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是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是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军民融合;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010-02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事件频发并日趋常态化。不少犯罪分子大肆利用网络,破坏社会秩序、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严重侵犯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利益,是国际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威胁。同样,随着信息时代战争形态的演变,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应对非传统的网络安全威胁挑战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如何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是军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作战问题。
一、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2017年5月12日,勒索病毒“WannaCry”(永恒之蓝)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再次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网络安全对当今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同样,也使我军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1.国外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50多个国家出台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制定了专门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计划。
美国的网军建设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军民融合是美国网络空间建设的基本思路,军地双方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更是毫不松懈。
日本九州大学于2014年6月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签订协议,引进了网络安全对策教育项目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技术;针对2014年11月通过的《网络安全基本法》,学校将介绍该法的相关课程设为所有入学者的必修科目。长崎县立大学于 2016年度起新设“信息安全学科”,希望解决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问题。
2.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现状。
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15】11号)》,正式在“工学”门类下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2016年6月,中央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就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明确了8条意见。2016年12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提出“实施网络安全人才工程,加强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建设,打造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和创新园区,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与国外相比,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工作明显起步较晚,对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直到近年来才逐渐被重视。虽然这两年国家大力推进网络空间安全建设,但从军民融合层面看,军地之间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要赶上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挑战。
二、军民融合层面上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上,军队与地方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学历结构层次、学科建设发展等方面,军地双方在观念、目标等层面都存在着差异,无法适应军民融合的需要。
1.人才培养观念上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就业形势是地方高校教学的指挥棒。地方企业聘用高校学生,主要需求为应用型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要求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地方高校从观念上可能更注重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
2.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目前网络安全人才本科学历占据较大比重,高达61.8%;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约占9.6%;大專约占25.2%;其他约占3.4%。学科的发展需要形成梯队,这样才有发展的潜力与后劲。地方院校培养的优秀本科生,出国或者被企业高薪“掐尖”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流失,影响了梯队的整体发展。军队院校网络安全专业学员第一学历均为本科层次,但受政策影响,本科毕业后能够留下来深造的比例很少。到部队工作后再回炉,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也很多。长期如此,会导致具备卓越的网络空间安全知识和技术的核心技术攻关型人才与高端战略型人才匮乏,学科发展受限。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资源集中在本科,学历结构层次不能拉开,科学的梯队化网络人才培养机制将难以形成。
3.网络安全相关学科建设发展不够平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综合了通信、电子、计算机、数学、物理、生物、管理、法律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众多领域知识和技术。
4.制度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军队和地方是两套独立管理和运行体制,双方深层次的交流受政策限制较多。比如,军队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目前主要满足国防建设需要,只有转业复员才能到地方工作;同时地方优秀的人才想到部队工作,虽然有应聘文职人员这一渠道,有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空间,但实现起来的难度也不小。目前,在网络安全人才交流方面,国家在政策层面有指导意见,到落实操作层面的具体细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不同的管理体制将使得军队和地方之间的人才培养交流工作难以协调。
三、军民融合视野下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对策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网络空间安全”被设置为一级学科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解读,这个学科之所以“升格”,是因为保卫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已成为我国重要战略,要打赢这场网络空间斗争之仗的关键就在于人才。主动利用当前军民融合国家策略推进的强势利好,加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建立起军民互通、携手共进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应对来着网络空间的严峻挑战。
1.制定军地互通人才引进机制。针对人才交流体制问题,积极转变观念,依托地方汇集优秀网络安全人才,建立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网络空间人才库和“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社会人才调用机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网络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随时调用。建立网络安全人才送学机制,军地设立网络人才培训基地,双方定期选送优秀人才开展交流,取长补短,紧跟技术发展。打破机制束缚,吸引地方高层次网络人才到部队工作,为优秀人才设立绿色通道,简化聘用程序。 2.推动军地“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近年来,教育界和产业界都在共同呼吁“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然而,由于军队和地方对人才需求定位不同,且军队网络安全涉及保密问题等问题,军地的人才培养脱节,导致政策落实困难,实际执行效果不佳。对军队来说,在网络人才的教育观念上,要向“战斗力”标准转变,推动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
3.注重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梯队建设。目前多所地方高校及军队院校“网络空间安全”已确定为一级学科,师资力量紧缺。地方不少相关学科的院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人员,甚至产业界人才,都被扩充到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教师队伍。军队院校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类似现象,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员临时被充实到网络空间安全教学岗位上。应结合学科特点,建立起教员队伍准入机制,规范标准条件,为学科梯队发展打好基础;同时,也要不拘一格引进特殊人才,丰富教员队伍构成。学员培养时,区分层次、明确定位,本科及以上层次是国家、军队网络安全人才梯队的主要构成,是未来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发展的后备力量。应及时开展相应机制研究,探讨建立分层培养模式,满足不同岗位人才需求,从而实现网络安全人才的层次化、体系化、系统化培养。
4.构建顺畅高效的军地人才培养沟通渠道。2017年1月22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此后,各省市也相继成立了军民融合委员会,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地沟通,机制是关键。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制定、课程設置、教材编制、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课题研究、联合演练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军队与企业的协同效益,都需要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军民融合委员会倾向于领导层面的工作,具体的军地沟通协调,还需要有相应的机构具体负责,相应的机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郑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缺口巨大,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9/23/c_1119614489.htm
[2] 日本大学培养安全人才应对网络攻击,http://tech.sina.com.cn/i/2015-05-10/doc-icpkqeaz3634961.shtml
[3] 王 鹏,美国国防部《网络空间战略》解读,《保密科学技术》,2015年第07期
