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三读一练”导学法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un5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语文教学的多种模式,各具匠心,各有特色。但是不管是何种模式,语文教学,其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教材,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经验并获得智能、情感、意志、思想品德和个性等方面发展的过程。经过几年的实验摸索,总结了“三读一练”导学法教学模式。
  1“三读一练”的教学观
  “三读一练”,就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三次阅读课文,然后在练习中掌握学习内容,并学会举一反三。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读”“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掌握文章的知识内容和情感陶冶,在“练”中巩固、加深、拓宽。
  “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也渗透于“三读一练”的各个环节之中。“三读一练”批判地继承了“以读为本”的传统语文教育思想,提出了“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的双主体教学观。
  首先,“教师致力于导”,就是确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领导和支配地位。因为教师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不仅是主导,也理所当然是教育的主体之一。
  其次,“学生循导学读”就是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读书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应遵循教师的指导,在读书实践中学会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且兼有教育的主体因素,如果引导得法,也可以成为教育的主体之一。树立了这种“双主体”的教学观,才能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使阅读教学过程不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这种双主体教学观也就决定了导读法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应是师生双边活动,信息双向传递,教路、学路、文章思路优化组合的立体结构框架。
  2“三读一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一个中介环节,它即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能真正切实地指导教学实践。可以说教学模式是一座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它对于各种具体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了“最优化”的选择和概括;又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的符号,反映出了它所表现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我们研究教学模式,就是要把握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中介,认识教学规律的外化标志,掌握教学的基本程序并照着去做,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三读一练”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在双主体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师“教路”,学生“学路”和文章“思路”的综合体现;是阅读教学基本目标、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组织形式四个要素优化组合的有机整体。它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读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包括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交叉朗读,教师指导性朗读,示范性朗读,学生自己练读等多种形式。
  不过,这几种课文朗读形式,应根据文章的体裁来决定。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类、记叙文最合适。它能巧妙地将师生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读书阶段不仅是学生欣赏佳作,诱发学生感情的阶段,而且也是学生深入研究课文的奠基阶段。朗读可以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可以启发思索和联想,而且还可以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容。如学生朗读《海燕》,声音由低到高,由缓到急,读出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在大海上高傲地飞翔的雄姿,读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大无畏的英雄形象。这种变换形式的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兴趣浓厚。
  下面,我就“三读一练”的教学流程作一详细讲解。
  2.1导初读
  指导初读,着重把课文重难点知识明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写作目的,提出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这一阶段的读在课堂上可以是由单个学生逐一朗读段落,其他同学在听读中辨别字音。当然也可以是听朗读录音,或者自由朗读,或者默读,或者分角色朗读等等。
  ①了解字的音、形、义。
  这可多下点功夫。初中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查词典学习生字词的能力,要求学生查词典正音;读词要注重两点:1.解词要讲求科学性,使之得以正确理解和运用;2.在通读中理解词语的意义时,还要注重以下几点:a.借助语境和语素推断词义;b.辨析词语的运用范围,重视近义词的比较和搭配习惯;c.要理解重要位置上的某些词语、用法上引人注目的词语、貌似平常而含义深刻的词语以及关联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
  找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口头叙述课文的主要事件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
  ③提出疑问。
  在初步阅读课文中往往能读出许多问题,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一作一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课文。
  2.2导细读。
  仔细阅读课文,根据文章特点,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诵读,也可以美读重点段落,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段落层次,分析文章的重难点语句,提出自己在初读中遇到的问题,在交流中解决自己的疑惑。
  ①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就是明白写作时作者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决不乱走的。”
  理清文章思路的途径较多,关键要注意到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的划分、首尾段的安排以及重要的字词句、标题的提示作用等等。
  ②自学释疑,理解内容。
  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再读课文,认真自学,回答问题。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根据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达到初步排疑解难的目的。
  2.3导深读   ①美读课文,学习写法。
  我们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文章的写法,然后运用于自己的口语交际和作文之中。
  欣赏文章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赏析。欣赏语言,主要从修辞和内容方面的着手。
  ②深读课文,提疑释疑。
  每篇文章的写法也各不相同,我们要学以致用,恰当利用课文,教学生作文。进入对课文内容细读后,教师应扣住课文重点、难点设疑,以疑促读,在读中“启发释疑”。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读中有所发现,产生新疑,使他们始终保持学习上的“愤”、“悱”心态。学生能正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不够,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再疑。
