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宫人扮“昭君”不是忠烈杨门女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ao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洁蕊堂藏有一件康熙五彩人物故事图纹棒槌瓶,高40多厘米,器形高大而不失俊秀。盘口接长直颈,肩部外折,缓坡斜肩,垂直向下为长筒瓶身,收尾处柔和内敛,曲线温婉,举重若轻。盘口侧影呈圆台形,微微上窄下宽,稳重而不呆板,周围饰椭圆云雷纹。颈部通景绘庭园婴戏图,为首一男孩上身套深蓝绣花圆领绸衣,下穿绿裤,右手高举一盏纸扎红色荷花灯,在逗引面前一位着红袄绿裤的男孩。蓝绸衣男孩身后跟着两位绿衣男孩。前面一位着黄裤,右手拿毛笔,左手握金锭,动作和器物搭配谐音吉祥寓意“必定(如意)”。后面一位男孩绿衣上绣花,穿红裤。四男孩中有三位两臂平举或张开,手掌向上或一上一下,为传统婴戏图中习见,背景画山坡一角,矮灌木青苔绿草清晰可辨,中近景点缀传统庭园小品,包括两段木制栏杆,栏杆衔接处立着木雕莲苞状望柱头,一簇浓绿芭蕉叶和太湖石组合,绿叶中间窜出螺旋状新叶,绿叶芭蕉与背后绽放的老枝红梅相得益彰,太湖石空、瘦、透。空地上放一黄色镂花瓷鼓墩,旁置搁着勺子的绿色瓷水盂。婴戏图寓意多子多孙,适合棒槌瓶作为陈设瓷烘托家庭喜庆气氛。直颈下部外折成斜坡肩,锦文作地,环状分布四款椭圆花边白地开光,花边为蓝绿两道框线。开光之间分别饰四朵相同的红色平面千叶菊,开光中绘不同折枝四时花卉,依次为夏荷、秋菊、冬梅、春牡丹。棒槌瓶足胫收敛处先施一道米黄窄带,接以一道淡孔雀蓝宽带,上以米黄绘简体仰莲瓣纹。胫足部外折施白釉,足圈刮釉露胎。棒槌瓶足胫收敛处先施一道米黄窄带,接以一道淡孔雀蓝宽带,上以米黄绘简体仰莲瓣纹。胫足部外折施白釉,足圈刮釉露胎。


  瓶身主纹绘庭园楼阁、粉墙阑板、茂树巨石,五位彩衣骑马女子在其中扯缰绳扬马鞭,或你追我赶,或迎头回旋,热闹非凡。画面正中矗立一楼阁,一位壮硕男子站在栏杆后面,手舞足蹈,激动得抬腿跨出了扶栏。他头戴乌纱帽,身穿蓝色圆领官袍,胸前缝绣花补子,腰缠玉带。身后站着红衣、绿衣两位士子,正在自顾自攀谈。楼下骑马女子扎鬟髻,插凤簪,穿红、蓝、绿对襟绸衣,腰扎绦带,下着马面百褶裙。一青衣女子正迎头向蓝衣白裙女子驶去,而蓝衣女子的红斑马竟不回避。一红衣女子在马上回身,似乎在向楼上男子献媚。她身后紧跟一绿衣红裙女子,围红色云肩,身下的黄骠马正撒蹄飞奔。清代早期,特别是康熙朝,景德镇窑口烧制了许多以此纹饰为题材的瓷器,以五彩居多,青花次之,有大型盖罐、观音尊、大盘、大碗等。值得注意的是,此题材瓷器几乎不见于国内公立博物馆收藏,因而几乎不为学术界所知。因这一纹饰中女子骑马驰骋于庭园的情景,让人易与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习武女子团队“杨门女将”相联系,所以历来拍卖图录撰写人陈陈相因,将其说成是“杨门女将”题材。事实上,“杨门女将”故事中并无此场景,这一清代早期颇受欢迎的图像题材脱胎于隋炀帝杨广在其西苑离宫观看宫人跑马的一则传说。


  讲史小说《隋唐两朝志传》又名《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大致于明代中晚期成书流传,现存最早的有万历己未年(1619年)姑苏龚绍山刊本,书前题署“东原贯中罗本编辑,西蜀升庵杨慎批评”。一百二十回中的第一、二章渲染了隋炀帝杨广铺张放荡的私生活。隋朝开国皇帝的次子杨广在13岁时被封为晋王,于公元604年借权臣杨素的势力登基,成为隋朝第二位皇帝,死后谥为“炀帝”。隋炀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宫中除了皇后以外,号称有“十六院夫人”和数以千计的宫女。