[4] 荧屏内外的信息安全故事,解放日报,2017年1月9日
作者简介:卢根,陆军工程大学职业教育中心助教。
关键词: 军民融合;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010-02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事件频发并日趋常态化。不少犯罪分子大肆利用网络,破坏社会秩序、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严重侵犯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利益,是国际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威胁。同样,随着信息时代战争形态的演变,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应对非传统的网络安全威胁挑战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如何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是军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作战问题。
一、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2017年5月12日,勒索病毒“WannaCry”(永恒之蓝)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再次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网络安全对当今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同样,也使我军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1.国外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50多个国家出台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制定了专门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计划。
美国的网军建设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军民融合是美国网络空间建设的基本思路,军地双方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更是毫不松懈。
日本九州大学于2014年6月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签订协议,引进了网络安全对策教育项目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技术;针对2014年11月通过的《网络安全基本法》,学校将介绍该法的相关课程设为所有入学者的必修科目。长崎县立大学于 2016年度起新设“信息安全学科”,希望解决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问题。
2.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现状。
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15】11号)》,正式在“工学”门类下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2016年6月,中央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就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明确了8条意见。2016年12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提出“实施网络安全人才工程,加强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建设,打造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和创新园区,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与国外相比,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工作明显起步较晚,对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直到近年来才逐渐被重视。虽然这两年国家大力推进网络空间安全建设,但从军民融合层面看,军地之间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要赶上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挑战。
二、军民融合层面上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上,军队与地方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学历结构层次、学科建设发展等方面,军地双方在观念、目标等层面都存在着差异,无法适应军民融合的需要。
1.人才培养观念上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就业形势是地方高校教学的指挥棒。地方企业聘用高校学生,主要需求为应用型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要求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地方高校从观念上可能更注重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
2.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目前网络安全人才本科学历占据较大比重,高达61.8%;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约占9.6%;大專约占25.2%;其他约占3.4%。学科的发展需要形成梯队,这样才有发展的潜力与后劲。地方院校培养的优秀本科生,出国或者被企业高薪“掐尖”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流失,影响了梯队的整体发展。军队院校网络安全专业学员第一学历均为本科层次,但受政策影响,本科毕业后能够留下来深造的比例很少。到部队工作后再回炉,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也很多。长期如此,会导致具备卓越的网络空间安全知识和技术的核心技术攻关型人才与高端战略型人才匮乏,学科发展受限。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资源集中在本科,学历结构层次不能拉开,科学的梯队化网络人才培养机制将难以形成。
3.网络安全相关学科建设发展不够平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综合了通信、电子、计算机、数学、物理、生物、管理、法律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众多领域知识和技术。
4.制度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军队和地方是两套独立管理和运行体制,双方深层次的交流受政策限制较多。比如,军队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目前主要满足国防建设需要,只有转业复员才能到地方工作;同时地方优秀的人才想到部队工作,虽然有应聘文职人员这一渠道,有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空间,但实现起来的难度也不小。目前,在网络安全人才交流方面,国家在政策层面有指导意见,到落实操作层面的具体细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不同的管理体制将使得军队和地方之间的人才培养交流工作难以协调。
三、军民融合视野下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对策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网络空间安全”被设置为一级学科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解读,这个学科之所以“升格”,是因为保卫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已成为我国重要战略,要打赢这场网络空间斗争之仗的关键就在于人才。主动利用当前军民融合国家策略推进的强势利好,加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建立起军民互通、携手共进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应对来着网络空间的严峻挑战。
1.制定军地互通人才引进机制。针对人才交流体制问题,积极转变观念,依托地方汇集优秀网络安全人才,建立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网络空间人才库和“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社会人才调用机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网络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随时调用。建立网络安全人才送学机制,军地设立网络人才培训基地,双方定期选送优秀人才开展交流,取长补短,紧跟技术发展。打破机制束缚,吸引地方高层次网络人才到部队工作,为优秀人才设立绿色通道,简化聘用程序。 2.推动军地“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近年来,教育界和产业界都在共同呼吁“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然而,由于军队和地方对人才需求定位不同,且军队网络安全涉及保密问题等问题,军地的人才培养脱节,导致政策落实困难,实际执行效果不佳。对军队来说,在网络人才的教育观念上,要向“战斗力”标准转变,推动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
3.注重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梯队建设。目前多所地方高校及军队院校“网络空间安全”已确定为一级学科,师资力量紧缺。地方不少相关学科的院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人员,甚至产业界人才,都被扩充到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教师队伍。军队院校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类似现象,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员临时被充实到网络空间安全教学岗位上。应结合学科特点,建立起教员队伍准入机制,规范标准条件,为学科梯队发展打好基础;同时,也要不拘一格引进特殊人才,丰富教员队伍构成。学员培养时,区分层次、明确定位,本科及以上层次是国家、军队网络安全人才梯队的主要构成,是未来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发展的后备力量。应及时开展相应机制研究,探讨建立分层培养模式,满足不同岗位人才需求,从而实现网络安全人才的层次化、体系化、系统化培养。
4.构建顺畅高效的军地人才培养沟通渠道。2017年1月22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此后,各省市也相继成立了军民融合委员会,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地沟通,机制是关键。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制定、课程設置、教材编制、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课题研究、联合演练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军队与企业的协同效益,都需要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军民融合委员会倾向于领导层面的工作,具体的军地沟通协调,还需要有相应的机构具体负责,相应的机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郑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缺口巨大,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9/23/c_1119614489.htm
[2] 日本大学培养安全人才应对网络攻击,http://tech.sina.com.cn/i/2015-05-10/doc-icpkqeaz3634961.shtml
[3] 王 鹏,美国国防部《网络空间战略》解读,《保密科学技术》,2015年第07期
[4] 荧屏内外的信息安全故事,解放日报,2017年1月9日
作者简介:卢根,陆军工程大学职业教育中心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