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vin zheng:把上帝给你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商人》:就你在国内和国外的经历,你如何看中国这三十年的变化?
  kelvin zheng:刚才你讲的三十年,我也讲我的理解。从1977年开放到现在刚好三十年,我觉得应该分几个阶段。从1977年到1980年代,这个阶段相当于解放生产力,把以前的绳绳索索都砍断,大家突然意识到还可以自己做生意。还有个体户的概念,个体户刚出来的时候地位很低下的,现在好像很少有人鄙视商人了。目前实际上是一个商业社会,这个转变过程我体验最深的是中间咱们有一段脑体倒挂的时期。当时我们觉得很困惑,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现在基本上都理顺了,大学教授的工资都很高,这反映了一种成熟吧。
  总的来讲,我觉得国内跟国外比,咱们相当于商业社会的前期,由于同时处在信息时代,有点大杂混的感觉。从观念上来讲咱们已经是市场经济,从发展过程来讲,咱们的精细化、专业化还不如西方。比如说在公司的管理上,包括一些看法上都不如西方的精细。但国内有一点是机会好,增量比较大。回国前我给朋友们说,西方的饼要增大已经很难了,而中国这个饼却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你想咱们那么大的面积,那么多的人口,可能要十年到十五年才能变成美国、日本那么大的饼。这个增量是在近期要产生的。而在西方国家,你基本上是看不到增量的。然后你玩的人就那么多,比如你1万个人,10万个人一玩,假如这个增量是100个亿,从理论上一平分,你每个人能分多少?西方也有机会,但是西方的商业已经很定型了。我刚开始念书在加拿大温莎,温莎市政府一座楼盖了两年,而在中国十幢楼都不止了。
  
  在中国每天都有新机会
  《中国商人》:一幢楼怎么会盖两年呢?
  kelvin zheng:第一个人盖的也细,我觉得那边的微观效率没有这边高。我们有个邻居修房子,他是怎么修的?我们和他开玩笑说,你们15分钟就要来一个brsak(休息)。就是说十五分钟有一个休息,喝点咖啡,然后接着再干十五分钟。而中国的建筑工人怎么干的,恨不得十个小时都不休息,连午餐的时间都不停。所以这个微观的效率怎么算,中国这边比较快。还有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做建筑设计,他的公司有两家设计院。一家在郑州,一家在西安,应该是西安最大的私人建筑设计公司。有个博士后是他的副总,他们去欧盟跟当地的一些设计事务所做学术交流的时候,一问别人特别吃惊。他们70多人的公司一年做20多个项目,而欧盟同样规模的公司一年能做五个项目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反映了什么概念?第一人家惊叹你有那么多的楼可以盖,第二你的效率真高。这里有两种因素,第一个说明我们确实有那么大的经济增量有那多楼要让你盖。当然我们没有人家做得精细,我们的楼有的二十年就废掉了,人家人家盖的是百年的楼。通过这些例子你就可以看到国内国外各方面的差距。
  还有一个就是国外的人特别热捧中国。回国前,我们想做一个和汽车相关的项目,我跟当地一些厂家聊天时发现,他们这些人听说去中国做一些事情就两眼放光,马上说带着我一起玩,一定要带上我。就是这种概念。我跟一个香港人聊天,他也是谈到怎么回国。我说按照目前这种增长速度,我判断中国至少还有15年的发展,那个香港朋友认为,决不止十五年,应该有三十年。所以现在你看到有很多香港人在大陆定居。还有刚才我那个朋友,她是个女博士,她的男朋友是荷兰人,两个人的浪漫故事已经中断很多年。考虑到必须有一个人做牺牲,那个男的为了追求爱情,来中国在西门子工作。后来我们聊起来问他在欧洲和中国的感觉怎么样。他说完全不一样,在荷兰感觉很平稳,但是在中国每天都有很多新机会,感到很兴奋。
  
  中国的“快”与世界的“慢”
  《中国商人》:这几个故事其实说明了一个同样的问题,一方面,从短期来看到我们的机会很多,效率很高。但从长远来看,他们的那种慢,可能带来的是长期的高效率。比如一个城市的景观,我每个楼都盖了很长时间,都有自己的风格,整个城市的综合价值就很大。
  kelvin zheng:你说得对。太快的速度必然带来质量问题,你像一条路,很快修起来,过两天又拉开一条口子。这样的事情很多。你谈的这个问题相当于整个国家的效率问题,在美国加拿大那帮人一周恨不得只干四天半,然后动不动就要休假。但为什么他国家的整体效率高呢?后来我想,他的商业环境决定了每个人的单项效率不高但是加起来整体效率就高了,这属于另一个范畴了。
  


  《中国商人》:你在加拿大研究的都是哪些领域?
