肤缺损;菱形皮瓣   面部位于人体的暴露部位,各种原因(肿瘤、色素
期刊
《中国药物大全》中这样描述:肉毒毒素“毒性极强,能引起全身肌肉麻痹,除抗毒血清外,目前尚无有效解毒药”。其中,A型肉毒毒素“毒性最强,作用快,死亡率最高,抗毒素疗效也最差”。而经有关专家证实,用于除皱治疗的正是A型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生物神经毒素,从A到G分为七个类型,其中毒力最强、最常使用的就是A型肉毒毒素。它曾在战争中被用作生化武器,如果直接注射到静脉中的话,对人的致
期刊
【摘 要】 本文旨在揭示脾胃在亚健康状态体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故脾胃功能影响着体质的形成与改变。当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造成脾胃虚衰时,则可形成亚健康状态的基本体质——气虚体质。由于脾胃虚弱是气虚体质存在的潜在病理机制,故可通过适当运动、调节饮食、调畅情志及适当服用调理脾胃药来改善脾胃功能,从而改善气虚体质。   【关键词】 脾胃;亚健康状态;体质;理论  1 亚健康及体质的基本概念  
期刊
【摘 要】 总结门诊换药室护士工作技巧与心得,包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沟通技巧、提高门诊护士的专业技术操作水平、增强护士法律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为患者简单有效的健康宣教等,并在提高患者满意方面有所成效   【关键词】 门诊换药室;护理;护士;工作技巧   随着各大医院相继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门诊换药室做为一个直接和患者沟通的独立的服务窗口,在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使患者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来分析针对糖尿病的护理方式与方法。方法:通过对自愿护理的80例患者的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入院的80例糖尿病患者均未产生病发证,患者及患者家属与医院相互配合很好的完成了日常护理工作,通过分析总结提高了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水平。结论:自愿接受护理的患者采用中医理论与护理实践相结合,通过控制患者饮食,增加患者适当运动,保证患者的良好心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留置针进针技术改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年龄65~75岁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分别应用常规操作方法和实验操作方法进行输液处置,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结果:与常规穿刺组比较改良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明显高,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减低,而常规穿刺组与改良穿刺组患者的满意度无差异。结论:改良后进针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