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迎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大的信息技术教师提高自身教育理论修养,加强教学实践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育理论;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张晓亮(1982-),男,山东齐河人,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助教;李耀青(1981-),女,山东陵县人,山东省德州市公安局。(山东 德州 25303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131-02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引发了社会、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20世纪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引领了新一轮改革的热潮。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技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教育界也对技术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越来越多的人视信息技术为突破传统教学的契机,认为技术将会为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冲击,对教学情景充满了希望。但是到目前为止,技术并没有像人们所憧憬的那样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什么?
探究起来因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教师是否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值得深思。
一、信息技术的本质及培养目标
对信息的一般理解是“音信、消息”,而从古代的“边塞烽火”到今天的“互联星空”,信息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由语言、文字、符号、数字、指令、代码、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各样载体所表示出来的事物的特征、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等,都是信息。[1]
同时,技术也是一个承载着过多内容的术语,它一度指知道如何制作物品,即实用艺术,或者是对实用艺术的研究。但是,技术也用来指发明创造,如铅笔、电视机、阿司匹林、显微镜等人们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技术涉及某些人类活动,如农业、制造业甚至涉及动物饲养、选举或战争,这些进程都会改变世界的某些方面。此外,技术有时还指那些生产和使用发明创造的工业机构和军事机构。从以上这些意义上讲,技术具有经济、社会、道德和审美特性,这取决于技术被用于何处,以及人们对技术使用的态度。[2]但技术的先天缺陷是它本身不能对信息进行整合。在要素主义看来,很多时候,教育仅仅是信息的集合,但是信息本身并不提供怎么去应用、排列和判断信息,这种能力只有在学生开始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解释和排序才能逐渐获得。[3]
一直以来,信息技术教学偏重于技术层面上的实用技术,忽略了它另一方面信息素养的形成。在这种教育价值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准确掌握了一种操作手段,却不知这种手段应用在何处,它也许就会走向加拿大学者Ursula Franklin所说的:“将来的公民也许可以从电脑中获取读写能力,但代价却是道德素养和历史知识的确失。”[4]
在我国,一般认为信息技术既是一个操作体系,也是一个认知体系,由信息技术所构成的课程,是促使人们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工具课。如果说这种理解还偏重于技术的工具性的话,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科学素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用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技术课程的性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同时,它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里的信息素养用英文表述应该是“Information Literacy”,它绝不同于“Computer Literacy”或是“Net Literacy”。由此可见,信息素养的本义应该是更多的强调一种文化理念,而不仅仅是某种实用的技术手段。因为“技术之于手段就像大脑之于精神。”[5]技术只有在相应的社会环境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从而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之后,才可能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
当然,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信息素养的有效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面对激烈竞争的21世纪,本次的基础教育改革正是一剂强心针,在它的指引下首先要从理论层次上真正接受,而不是像许多人那样只是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抱怨,如学生的基础太差不实践不行。其实,这本身就是与新课表相矛盾的,新课标已把立足实践作为技术课程的第一位,从哪里说起不让实践呢?
有了思想上的保证,下一步就要真正将这种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了。
二、教学过程及教师作用
1982年,北京大学等五所大学附中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实践,拉开了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帷幕。也许正是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开端与计算机学科,导致了日后的教学一直脱离不掉学科范围内的静态知识、功利效用及抽象精神的笼罩,这从日常用语中可窥见一斑,如信息技术教师常被称做计算机教师,信息技术课也常被称做计算机课。
如果真的把信息技术课上成计算机课的话,不但不会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素养,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因为,就当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说,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与真正的计算机科学相去甚远。不妨看看现实中的日常教学,有的学生学完了此门课程,学到的仅仅是打字,有的甚至连网络是什么都一无所知;也有的学生经常上网,但他们仅仅是聊天和打游戏。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整个社会与教育的大系统的影响有一定关系,比如硬件资源有限,信息技术课时不足,学生升学压力过大等等。但能说与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教师不无关系吗?
