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山马帮作为云贵高原的特殊产物,作为云南马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云南经济的特殊推进器,其加速了保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转变了保山人民的商品观、市场观。推动了保山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原本快要衰败的保山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使得保山在云南甚至中国的东南亚贸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以晚清这一历史时期为线索,系统叙述晚清时期保山马帮对保山商品经济的影响,进而探讨以马帮为推动力的保山商品经济所具有的边陲经济的特征。
【关键词】:马帮 ;保山;商品经济;影响
马帮作为云南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下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运输形式,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他们所管理的骡马所组成运输队伍的称呼。而正是这么一群人,使得云南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保山作为云南西南城市,运输迤西线的必经之地,马帮使得它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尤其商品经济的发展最为明显。
1.保山马帮的历史发展状况
马帮在云南究竟源于何时,没有留下确切的资料,但在《华阳国志·南中志》中有所提及,该书云:孝武时通博南山,度兰沧水,耆溪至巂,不韦县。…行人歌之曰:“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兰沧为他人。”[1](p.427)博南县在现在大理的永平县西,兰沧水即澜沧江,耆溪即怒江。兰津桥即横跨子今永平县岩洞与保山市平坡之间的霁虹桥,此地是滇西干道上的必经之路,马帮从此络绎不绝。而留下的只有沿途深深地马蹄印,代代相传的组织形式以及马帮给保山经济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1.1保山马帮的组织形式
马帮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保山也不例外。这种组织形式有头领,有管事;有一定的规矩,包括分配制度、纪律、违反帮规者的惩处办法,等等。这种组织形式按时间概念分,可分为长年性马帮与季节性马帮,前者是庞大的专业性马帮,后者是临时性的小型“拼伙帮”亦称“逗凑帮”。按隶属关系分,可分为官帮和民帮。官帮是由官府出面组织的,队伍一般都十分庞大,有的有骡马四五百匹以上,民帮就不一定,有大帮子也有小帮子。按民族分,主要有汉族、彝族、白族、回族、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帮子。此外,按经营路线来分,由于地缘关系,各地马帮在长期经营中逐步形成了各自一定的势力范围。它们分别为东路、西路、南路、西北路四大马帮。
1.2保山马帮的规模
马帮一般以20到30匹马作为一班,班下面设把,每4匹马编为一把,6把以上编为一班,每把设一位赶马人,他必须负责照顾这4匹牲口的驮运及饲养。因此,“把”是最小的马帮商队基层单位,然而规模因类型差异而不同,如官帮的队伍和规模是十分庞大的,有的马帮其规模通常在九十匹到上百匹不等。由清末发展起来的云南各地马帮,每次启运时,马匹至少数十匹,多则上千匹。由昆明至下关、保山、腾冲直至缅甸八莫一线,经常有4000–5000匹骡马往来运输,仅腾冲一口,马帮的年过量就有两万驮。而留下的只有沿途深深地马蹄印,代代相传的组织形式以及马帮给保山经济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1.3保山马帮的行程路线
马帮行走的路线可谓是四通八达,马帮路线因时期而不同,到了清代马帮的路线主要就在昆明、楚雄、大理、蒙化、永昌一线上。 [2](p.47)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马帮路线逐步分化为三大条,分别为迤东线、迤南线以及迤西线。位于西南边陲的保山,则是迤西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路线经过保山的主要有两条,一条为昆明—禄丰—楚雄—下关—保山—腾冲—入缅甸八莫。迤西线马帮经营的贸易不仅范围广而且路线相当长,全程约1173公里,2036华里,马帮需走33日。[3](p.52)这条路线常常以下关为货物运转的中心,向滇西、滇西北周边扩散,并不断的向缅甸等地扩散,再经康藏进入印度。通常它又以昆明为终点。
2.马帮对保山传统经济的影响
在晚清时期,随着外敌的不断入侵,马帮这一高原之上的特殊组织,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它不仅加速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也给保山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环境。