  kelvin zheng:实际上我出国主要有三个理由。出国留学是小时候的一个梦啊,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中国已经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也想出去看看,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国家,人家是怎么做的。而且做IT这个行业西方是龙头,你必须去看看当前的最高成就,这边怎么回事那边什么情况,看完之后你就通了。这是我出国的原因。出国之后,我刚开始选的是计算机专业,同时申请了一个MBA,后来我又放弃了MBA。放弃掉的原因是时不待我,念个两年实习个三年五年就过去了。后来朋友也讲,他说你想去打工的话,MBA是个敲门砖。但如果你要去创业的话,你还不如放弃掉,而且中国机会那么好。现在看来放弃是对的。
  《中国商人》:在国外那几年,西方的商业环境等方面有没有什么给你印象深刻的事?
  kelvin zheng:有。我读硕士的时候,有两个办法可以拿学位。一个是做论文,一个是修学。我选了论文,这个比较难。当时我有一个想法,第一我想知道西方的研究是怎么做的,西方的科研成就那么高,它的原因在哪里?第二我要在西方的大公司去做一段时间工,看看西方的公司是怎么搞管理的。我后来的体会,第一西方的科研水平为什么能不断地提高,是它的体制好。比如做论文他给你设定了一个规则。它不分国内水准国际水准,也不分国内刊物和国外刊物。因为它的国内刊物就是国际刊物。这是第一个不同。还有在做论文之前,它先给你一个方向,选题的时间是八个月。你要沿着这个方向找一百篇论文,如果你找的论文超过一百篇,说明你的题目定大了,你不可能读完。如果只有十篇,那你的题目就定窄了。然后一百篇你要通读,其中的二三十篇要精读。这样你就知道目前的国际前沿成果已经到什么水平了,你的论文一定要是站在别人的肩上。它这个科研体系的制度设计是层层推进,像人梯一样一个接一个的上去。看起来每个人的贡献都很小,但它几乎可以把全人类的工作所有人的成果累加起来,这种搭天梯的方法很好。我现在理解政府该干什么,就是把商业环境搞好,把规则设计好。我们在想美国人又懒又笨,为什么美国那么发达?出去之后你就明白了,因为它整个国家的效率高。就刚才说的搞科研,一个简单的版权制度,如果你不注明出处,就有很多人唾弃你,如果你是一个有名的教授,可能教授的职务都被拿掉了。这就比较严重,所以大家都遵守这种版权制度和治理成果。你在这个领域一生中可能只发表了10篇文章,但是1000个人加起来是10000篇,这样不断推动越来越远。再看它的工业和科技的接口,这也是我关注的地方。科技永远是要领先于工业,往往是我买来两年前或半年前的科研成果拿来转化为实业。然后工业有工业的规则,比如搞软件,它往往是上千人编一个软件。怎么管理呢?你看IBM一半以上是管理人员,一半以下是搞软件的。我们是每个软件工程师都是一个艺术家,IBM是每个人都是一个工人,我就做你交给我的事情,但决不走样。我有一个朋友在那边的一个GM。一道一道程序,一个残次品下来,我的朋友给修好了。结果受到了同事的唾弃还被主管大骂一顿。他的理由是:你破坏了这个制度,同时你耽误了你该干的事情,最后,你的上线继续犯错误但他却不知道。这样它整个社会的结构就像一个一个方块累加起来。每个人干自己该干的事情,整个社会就很有效率。
  
  官僚和效率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商人》:就像盖楼一样。
  kelvin zheng:对,你只是其中的一块砖没关系,但一块一块加起来,楼的高度就上去了。还有它对版权的极度认识和尊重。我做论文,有几个出处没加。结果我的导师就指出如果你这论文发表之后没加,就是一个严重的剽窃行为。所以看起来不是很重要的一句话,只要你引用了,就必须加,这是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断面,说明西方对软性的如版权成果保护得特别好。
  《中国商人》:但是像IBM那样,一半的人去搞管理,一半的人搞软件,也容易也导致公司管理上的官僚化。