民间流传着他的各种故事,存世的文学艺术作品反映了这个现实,其中著名的情节包括笙歌达旦的宴饮、游湖观赏宫女采莲、在离宫西苑看宫女跑马、下江都(今扬州)雇用殿脚女拉纤等。关于宫女在洛阳城外的西苑跑马,《隋唐两朝志传》中写得比较简略:“每于月夜,放宫女数千骑,游于西苑,作《清夜游》曲,令宫女善歌舞者,于马上奏之。自是之后,或游于渠,或玩于苑,具以女乐相随,荒淫宴乐,无时休息。”10余年之后,齐东野人编著的《隋炀帝艳史》问世,凡四十回,主要采撷唐宋笔记诸如《大业杂记》《隋遗录》《海山记》《开河记》《迷楼记》等,写尽隋炀帝的各种奢靡生活。崇祯辛未年(1631年)作者自序云:“構《艳史》一编,盖即隋代炀帝事而详谱之云。”上述《隋唐两朝志传》中的几行字,在《艳史》中铺叙成了第十一回《泛龙舟炀帝挥毫 清夜游萧后弄宠》中的主要内容:


  萧后道:“目今秋月正清,贱妾要陪圣驾到西苑一游,不知陛下允否。”炀帝道:“御妻要游,不可草草。明日趁此月白风清,须作一清夜胜游,方得快畅。”萧后道:“既作夜游,宫中这些妃妾皆未到西苑,就带她们去看看也好。”炀帝道:“这个使得,明日叫御林军,多拨些马匹,与她们骑在马上奏乐。朕与御妻从御道上,一路看月而去,有何不可?”萧后大喜道:“如此最妙。”……这月色十分皎洁,照耀的御道上,就如白昼一般。众宫人都是浓妆艳服,骑在马上,或抱鸾笙,或鸣凤管,一簇绮罗,千行丝竹,从大内直排至西苑,只疑是仙子临凡,真不羡人间富贵。但见:笙箫一派宫中出,丝竹千行马上迎。圣主清宵何处去?为看秋月到西城。


  差不多又过了一甲子之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褚人获(康熙二十年前后在世)在其新作《隋唐演义》第三十五回“乐水夕大士奇观 清夜游昭君泪塞”中借鉴了《隋炀帝艳史》中相应情节。郑振铎先生曾经评论说:“褚人获的《隋唐演义》前半部便全窃之于《艳史》”(见郑振铎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册第六十章《长篇小说的进展》)。然而,此回中宫女马队出演《王昭君出塞》及宫女自制《塞外曲》的情节就未见于《艳史》。这一新出的情节在后世形成一个独立的图像传统,因此不容小觑,郑氏前引论断看来有失缜密。在《隋唐演义》中,隋炀帝车驾出行,去西苑游玩,一行来到畅情轩,那轩四面八角,宏大宽敞,台基皆是白石砌成,轩内结彩张灯。隋炀帝观看节目,一二十骑宫女,扮作盘头蛮妇,只见袁宝儿骑着马,如飞跑去,接着众人,辄转身扬鞭领头,带着马上奏乐的一班宫女,穿林绕树,盘旋漫游。炀帝听了,便道:“这又奇了,他们唱的,不是朕的清夜游词,是什么曲,这般好听?”沙夫人道:“这是夏夫人要他们装‘昭君出塞。’连夜自制了《塞外曲》,教熟了他们,故此好听。”炀帝也没工夫回答,伸出两指,只顾向空中乱圈。正说时,只见一二十骑宫女,不分队伍,如烟云四起,红的青的,白的黄的,乱纷纷的,一阵滚将过去,直到西南角上,一个大宽转的所在,将昭君裹在中间,把乐器付与宫娥执了,逐对对跑将来……(《隋唐演义》第三十五回)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刊印的《隋唐演义》版本中,载有《清夜游昭君出塞》这一章回的木刻插图,将文学描写转换为图绘形象。图中可见畅情轩高耸在云雾中,张灯结彩。隋炀帝和萧后周围簇拥着众嫔妃,身后还立着两名打着宫扇的宫娥。他们坐在楼阁上凭栏观赏楼下的宫女马队,队伍中一女骑者头饰上插着两根长长的翎毛,代表远嫁西域的王昭君(王昭君本事参见拙文《含悲远嫁来天涯-谈仇英临摹的“明妃出塞”图》,载《读者欣赏》2016年2月号)。将康熙棒槌瓶上所绘人物故事图与此插图相比,即可见其滥觞。瓷瓶上画的是简版的《隋炀帝观宫女跑马图》,虽然楼内隋炀帝身边只有两位廷臣,跑马宫女手中也没有乐器,只有一条马鞭,但是,通观整个构图,帝王登楼观礼和宫女马队驰骋这些关键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基本关系都一样,两图之间有着无法否认的亲缘关系。






