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任教的学校是苏北一所农村初中中学,地处江苏省邳州市睢宁县铜山县三县交界处,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虽不算是落后地区,但这里的学生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还是相对较少的,了解外面的世界仅仅靠有限的电视、广播信息,仍可称为边远地区,这给英语学科的教学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加上学生对第二外语的天生缺陷,可以想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是多么的困难,想要把它学好又是多么的不容易。若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语言,理解学习英语学科的真谛,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开阔他们的眼界,这就离不开跨文化教育。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但边远地区实施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最近,我研读了鲁子问先生的《中小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茅塞顿开,喜出望外。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主打乡土文化,初步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学生作文应该呼唤个性、培养个性、展示个性。只有通过个性写作,才能避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文章才能独具一格,放射出个性光芒,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笔者任教的学校地处享富盛名的占城果园,这一带也有许多地域特色。笔者借这里的风土人情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凸显个性作文。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培养独特个性。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一个中学生都是有思想的鲜活的个体,而在这里,他们接触到的景物,生活情趣,是别人所未见、未经历、未感受的,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审视这些,能够获得独特的感受,引发独特的思考,写成的英语作文就有独到之处。所以,要把学生从闭塞的学校解放出来,让他们走出校门,亲近自然,记录家乡的新奇有趣的事物,用心灵关注、发现和感悟。如时雪梅同学的The People and the Soil (这方水土这方人)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2.引导学生发现家乡文化,表达热爱之情。如赵凡同学的“The Fragrancy from the Historic Orchard(百年果园依旧飘香)”写出了家乡的特色,道出了家乡人的精气神,赢得了学生的阵阵喝彩。
3.引导学生拓展写作思维,张扬多彩个性。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了学生更多的写作空间,使他们能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写出新奇独特的英语文章。这里有北魏时期建造的石屋寺,有知青故居,有黄草山公园,是旅游之地;有果园,有特小凤西瓜,有西楚贡菜——薹苷,是物产丰富之地;有英雄烈士——魏云岭烈士纪念碑,是人杰之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我们很有启发: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从多种角度去观察、思考,就有多种感悟。对家乡的千年古寺——石屋寺,我专门组织过一次浏览后的感悟小作文。由于是家乡的景观,学生方便参观,有的学生曾多次光临,于是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有的学生重点写寺的历史,有的学生重点写寺的建筑物特色,有的学生重点写寺的风景独特,有的学生写寺的佛教意义,有的学生重点对寺内主持的详细描绘……真是精彩纷呈。主打乡土文化对学生养成英文写作的兴趣,确实事半功倍。
二、渗透城市文化,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今天的孩子向往外面的世界,而且很强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顺应形势,多教给他们“阅读都市”的本领。而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被告知要从单词、短语入手打基础,然后通过大量练习领悟文章结构和篇章主旨。对于基本功的强调本无可厚非,但是对学生,特别是信息闭塞的边远地区的学生来说,往往被这种强调基础词汇的教育方式所影响,片面地将阅读理解为词义、句义的翻译,而没有从篇章结构、文化交流的层面去理解、阅读文章,从而导致“费时低效”的现象。而阅读的重要性在中学英语的学习中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中考试卷中,阅读理解题的比重很大,而且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等题型的答题效果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完形填空,如果学生不能读懂文章的意思,就无法正确地填上所缺的单词。近年来,中考英语考试已不再以语法知识为主,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更多的文章是涉及城市文化的。因此,笔者经常找来杂志、报刊,剪辑一些重要城市的简介、不同城市人的都市生活之类的小文章,以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的形式,让学生去讨论完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还增强了他们生活的信心,更增加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例如一篇“The Earthly Paradise——Suzhou and Hangzhou”(人间天堂——苏杭)就把学生带到了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既了解了苏州、杭州的两座城市,又丰富了英语学习。
三、重视民族文化,着力锻炼学生审美能力
在大同世界里,有许多让人眼花瞭乱的东西,若把这些都变成课堂的内容,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融合的国家,56个民族风情各异。在种族、民族、宗教信仰冲突日益频繁的时代,多元文化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成为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情更是让人心驰神往,抓住这些方面可以给学生以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好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民族文化,可促使学生在教学内容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而其中心灵美、情操美的教育尤为重要。鲁子问先生在《跨文化教育的目标》态度目标中讲到,对各种文化都要以开放、平等、尊重的宽容、客观、谨慎的态度去对待。