其他课程由于历史悠久,经历了传统的积淀和外来的借鉴,同时又随时代的变换,不断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此相比,信息技术教学却相形见绌了,在学习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运用的却是一成不变的原始教学手段。在教师把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运用以记忆和模仿、听讲和练习为主要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法的同时,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不断销蚀、萎缩,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枯竭。 过去人们总是相信技术改革是由硬件推动的,而在相当大程度上忽视了各项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所能起的作用。[6]新课程正是致力于改变这种状态,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倡导合作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其中“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是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它是一种全新教学目标的体现。
而教学改革和提高的关键又有赖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引领作用。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理想。为此,根据个人的一点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培养目标,在学生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科学素养的提升
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同于大学里的技术课程,它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一方面的尖端人才,而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成长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2.提升理论修养,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自觉地用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来引导教学实践,充分认识到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知识的传授也不会自觉转化为能力的培养和品德的形成。因此,教师的真正目标不只在于培养的学生掌握了哪些软件,做出了哪些作品,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打造其人生发展的基石。
3.重视学习过程,在不摒弃传统教学形式的模式下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运用
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经历了历史的考验,自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却不能墨守成规,不顾现实条件的变化,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单纯运用这种传统教学手段。应在此基础上,根据当时当地的资源,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比较,发现有意识创设教学情景,利用“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4.挖掘学习潜力,重视训练和培养各种学习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还有一个特殊的教学难题:由于现实各种条件的差距造成的学生信息技术起点的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发现不同学生的兴趣点及薄弱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所有学生都完成教学最低目标的基础上,兼顾起点高的学生,保持其学习优势,加深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又使那些起点低的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自我学习和向外界学习的能力。
5.加强学科整合,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拓宽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以信息的获取、处理、运用为基础的,而信息的触角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信息技术的学科基础计算机科学又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学习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有效信息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熟知并感兴趣的文字、历史、地理知识作为搜索;学习程序设计时,教师可以将典型的数学题目或熟悉的物理公式的解决方法与其传统解法对比,这种有意的学科整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
6.探究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挥研究的主体性,不断实现教学理论的超越
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最主要的工作,在掌握了正确的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必须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认真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应改善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化水平,才能最终实现高质量的、人性化的教学目标。
三、小结
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它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有经验创新的喜悦,也有道路前进的曲折。伴随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征程,其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无疑成了指引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盏灯塔。同时,它也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同时也让教师在反思和实践中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济良,李尚任.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素养的基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3]卢炳惠.对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反思[J].教育学报,2005,(4):61-63.
[4]Ursula Franklin.The Real World of Technology[M].Toronto:CBC Enterpress,1990.
[5]Neil Postman.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M].New York:Penguin,1985.
[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素养的基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育理论;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张晓亮(1982-),男,山东齐河人,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助教;李耀青(1981-),女,山东陵县人,山东省德州市公安局。(山东 德州 25303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131-02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引发了社会、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20世纪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引领了新一轮改革的热潮。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技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教育界也对技术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越来越多的人视信息技术为突破传统教学的契机,认为技术将会为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冲击,对教学情景充满了希望。但是到目前为止,技术并没有像人们所憧憬的那样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什么?
探究起来因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教师是否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值得深思。
一、信息技术的本质及培养目标
对信息的一般理解是“音信、消息”,而从古代的“边塞烽火”到今天的“互联星空”,信息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由语言、文字、符号、数字、指令、代码、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各样载体所表示出来的事物的特征、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等,都是信息。[1]
同时,技术也是一个承载着过多内容的术语,它一度指知道如何制作物品,即实用艺术,或者是对实用艺术的研究。但是,技术也用来指发明创造,如铅笔、电视机、阿司匹林、显微镜等人们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技术涉及某些人类活动,如农业、制造业甚至涉及动物饲养、选举或战争,这些进程都会改变世界的某些方面。此外,技术有时还指那些生产和使用发明创造的工业机构和军事机构。从以上这些意义上讲,技术具有经济、社会、道德和审美特性,这取决于技术被用于何处,以及人们对技术使用的态度。[2]但技术的先天缺陷是它本身不能对信息进行整合。在要素主义看来,很多时候,教育仅仅是信息的集合,但是信息本身并不提供怎么去应用、排列和判断信息,这种能力只有在学生开始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解释和排序才能逐渐获得。[3]
一直以来,信息技术教学偏重于技术层面上的实用技术,忽略了它另一方面信息素养的形成。在这种教育价值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准确掌握了一种操作手段,却不知这种手段应用在何处,它也许就会走向加拿大学者Ursula Franklin所说的:“将来的公民也许可以从电脑中获取读写能力,但代价却是道德素养和历史知识的确失。”[4]
在我国,一般认为信息技术既是一个操作体系,也是一个认知体系,由信息技术所构成的课程,是促使人们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工具课。如果说这种理解还偏重于技术的工具性的话,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科学素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用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技术课程的性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同时,它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里的信息素养用英文表述应该是“Information Literacy”,它绝不同于“Computer Literacy”或是“Net Literacy”。由此可见,信息素养的本义应该是更多的强调一种文化理念,而不仅仅是某种实用的技术手段。因为“技术之于手段就像大脑之于精神。”[5]技术只有在相应的社会环境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从而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之后,才可能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
当然,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信息素养的有效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面对激烈竞争的21世纪,本次的基础教育改革正是一剂强心针,在它的指引下首先要从理论层次上真正接受,而不是像许多人那样只是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抱怨,如学生的基础太差不实践不行。其实,这本身就是与新课表相矛盾的,新课标已把立足实践作为技术课程的第一位,从哪里说起不让实践呢?