  kelvin zheng:官僚和效率是一把双刃剑。官僚意味着你的规章制度过于烦琐,会束缚一些东西。我离开美国的时候,为产品推广项目找一个在美国比较大的厂商的销售总监。找了两个星期,手机是关机,电话是留言,email一打自动回复说他休假两个星期。我们当时都感到很震惊,一个销售总监负责一个公司的产品的销售,这么重要的人要是在中国,他必须是24小时开机。这就反映它为什么干不过中国,中国的效率真高啊,实际上IBM的转型也说明这个问题。我比较尊重郭士纳,他在接手IBM之前,是美国政府打电话劝说的。他是个卖食品的,他到IBM之后大家都觉得很神奇,这人根本就没有IT的背景怎么可能管好这么一个企业?但他对IBM的转型还是很成功的。实际上一个公司太大以后,无论技术还是管理,都成了智障。他从圈外进来一下就能看到问题的实质。但是光讲效率和创新没有那种规矩也不行,你就很难支撑一个大厦。中国企业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官僚,而是公司都不够大。我们现在做得比较好的都强调没有干部,实际上公司的管理还没有定型。
  
  好的创业项目需要两条腿走路
  《中国商人》:除了对市场增量引发商业机会的关注,对于初创公司或者个人创业你还注意过什么问题?
  kelvin zheng:我还有一个观察可以总结为对一些新兴领域的“领先介入”理论。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你不能到别的地方你要去深圳。在深圳这样的地方,一个卖鸡蛋的老大妈看到很多人买股票,她问这是在干吗?有人告诉她买股票能赚钱,她把鸡蛋卖掉之后投入股市,结果赚得一踏糊涂。就有这样的神话,这说明在一个新兴的开发区,或者某个领域,你抢先介入了,就能赚到钱。目前中国的开发区已经不多了,但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我就看到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它是飞快发展,没有规则又在等待规则的过程。所以我要做就做互联网,我一定要从技术的角度、工业的角度,从中国的发展现状去了解。
  《中国商人》:回国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人不少,多数都是做一个纯粹的网站然后去融资去上市。你的公司是互联网和实业的一种结合,你在出国之前就有参与创办互联网的经验,这次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做?
  kelvin zheng:我先谈一下我对互联网的看法,首先互联网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我跟很多朋友探讨过,互联网的价值在哪里?信息社会有两个特点,首先是信息的流动更迅速更廉价,一上网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查,门槛大大降低。所以现在靠信息吃饭的机构和个人日子越来越艰难。第二点,信息社会的价值在哪里?我认为其价值也有两点,首先是一种信息迁移。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使一些传统产业被侵占,它会迁移到互联网来。迁移的部分就是互联网的价值部分。举个订票的例子,如果我们在互联网上能买到票,就可以减少很多线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机会。传统售票业务的50%甚至更多份额必然要转移到互联网来。这样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很多新的机会被创造出来。其次互联网本身它是一个社区,社区可以产生价值。唱片业会萎缩,是第一个例子的印证。现在做唱片人很难,盗版问题只是一个方面,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侵蚀是更主要的原因。你像网游,纯粹是一些人在网上打游戏,现在也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所以我选互联网也有两个方向的考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是一个方向,第二纯粹做互联网公司网上社区的盈利比较难,不盈利就会产生不断烧钱的问题。它是通过烧钱把行业地位提高之后卖价值。我觉得这样是一条腿,而好的选择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你有一个很好的概念,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同时你有现实的利润,你的项目盈利就是乘积关系,从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携程网比较成功。
  
  专注于礼品市场的电子商务
  《中国商人》:既然你想做实在的电子商务项目,为什么又会选择做礼品的服务项目?
