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6例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boy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1996年12月至2006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情况.结果 辅助检查超声诊断率90%,CT诊断率95%,MRI诊断率100%.其中恶性肿瘤26例,完全切除率50%,合并脏器切除率31%;良性肿瘤10例,完全切除率80%,合并脏器切除率10%.术后复发6例,再手术5例,均完全切除,1例拒绝再手术,1年内死亡.结论 超声和CT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的关键.对复发肿瘤应争取再次手术,达到延长生存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在胃癌及胃腺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C基因蛋白在30例胃癌,30例不典型增生,30例肠上皮化生(肠化)和10例胃腺瘤,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PC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胃腺瘤(50%),肠化(66.7%),不典型增生胃黏膜组织(53.3%)及胃癌(60%)中比正常胃黏膜(90 %)明显降
目的 观察肌松监测状态下,两种非去极化肌松药不同阻滞深度时给予新斯的明拮抗的时机、效果及心血管方面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分别给予肌松药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用4个成串刺激尺神经监测肌松程度.手术结束后给予新斯的明和阿托品拮抗残余肌松作用,并连续监测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结果 手术结束时所有患者仍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选用0.04 mg/kg新斯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