2.1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
云南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之多山区,交通不便,自然经济更封闭。所以,进入近代社会以前,云南农耕基本保持耕织结合的经济结构不变。保山亦是在这种男耕女织的环境下向前不断发展着。晚清时期,帝国主义国家觊觎中国广大的市场,进而向中国发动了经济侵略。云南首当其冲成为了西南运输线的要冲,大量商品进入云南后,带动了云南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云南地形陡峭,山路难行,马帮再次凸显其运输优势。于是帝國主义者制造的廉价机制棉纱、棉布以及棉花经过马帮之一运输渠道被大量的倾销到云南各地市场。大量的外来商品充斥着云南本地市场,价格和质量的优势使云南本就落后的自然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由于进口的英、美、日、印产的漂白布、斜纹布、直贡呢、甘地布,上海产的士林布、哔叽布、花布及各种绸缎等价格要比本地的布要便宜而且花色和款式都优于本地布,使得保山本地的棉纺织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由于本地的货品积压,许多厂家纷纷破产,很多织户也因此丢掉了工作。保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了巨大影响。
2.2马帮与农业抢占劳动力
马帮在前期发展的过程中是一种寓商于农的组织,他们本着农时耕作,闲时走马的时令原则。这种马帮的运作形式有着一定的时令性,农耕和走马互不冲突、互不干涉。而到了晚清时期,随着走马的时间和距离的不断变化,走马的的时间越来越长,走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需要走马的人越来越多,促使保山本地的马帮不得不与本地的农业争抢劳动力。结果显而易见,运输业的巨大需求促使马帮最终成功的抢到了农业劳动力,专业性马帮的出现无疑就是最好的诠释。由于保山马帮需要的走马人多为青壮年,农业青壮年的减少,使保山农业的发展丧失了活力,农业生产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人们视之为本业,而其他行业都是不入流的行业,甚至有些行业还受到极大的抑制。商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思想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一直践行着。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无疑无保山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乘之机,进一步推动了保山经济向前发展,加速了保山商品和货币的流通。 3.马帮对保山商品和货币流通的影响
3.1人们商品观和市场观的转变
云南主要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加之地处边疆,商品观和市场观缺失。马帮运输作为高原人民生活的血管,不光为人们输送货物,也给人们输送着新鲜的观念,包括商品观和市场观,极大的转变了人们传统的观念。如保山当时的人,特别是保山山区的人们都不知道集市长什么样,人们都不会做生意,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去和他人交换自己所需的东西。这种落后的商品观和市场观随着马帮将商品大量的引入保山后,逐步被人们舍弃。更为先进的商品观和市场观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这种落后的商品观和市场观随着马帮将商品大量的引入保山后,逐步被人们舍弃。更为先进的商品观和市场观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极大地转变了保山贫穷落后的面貌。晚清时期保山就成为了滇西的一大集市,在市场上交易的货品有米、谷、盐、布,花纱、丝绸、用具、柴草等,呈现一派繁华景象。为人们频繁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繁茂的商品流通
保山昔日曾是一座繁华的贸易重镇,而后逐步衰落了下来。马帮在晚清的崛起,使得这座西南边陲上的城市重新焕发了生命力。随着对内外需求的不断扩大,小型的马帮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型马帮应时代需求而生。到清末民初为止,云南各地著名大马帮有:凤仪帮、蒙化帮、丽江帮、中甸帮、保山帮、永平帮、云龙帮、顺宁帮、景东帮、思茅帮、磨黑帮、临安帮、迤西帮、石屏帮、沙甸帮、广南帮、开化帮(文山)、竹园帮、阿迷帮(开远)、寻甸帮、昭通帮、会泽帮等大型马帮二十余个,中小型马帮数以百计。[4](p.307)作为迤西线的一个重要枢纽,保山市面流通的商品常常有川丝,、土布、条丝、山货、药材、铁具、火腿、纸张、粉、石磺等,通过保山向周边辐射。以土特产与大烟为例,每年在耿马、镇康一带与保山、下关间运货二千至四千驮。[3](p.89)此外棉织品在保山流通也异常迅速,据史料记载,1901年开始由腾冲进口。1902年进口量为11630驮。[9](p.333)而其中80%的棉丝制品都是由保山转接和营运。在晚清时期保山就作为滇西的一大集市,在市场上交易米、谷、盐、布,花纱、丝绸等,其中花纱、洋布、洋杂货由缅甸进口,分运下关、腾冲、龙陵各地将土丝运往缅甸。