  每四人一组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提的问题必须来自课文并且不能与讨论的问题相重复。我们知道,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是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一次创造性思维的闪光。
  学生把问题提出来之后,教师要拣一些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讲解。解出学生的疑惑。
  2.4当堂训练。这一环节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
  当堂训练的内容可以是这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如做一些基础知识练习题,或者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感悟题,也可以是学了这篇文章后的读后感,或者学到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后的写作训练。
  读写一体化教学序列的要求是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学生分析、阅读能力的提高要体现在写作上,因此课后运用的重点在于“用”,要把“得”用在作文中。
  这种教学结构模式,把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和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划分成一个一个小部分,按着“感知——理解——评价——运用”的阅读心理发展过程编成阅读程序,即:导预读——导细读——导深读——当堂训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循导学读。它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合理的、可操作的阅读手续、程序。
  以上所讲的“三读一练”的基本模式,也就是“常式”;但它并不是僵死的程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随时加以调整、相机变通。这样的模式同科学方法有联系,它体现一定的规律性。我们要善于运用模式,既掌握模式的基本精神,又不拘泥于模式,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应用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有适当的变式。在阅读教学中结构的改变,就表现为增加或删除某些教学环节,或者改变这些环节的排列顺序,从而形成一些变式。这种变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课前预先学习相关学习内容,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初步了解学习的重难点及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听课,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初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预习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时期,能够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更好地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提高听课效率。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能力,教师需要明确并做好以下几点:
期刊
作为语言类学科—英语,要想使学生乐学、好学并学有所获,真正实现和谐高效课堂目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优秀教师要过“五关”。  1兴趣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的内驱动力。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英语动画光盘、卡片,设计适合教材内容的有趣的游戏、朗朗上口的chant及脍炙人口的歌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乐上每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1有效备课  1.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
期刊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一旦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想学、爱学,就能学好物理。  许多物理规律和定律可以用实验加以再现,激发学习兴趣,但是,要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持之以恒,决非单凭几个实验就能达到,还必须通过老师多方面的具体指导和精心培养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创新,帮助学生自己形成知识
期刊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洪官屯镇成庄中心校 (252100)  【摘要】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从儿童天性入手。第一提供视听觉援助,借助实物及体态语言,选择最有趣的进行教学。第二合理归类,应当尽可能地把零散的词语加以整理,努力在它们之间建立各种有意义的联系,使之符合大脑自身记忆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只要我们遵循大脑的记忆规律,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词汇教学的探索,必须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指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应是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因此我校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六步教学模式研究”其目的使是以发展学生个性潜能为主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高质量提供创设一个全新的创新与实践的学习氛围。  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一种探究的情境。而发学生好奇心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如何
期刊
【摘要】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关键词】加强;建议  笔者长期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在生物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生物理论知识,必须加强生物实验的教学。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加
期刊
【摘要】新世纪中华民族面对新的挑战,不改革就没有出路。面临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乃是课堂教学,那么教学改革,就要抓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第一要改革的就是改变旧的教育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实行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对话。具体说来,素质教育必须搞好如下五项落实。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观念;教学结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期刊
【摘要】根据我院培养目标,参照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对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在满足规范性的前提下进行了补充完善。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增加了专业导论,增设了化工前沿进展讲座课程,增加了实践环节比重,增加了素质拓展学分,尤其根据近年来学生就业情况,在专业方向上进行了凝练,在大学四年级根据学生选择分方向培养,以提升学生就业率。并聘请现任专业教指委
期刊
【摘要】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应该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入手。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初始阶段,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  【关键词】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