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语文教学的多种模式,各具匠心,各有特色。但是不管是何种模式,语文教学,其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教材,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经验并获得智能、情感、意志、思想品德和个性等方面发展的过程。经过几年的实验摸索,总结了“三读一练”导学法教学模式。
1“三读一练”的教学观
“三读一练”,就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三次阅读课文,然后在练习中掌握学习内容,并学会举一反三。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读”“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掌握文章的知识内容和情感陶冶,在“练”中巩固、加深、拓宽。
“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也渗透于“三读一练”的各个环节之中。“三读一练”批判地继承了“以读为本”的传统语文教育思想,提出了“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的双主体教学观。
首先,“教师致力于导”,就是确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领导和支配地位。因为教师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不仅是主导,也理所当然是教育的主体之一。
其次,“学生循导学读”就是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读书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应遵循教师的指导,在读书实践中学会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且兼有教育的主体因素,如果引导得法,也可以成为教育的主体之一。树立了这种“双主体”的教学观,才能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使阅读教学过程不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这种双主体教学观也就决定了导读法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应是师生双边活动,信息双向传递,教路、学路、文章思路优化组合的立体结构框架。
2“三读一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一个中介环节,它即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能真正切实地指导教学实践。可以说教学模式是一座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它对于各种具体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了“最优化”的选择和概括;又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的符号,反映出了它所表现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我们研究教学模式,就是要把握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中介,认识教学规律的外化标志,掌握教学的基本程序并照着去做,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三读一练”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在双主体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师“教路”,学生“学路”和文章“思路”的综合体现;是阅读教学基本目标、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组织形式四个要素优化组合的有机整体。它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读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包括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交叉朗读,教师指导性朗读,示范性朗读,学生自己练读等多种形式。
不过,这几种课文朗读形式,应根据文章的体裁来决定。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类、记叙文最合适。它能巧妙地将师生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读书阶段不仅是学生欣赏佳作,诱发学生感情的阶段,而且也是学生深入研究课文的奠基阶段。朗读可以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可以启发思索和联想,而且还可以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容。如学生朗读《海燕》,声音由低到高,由缓到急,读出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在大海上高傲地飞翔的雄姿,读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大无畏的英雄形象。这种变换形式的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兴趣浓厚。
下面,我就“三读一练”的教学流程作一详细讲解。
2.1导初读
指导初读,着重把课文重难点知识明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写作目的,提出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这一阶段的读在课堂上可以是由单个学生逐一朗读段落,其他同学在听读中辨别字音。当然也可以是听朗读录音,或者自由朗读,或者默读,或者分角色朗读等等。
①了解字的音、形、义。
这可多下点功夫。初中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查词典学习生字词的能力,要求学生查词典正音;读词要注重两点:1.解词要讲求科学性,使之得以正确理解和运用;2.在通读中理解词语的意义时,还要注重以下几点:a.借助语境和语素推断词义;b.辨析词语的运用范围,重视近义词的比较和搭配习惯;c.要理解重要位置上的某些词语、用法上引人注目的词语、貌似平常而含义深刻的词语以及关联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
找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口头叙述课文的主要事件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
③提出疑问。
在初步阅读课文中往往能读出许多问题,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一作一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课文。
2.2导细读。
仔细阅读课文,根据文章特点,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诵读,也可以美读重点段落,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段落层次,分析文章的重难点语句,提出自己在初读中遇到的问题,在交流中解决自己的疑惑。
①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就是明白写作时作者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决不乱走的。”
理清文章思路的途径较多,关键要注意到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的划分、首尾段的安排以及重要的字词句、标题的提示作用等等。
②自学释疑,理解内容。
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再读课文,认真自学,回答问题。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根据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达到初步排疑解难的目的。
2.3导深读 ①美读课文,学习写法。
我们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文章的写法,然后运用于自己的口语交际和作文之中。
欣赏文章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赏析。欣赏语言,主要从修辞和内容方面的着手。
②深读课文,提疑释疑。
每篇文章的写法也各不相同,我们要学以致用,恰当利用课文,教学生作文。进入对课文内容细读后,教师应扣住课文重点、难点设疑,以疑促读,在读中“启发释疑”。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读中有所发现,产生新疑,使他们始终保持学习上的“愤”、“悱”心态。学生能正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不够,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再疑。
每四人一组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提的问题必须来自课文并且不能与讨论的问题相重复。我们知道,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是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一次创造性思维的闪光。
学生把问题提出来之后,教师要拣一些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讲解。解出学生的疑惑。
2.4当堂训练。这一环节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
当堂训练的内容可以是这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如做一些基础知识练习题,或者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感悟题,也可以是学了这篇文章后的读后感,或者学到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后的写作训练。
读写一体化教学序列的要求是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学生分析、阅读能力的提高要体现在写作上,因此课后运用的重点在于“用”,要把“得”用在作文中。
这种教学结构模式,把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和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划分成一个一个小部分,按着“感知——理解——评价——运用”的阅读心理发展过程编成阅读程序,即:导预读——导细读——导深读——当堂训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循导学读。它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合理的、可操作的阅读手续、程序。
以上所讲的“三读一练”的基本模式,也就是“常式”;但它并不是僵死的程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随时加以调整、相机变通。这样的模式同科学方法有联系,它体现一定的规律性。我们要善于运用模式,既掌握模式的基本精神,又不拘泥于模式,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应用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有适当的变式。在阅读教学中结构的改变,就表现为增加或删除某些教学环节,或者改变这些环节的排列顺序,从而形成一些变式。这种变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三读一练”的教学观