3.3货币流通上的巨变
云南早期的货币是一种相对比较单一的货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贝币一直占据着云南的货币市场,直至晚清时期,贝币在市场上的流通才逐步减少。伴随着帝国主义入侵的步伐,外币在云南得以较大范围的流通。虽然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贝币的使用率也随之逐步减小。随之由政府制造的铅币来供市场流通。嘉庆四年(1799年)曾在临安府、广南、东川、楚雄、下关、永昌(保山)等处设炉,收铸各地小钱。[4](p.376)保山马帮也使得这些钱流通于他地。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外币流入保山使得保山在当时的货币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如印度的卢比银元主要在滇西腾冲、保山、大理一带流通,每年流通量达80万枚,腾冲及大理白族商人使用印度卢比到缅甸,印度购买洋货,又运回滇西出售,事实上已成为滇西各民族使用的通货。此外墨西哥银元,越南银元等在保山都有所流通。
4.马帮对保山商品贸易的影响
4.1商品贸易与马帮的相互促进
保山商品贸易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马帮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形成了与马帮相关行业的兴起。
4.1.1养马业
马帮的飞速发展,大量的骡马被人们需求,这促使了养马业的迅速发展。在当时,大理、鹤庆、永胜、蒙化、石屏、保山、云龙、丽江、宁蒗、中甸、昭通、鲁甸、寻甸、沙甸等地,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牧场,专门饲养良马以供马帮运输所需。[8](pp98-99)在保山有一个著名的养马地,名为“胡雀洞”。除此之外,在保山还有一个村,名叫“和木兰”,当地人俗称“山木了儿”。他们世代以养马为业。基本上整个村都是养马为生。在晚清时期,整个村的养马规模可达约300-400百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完善,马匹的价值也随之下降。许多农户都放弃了祖业,干起了其他行业。可是还是有很多农户选择了继承祖业,拉起了马车,成为了保山现在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4.1.2马帮服务业的兴起
在马帮运输的过程中,马帮的长途运输过程之中,许多马帮服务业随之产生了。由于云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马帮在外露营存在巨大的隐患。如盗匪抢劫、野兽袭击等,加之生活不便,马栈随之诞生。据史料记载在当时马帮也称马店,马店林立是保山当时的一大特色,南门街的品盛马店、朱紫街的福兴马店、下水河的尹家马店、大北门街的恒义马店和上水河的宝兴马店等都是保山著名的马店。[11](p.80 )此外马帮服务业包括马栈业、马鞍制造业、马兽医、马掌匠等。
4.2马帮驮来商贸城市和集镇
马帮带动了保山商品贸易的巨大发展,形成了许多商贸城市和集镇。保山是这条古道的商业重镇,这条国际商道比西北的丝绸之路还要早几百年。保山的板桥古镇,由于马帮长年在此地方经过,使得板桥也曾繁盛一时。由于板桥四季马帮不断。过去板桥街上,各行“堂”、“店”、“号”、“记”悬挂铺面,马帮商旅不绝于道,其中出名的有:万家的顶子、馬家的银子、赵家的牌子、戈家的饼子、宗家的骡子……在这条街上,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古道上有名气。这些家族依靠古道为生,至少都在百年以上,如马家的“德兴号”,经营棉纱、棉布,往来于昆明和瓦城等地,从古道上驮来的财富使马家成了板桥的首富。保山城市与集镇的兴起马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出版社,1984.
[2] 陆韧. 云南对外交通史[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3] 王明达,张锡禄.马帮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4] 李珪.云南近代经济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5] 杨毓才.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
[6] 胡阳全. 云南马帮[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7] 华世銧.明清时期云南的经济与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社,2000.