我个人认为尊重这一点最重要,同时懂得尊重本身也是心灵美、情操美的一部分。东部地区以汉族人口为主,但要让学生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给予尊重,不仅尊重他们文化的生存方式,还要对与汉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充分的尊重。而语言美、环境美的教育和熏陶尤其可以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深层理解来达到目的。语言美就是由语言的文字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而令人产生的美感,可以影响和塑造美的灵魂。笔者着重剪辑一些少数民族的地域、宗教、服饰、饮食、安葬风俗等方面的特色的文章,而这些英文短文本身都是“美文”,像蒙古族的马上豪情、藏族的雪域高原、维吾尔族人民的载歌载舞等,写成英文,读起来仿佛壮阔的历史再现,仿佛进入人间的仙境,仿佛置身欢乐的舞会之中……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去刺激他们的感官,不仅达到了美育的目标,还丰富了英语学习,可谓一箭双雕。
四、探究西方文化,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鲁子问先生在书中重点强调的是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合英美国家文化的教育的问题。他重点强调可以在上课时采用融合法和附加法等方法。的确,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可以辅以一些主题实践活动,针对文化差异,我们要引导学生尊重差异,而不要去评价差异的优劣好坏,这样才能求同存异,体现文化的魅力。比如说到生活习俗,应该承认中西方人民在生活习俗上有巨大的差异,但绝不是“西方的月亮圆”,西方人喜欢惊险刺激的运动,像冲浪(surfing)、蹦极(bungee jumping),喜欢人性开放(free life forms)。而东方人喜欢技巧类的运动,像杂技(acrobatics);智力类的运动,像围棋(Chinese chess);喜欢含蓄型的生活方式(the implicative life forms)。这些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习惯不同罢了。
还有节日方面。中国传统佳节,像春节(Chinese New Year)、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等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节日需要发扬和挖掘其内涵。而西方的圣诞节(Christmas)、感恩节(Thanksgiving Festival)等也渐渐被我们熟知,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特殊的方式去欢庆西方的节日,这样会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若想真正贯彻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用心了解西方文化,还应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以使学生之间资源共享。合作交流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为合作交流是将学生在自学、讨论后总结出来的内容和发现的问题加以整理,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学生是思想灵动、个性闪耀的个体,在交流中都能够进行高级思维和心灵对话。还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样,学生会把自己所掌握的那部分西方文化拿出来共享,学生之间会互相尊重,共同参与,更好地交流合作。当然,我们对西方文化的探究目前还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因为我们条件有限,再加上不能大范围地利用网络资源,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缺憾,有些东西学生接受起来一知半解,这也大大制约了其对各种文化的融合吸收。我们应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让这些处于农村偏远乡镇的学生能快乐学英语,把不同文化转变为英语学习的内容,从而真正掌握好这门语言的真谛。
最近,我研读了鲁子问先生的《中小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茅塞顿开,喜出望外。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主打乡土文化,初步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学生作文应该呼唤个性、培养个性、展示个性。只有通过个性写作,才能避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文章才能独具一格,放射出个性光芒,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笔者任教的学校地处享富盛名的占城果园,这一带也有许多地域特色。笔者借这里的风土人情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凸显个性作文。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培养独特个性。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一个中学生都是有思想的鲜活的个体,而在这里,他们接触到的景物,生活情趣,是别人所未见、未经历、未感受的,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审视这些,能够获得独特的感受,引发独特的思考,写成的英语作文就有独到之处。所以,要把学生从闭塞的学校解放出来,让他们走出校门,亲近自然,记录家乡的新奇有趣的事物,用心灵关注、发现和感悟。如时雪梅同学的The People and the Soil (这方水土这方人)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2.引导学生发现家乡文化,表达热爱之情。如赵凡同学的“The Fragrancy from the Historic Orchard(百年果园依旧飘香)”写出了家乡的特色,道出了家乡人的精气神,赢得了学生的阵阵喝彩。
3.引导学生拓展写作思维,张扬多彩个性。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了学生更多的写作空间,使他们能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写出新奇独特的英语文章。这里有北魏时期建造的石屋寺,有知青故居,有黄草山公园,是旅游之地;有果园,有特小凤西瓜,有西楚贡菜——薹苷,是物产丰富之地;有英雄烈士——魏云岭烈士纪念碑,是人杰之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我们很有启发: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从多种角度去观察、思考,就有多种感悟。对家乡的千年古寺——石屋寺,我专门组织过一次浏览后的感悟小作文。由于是家乡的景观,学生方便参观,有的学生曾多次光临,于是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有的学生重点写寺的历史,有的学生重点写寺的建筑物特色,有的学生重点写寺的风景独特,有的学生写寺的佛教意义,有的学生重点对寺内主持的详细描绘……真是精彩纷呈。主打乡土文化对学生养成英文写作的兴趣,确实事半功倍。