  kelvin zheng:我不做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干那些烧钱的事情,我想走更稳妥的路子。目前来讲做大而全的电子商务,我已经失去了机会。像阿里巴巴做得很好,eby、当当做得也不错。我做大而全的跟他们是一种竞争,而且已经失去最佳时机。这时候我就是要做单纯点的网站,狭窄类的礼品市场。礼品市场它相当于中国电子商务的一块,在中国特别有发展潜力。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啊这样的东西。现在国内有上千家礼品公司,但我觉得它们不是真正的礼品公司,应该叫作纪念品类公司。开一个会,每人发一个小东西,几十块钱也好,打上活动的LOGO,我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我就送你我想给你的东西。这样就违背了收礼人的意愿。在中国送礼比较难的地方就在于不知道收礼人喜欢的是什么,而收礼者又不好意思告诉你他最需要什么。
  我们第三方机构就比较好解决。我们结合了相当于礼品券和目录销售两种方式。送礼的人说我要送50元的礼品,而我单位有1000个人啊。没关系给你一个册子,收礼人从册子上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然后打电话我们送礼上门。
  这样就解决了送礼人的烦恼和收礼人的郁闷,现在有几十种上百种甚至更多,总有满意的吧?而且以前送人一台电脑,大包小包谁都看见了,现在有个册子就好了,一打电话我们给你送家去了,谁都不用出门。收礼人送礼人都不需要去商场选东西。我们的很多客户都是积分客户,到一定程度需要回馈,首先他需要选上万件商品,然而找一个仓库放在那里,管理也复杂。他不是专业干这个的,所以他可以外包给我们。我们是专业做这个的,我们可以挨个做配送,这样他省事,收礼人也很满意。
  《中国商人》:现在不少公司实际上也在做这样的业务,你认为你将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kelvin zheng:我总结了一下,礼品馈赠已经进入3.0时代,这是一个需求定制的时代1.0时代,你就去商场购买礼品自主完成送礼的全过程;2.0是产品定制时代,我可以在产品上打上你的肖像,或者几句祝福的话,作为一种纪念品出现,这是产品定制时代。礼品3.0是需求定制时代,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模式。这是从服务的模式来讲,实际上从服务的范围来讲,我们是一个礼品服务公司。你凡是想送礼想回馈客户,这一类的服务外包给我们。我来提供所有的服务,从产品定制、手册定做到你的市场活动,包括相关的材料以及配送上门,我们就是搞这服务的。
  《中国商人》:你总结一下自己在国外的感受为什么回来创业?
  kelvin zheng:我一个大学的朋友在加拿大一家公司,位置已经很高了,他每月工资8万多加元,她的太太也有5万多。生活没有问题,工作也很清闲,4:30就下班接孩子。然后每天早晨9:30上班,下午4:30就下班。周而复始,天天如此。但我的朋友感觉这样的生活没劲,他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退休以后的样子。我也有这感觉。阿甘娘说了一句话特别有意思,她说:把上帝赐给你的东西发挥到极致!我觉得这也是我的人生取向吧。就像你放风筝一样,越来越高,终于有一天再也上不去了,你知道你就这么大的能量。但是你已经蹦到最高了,你的生命得到了释放。
其他文献
1980年10月,北京饭店职工郭培基和刘桂仙夫妇在翠华胡同开了一家个体餐馆。  那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悦宾饭店将会在中国经济改革史上获得安徽凤阳小岗村那样的标志性地位。他们只想解决孩子们的就业问题,借以养活一个大家庭,想让客人们在这里吃得开心吃得满意,他们才有钱赚。  对于嗅觉灵敏的西方媒体和驻华使节来说,1980年出现在北京的悦宾饭店却非同寻常,它意味着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
期刊
看惯了色彩绚丽的彩色风光,记者突然被一组大画幅的黑白照片所吸引,穿过北京明代大慧寺前的风尘,记者找到了照片的作者,一位游走在自家“园子”里的商人。    走四方的旅程  郭济的游走生涯要上溯到十多年前,那时他的足迹就已经遍及大江南北了,尤其是一些相当不易到达的地区,比如西藏的珞巴山寨、新疆伊宁的木卡姆乐场、丽江的雪山、漠河的鄂伦春渔船。郭济曾在日本有过几年的学习生涯,近两年,日本航空与东芝公司合作
期刊
