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香不与众芳同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sen_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安徽美术出版社推出《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凡10册,含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干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明拓《曹全碑》《孔宙碑》《史晨碑》等经典法帖。本套法帖由国博专家精选并撰写导读文字,既是入门临习的必备范本,亦是可赏可鉴的书法经典,有着一定的出版意义及极高的艺术、资料价值。
  国博藏珍 首次面世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139万余件馆藏文物,其中书法碑帖类文物3万余件。这些书法碑帖类文物涉及甲骨、青铜、砖瓦陶、玺印、钱币、碑志、刻帖、简牍、文书、写经、卷轴墨迹等多种门类,时代跨度大,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这批丰富的藏品,可以基本展现中国书法乃至中国文字发展的脉络。此次出版的由国博专家精选的10册法帖,是国博珍品首次面世。《怀仁集王书圣教序》为北宋早期拓本,《孔宙碑》明拓本为最早拓本,《史晨碑》是明代早期拓本,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是南宋拓本,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为原作墨迹本,等等,弥足珍贵。
  善本法帖 旧拓之冠
  我们观看前人的碑刻主要依靠拓本。有些原碑被后人捶拓多次而失原貌,比如说碑帖拓本,一碑多拓,不同时期的拓片会有差异,碑刻的内容是否完整、字体是否剥蚀、拓工手法高低、装裱水平高低等,都会影响拓本质量。而碑刻的版本情况非常复杂,有原刻、重刻、翻刻、伪刻,以晚拓本伪装后冒充早期拓本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本辑10册法帖选择的碑帖藏品均为国博藏一级文物,精拓、保存完好者多,将原碑书写的精神韵味以最大程度呈现。
  如国博藏《多宝塔碑》是北宋拓本。张彦生《善本碑帖录》云:“北宋拓与明、清拓字体差别很多,宋拓精本颜原书凡三点水多连丝细笔画,或两点间,拓本随年代近而多不显连笔。宋拓字肥方,字口棱角锋芒完好,其次字渐细瘦秃,全失原体,近拓更不足观。”其与后世拓本有两处重要区别:北宋拓本“归功帝力”处“力”字完好,“凿井见泥”处“凿”字完好,后世拓本的“力”字在两笔连接处受损, “凿”字逐渐漫漶;而后世拓本在其他文字处有不同程度的残缺。目前公开出版的《多宝塔碑》北宋拓本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懋勤殿旧藏北宋拓本,一种是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宋拓本。国博藏《多宝塔碑》北宋拓本与这两者相较,开头处“大唐西京干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几字,其中第一字“大”的末笔收尾处,故宫版略显模糊,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版则模糊一团,国博版相对清晰;繁体“应”字中“隹”的部分故宫版不甚清楚,国博版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版都比较清晰。
  再如国博藏《集王书圣教序》拓本为北宋早期拓本,与后世拓本相比,文内第六行“纷纠所以”之“纷”字“分”部首笔可见,“以”字右笔首未泐粗,第八行“百重寒暑”之“重”字“田部”完好,第十五行末“圣慈所被”的“慈”字不损,第二十一行“久植胜缘”的“缘”字不连石花,第二十四行“波罗蜜多心经”之“蜜”字完好。王壮弘先生评:“此本虽不能遽定为唐拓,然字画肥瘦适中,转折处锋棱毕露,精彩特甚,远在传世诸北宋本之上,为海内《圣教》之冠。”
  艺术精神 文物价值
  本辑10册法帖不同于市面上其他字帖仅展示拓片,多收有历代递藏者的注释、题跋、笺注、收藏印等丰富的文物信息,向读者展示了流传有绪的收藏线索,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如国博藏《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宋拓本末页有清乾隆年间藏书家、文献学家、文华殿大学士王际华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跋:“宋拓《圣教序》旧藏天瓶老人家,后归葭谷居士,十数年来未尝轻示一人,予与葭谷为亲串,得从借观。越岁,葭谷使至,赍手札并此帖见赠。祗领之余,聊志其末。乾隆壬午七月既望,梦舫居士王际华书。”由王际华跋语可知此帖曾经张应召(用之)、天瓶老人(张照)、葭谷居士(孔继涑)、王际华递藏。内钤阳文篆书“张应召印”“字用之”“南唐张应召藏图书印”等印,并有“爱听吴言”双葫芦花押。
  再如《多宝塔碑》几乎每页均钤有历代收藏者印,后有王澍、梁章钜、褚德彝跋。据跋文,此拓雍正年间为金韵文收藏,后藏吴修梅家。鉴藏印有“申伯”“公嵩”“俞宗浚印”“曾在苕溪俞氏”“申伯所有金石书画” “食古堂所有石墨”“曾在归安俞氏”“曾藏吴修梅家”“王澍印”等。《九成宫醴泉铭》除有题跋及收藏印外,每页拓片均有前人笺注,展卷時如晤对古人。
  “国香不与众芳同,特立平芜蔓草丛。”本辑10册法帖不与俗同,其艺术性和资料性价值超越目前公开出版的同类字帖,宛如春日原野中一丛幽兰,没有姹紫嫣红,但有幽香一缕,静待有缘人。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以《妆靓仕女图》为代表的宋代仕女图像极力描绘士大夫o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外表窈窕秀美,举止端庄娴静,内在温厚柔顺、贞洁守义。然而,现实与理想存在一定差距。仕女们所在空间不同,开明程度也会存在差异,对女性的束缚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宋代女性在某些空间里仍存在丰富的活动状态。真实的宋代女性生活往往会超越社会性别规范,呈现多元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女性形象;图像;社会观念;空间  纵观中国
期刊
