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实际能力的学习方式。它重在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环境,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探究问题中培养能力,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探究 观念 环境 兴趣 注意问题
  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充分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真正把教学过程当成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双向互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过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而又主动的发展。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现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应是“引导者、促进者”、“指导者、领导者”、“合作者”,根据定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流主体。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是具有开放性的自我创造者,不能用统一的尺度衡量每一个学生。
  3.转变教师的教学过程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可以统治学,也不可以代替学,教师的教要启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
  二、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民主、宽松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教学环节的链接、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方面考虑,建立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构建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发挥其能动性,最终让学生视野开宽、思维敏锐地去发现问题。
  三、要巧妙创设教学情境,设置疑问引发思考,激发探究兴趣
  例如,在教学“用发展观点看问题”时,我引用了“吃蛋原理”这个哲理事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假如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有几种处理方式?哪一种方式可能让主人日子越过越红火?请学生分小组讨论,给出选择方案。题目出来以后,同学们很有兴趣,讨论得热火朝天,争论得面红耳赤,最终确定了三种方案:⑴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⑵把鸡也杀了吃掉。⑶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一段日子,一天可以吃4个鸡蛋,还可以杀公鸡来改善一下生活。如果主人以这种方式重复坚持下去,那么生活水平便会不断提高,积累也越来越多。在这三个方案中,只有第三条方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如此教学,学生们均感觉新鲜有趣,一下子把学生们带到了新奇的情境中,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纯理论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方法指导,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学习成效
  1.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可指导和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逐步掌握探究政治问题的方法。撰写小论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带路,告诉学生撰写论文的方法;二是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和评价。
  2.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这一类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化知识,接受教育,同时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成立探究小组,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二是确立实践课题,明确探究目标;三是重视体验过程,既发展学生个性又培养合作精神。
  五、开展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做好课堂调控。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更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二是掌握目标导向。有的课堂探究,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把教师忙得不亦乐乎,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这样的课堂合作探究,尽管热闹非凡,但漫无边际,费时低效。
  三是既要因材施教又要面向全体。教师在设置课堂探究问题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一定的梯度,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保证让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有话可说。
  总之,“探究性学习”注重对人的创造性教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自由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为基点,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能,促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地结合教材实际,联系现实生活,把握时代脉博,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其他文献
很多人探索初中数学总复习的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总觉得总复习不如上新课有趣味,为此,我也曾有过同感。通过参加义务教育远程研修新课改培训,我深深地体会到: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数学特定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学习基础较差学生
期刊
语文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相互交流对话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三者有效结合,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文本给学生设计的问题。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教师将问题设得好、设得实、设得巧,而且所设的问题具有针对性,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一节课的好坏往往取决于
期刊
摘 要: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皆灵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确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有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有以下共性:科学准确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底线;有效、高效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快乐教学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较高追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
期刊
物理规律反应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整个中学物理是以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为主干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及其相互联系构成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其中,基本概念是基石,基本规律是中心,基本方法是纽带。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必须使学生学好基本规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和
期刊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尽可能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这对于在新课改下进行高中教学的我来说,值得进行摸索。要教好高中数学,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另外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  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期刊
语法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不过,近年来尤其是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法教学已越来越被淡化,其主因是各级各类考试淡化了语法考试。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历二十余载,无论六三学制还是五四学制,无论旧教材还是新课程,都教过多年。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切地体会到:语法教学不应淡化,而亟待加强;新课程语法知识(以鲁教版为例)编排不够科学,可重新调排;语法教学有捷径可走,有方法可循。本文即从这三个方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其教学方案中实验占了较大的比重,同时这也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重视化学实验不仅在于贯彻新课改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勇于探究发现以及交流创新的需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校教师已有了较好的理解,也寻找到了一些良好的教学方式,可对于实验教学这一模块,其动手操作的实验精髓还未深入课堂的学习中,因此,在新课改的教案中,接下来亟需突破的重点就应该放在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中语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所以必须尽可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在乡村,小学的学生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融进入更大的社会环境打好基础;乡村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有怎样的重要作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都是本文主要探讨的。  关键词:乡村小学 语文
期刊
大家都在做新课程,都在不断努力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也都认识到评价课堂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程度、思维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浓厚的参与程度、活跃的思维活动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快速地、积极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显然,每堂课的情境创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唤醒,注意调动学生
期刊
在愈演愈烈的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大背景下,中学历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长期以来,中学历史被人当作“副”科,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往往只有在高中甚至直到高三才能唤起学生的重视,这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非常令人费解的。而中学历史更是可怜,某些地区把它排除在中考科目之外,成为“门外汉”,因而往往被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都无所谓”。我们认真反思导致中学历史目前“可怜”的处境的原因,认为没有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