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目标,也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起来。社会责任素养属于生物核心素养的一种,具备这种素养的学生能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着怎样的使命、责任,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社会责任素养;渗透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素养是时代发展所趋,是新课改提出的明确要求。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将生物学科的重要性搞清楚,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渗透社会责任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同时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素养的必要性
当前的时代中,高新技术在快速地发展。生物作为研究自然、生命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再加上生物学科与社会责任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将社会责任素养进行渗透。具体来讲,教师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明白,想要社会获得长远的发展,就需要维护生态平衡,从而使学生对生物产生极大的兴趣,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发挥出引导作用让学生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发现生命的奥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完善。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素养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的内容都是编写者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不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还蕴含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素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不仅需要将知识进行教授,还要将其中蕴含着的社会责任素养资源挖掘出来,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知道,生物学科与其他科目不同,涉及了很多人们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东西,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识是抽象的,而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之中,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觉得生物知识很难懂、很深奥,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在课前阅读所要教学的内容,将其中蕴含着的资源挖掘出来,并且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感受到一丝熟悉感,就会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为教师渗透社会责任素养提供一定的便利。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要急着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讲解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案例。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将所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利用起来,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二)优化教学设计
新课改明确提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这一要求贯彻落实。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要让学生成为宣传知识、进行科学传递的使者,要让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知道,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很容易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会让学生产生这样的意识:学习就是为了应试,想要取得好成绩只需要将教师所讲的进行背诵就可以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碳循环模型构建起來,并将洪水、沙漠化等情境创设起来,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足够生动形象,再加上大自然的灾害过于震撼,所以学生会直接目瞪口呆。随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各种自然灾害会频频出现?如果面对此种灾难时人们置之不理,那么人们今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老人说这些灾难是自然界给人们的报复,请问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界的报复呢?人类到底做错了什么呢?”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学生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会明白自己的使命。教师这时将知识引入,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运用起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碳循环模型进行交流、探讨。在学生讨论好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建构,然后说一说模型中碳的流动特点是什么。在学生说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物质、能力进行对比,说一说物质和能力之间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从而将碳能循环流动但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说出来。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提醒,让学生明白能量被“送”回无机界后就不能再次使用了,而碳可以被循环使用。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明白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从而使学生产生保护地球上的资源的意识。由此可见,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可以让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得到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让学生学会保护环境。
(三)挖掘本地资源
教材中的知识虽然是编写者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但是这些知识是有限的,对于求知若渴的高中生而言,这些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本地资源进行挖掘,可以适当地开展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将问题进行解决。与此同时,可以对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进行培养。
例如有些院校的生物教室中放了大量的本地的生物标本及实物模型,有着适合学生操作的实验仪器。所以在开展生物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这些仪器进行探究,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能得到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地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微生物的培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当地资源利用起来。比如康县特产黄酒,黄酒是我国的古老酒种,制作黄酒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它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酿制黄酒发酵时会用到微生物,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起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提前与当地的制作黄酒的工厂进行交流,在工厂同意进行实地考察后带领学生参观该工厂。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一些资料,并在参观完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在保持原有味道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工艺的创新?”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结合所学知识与参观时获得的资料进行思考、探究,将最佳的方法想出来。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素养是时代发展所趋,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上文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素养的方法:挖掘教材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挖掘本地资源,教师可以将这些方法运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发现生物学习的乐趣所在,才能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明生.多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1):24.
[2]李巧云.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3]陈福女.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张国银.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124-125.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社会责任素养;渗透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素养是时代发展所趋,是新课改提出的明确要求。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将生物学科的重要性搞清楚,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渗透社会责任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同时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素养的必要性
当前的时代中,高新技术在快速地发展。生物作为研究自然、生命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再加上生物学科与社会责任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将社会责任素养进行渗透。具体来讲,教师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明白,想要社会获得长远的发展,就需要维护生态平衡,从而使学生对生物产生极大的兴趣,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发挥出引导作用让学生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发现生命的奥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完善。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素养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的内容都是编写者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不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还蕴含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素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不仅需要将知识进行教授,还要将其中蕴含着的社会责任素养资源挖掘出来,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知道,生物学科与其他科目不同,涉及了很多人们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东西,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识是抽象的,而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之中,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觉得生物知识很难懂、很深奥,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在课前阅读所要教学的内容,将其中蕴含着的资源挖掘出来,并且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感受到一丝熟悉感,就会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为教师渗透社会责任素养提供一定的便利。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要急着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讲解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案例。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将所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利用起来,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二)优化教学设计
新课改明确提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这一要求贯彻落实。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要让学生成为宣传知识、进行科学传递的使者,要让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知道,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很容易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会让学生产生这样的意识:学习就是为了应试,想要取得好成绩只需要将教师所讲的进行背诵就可以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碳循环模型构建起來,并将洪水、沙漠化等情境创设起来,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足够生动形象,再加上大自然的灾害过于震撼,所以学生会直接目瞪口呆。随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各种自然灾害会频频出现?如果面对此种灾难时人们置之不理,那么人们今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老人说这些灾难是自然界给人们的报复,请问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界的报复呢?人类到底做错了什么呢?”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学生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会明白自己的使命。教师这时将知识引入,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运用起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碳循环模型进行交流、探讨。在学生讨论好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建构,然后说一说模型中碳的流动特点是什么。在学生说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物质、能力进行对比,说一说物质和能力之间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从而将碳能循环流动但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说出来。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提醒,让学生明白能量被“送”回无机界后就不能再次使用了,而碳可以被循环使用。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明白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从而使学生产生保护地球上的资源的意识。由此可见,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可以让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得到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让学生学会保护环境。
(三)挖掘本地资源
教材中的知识虽然是编写者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但是这些知识是有限的,对于求知若渴的高中生而言,这些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本地资源进行挖掘,可以适当地开展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将问题进行解决。与此同时,可以对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进行培养。
例如有些院校的生物教室中放了大量的本地的生物标本及实物模型,有着适合学生操作的实验仪器。所以在开展生物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这些仪器进行探究,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能得到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地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微生物的培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当地资源利用起来。比如康县特产黄酒,黄酒是我国的古老酒种,制作黄酒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它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酿制黄酒发酵时会用到微生物,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起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提前与当地的制作黄酒的工厂进行交流,在工厂同意进行实地考察后带领学生参观该工厂。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一些资料,并在参观完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在保持原有味道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工艺的创新?”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结合所学知识与参观时获得的资料进行思考、探究,将最佳的方法想出来。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素养是时代发展所趋,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上文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素养的方法:挖掘教材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挖掘本地资源,教师可以将这些方法运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发现生物学习的乐趣所在,才能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明生.多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1):24.
[2]李巧云.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3]陈福女.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张国银.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