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通过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来进行课堂教学,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本文认为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自学能力;二是要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三是要提供学习提示,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四是要教给学生学法,提高自学能力;五是要循序渐进,培养自学能力;六是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展示自学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自学能力 数学 兴趣 自学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对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有一些粗浅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关键是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指导学习方法,学生自学探究,从实例到抽象逐步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因此,教师有目的地加强数学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尤为重要,下面谈一谈具体做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自学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处处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准备。经常给他们创造自主探究、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有趣问题的机会。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就利用教材中的例题,把数据变动了一下,改成数据小一点的数:“有兔子和鸡若干只,数头共有4个,数脚共有12只。问兔子和鸡各有几只?”由于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凭想象或是用自己的方法,能算出兔子和鸡各2只。这时,再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便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教师的启发,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和动机,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自学方法自学课本。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二、学会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要想获得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动手操作是一条重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及“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可以设计让学生动手分红花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把15朵红花奖励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朵?还剩几朵?”一朵一朵地分,引导学生观察,能分给几个同学?还剩几朵?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个同学分到3朵、还剩3朵。这时教师启发问:剩下的3朵还能再分吗?为什么?通过操作,学生理解了剩下的不够再分了,从而理解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学能力。
  三、提供学习提示,增强自学能力
  让学生自学之前,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设置,要做到有的放矢,即问题要紧紧围绕本节教学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教师的学习提示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有效指引学生自学的方向。
  四、教给学生学法,提高自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师应注意处处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确保“面向全体”落到实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班级学生的程度良莠不齐,如果教学面向程度好的优等生,就不适合程度较差的学生;如果考虑程度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对优等生来说就有“吃不饱”的可能。为了调节这种状况,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要求,给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目标,并加强课后指导,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做到有侧重、有意识地逐步培养,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公式、例题,对它们要反复琢磨、推敲、比较。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自学能力。
  五、循序渐进,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因为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点,在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自学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有序的进行;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逐渐放手。在教师的长期指导帮助下,学生的自学能力会有显著提高,教师可适当安排学生自学,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地发挥。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不应无事可做,要深入学生当中,随时了解情况,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恰当评价。
  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展示自学成果
  教师在指导自学的同时还应提供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灵活多样的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巧设多种形式练习,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例如在讲《找规律》时的练习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刚刚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到了墙面与地面的排列规律,真厉害!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了。这样奖励你们一下,来玩个游戏吧!”精心设计数学活动,以通过开展排队游戏、智慧大比拼、小小设计师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站一站、画一画的形式,来巩固前面所学的规律。
  总之,只有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学,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学得更轻松,知识掌握得更扎实,能力得到更好地提高。
其他文献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了扩增结核杆菌特异重复序列IS6110部分基因的方法。对9种抗酸分枝杆菌、3种普通菌进行检测,结果仅人型结核杆菌、牛型结核杆菌及BCG扩增出123bp特异性条带,PCR产物经Sal I酶切后产生70bp与53bp两个片段。PCR检测人型结核杆菌的敏感性达10fg DNA或5个菌体。应用PCR检测了109份结核临床标本,其总阳性率为72.5%,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涂片(
肺吸虫致多浆膜腔积液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