  描繪隋炀帝在西苑观赏“昭君出塞”月下跑马演出的图像传统流传不广,除了《隋唐演义》那幅插图之外,存世图像主要装饰在清初瓷器上,不过此图像在工艺美术界绵延不绝,直至晚清民国时期还出现在苏州桃花坞年画上,有一张题为《新彩昭君跑马》。图中城楼上有君王观看,楼下有围栏和门洞,宫女的马队正在两侧城门洞之间循环行驶。张道一编选、高仁敏书写图版说明的《老戏曲年画》一书将此年画判为“清代晚期”,而马志强编撰的《中国民间孤本年画》则将此画定为“民国”,两书都为其写了图注。《老戏曲年画》的图注说:“《新彩昭君跑马》汉元帝梦中见王昭君,命毛延寿迎娶,毛因勒索未遂,定计将昭君打入冷宫。后林皇后救出昭君,毛延寿逃至番邦,唆使单于派兵索取昭君。昭君为了国家大计,同意出塞。元帝忍痛送昭君往匈奴,昭君离中原时怀抱琵琶悲痛万分。本事见《双凤奇缘》《王昭君》《汉明妃》。”后出的《中国民间孤本年画》中,图注甚为简略:“汉元帝时,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宫女王嫱(昭君),入宫数岁,未得临幸,被选送和番。皇帝召见,其相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已晚,只得令昭君和番。”很明显,两书作者都没有仔细研读画面细节,而且对这一图像传统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仅仅根据年画上的榜题《新彩昭君跑马》,不约而同地望文生义、将此画定位为王昭君题材。试想,如果年画真是描写王昭君离开中原去西域和番的“出塞”场面,宫女的马队为何正在反向驶入君王右手的城门洞呢?而且,年画榜题中“昭君跑马”情节,根本不存在于王昭君最初故事之中。对照清初《隋唐演义》中隋炀帝观赏“昭君出塞”月下跑马演出情节的插图,以及瓷器上同题图像,可知年画所绘非“昭君出塞”,而是“隋炀帝看宫女‘昭君出塞’马队表演”的一个版本。在世存的一件康熙朝五彩盘的盘心和南昌大学博物馆藏一对盖罐的器身上都绘有此图纹,将瓷画与年画两相对照,可见这种宫女马队在城门下绕圈的图像同瓷器上常见的宫女马队在墙洞和荼蘼架下穿插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视为两者出自同一母题的胎记。
其他文献
在米兰的洛迪区,意大利艺术家Biancoshock将废弃的下水道系统改造成了地下住所。此次创作是为了完成系列作品“Borderlife”,艺术家一共构建了三间地下室,所有作品均位于空置的地窖和重金属门板下方。这三间地下室包括:一间小厨房,墙上挂着厨房用品和钟;一间极小的浴室,墙上安装着喷头,挂着一条毛巾;一段狭窄的走廊,墙壁上挂有一幅画和一个帽子。  该系列作品旨在令那些被迫居住在严重密闭空间里的
期刊
在旅游熱的今天,每每走进清代皇家宫殿,都仿佛走进了书画的海洋。从门牌、殿牌、匾额,再到宫殿内的贴落及书画作品,都能感受到艺术的气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文物上面都钤有“某某御笔之宝”印章,且印章多钤于作品的正上方。钤印的位置并不是随意钤盖的,也有一定的章法。譬如,姓名印一般钤盖于签名的下面,藏书印钤于图书的边角处等。而在清宫,这种讲究就更为明显,无论是玺印的内容及位置,都充分说明了钤盖此印的等级
期刊
为了代替谈自己的画,我已把自己十年来的生活和心情的一面在这里谈过了。但这文章的题目不妨写作“谈自己的画”。因为一则我的画与我的生活相关联,要谈画必须谈生活,谈生活就是谈画;二则我的画既不摹拟什么八大山人、七大山人的笔法,也不根据什么立体派、平面派的理论,只是像记账般地用写字的笔来记录平日的感受而已。因此关于画的本身,没有什么话可谈,要谈也只能谈谈作画时的因缘罢了。  约十年前,我家住在上海。住的地
期刊
