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客观差异,而教师有责任开发和发展所有学生的潜能。分层合作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施就是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吃饱”“吃好”。分层合作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改进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从而优化教学活动的诸多方面,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整体提高。
关键词:分层合作;师生成长共同体;优化过程;共同成长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2-0012-02
引 言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活动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首先,现有的编班方式造成不同层次的学生被编配在同一班级。教师难以因材施教,从而出现领先的学生“吃不饱”,中间层次的学生“吃不好”,暂时落后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其次,教学活动中的人力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利用[1]。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动态因素——教师和学生,他们的互动模式仅限于单向或双向,这无疑是滞后的,是教学活动中人力资源极大浪费的典型表现。最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不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更不敢发问,久而久之,丧失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养成。
基于上述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借助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作用来优化教学过程,改进课堂组织形式,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路径。对此,日照一中组织实施了“师生成长共同体”工程,为分层合作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提供了契机和路径。
一、“师生成长共同体”基本要义及研究目标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组织实施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2009年度重点课题“实施‘师生成长共同体’工程、创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实验研究”(已于2013年3月圆满结题),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特色学校。
“师生成长共同体”指具有共同愿景的师生在团体情境中通过有效互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活动组织,包含教学模式、育人机制和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等方面,在宏观上是多维、开放、生态的,其基本形态是师生共同构建管理、教学、活动三位一体的成长共同体组织。
课题研究目标如下。首先,努力解决同一班级内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问题,利用共同体的群体动力实施自助、互助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其次,努力解决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性,营造生动愉悦的学习氛围。最后,改革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大程度地利用教学活动中的人力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其后续子课题“‘分層合作’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工程”为载体,打造符合课堂教学规律、团结和谐、奋发向上、人人追求卓越的课堂学习团队。为进一步推广其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借助其理念,以分层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建立了一套体现人本意识、具有特色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的运行机制,并在首轮研究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把实验推广至其他学校。目前,研究已基本结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分层合作课堂教学策略基本内涵
分层合作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指改进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优化教学过程的诸多方面,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整体提高。
“分层”是指在群体教学的框架中,最大限度地实施个性化教学,将教学任务经不同层次、环节最终落实达标。而“合作”是指以课堂中人与人的关系为基点,以师生、生生的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共同体合作活动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以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为根本目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整体统一。“分”是为了“合”,“分”“合”统一,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协调,双方互补,共同发展。
三、分层合作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流程
1.搭配编组
教师按照 “体内异质,体间同质”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在征求学生和导师的意见后,将学生编组共同体,确保每个共同体包含所有层次的学生。每个共同体由6位名学生和1位导师组成,共同体负责人1人。
在共同体中,导师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共同体负责人(体长)组织协调共同体各种活动及具体工作的落实。共同体侧重对成员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形成主动协作的关系,其结构如下(见图1)。
图1
2.分层设计目标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三级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层次目标,但学生的选择是动态的,这有助于其消除压抑、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不断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努力。例如,在练习限时阅读时,在规定的时间内,A层次的学生可做5篇阅读,B层次的学生可做4篇阅读,C层次的学生能做3篇阅读即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B层次的学生如果觉得可以完成A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就可自行将学习目标转换为A级,从而促进自身的进步。
3.多维对话
学生在课堂“对话”环节的参与度,关系到学生能否高效学习。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不愿参与“对话”,教师不应逼其“开口”,而要激活其参与“对话”的意愿,并为学生提供扶持性的帮助。
(1)营造积极参与“对话”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 :“提出问题的过程便是最好的学习过程。”提问不是愚笨的表现,而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教师应引导并确保共同体内的学生不会嘲讽提问者。其次,学生不愿提问或回答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并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主动参与“对话”的行为,以此帮助学生重获自信,激活学生的“对话”意愿。
(2)调控、培养学生参与“对话”的意识
及时调控学生参与“对话”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各个共同体带着任务进行探究时,教师要特别关注“游离”在外的学生,与其私下“对话”,了解原因,指出问题,指导方法,表明期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接受教师的帮助。教师还可以让暂时落后的学生成为教师的“信使、助教”,借助他们的某些特长,让其成为同伴的导师,以此增强其责任感和自信心。