二、渗透城市文化,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今天的孩子向往外面的世界,而且很强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顺应形势,多教给他们“阅读都市”的本领。而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被告知要从单词、短语入手打基础,然后通过大量练习领悟文章结构和篇章主旨。对于基本功的强调本无可厚非,但是对学生,特别是信息闭塞的边远地区的学生来说,往往被这种强调基础词汇的教育方式所影响,片面地将阅读理解为词义、句义的翻译,而没有从篇章结构、文化交流的层面去理解、阅读文章,从而导致“费时低效”的现象。而阅读的重要性在中学英语的学习中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中考试卷中,阅读理解题的比重很大,而且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等题型的答题效果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完形填空,如果学生不能读懂文章的意思,就无法正确地填上所缺的单词。近年来,中考英语考试已不再以语法知识为主,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更多的文章是涉及城市文化的。因此,笔者经常找来杂志、报刊,剪辑一些重要城市的简介、不同城市人的都市生活之类的小文章,以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的形式,让学生去讨论完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还增强了他们生活的信心,更增加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例如一篇“The Earthly Paradise——Suzhou and Hangzhou”(人间天堂——苏杭)就把学生带到了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既了解了苏州、杭州的两座城市,又丰富了英语学习。
三、重视民族文化,着力锻炼学生审美能力
在大同世界里,有许多让人眼花瞭乱的东西,若把这些都变成课堂的内容,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融合的国家,56个民族风情各异。在种族、民族、宗教信仰冲突日益频繁的时代,多元文化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成为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情更是让人心驰神往,抓住这些方面可以给学生以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好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民族文化,可促使学生在教学内容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而其中心灵美、情操美的教育尤为重要。鲁子问先生在《跨文化教育的目标》态度目标中讲到,对各种文化都要以开放、平等、尊重的宽容、客观、谨慎的态度去对待。
我个人认为尊重这一点最重要,同时懂得尊重本身也是心灵美、情操美的一部分。东部地区以汉族人口为主,但要让学生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给予尊重,不仅尊重他们文化的生存方式,还要对与汉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充分的尊重。而语言美、环境美的教育和熏陶尤其可以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深层理解来达到目的。语言美就是由语言的文字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而令人产生的美感,可以影响和塑造美的灵魂。笔者着重剪辑一些少数民族的地域、宗教、服饰、饮食、安葬风俗等方面的特色的文章,而这些英文短文本身都是“美文”,像蒙古族的马上豪情、藏族的雪域高原、维吾尔族人民的载歌载舞等,写成英文,读起来仿佛壮阔的历史再现,仿佛进入人间的仙境,仿佛置身欢乐的舞会之中……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去刺激他们的感官,不仅达到了美育的目标,还丰富了英语学习,可谓一箭双雕。
四、探究西方文化,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鲁子问先生在书中重点强调的是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合英美国家文化的教育的问题。他重点强调可以在上课时采用融合法和附加法等方法。的确,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可以辅以一些主题实践活动,针对文化差异,我们要引导学生尊重差异,而不要去评价差异的优劣好坏,这样才能求同存异,体现文化的魅力。比如说到生活习俗,应该承认中西方人民在生活习俗上有巨大的差异,但绝不是“西方的月亮圆”,西方人喜欢惊险刺激的运动,像冲浪(surfing)、蹦极(bungee jumping),喜欢人性开放(free life forms)。而东方人喜欢技巧类的运动,像杂技(acrobatics);智力类的运动,像围棋(Chinese chess);喜欢含蓄型的生活方式(the implicative life forms)。这些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习惯不同罢了。
还有节日方面。中国传统佳节,像春节(Chinese New Year)、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等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节日需要发扬和挖掘其内涵。而西方的圣诞节(Christmas)、感恩节(Thanksgiving Festival)等也渐渐被我们熟知,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特殊的方式去欢庆西方的节日,这样会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若想真正贯彻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用心了解西方文化,还应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以使学生之间资源共享。合作交流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为合作交流是将学生在自学、讨论后总结出来的内容和发现的问题加以整理,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学生是思想灵动、个性闪耀的个体,在交流中都能够进行高级思维和心灵对话。还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样,学生会把自己所掌握的那部分西方文化拿出来共享,学生之间会互相尊重,共同参与,更好地交流合作。当然,我们对西方文化的探究目前还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因为我们条件有限,再加上不能大范围地利用网络资源,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缺憾,有些东西学生接受起来一知半解,这也大大制约了其对各种文化的融合吸收。我们应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让这些处于农村偏远乡镇的学生能快乐学英语,把不同文化转变为英语学习的内容,从而真正掌握好这门语言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