[8] 唐定国.保山史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9] 马兆存.茶马古道上远逝的铃声—云南马帮马锅头口述历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10] 廖乐焕,孙丹.云南马帮经济变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1] 段一平.老保山[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
[12] 杨兆钧.云南回族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13] 杜鹃.民国时期的马帮驿运[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4] 王文成.清末民初的云南驿路﹑铁路与马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
【关键词】:马帮 ;保山;商品经济;影响
马帮作为云南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下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运输形式,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他们所管理的骡马所组成运输队伍的称呼。而正是这么一群人,使得云南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保山作为云南西南城市,运输迤西线的必经之地,马帮使得它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尤其商品经济的发展最为明显。
1.保山马帮的历史发展状况
马帮在云南究竟源于何时,没有留下确切的资料,但在《华阳国志·南中志》中有所提及,该书云:孝武时通博南山,度兰沧水,耆溪至巂,不韦县。…行人歌之曰:“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兰沧为他人。”[1](p.427)博南县在现在大理的永平县西,兰沧水即澜沧江,耆溪即怒江。兰津桥即横跨子今永平县岩洞与保山市平坡之间的霁虹桥,此地是滇西干道上的必经之路,马帮从此络绎不绝。而留下的只有沿途深深地马蹄印,代代相传的组织形式以及马帮给保山经济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1.1保山马帮的组织形式
马帮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保山也不例外。这种组织形式有头领,有管事;有一定的规矩,包括分配制度、纪律、违反帮规者的惩处办法,等等。这种组织形式按时间概念分,可分为长年性马帮与季节性马帮,前者是庞大的专业性马帮,后者是临时性的小型“拼伙帮”亦称“逗凑帮”。按隶属关系分,可分为官帮和民帮。官帮是由官府出面组织的,队伍一般都十分庞大,有的有骡马四五百匹以上,民帮就不一定,有大帮子也有小帮子。按民族分,主要有汉族、彝族、白族、回族、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帮子。此外,按经营路线来分,由于地缘关系,各地马帮在长期经营中逐步形成了各自一定的势力范围。它们分别为东路、西路、南路、西北路四大马帮。
1.2保山马帮的规模
马帮一般以20到30匹马作为一班,班下面设把,每4匹马编为一把,6把以上编为一班,每把设一位赶马人,他必须负责照顾这4匹牲口的驮运及饲养。因此,“把”是最小的马帮商队基层单位,然而规模因类型差异而不同,如官帮的队伍和规模是十分庞大的,有的马帮其规模通常在九十匹到上百匹不等。由清末发展起来的云南各地马帮,每次启运时,马匹至少数十匹,多则上千匹。由昆明至下关、保山、腾冲直至缅甸八莫一线,经常有4000–5000匹骡马往来运输,仅腾冲一口,马帮的年过量就有两万驮。而留下的只有沿途深深地马蹄印,代代相传的组织形式以及马帮给保山经济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1.3保山马帮的行程路线
马帮行走的路线可谓是四通八达,马帮路线因时期而不同,到了清代马帮的路线主要就在昆明、楚雄、大理、蒙化、永昌一线上。 [2](p.47)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马帮路线逐步分化为三大条,分别为迤东线、迤南线以及迤西线。位于西南边陲的保山,则是迤西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路线经过保山的主要有两条,一条为昆明—禄丰—楚雄—下关—保山—腾冲—入缅甸八莫。迤西线马帮经营的贸易不仅范围广而且路线相当长,全程约1173公里,2036华里,马帮需走33日。[3](p.52)这条路线常常以下关为货物运转的中心,向滇西、滇西北周边扩散,并不断的向缅甸等地扩散,再经康藏进入印度。通常它又以昆明为终点。
2.马帮对保山传统经济的影响
在晚清时期,随着外敌的不断入侵,马帮这一高原之上的特殊组织,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它不仅加速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也给保山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环境。
2.1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
