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CAI手段 提高数学课堂效益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利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执行教学功能。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CAI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热点,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毋庸置疑,利用CAI,极大地促进了数学学科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树立辨证观点、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都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CAI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必将与原有的教学结构、内容和方法等诸因素产生不同的矛盾,同时过分地依赖计算机教学,对教学也会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CAI的辅助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优用、巧用CAI应是热点中的热点。但是,在校内校外所听的各学科多媒体公开课来看,这一新型教学手段的效果不容乐观。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其一是教师对CAI的地位及其作用认识不够,其二是教师在如何应用CAI上很迷茫,盲目。现笔者对目前的高中数学CAI现状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高中数学CAI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学校、教师过高估计了CAI的作用,急于求成
  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在某各程度上能推出教师。因此,对执教者来说分量颇重、机会难得,他会从教案的设计,手段的应用等方面力求用精品。作为目前最为先进的CAI必然是首选之列,要挑选教学内容时就已在绞尽脑汁地酝酿能否用多媒体,能即上,不能则更换内容,大有本末倒置之感。这一点从所听的各级公开课中可见一斑,这些课无一例外对采用CAI,并且绝大多数公开课,从引入到教学内容甚至练习,由始至终开机亮幕,完全违背了CAI的初衷。
  2、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我们有可能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使教学的效果更显著,但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并没有利用现代化技术突破陈旧的传递式的教学设计,只是由“人灌”变成了“机灌”,不仅削弱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某些能力的培养,这就难免失去了数学CAI的本意。
  例如,在县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研讨会上,有一位教师在上《空间两条直线》一节时,为了说明正方体中 与 的位置关系(如右图),用3dsmax对正方体作了旋转的动画,从另一侧面来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结果虽然直观,一目了然,但从立体几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一点看显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笔者以为应让学生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教师结合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加以适当的提示得出结论后,再作动画会更好些。
  3、重课件的制作水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多媒体所承载的信息量大,刺激性强,频繁地使用使学生应接不暇,它带来的负面效应比传统教学模式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大多数教师在利用数学CAI时,只重视它的工具性功能,强调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技术化,而忽视教学的人格化,使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距离越来越远。他们大多强调了教师传授为主导,追求效率为主要目标 ,追求课堂容量,充分利用计算机媒体快速出题,快速解答,快速评价反馈等功能。更有甚者,教师代替学生解答,把本来应该学生自已亲自动手的练习内容,制成课件,用于演示播放。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剥夺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减少了学生自主的活动,压抑了学生解题灵感。因为数学的抽象性,在这样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只体会到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却丧失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无法跟上
  科学技术的“步伐”。这是所听几节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数学CAI最大的弊端。
  二、合理运用CAI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鉴于以上的认识,笔者以为,CAI应注意遵循教学本身规律,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遵循效益性原则,不能无视教学实践效果而不加选择地运用CAI。在高中数学怎样适量选用CAI手段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注意选择性
  CAI固然有其不可估量的优越性,但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CAI。在教学中选用多媒体教学必须针对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有的放矢。作为教师,应该对适合CAI的内容加以精选。就高中数学教材来说,代数中的函数图象和性质,三角函数特别是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变换,数列极限的有关应用,某些含参数的方程和不等式问题,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二面角的平面角问题,球的表面积公式的探求,多面体和旋转体的截面问题;解析几何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圆锥曲线与圆锥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内容,都是CAI的好素材。此外一些数形结合的习题也是CAI的素材。
  2、注意辅助性
  有些教师在运用CAI过程中,过分夸大其功用,从引入开始,到教学内容,到练习,到练习答案,全由多媒体显现。教师几乎不动用课本,学生基本为接触教材,一切都跟着媒体转,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利用CAI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该用则用,为该用则不用,切忌“黑板搬家”,利用CAI还应注意不能整堂课充满影视画面,应该看到过分热闹的画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会喧宾夺主。因此,CAI应强调注意其辅助性,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程度,它只能辅助教师的教,只能辅助学生的学。如数学例题的讲解,教师不可能知道所有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单靠媒体显然不能预料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因此有些必要的分析归纳过程和运算推理过程还应通过板书或板演充分地暴露给学生。使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辅助”的作用,以确保学生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合理推理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步发展。
  3、注意必要性
  CAI可以通过动画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模拟演示逼真的现象和过程,提供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运用CAI时,最好不要将它与普通的媒体(如小黑板、幻灯片)等同用之,要注意运用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学生缺少感情认识而难以领悟的,其他媒体无法呈现的,现场演示条件不足的,介入CAI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茅塞顿开。例如《球的体积》的教学中,对球体积的推导若以做实验进行说明,时间长、不方便,但若所做实验录成录象播放或用动画制作成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可以将这一难点顺利化解。
  總之,计算机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夸大CAI的作用,试图以CAI代替传统教学是不现实的。教学过程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为主导的活动,师生双边的活动是联接多种教学因素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而CAI始终处在辅助性的作用。如何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威力,使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起辅助作用,起促进作用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中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只有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才能符合新教育体制的要求,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
语文作为高中课程安排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理应受到关注和重视.随着“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新型名词的提出,如何培养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需要每一位教师深思.教
中国的高中教育中,语文课程属于是基础教育内容.学生在学习语文教学内容的时候,语文内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对学生的基础素养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培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了巨大的改变.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重点阐述教师如何正确定位,科学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美术教学中.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互动过程,因此课堂互动分析一直备受国内外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关注.长期以来,英语课堂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方面的因素,例如教师的提问以及教师反馈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作为英语教师,我对利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感触颇深。在此,愿将自己的点滴体会和作法介绍给同行,希望能引起共鸣。  第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道德品质、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言语表达能力和艺术、教研教改能力、
常常,我作为你的老师、长辈和朋友陪伴你一起走在你的青春里,我注视年少轻狂的你,意气风发的你,美丽清纯的你,多少次我被你感动!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  每天清晨,星星还没有退去,你就被三五遍闹铃闹醒身躯,而意识还在睡梦里游走,你不得不揉着惺忪的睡眼,依依不舍的告别你心爱的床铺,洗漱、整理自己,然后背着沉重的书包,边往嘴里塞早餐边冲出家门,行色匆匆地赶往学校;每天的每天,你用450分钟的时间在一方课桌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9个主城区中随机抽取的36所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训练能
教育案例:上个学期,担任了9年半班主任的我,由于一时的失误和疏忽,不得不中途隐退。事情还得从头说起。上个学期,我校转来了4个外地民工子弟,为了方便管理,学校决定将他们全
“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基本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日益受到重视.“支架式教学”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