(3)提升学生参与“对话”的能力
教师要预设不同难度的问题,以确保在课堂提问环节不同层次的学生皆能回答问题、答对问题。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一定要用肯定的语气重述答案,予以确认。如果学生一时语塞,教师应给予提示;如果学生的确回答不上来,教师也要给其“台阶”下,以保护其自尊心。
4.多元评价
对于教师来讲,有效评价共同体是一项全新的挑战。教师作为组织者,应引导共同体成员进行自我评价,并公正评价他人,要对共同体进行公平、合理且有激励意义的评价,减少共同体成员间的争执、抱怨。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设立以共同体为评价单位的学科评价组织,与学生一起讨论、商定课堂“对话”环节的活动规范或评价标准,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标准的制定,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其次,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具体的探究项目,根据项目的难度系数设定“约定俗成”的分值,师生根据任务目标达成情况对共同体做出评价,要确保各类学生都能因对共同体做出贡献而获得奖励。
最后,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并提高评价时效,教师可以进行有效评价。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和行为归类,设计奖状,如 “最佳参与者”“最佳展示者”等,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放,每月根据共同体获得奖状的多少来确定优秀共同体及各类 “月度之星”,并撰写颁奖词,组织颁奖仪式,使所有学生在激励中快乐学习、成长。
四、分层合作教学策略的显性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劳动必然结出丰硕之果。两轮课堂实践表明,分层合作教学策略能够较好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可以较好地解决因班级授课制产生的难以因材施教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实施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特别是部分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明显提高。其次,可以较好地消除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性,在合作、竞争、研讨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后,可以较好地改革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利用教学活动中的人力资源。
五、仍需注意和改进的几个问题
由于现在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征突出,在下一阶段实验时,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尽最大努力在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热情,引起学生共鸣,实现心理相融,努力帮助学生缩短与教师、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心理机制,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想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应注意角色的变换,留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使学生有机会去思考、分析、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结 语
总之,两轮实验表明,分层合作课堂教学策略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減轻教师教学负担,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成,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校研究团队会继续本着“务实、日新”的科学态度,不断补充、完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各年级段的学科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充分释放天性、发展智慧、学有大成,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王坦.合作学习导论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关键词:分层合作;师生成长共同体;优化过程;共同成长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2-0012-02
引 言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活动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首先,现有的编班方式造成不同层次的学生被编配在同一班级。教师难以因材施教,从而出现领先的学生“吃不饱”,中间层次的学生“吃不好”,暂时落后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其次,教学活动中的人力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利用[1]。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动态因素——教师和学生,他们的互动模式仅限于单向或双向,这无疑是滞后的,是教学活动中人力资源极大浪费的典型表现。最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不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更不敢发问,久而久之,丧失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养成。
基于上述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借助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作用来优化教学过程,改进课堂组织形式,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路径。对此,日照一中组织实施了“师生成长共同体”工程,为分层合作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提供了契机和路径。
一、“师生成长共同体”基本要义及研究目标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组织实施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2009年度重点课题“实施‘师生成长共同体’工程、创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实验研究”(已于2013年3月圆满结题),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特色学校。
“师生成长共同体”指具有共同愿景的师生在团体情境中通过有效互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活动组织,包含教学模式、育人机制和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等方面,在宏观上是多维、开放、生态的,其基本形态是师生共同构建管理、教学、活动三位一体的成长共同体组织。
课题研究目标如下。首先,努力解决同一班级内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问题,利用共同体的群体动力实施自助、互助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其次,努力解决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性,营造生动愉悦的学习氛围。最后,改革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大程度地利用教学活动中的人力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其后续子课题“‘分層合作’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工程”为载体,打造符合课堂教学规律、团结和谐、奋发向上、人人追求卓越的课堂学习团队。为进一步推广其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借助其理念,以分层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建立了一套体现人本意识、具有特色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的运行机制,并在首轮研究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把实验推广至其他学校。目前,研究已基本结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分层合作课堂教学策略基本内涵