云南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之多山区,交通不便,自然经济更封闭。所以,进入近代社会以前,云南农耕基本保持耕织结合的经济结构不变。保山亦是在这种男耕女织的环境下向前不断发展着。晚清时期,帝国主义国家觊觎中国广大的市场,进而向中国发动了经济侵略。云南首当其冲成为了西南运输线的要冲,大量商品进入云南后,带动了云南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云南地形陡峭,山路难行,马帮再次凸显其运输优势。于是帝國主义者制造的廉价机制棉纱、棉布以及棉花经过马帮之一运输渠道被大量的倾销到云南各地市场。大量的外来商品充斥着云南本地市场,价格和质量的优势使云南本就落后的自然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由于进口的英、美、日、印产的漂白布、斜纹布、直贡呢、甘地布,上海产的士林布、哔叽布、花布及各种绸缎等价格要比本地的布要便宜而且花色和款式都优于本地布,使得保山本地的棉纺织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由于本地的货品积压,许多厂家纷纷破产,很多织户也因此丢掉了工作。保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了巨大影响。
2.2马帮与农业抢占劳动力
马帮在前期发展的过程中是一种寓商于农的组织,他们本着农时耕作,闲时走马的时令原则。这种马帮的运作形式有着一定的时令性,农耕和走马互不冲突、互不干涉。而到了晚清时期,随着走马的时间和距离的不断变化,走马的的时间越来越长,走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需要走马的人越来越多,促使保山本地的马帮不得不与本地的农业争抢劳动力。结果显而易见,运输业的巨大需求促使马帮最终成功的抢到了农业劳动力,专业性马帮的出现无疑就是最好的诠释。由于保山马帮需要的走马人多为青壮年,农业青壮年的减少,使保山农业的发展丧失了活力,农业生产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人们视之为本业,而其他行业都是不入流的行业,甚至有些行业还受到极大的抑制。商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思想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一直践行着。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无疑无保山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乘之机,进一步推动了保山经济向前发展,加速了保山商品和货币的流通。 3.马帮对保山商品和货币流通的影响
3.1人们商品观和市场观的转变
云南主要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加之地处边疆,商品观和市场观缺失。马帮运输作为高原人民生活的血管,不光为人们输送货物,也给人们输送着新鲜的观念,包括商品观和市场观,极大的转变了人们传统的观念。如保山当时的人,特别是保山山区的人们都不知道集市长什么样,人们都不会做生意,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去和他人交换自己所需的东西。这种落后的商品观和市场观随着马帮将商品大量的引入保山后,逐步被人们舍弃。更为先进的商品观和市场观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这种落后的商品观和市场观随着马帮将商品大量的引入保山后,逐步被人们舍弃。更为先进的商品观和市场观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极大地转变了保山贫穷落后的面貌。晚清时期保山就成为了滇西的一大集市,在市场上交易的货品有米、谷、盐、布,花纱、丝绸、用具、柴草等,呈现一派繁华景象。为人们频繁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繁茂的商品流通
保山昔日曾是一座繁华的贸易重镇,而后逐步衰落了下来。马帮在晚清的崛起,使得这座西南边陲上的城市重新焕发了生命力。随着对内外需求的不断扩大,小型的马帮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型马帮应时代需求而生。到清末民初为止,云南各地著名大马帮有:凤仪帮、蒙化帮、丽江帮、中甸帮、保山帮、永平帮、云龙帮、顺宁帮、景东帮、思茅帮、磨黑帮、临安帮、迤西帮、石屏帮、沙甸帮、广南帮、开化帮(文山)、竹园帮、阿迷帮(开远)、寻甸帮、昭通帮、会泽帮等大型马帮二十余个,中小型马帮数以百计。[4](p.307)作为迤西线的一个重要枢纽,保山市面流通的商品常常有川丝,、土布、条丝、山货、药材、铁具、火腿、纸张、粉、石磺等,通过保山向周边辐射。以土特产与大烟为例,每年在耿马、镇康一带与保山、下关间运货二千至四千驮。[3](p.89)此外棉织品在保山流通也异常迅速,据史料记载,1901年开始由腾冲进口。1902年进口量为11630驮。[9](p.333)而其中80%的棉丝制品都是由保山转接和营运。在晚清时期保山就作为滇西的一大集市,在市场上交易米、谷、盐、布,花纱、丝绸等,其中花纱、洋布、洋杂货由缅甸进口,分运下关、腾冲、龙陵各地将土丝运往缅甸。
3.3货币流通上的巨变
