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治疗与细胞色素P450 2D6/C188T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来源 :上海精神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e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利培酮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与其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2D6(cytochrome P450 2D6, CYP2D6)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88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和96例健康对照者作病例-对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评分评价利培酮疗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CYP2D6 exon Ⅰ的C188T位点突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脑灌注特点与潜在意义.方法开放性收集门诊和住院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病人35例;进行99mTc-双半胱乙脂(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脑血流灌注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10年变化的情况.方法对本院1991年和2001年临床各科住院病人邀请精神科会诊的数量、科室分布、精神科诊断与处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年
目的探讨人格障碍评估(PDA)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PDA和PDQ-4+分别对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80例正常人进行评估.结果在PDA中,精神分裂症组的9种类型的人格
目的建立快速、正确、有效的精神疾病社区康复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传递、汇总、统计精神疾病社区康复资料,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精神疾病社区管理
在精神损伤和伤残鉴定中伪装坏的案例时有发现,笔者在对1起矿难幸存者共7人的伤残鉴定中发现集体伪装坏的现象较为罕见,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