分层合作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指改进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优化教学过程的诸多方面,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整体提高。
“分层”是指在群体教学的框架中,最大限度地实施个性化教学,将教学任务经不同层次、环节最终落实达标。而“合作”是指以课堂中人与人的关系为基点,以师生、生生的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共同体合作活动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以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为根本目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整体统一。“分”是为了“合”,“分”“合”统一,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协调,双方互补,共同发展。
三、分层合作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流程
1.搭配编组
教师按照 “体内异质,体间同质”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在征求学生和导师的意见后,将学生编组共同体,确保每个共同体包含所有层次的学生。每个共同体由6位名学生和1位导师组成,共同体负责人1人。
在共同体中,导师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共同体负责人(体长)组织协调共同体各种活动及具体工作的落实。共同体侧重对成员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形成主动协作的关系,其结构如下(见图1)。
图1
2.分层设计目标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三级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层次目标,但学生的选择是动态的,这有助于其消除压抑、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不断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努力。例如,在练习限时阅读时,在规定的时间内,A层次的学生可做5篇阅读,B层次的学生可做4篇阅读,C层次的学生能做3篇阅读即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B层次的学生如果觉得可以完成A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就可自行将学习目标转换为A级,从而促进自身的进步。
3.多维对话
学生在课堂“对话”环节的参与度,关系到学生能否高效学习。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不愿参与“对话”,教师不应逼其“开口”,而要激活其参与“对话”的意愿,并为学生提供扶持性的帮助。
(1)营造积极参与“对话”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 :“提出问题的过程便是最好的学习过程。”提问不是愚笨的表现,而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教师应引导并确保共同体内的学生不会嘲讽提问者。其次,学生不愿提问或回答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并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主动参与“对话”的行为,以此帮助学生重获自信,激活学生的“对话”意愿。
(2)调控、培养学生参与“对话”的意识
及时调控学生参与“对话”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各个共同体带着任务进行探究时,教师要特别关注“游离”在外的学生,与其私下“对话”,了解原因,指出问题,指导方法,表明期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接受教师的帮助。教师还可以让暂时落后的学生成为教师的“信使、助教”,借助他们的某些特长,让其成为同伴的导师,以此增强其责任感和自信心。
(3)提升学生参与“对话”的能力
教师要预设不同难度的问题,以确保在课堂提问环节不同层次的学生皆能回答问题、答对问题。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一定要用肯定的语气重述答案,予以确认。如果学生一时语塞,教师应给予提示;如果学生的确回答不上来,教师也要给其“台阶”下,以保护其自尊心。
4.多元评价
对于教师来讲,有效评价共同体是一项全新的挑战。教师作为组织者,应引导共同体成员进行自我评价,并公正评价他人,要对共同体进行公平、合理且有激励意义的评价,减少共同体成员间的争执、抱怨。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设立以共同体为评价单位的学科评价组织,与学生一起讨论、商定课堂“对话”环节的活动规范或评价标准,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标准的制定,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其次,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具体的探究项目,根据项目的难度系数设定“约定俗成”的分值,师生根据任务目标达成情况对共同体做出评价,要确保各类学生都能因对共同体做出贡献而获得奖励。
最后,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并提高评价时效,教师可以进行有效评价。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和行为归类,设计奖状,如 “最佳参与者”“最佳展示者”等,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放,每月根据共同体获得奖状的多少来确定优秀共同体及各类 “月度之星”,并撰写颁奖词,组织颁奖仪式,使所有学生在激励中快乐学习、成长。
四、分层合作教学策略的显性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劳动必然结出丰硕之果。两轮课堂实践表明,分层合作教学策略能够较好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可以较好地解决因班级授课制产生的难以因材施教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实施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特别是部分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明显提高。其次,可以较好地消除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性,在合作、竞争、研讨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后,可以较好地改革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利用教学活动中的人力资源。
五、仍需注意和改进的几个问题
由于现在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征突出,在下一阶段实验时,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尽最大努力在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热情,引起学生共鸣,实现心理相融,努力帮助学生缩短与教师、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心理机制,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想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应注意角色的变换,留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使学生有机会去思考、分析、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结 语
总之,两轮实验表明,分层合作课堂教学策略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減轻教师教学负担,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成,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校研究团队会继续本着“务实、日新”的科学态度,不断补充、完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各年级段的学科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充分释放天性、发展智慧、学有大成,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王坦.合作学习导论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