云南早期的货币是一种相对比较单一的货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贝币一直占据着云南的货币市场,直至晚清时期,贝币在市场上的流通才逐步减少。伴随着帝国主义入侵的步伐,外币在云南得以较大范围的流通。虽然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贝币的使用率也随之逐步减小。随之由政府制造的铅币来供市场流通。嘉庆四年(1799年)曾在临安府、广南、东川、楚雄、下关、永昌(保山)等处设炉,收铸各地小钱。[4](p.376)保山马帮也使得这些钱流通于他地。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外币流入保山使得保山在当时的货币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如印度的卢比银元主要在滇西腾冲、保山、大理一带流通,每年流通量达80万枚,腾冲及大理白族商人使用印度卢比到缅甸,印度购买洋货,又运回滇西出售,事实上已成为滇西各民族使用的通货。此外墨西哥银元,越南银元等在保山都有所流通。
4.马帮对保山商品贸易的影响
4.1商品贸易与马帮的相互促进
保山商品贸易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马帮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形成了与马帮相关行业的兴起。
4.1.1养马业
马帮的飞速发展,大量的骡马被人们需求,这促使了养马业的迅速发展。在当时,大理、鹤庆、永胜、蒙化、石屏、保山、云龙、丽江、宁蒗、中甸、昭通、鲁甸、寻甸、沙甸等地,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牧场,专门饲养良马以供马帮运输所需。[8](pp98-99)在保山有一个著名的养马地,名为“胡雀洞”。除此之外,在保山还有一个村,名叫“和木兰”,当地人俗称“山木了儿”。他们世代以养马为业。基本上整个村都是养马为生。在晚清时期,整个村的养马规模可达约300-400百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完善,马匹的价值也随之下降。许多农户都放弃了祖业,干起了其他行业。可是还是有很多农户选择了继承祖业,拉起了马车,成为了保山现在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4.1.2马帮服务业的兴起
在马帮运输的过程中,马帮的长途运输过程之中,许多马帮服务业随之产生了。由于云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马帮在外露营存在巨大的隐患。如盗匪抢劫、野兽袭击等,加之生活不便,马栈随之诞生。据史料记载在当时马帮也称马店,马店林立是保山当时的一大特色,南门街的品盛马店、朱紫街的福兴马店、下水河的尹家马店、大北门街的恒义马店和上水河的宝兴马店等都是保山著名的马店。[11](p.80 )此外马帮服务业包括马栈业、马鞍制造业、马兽医、马掌匠等。
4.2马帮驮来商贸城市和集镇
马帮带动了保山商品贸易的巨大发展,形成了许多商贸城市和集镇。保山是这条古道的商业重镇,这条国际商道比西北的丝绸之路还要早几百年。保山的板桥古镇,由于马帮长年在此地方经过,使得板桥也曾繁盛一时。由于板桥四季马帮不断。过去板桥街上,各行“堂”、“店”、“号”、“记”悬挂铺面,马帮商旅不绝于道,其中出名的有:万家的顶子、馬家的银子、赵家的牌子、戈家的饼子、宗家的骡子……在这条街上,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古道上有名气。这些家族依靠古道为生,至少都在百年以上,如马家的“德兴号”,经营棉纱、棉布,往来于昆明和瓦城等地,从古道上驮来的财富使马家成了板桥的首富。保山城市与集镇的兴起马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出版社,1984.
[2] 陆韧. 云南对外交通史[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3] 王明达,张锡禄.马帮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4] 李珪.云南近代经济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5] 杨毓才.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
[6] 胡阳全. 云南马帮[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7] 华世銧.明清时期云南的经济与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社,2000.
[8] 唐定国.保山史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9] 马兆存.茶马古道上远逝的铃声—云南马帮马锅头口述历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10] 廖乐焕,孙丹.云南马帮经济变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1] 段一平.老保山[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
[12] 杨兆钧.云南回族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13] 杜鹃.民国时期的马帮驿运[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4] 王文成.清末民初的云南驿路﹑铁路与马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