“三读一练”,就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三次阅读课文,然后在练习中掌握学习内容,并学会举一反三。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读”“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掌握文章的知识内容和情感陶冶,在“练”中巩固、加深、拓宽。
“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也渗透于“三读一练”的各个环节之中。“三读一练”批判地继承了“以读为本”的传统语文教育思想,提出了“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的双主体教学观。
首先,“教师致力于导”,就是确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领导和支配地位。因为教师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不仅是主导,也理所当然是教育的主体之一。
其次,“学生循导学读”就是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读书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应遵循教师的指导,在读书实践中学会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且兼有教育的主体因素,如果引导得法,也可以成为教育的主体之一。树立了这种“双主体”的教学观,才能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使阅读教学过程不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这种双主体教学观也就决定了导读法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应是师生双边活动,信息双向传递,教路、学路、文章思路优化组合的立体结构框架。
2“三读一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一个中介环节,它即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能真正切实地指导教学实践。可以说教学模式是一座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它对于各种具体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了“最优化”的选择和概括;又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的符号,反映出了它所表现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我们研究教学模式,就是要把握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中介,认识教学规律的外化标志,掌握教学的基本程序并照着去做,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三读一练”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在双主体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师“教路”,学生“学路”和文章“思路”的综合体现;是阅读教学基本目标、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组织形式四个要素优化组合的有机整体。它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读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包括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交叉朗读,教师指导性朗读,示范性朗读,学生自己练读等多种形式。
不过,这几种课文朗读形式,应根据文章的体裁来决定。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类、记叙文最合适。它能巧妙地将师生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读书阶段不仅是学生欣赏佳作,诱发学生感情的阶段,而且也是学生深入研究课文的奠基阶段。朗读可以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可以启发思索和联想,而且还可以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容。如学生朗读《海燕》,声音由低到高,由缓到急,读出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在大海上高傲地飞翔的雄姿,读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大无畏的英雄形象。这种变换形式的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兴趣浓厚。
下面,我就“三读一练”的教学流程作一详细讲解。
2.1导初读
指导初读,着重把课文重难点知识明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写作目的,提出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这一阶段的读在课堂上可以是由单个学生逐一朗读段落,其他同学在听读中辨别字音。当然也可以是听朗读录音,或者自由朗读,或者默读,或者分角色朗读等等。
①了解字的音、形、义。
这可多下点功夫。初中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查词典学习生字词的能力,要求学生查词典正音;读词要注重两点:1.解词要讲求科学性,使之得以正确理解和运用;2.在通读中理解词语的意义时,还要注重以下几点:a.借助语境和语素推断词义;b.辨析词语的运用范围,重视近义词的比较和搭配习惯;c.要理解重要位置上的某些词语、用法上引人注目的词语、貌似平常而含义深刻的词语以及关联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
找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口头叙述课文的主要事件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
③提出疑问。
在初步阅读课文中往往能读出许多问题,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一作一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课文。
2.2导细读。
仔细阅读课文,根据文章特点,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诵读,也可以美读重点段落,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段落层次,分析文章的重难点语句,提出自己在初读中遇到的问题,在交流中解决自己的疑惑。
①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就是明白写作时作者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决不乱走的。”
理清文章思路的途径较多,关键要注意到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的划分、首尾段的安排以及重要的字词句、标题的提示作用等等。
②自学释疑,理解内容。
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再读课文,认真自学,回答问题。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根据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达到初步排疑解难的目的。
2.3导深读 ①美读课文,学习写法。
我们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文章的写法,然后运用于自己的口语交际和作文之中。
欣赏文章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赏析。欣赏语言,主要从修辞和内容方面的着手。
②深读课文,提疑释疑。
每篇文章的写法也各不相同,我们要学以致用,恰当利用课文,教学生作文。进入对课文内容细读后,教师应扣住课文重点、难点设疑,以疑促读,在读中“启发释疑”。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读中有所发现,产生新疑,使他们始终保持学习上的“愤”、“悱”心态。学生能正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不够,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再疑。
每四人一组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提的问题必须来自课文并且不能与讨论的问题相重复。我们知道,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是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一次创造性思维的闪光。
学生把问题提出来之后,教师要拣一些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讲解。解出学生的疑惑。
2.4当堂训练。这一环节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
当堂训练的内容可以是这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如做一些基础知识练习题,或者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感悟题,也可以是学了这篇文章后的读后感,或者学到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后的写作训练。
读写一体化教学序列的要求是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学生分析、阅读能力的提高要体现在写作上,因此课后运用的重点在于“用”,要把“得”用在作文中。
这种教学结构模式,把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和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划分成一个一个小部分,按着“感知——理解——评价——运用”的阅读心理发展过程编成阅读程序,即:导预读——导细读——导深读——当堂训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循导学读。它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合理的、可操作的阅读手续、程序。
以上所讲的“三读一练”的基本模式,也就是“常式”;但它并不是僵死的程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随时加以调整、相机变通。这样的模式同科学方法有联系,它体现一定的规律性。我们要善于运用模式,既掌握模式的基本精神,又不拘泥于模式,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应用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有适当的变式。在阅读教学中结构的改变,就表现为增加或删除某些教学环节,或者改变这些环节的排列顺序,从而形成一些变式。这种变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