提到鲲鹏,人们的脑海里先浮现出《庄子·逍遥游》开篇中那些写鲲鹏的句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那如同垂天之云的鹏翼,特别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豪放壮观的气势,足以打开狭小的经验视界,去想象、感受那无穷的庞大与超迈自由的境界。《庄子》不仅是一部
期刊
清代御窑到嘉庆以后,伴随清朝内忧外患,日薄西山。随着大清皇朝覆亡,御窑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清朝御窑史的最后百年,也是中国御窑史的最后百年。  最后百年  乾隆后期,国家承平日久,改革动力渐失,痼疾逐一显现,明显呈现颓势。景德镇御窑也一样,从乾隆帝死到大清朝亡,皇帝重视不足,国家财力不支,工匠墨守成规,战火连续不断,百年之间,江河日下。  嘉、道、咸三朝66年,是御窑缓慢衰落期。嘉庆朝的内忧如白莲教民
期刊
以色列,在沙漠里找鸟?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事实却是,作为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春天的内盖夫沙漠南部的埃拉特可以观赏到300多种鸟,也吸引了全球顶级“鸟人”前来角逐这场名为“Champions of the Flyway”(迁徙飞鸟冠军)的观鸟大赛。  我的第三次以色列之行是在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候鸟们迁徙的时节,那是一场特殊的观鸟旅行。几个月前,受到长居北京的英国鸟类学家唐瑞(Terry Tow
期刊
富贵吉祥是每个人的愿望,然而现实中能够将其实现的人毕竟很少,更多的人只能先去追求精神上的小康。但是,精神世界有大有小,见识程度有深有浅,如何通过一种方式让所有人皆能理解?于是借助那些具有美好寓意的动物去表达自身追求的方式应运而生。这些动物有现实中的、传说中的,有美的、丑的,但经过我们的特殊寓意系统改造之后,成为约定俗成的基本观念,成为形象化的符号。出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人,都能解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愿望,
期刊
与凤凰的高贵不同,喜鹊是日常可见的俗鸟,常常在村头树梢鸣唱,所以多被用来象征吉祥和好运。喜鹊报喜之说由来已久,相传贞观末年,南唐黎景逸居住在空青山,住所旁有鹊巢,黎景逸常常给喜鹊喂饭。后来附近有人丢了布,诬告景逸偷盗,于是景逸便被关进了监狱。黎景逸当然不承认,官吏就准备用刑,就在此时,喜鹊飞到楼上向他报喜,并且化身为使者,假传圣旨,帮助景逸脱难。这样的报恩故事,更增添了喜鹊的好名声。  更早的传说
期刊
“鸿前麟后,燕颔鸡喙,蛇颈鱼尾,鹳颡鸳腮,龙纹龟背”—凤凰不仅拥有不凡的外形,亦有较为特殊的习性,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因此其身份高贵,亦被视为祥瑞的象征。有凤来仪、雷霆不作、风雨不兴、川谷不澹、草木不摇,天下就会出现太平景象。凤凰来栖,百鸟就会来朝;凤凰死去,仍有百鸟相从,群鸟来吊。凤凰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凤凰众德兼备,是传说
期刊
无论是沙鸥、江鸥还是海鸥,都属于鸥科,作为一种鸟类,它们多生活在水边,靠啄食鱼虾生活,并无奇特之处,但是当文人的情感投射到它们的身上,将它们赋意之后,白色的鸥类便成了自由的象征。  提起沙鸥,人们的脑海中自然容易想起杜甫的那句“天地一沙鸥”来,这个名句出自杜甫的《旅夜书怀》诗: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大概写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