采访杜建立是在进入新年后的第四天。2008年元月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尽管北京已是严冬时节,但位于钓鱼台国宾馆西侧的玉渊潭公园依然沐浴在温煦的冬日阳光里。公园里三三两两的游人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慢跑,一副悠然自得、清闲洒脱的样子。与不远处西三环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热闹相比,这里又是另外一个世界。也有一些不畏寒冷的情侣躲在假山之后的树林中窃窃私语,相偎互依,一副天地间惟我独尊、惟我而存的境地
期刊
做大事,本乎机,成大事,存乎机。做生意、做营销关键要选对时机,提前了早死,晚了后悔死。2008年,是奥运年,今年哪些行业会有较快发展呢? 下面介绍的十个行业或许你不陌生,或许商机就在其中,就看怎样把握了。    体育产业  2008年是奥运年,毋庸置疑,体育产业将呈现井喷式发展,运动鞋、运动器材、运动服等相关的产业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机遇。众多厂商都在打奥运这张营销牌,大家都在走这座独木桥。  但成
期刊
20万陕西人、2000家陕西企业,在京城、这个全国的心脏,陕西商人默默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在这些财富与乡情的故事中,蕴藏着一个群体的性格与智慧。为此记者与商会秘书长李春盛有了以下对话。    商会揭秘  记者:从金融到网络,从电子、服装到建筑、物流,原本被人视为“老不出关,少不下川”的秦商如何悄悄地成长为京城商业领域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商会角度来讲,您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  李春盛:
期刊
常言道:“君子不夺人所爱”。对于别人喜欢的东西,品德优良的人是不会去动心思的。可是,让上海的潘执中万万没想到,一位看起来相貌堂堂、温文尔雅的博士,偏偏要干出“夺人所爱”的事。    夺人所爱  在上海有一条专门销售古玩旧货的小街,潘执中是这里的一位经销商。做了十多年古董的买卖,老潘对这些古玩旧货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去年年初,老潘得到了一张由英国传教士于1910年带入上海的桌子。  精美的桌子让老潘异
期刊
自20世纪初以来的百年新文化运动,以西学东渐为契机的中国画传统理念被打破,一批先驱者率先进行了中国画的改革和实践。自此,“新中国画”以前无古人的现实精神和新文化的融入为特点,而呈现为区别于前人的崭新面貌;他们开辟了中国画表现的全新领域,并在形式、语言上提供了创意,大批的后来者正循此蹊径继往开来,自觉跻身于“新中国画”的建构与完善之中。  从总体上来说,当代中国画体现的正是承前启后的普遍性与艺术特点
期刊
一位26岁的漂亮女生,名叫达贝妮,2006年年初的一天,达贝妮接到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打来电话的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表示对达贝妮正在操作的项目非常感兴趣,要给她投200万美元。有人要投钱,达贝妮并没有显得高兴。   三年前,她开始筹备一家名叫PCpie的视频搜索网站,经过两年的开发,网站终于在2006年3月份正式上线,网站一上线,风险投资商就闻讯找上门来。但是,达贝妮却一口拒绝了投资商。  互联网公
期刊
第一次见到文明是在2008年1月12日,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位于北京东三环华威里的广西大厦四楼会议室灯火通明,与室外冰冷的寒流相比,这里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一场“关爱玉林,建设家乡”恳谈会正在这里举行,会议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中共玉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文明。  文明很健谈。与他交谈有一种如沐春风的畅快。也许是早年中文系毕业的原故,他用词精确而严谨,普通话也很好,没有典型南宁人的那种“咬文
期刊
北欧芬兰,蓝天白云,森林小径,湖网密布。一个瘦高的年轻人手拿着一张地图和一个指南针跑过来,他在找什么?——找方向!  这个年轻人就是谈晓平,一个从迷上定向到迷上生活方式的青年商人。    户外老手的新发现  小时候,谈晓平向往旅游,想着能满世界跑该有多好。抱着这个梦想,他进入大学生读起了国际贸易,他认为这个专业将来会带他到世界各地。大学毕业,一顶帐篷凝固了他的所有渴望。于是,户外活动成了谈晓平业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