有了思想上的保证,下一步就要真正将这种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了。
二、教学过程及教师作用
1982年,北京大学等五所大学附中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实践,拉开了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帷幕。也许正是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开端与计算机学科,导致了日后的教学一直脱离不掉学科范围内的静态知识、功利效用及抽象精神的笼罩,这从日常用语中可窥见一斑,如信息技术教师常被称做计算机教师,信息技术课也常被称做计算机课。
如果真的把信息技术课上成计算机课的话,不但不会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素养,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因为,就当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说,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与真正的计算机科学相去甚远。不妨看看现实中的日常教学,有的学生学完了此门课程,学到的仅仅是打字,有的甚至连网络是什么都一无所知;也有的学生经常上网,但他们仅仅是聊天和打游戏。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整个社会与教育的大系统的影响有一定关系,比如硬件资源有限,信息技术课时不足,学生升学压力过大等等。但能说与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教师不无关系吗?
其他课程由于历史悠久,经历了传统的积淀和外来的借鉴,同时又随时代的变换,不断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此相比,信息技术教学却相形见绌了,在学习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运用的却是一成不变的原始教学手段。在教师把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运用以记忆和模仿、听讲和练习为主要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法的同时,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不断销蚀、萎缩,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枯竭。 过去人们总是相信技术改革是由硬件推动的,而在相当大程度上忽视了各项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所能起的作用。[6]新课程正是致力于改变这种状态,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倡导合作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其中“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是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它是一种全新教学目标的体现。
而教学改革和提高的关键又有赖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引领作用。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理想。为此,根据个人的一点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培养目标,在学生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科学素养的提升
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同于大学里的技术课程,它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一方面的尖端人才,而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成长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2.提升理论修养,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自觉地用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来引导教学实践,充分认识到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知识的传授也不会自觉转化为能力的培养和品德的形成。因此,教师的真正目标不只在于培养的学生掌握了哪些软件,做出了哪些作品,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打造其人生发展的基石。
3.重视学习过程,在不摒弃传统教学形式的模式下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运用
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经历了历史的考验,自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却不能墨守成规,不顾现实条件的变化,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单纯运用这种传统教学手段。应在此基础上,根据当时当地的资源,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比较,发现有意识创设教学情景,利用“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4.挖掘学习潜力,重视训练和培养各种学习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还有一个特殊的教学难题:由于现实各种条件的差距造成的学生信息技术起点的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发现不同学生的兴趣点及薄弱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所有学生都完成教学最低目标的基础上,兼顾起点高的学生,保持其学习优势,加深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又使那些起点低的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自我学习和向外界学习的能力。
5.加强学科整合,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拓宽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以信息的获取、处理、运用为基础的,而信息的触角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信息技术的学科基础计算机科学又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学习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有效信息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熟知并感兴趣的文字、历史、地理知识作为搜索;学习程序设计时,教师可以将典型的数学题目或熟悉的物理公式的解决方法与其传统解法对比,这种有意的学科整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
6.探究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挥研究的主体性,不断实现教学理论的超越
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最主要的工作,在掌握了正确的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必须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认真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应改善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化水平,才能最终实现高质量的、人性化的教学目标。
三、小结
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它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有经验创新的喜悦,也有道路前进的曲折。伴随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征程,其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无疑成了指引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盏灯塔。同时,它也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同时也让教师在反思和实践中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济良,李尚任.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素养的基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3]卢炳惠.对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反思[J].教育学报,2005,(4):61-63.
[4]Ursula Franklin.The Real World of Technology[M].Toronto:CBC Enterpress,1990.
[5]Neil Postman.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M].New York:Penguin,1985.
[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素养的基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