谢增杰  1973年生于广东。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画美术馆副馆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华画院画家、广东省美协艺术中心副主任、文化部青年联合会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大湖美术馆馆长。  青年画家谢增杰主攻写意山水,其于大写意花乌创作,原本只是作为—种应景式调节,故兴之所至,逸笔墨戏,唯性所宅,但画家以其卓荤天资
期刊
王天民  笔名海风。1944年生于安徽省涡阳县。浙江台州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王天民书法与写意山水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书画艺术名家创作专项课题高级研修班导师。曾任八大山人研究学会理事、安徽省现代书画研究会会长,多次出席国际、国内学术活动与艺术交流。书画作品为国内外多家美术博物馆收藏。在国家核心期刊和其他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90多万字)。曾出版专著《艺术概论》《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期刊
翟为民  1949年出生,籍贯河北省正定县。1969年参军,1979年转业。现为合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合肥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徽省机械工业设计院、安徽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任职。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习书画,多次参加省市画展。2017年参加了全国第八届书画大赛并荣获优秀作品奖:同年8月份参加了安徽省国力书画院举办的“安徽百名实力书画家”评选,进入前百名,荣获最具實力奖;2017国庆节期间作品入选亚明
期刊
陆晨辉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吴印社社员、南京印社社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苏州政协书画室特聘书法家、首批“姑苏宣传文化青年拔尖人才”。作品曾获百年西泠乐石吉金——西泠印社大型篆刻选拔活动优秀奖、首届“呆云轩杯”全国青年篆刻展一等奖、第四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探索与发现——全国青年书法家协会联盟首届双年展二等奖等,并曾入选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西泠印社诗书画印篆刻展、第二届
期刊
刘旦宅  1931年生,2011年去世。原名浑,叉名小粟,后改名旦宅,别名海云生。浙江温州人,自幼喜好绘画。1941年便在温州举办“十龄童刘小粟画展”。1949年后,为上海市大中国图書局、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绘画插图、连环画。1985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任、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擅长中国古典著作人物画。所绘《红楼梦十二金钗》邮票,曾获19
期刊
姚玲  安徽寿县人。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寿县政协第十六届常委、寿县文联常委、寿县青少年书画大赛评委、寿州书画院画家、寿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师从著名花乌画家朱宝善先生。深研近代大师任伯年、吴昌硕作品。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各类展事活动,入选多部专业画集并获奖。2008年举办个人中国花乌画展;2016年《姚玲中国画集》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搜狐等多家网站媒体对其人及艺术进行报道,《华人时刊》《中
期刊
一  90岁的谢云先生正在创造着奇迹,他的身心已经化为了天地间那个飘舞着的蝴蝶,在飞,在舞,在游荡,在观察,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在天地与宇宙之外,在蓊郁的树林之间,在群山与长城之间……  每一次看到谢云先生的作品,都让人激动。读他的绘画,完全不是读一位专业画家作品的那种感觉,而是在他画笔的情境之中感觉到了这样的一个人,一种深厚的万象缤纷之间那种单纯与执着,一种文学的情境。书法代表了先生创作的一面,绘
期刊
李永  1978年生,江苏沭阳人。2002年7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师从黄悖、苏金海先生等;2008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为周永健、曹建先生:201 5年6月毕业于暨南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书法方向博士学位,导师为曹宝麟先生。现为广东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书法学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教育厅“干百十”工程重点人才培养对象、广东青年书法家协会
期刊
李剑锋  四川乐山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美学博士学位。师从郑晓华教授,主攻书法理论与实践。曾任艺术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中国书法》杂志编辑。獲教育部“学术新人奖”。现为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海粟美术馆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导师。发表《日藏苏轼书太白仙诗卷考》《从苏轼评蔡襄书法论到其“尚法”思想》《清刻苏轼书(四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