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示范性高中“超大规模化”的思考

来源 :广东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由来
  
  目前,在各地倾力建设示范性高中的大背景下,示范性高中已经无可置疑地成为一个地方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日益强烈,人们渴望自己的子女接受优质教育。这种需求客观造成了这样一种趋势:一些地方的示范性高中(或名牌高中)开始扩张,先是增加班容量,扩建、扩展校区,扩大办学规模,后就是扩张校区,由校本部扩张到外面的校区,由一所学校扩张为几所甚至更多所分校;在校学生人数节节攀升,由2000人/校到3000人/校,再到5000人/校乃至8000人/校或更多。由此可见,许多地方的示范性高中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以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为理由,开始超大规模化建设,且已呈现出无限扩张随意增大的势头,导致许多地区不顾当地实际,盲目“跟风”,倾其所有大规模举债搞示范性高中建设,超出政府和百姓的承受力。凡此种种,在笔者看来,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无限扩大办学规模之间并无必然关系,学校的超大规模化并非就能扩展优质学校原有的“优质”,生成新的“资源”,相反,一些示范性高中在盲目、任意、无限超大规模化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原先的“资源”被稀释了,“优质”衰减了,“示范”失“范”了,并且学校的无限扩张会连带产生一系列学校管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认真分析、研究示范性高中超大规模化衍生的种种问题,探索示范性高中的适宜规模并思考示范性高中规模化办学应有的策略性选择等实际问题。
  
  二、示范性高中“超大规模化”引发的问题
  
  过多占有有限教育资源,人为加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示范性高中急速规模化发展导致教育经费高中阶段分配不均显而易见;除此,在示范性高中与普通高中之间,教师资源配置不均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示范性高中超大规模化还引发了“生源大战”,催生了地域封锁、地域保护措施等“新生”事物。
  学校组织管理的滞后与不相适应。示范性高中超大规模化客观要求学校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相应变革,但事实上许多学校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仍沿袭固有模式,没有作相应变革,完全滞后于学校规模扩张,表现出诸多不适应。
  还有的是来自实践的困惑。例如,某地一所国家示范性高中,是当地名校,地道的优质学校。近几年,学校连番扩大招生规模,使在校生由1500—1800人迅速攀升到3000多人。班额、人数的剧增,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仅就班主任队伍建设一项,就给学校德育部门出了难题。
  生源素质下降,严重制约学校前进的步伐。示范性高中超大规模化还引发出生源素质下降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前进的步伐。出于“做大做强”的本意,结果却事与愿违,学校是做“大”了,但并没有做“强”——招收生源素质要求降低,培养的毕业生素质下降。
  体育锻炼场地不足。另外,近些年示范性高中在大规模扩张过程中,注意力多放在学校功能场室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的添置上。在许多示范性高中,你可以看到设计新颖的现代建筑、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室、实验室、语音室和多功能辅导室,也可以看到先进齐全的实验仪器和设备等,但很少能看见宽阔的运动场和足够的体育锻炼场地,可以说学生体育运动场地和设备设施建设是被大多数超大规模学校忽略了。
  校园安全隐患。示范性高中的超大规模化还给校园安全带来隐患。学校学生人数过多,管理难度自然加大,特别是课间进行广播体操、体育活动、放学等特定时段,楼道拥挤,运动场人山人海,校道的人流、车流混杂,安全隐患大;超大规模学校大都有学生住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场所也极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管理上稍有不慎或漏洞,
  就将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
  
  三、示范性高中规模办学的策略性选择
  
  当前,示范性高中规模扩张势头强劲,国家要创办1000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规划业已出台。这些示范性高中的建设缓解了社会对优质高中资源的需求与高中教育总体规模不足的矛盾。但如果一味大量新建高中学校或大规模扩张在校学生规模势必会影响示范性高中建设的成效。因此,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必须系统考虑,统筹兼顾,进行策略性选择。
  加强规划,统筹兼顾。示范性高中扩大规模必须建立在规划引领的基础之上;规划制定必须坚持规模适度原则和统筹兼顾原则。我国现有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偏低,有必要在示范性高中建设中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的标准。现有的示范性高中评估方案要求高中班数不少于18个,每班不少于50人,校均在校生数要求达到900人,这对于提高现有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效益是重要的保证。但实际上由于示范性高中不断追求巨型化,一些正在进行示范性高中建设的学校提出的学校规模设想大多在3000人以上,有的已经达到5000人甚至更多。这种超大规模高中学校的出现,隐藏着规模不经济、过高负债、制造新的区域、城乡和校际不均衡等风险。因此,有了最低规模标准,还应研究、探索示范性高中学校规模的最高标准,以防范、化解示范性高中超大规模化产生的各种风险。
  加强对示范性高中办学宏观研究、监管和评估管理。加强对示范性高中办学适度规模的宏观研究、监管和评估管理。对示范性高中的适度规模研究应通过成本核算、专家评估等确立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不同教育发展基础水平地区的适度规模。借鉴美国对高中规模经济的研究,目前应首先加强农村地区示范性高中与城市示范性高中办学规模的区别研究;同时,还应建立起示范性高中规模扩张与学生学业成绩、辍学率、师生关系、学校管理等多维度的监管和评估体系,坚决遏制学校超大规模化趋势,对规模过大的学校应坚决缩减,规模不达标的学校应提高招生数。
  正确处理示范性高中与普高发展的关系。示范性高中的建设不能以牺牲普通高中的发展为代价,示范性高中建设应充分体现其注重教育科研和教学管理改革的特征,注重其办学理念与发展内涵的丰富、完善与深化,不能演变为对普通高中资源的抢夺与生存空间的挤压;示范性高中应充分体现其先进性,发挥其示范性,辐射、影响、带动普通高中的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学生人数的超大规模。
  示范性高中的建设最终必须以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以整体提升当地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为己任。这才是示范性高中规模化办学的生命力所在,是实现学校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所依赖的基础,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使课程建设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作
心智模式是指人们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心态。心智模式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是根深蒂固.不易改变;第二是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有缺陷,而这种缺陷会影响我们的世界观但自己往往毫无
目前唐钢焦炭的检验方法主要是冷强度及热转鼓强度,该方法均不能精确反映高炉内的实际条件。真正有意义的参数是焦炭反应至一定程度后在真实温度下的抗压强度。本实验采用可
学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初中学校体育课是基础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