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校教育,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旨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其理论教学以“实用”为原则,更加注重实践性,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会计专业作为一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则就更需要教师对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便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模式;高职;主动学习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扩招,高职教育也顺势开始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文就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提高会计的教学质量和完善会计教学问题。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1.教师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认识不足
就当前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来看,教师仅仅停留在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及操作能力上,教师普遍认为,操作能力是其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
2.会计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高职院校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连续的、不断的过程。但是对于多数高职院校来说,他们只是针对各自院校所开设的课程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不同课程间的实践缺乏连续性,不能体现整体会计的工作流程,不能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体系。
二、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实施策略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结合会计教学工作实践,提出了内外结合的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模式”。该模式贯穿于会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突出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一种全方位递进式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1.培养基本技能
该模块主要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实践相互结合,灵活运用会计实践解决问题。该模块的实训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充分运用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项目,并且将每个项目作为一个单一的实训单元,并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完成项目。
2.培养岗位训练
会计的工作岗位分为很多种,分别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等。该模块主要根据会计岗位职责的不同进行安排实训项目。岗位实训不同于单向实训,岗位实训更具体且综合性更强。岗位实训可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团队的合作意识。
3.培养素养的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其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该实训模块主要有校内和校外两类综合实训模块组成。校内实训模块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在校内进行的实训训练。实训的内容基本涵盖了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成本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税法和经济法等课程。校外实训就是毕业前的实践阶段,是学校的一个教学任务,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安排学生进入学校的合作企业进行实习,该阶段的实习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企业的会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实践教学模式保障体系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教育的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首先对教师的要求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会计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不仅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于当前高职教师来讲,大部分都是学校,从毕业开始直接进入学校进行会计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所以,学校应力求培养更多的“双师型”的教师。
2.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会计专业应实训强,学校就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应该加大实践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仿真性强,能够全方位模拟实际工作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实习基地的训练,提高自己对专业的掌握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校内实践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方乐.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5(2).
[2]周 丹,姚保兴.高职教育分组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作者简介:刘晶晶(1984—),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助教,主要从事会计及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模式;高职;主动学习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扩招,高职教育也顺势开始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文就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提高会计的教学质量和完善会计教学问题。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1.教师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认识不足
就当前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来看,教师仅仅停留在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及操作能力上,教师普遍认为,操作能力是其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
2.会计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高职院校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连续的、不断的过程。但是对于多数高职院校来说,他们只是针对各自院校所开设的课程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不同课程间的实践缺乏连续性,不能体现整体会计的工作流程,不能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体系。
二、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实施策略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结合会计教学工作实践,提出了内外结合的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模式”。该模式贯穿于会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突出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一种全方位递进式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1.培养基本技能
该模块主要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实践相互结合,灵活运用会计实践解决问题。该模块的实训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充分运用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项目,并且将每个项目作为一个单一的实训单元,并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完成项目。
2.培养岗位训练
会计的工作岗位分为很多种,分别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等。该模块主要根据会计岗位职责的不同进行安排实训项目。岗位实训不同于单向实训,岗位实训更具体且综合性更强。岗位实训可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团队的合作意识。
3.培养素养的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其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该实训模块主要有校内和校外两类综合实训模块组成。校内实训模块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在校内进行的实训训练。实训的内容基本涵盖了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成本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税法和经济法等课程。校外实训就是毕业前的实践阶段,是学校的一个教学任务,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安排学生进入学校的合作企业进行实习,该阶段的实习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企业的会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实践教学模式保障体系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教育的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首先对教师的要求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会计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不仅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于当前高职教师来讲,大部分都是学校,从毕业开始直接进入学校进行会计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所以,学校应力求培养更多的“双师型”的教师。
2.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会计专业应实训强,学校就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应该加大实践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仿真性强,能够全方位模拟实际工作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实习基地的训练,提高自己对专业的掌握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校内实践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方乐.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5(2).
[2]周 丹,姚保兴.高职教育分组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作者简介:刘晶晶(1984—),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助教,主要从事会计及商务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