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程的综合化,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科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教学改革深化的体现,它渗透并融合了科学和人文精神,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纵向延伸,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同时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学习我国和世界各国及民族的音乐文化,帮助他们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音乐学科的整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整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整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所有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方式是以音乐学科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学科的联系。其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阅历和体验,培养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音乐学科的整合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其实音乐与美术、语文、地理、历史、戏剧、舞蹈、民族环境、生活习俗、心理健康、道德与法律等都紧密联系。在音乐教学中我更加注重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在充分感受音乐美感的基础上融入相关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更多文化,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螺旋上升的学习状态中,逐渐提高人文素质。例如:在学习《踏雪寻梅》一课时:“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铃儿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我就是以音乐为主线,大胆尝试融入文学、古诗、绘画的内容。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朗诵了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品赏析: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引导学生走进新课感悟梅的风格、气节和精神,并让学生怀着对梅花的敬仰学习新课,再领略歌词的浪漫、旋律的优美带给他们的清新和愉悦,从而体会作者高雅脱俗的情趣。在学生掌握歌曲后,教师组织引导学生画梅花、写梅花,背诵和梅花有关的诗文。然后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与交流,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汇报的结果有文字优美的小短文,有古色古香的诗文,有意境优雅的赏梅图,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张扬。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审美能力、分析判断及欣赏能力。
在歌曲《白帆》教学中,首先学习歌词:……蓝蓝的水,蓝蓝的天。水天之间飘白矾,飘白矾。白帆向着天边飞。天上多了云一片,渔家不怕征程远哪……征程远。歌唱的鸥飞舞的燕,海鸥海燕恋白帆!恋白帆!白帆更比彩霞美,只因那白帆下金银闪,渔家开回丰收船……丰收船。我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歌曲意境,并让他们多读词、多唱歌、多体会,然后启发学生展开理想的翅膀,把音乐所塑造的形象画出来。一会儿工夫,一些爱好绘画的学生就将一幅幅蔚蓝海面上白帆点点的图画画了出来,他们以奇特美妙的想象描绘了至善至美的画面。这就是学生以其特有的语言在理解音乐、诠释音乐。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作出不同的作品,也就具有不同的时代意义。在学习《国歌》和欣赏《黄河大合唱》之前,我通过向学生介绍作者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结合作品的音响感受,让学生了解抗战时期祖国民族的危难深重和聂耳等革命青年火一般的战斗情怀,并感受歌曲的激情高亢,领会歌曲的真正涵义,体验歌曲的震憾人心的深情雄壮。于是他们的精神随之振奋,热血随之沸腾……歌声再现了那段难忘的抗战历史,了解了那段国仇家恨与耻辱,使学生增强了民族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音乐与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美好的、富有节奏的旋律是舞蹈的灵魂。舞蹈艺术虽然是以肢体语言为主的表演艺术,但离不开音乐的渲染和配合,音乐与舞蹈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但由于民族地区的不同,舞蹈的风格也各不相同,教材中有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等不同民族的歌曲,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民族的音乐,配合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民族舞蹈,让学生更好地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了解各个民族的习俗文化和音乐、舞蹈特点。这样才能完整地展示舞蹈魅力,表达音乐内容。
此外,音乐与体育、地理、民族环境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世界多元化的发展为音乐文化教育创造了极大的可能性。生动充满生命活力的西非民间节奏型也许可以运用到一节课的节奏训练中;拉格泰姆音乐也许可以用来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音乐的曲式结构与风格;日本的古老民歌也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调式结构;中国瑶族的民间舞蹈也许可以帮助学生领略不同的东方风情,等等。这样的音乐文化教育内涵是丰富而有意义的。
总之,音乐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及多元文化的整合,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以促进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质量。
音乐学科的整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整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整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所有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方式是以音乐学科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学科的联系。其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阅历和体验,培养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音乐学科的整合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其实音乐与美术、语文、地理、历史、戏剧、舞蹈、民族环境、生活习俗、心理健康、道德与法律等都紧密联系。在音乐教学中我更加注重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在充分感受音乐美感的基础上融入相关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更多文化,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螺旋上升的学习状态中,逐渐提高人文素质。例如:在学习《踏雪寻梅》一课时:“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铃儿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我就是以音乐为主线,大胆尝试融入文学、古诗、绘画的内容。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朗诵了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品赏析: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引导学生走进新课感悟梅的风格、气节和精神,并让学生怀着对梅花的敬仰学习新课,再领略歌词的浪漫、旋律的优美带给他们的清新和愉悦,从而体会作者高雅脱俗的情趣。在学生掌握歌曲后,教师组织引导学生画梅花、写梅花,背诵和梅花有关的诗文。然后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与交流,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汇报的结果有文字优美的小短文,有古色古香的诗文,有意境优雅的赏梅图,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张扬。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审美能力、分析判断及欣赏能力。
在歌曲《白帆》教学中,首先学习歌词:……蓝蓝的水,蓝蓝的天。水天之间飘白矾,飘白矾。白帆向着天边飞。天上多了云一片,渔家不怕征程远哪……征程远。歌唱的鸥飞舞的燕,海鸥海燕恋白帆!恋白帆!白帆更比彩霞美,只因那白帆下金银闪,渔家开回丰收船……丰收船。我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歌曲意境,并让他们多读词、多唱歌、多体会,然后启发学生展开理想的翅膀,把音乐所塑造的形象画出来。一会儿工夫,一些爱好绘画的学生就将一幅幅蔚蓝海面上白帆点点的图画画了出来,他们以奇特美妙的想象描绘了至善至美的画面。这就是学生以其特有的语言在理解音乐、诠释音乐。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作出不同的作品,也就具有不同的时代意义。在学习《国歌》和欣赏《黄河大合唱》之前,我通过向学生介绍作者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结合作品的音响感受,让学生了解抗战时期祖国民族的危难深重和聂耳等革命青年火一般的战斗情怀,并感受歌曲的激情高亢,领会歌曲的真正涵义,体验歌曲的震憾人心的深情雄壮。于是他们的精神随之振奋,热血随之沸腾……歌声再现了那段难忘的抗战历史,了解了那段国仇家恨与耻辱,使学生增强了民族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音乐与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美好的、富有节奏的旋律是舞蹈的灵魂。舞蹈艺术虽然是以肢体语言为主的表演艺术,但离不开音乐的渲染和配合,音乐与舞蹈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但由于民族地区的不同,舞蹈的风格也各不相同,教材中有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等不同民族的歌曲,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民族的音乐,配合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民族舞蹈,让学生更好地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了解各个民族的习俗文化和音乐、舞蹈特点。这样才能完整地展示舞蹈魅力,表达音乐内容。
此外,音乐与体育、地理、民族环境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世界多元化的发展为音乐文化教育创造了极大的可能性。生动充满生命活力的西非民间节奏型也许可以运用到一节课的节奏训练中;拉格泰姆音乐也许可以用来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音乐的曲式结构与风格;日本的古老民歌也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调式结构;中国瑶族的民间舞蹈也许可以帮助学生领略不同的东方风情,等等。这样的音乐文化教育内涵是丰富而有意义的。
总之,音乐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及多元文化的整合,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以促进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