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竞争时代,社会对人类生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都在加倍重视孩子“超前品格”的教育,为培养聪明、富有创造性的下一代而积极努力。基于这种认识与期待,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认真重视把学生的个性的培养、创造性潜能的发现放在教学的首位,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统一考虑。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应该如此。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是靠“一支笔”写板书,批作业;“两本书”吃教材,啃教参。好的语文老师的标准是:吃透教材,啃烂“教参”,找准重点、难点,点出应试题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耳提面命、面面俱到,絮絮叨叨;学生争分夺秒、奋笔疾书、事倍功半。结果到头来是教的筋疲力尽,学的索然无味,成绩提高更是举步为艰,收效甚微,更谈不上什么创造能力了。产生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就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作祟。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能力,必须突破以下三大障碍。
一、奉若神明的《教学参考书》
目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着教师运用单向知识传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满堂灌”的口号已不知喊了多少年了,但是还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究其根底就是教师过分的依赖《教学参考书》。有些教师根本离不开《教学参考书》,上课一字不漏地照搬《教学参考书》,使整堂语文课成了“灌”《教学参考书》的过程。为了不遗漏,就只能是满堂“灌”,于是乎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一味地接受、识记教师所讲内容,没有思考品味的机会,也就更谈不上去有所创造了。
与此同时,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缺乏创见,人云亦云,也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成为了一句空话。教师只想用《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见解去教育学生,视学生的不同意见为异端邪说,横加指责,这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不囿于《教学参考书》中对教材的分析,而应想前人所未想,见前人所未见,对教材要有宏观的把握能力。《教学参考书》只能作为帮助教师理解教材的辅助读物,而不是上课的依据,更不能奉若神明。只有摆正了《教学参考书》的位置,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至于成为培养学生语文创造能力的障碍。
二、支离破碎的课文分析
文无定法、教亦无定法,这个客观规律应作为我们施教的指导思想。但教无定法,教必须要得法。任何课文都不能用千篇一律的程序去肢解,这样做不仅是对语文教材的糟蹋,而且是对学生思维的僵化,只能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又一个障碍。一天天,一年年的重复一个永恒不变的教学模式:生字、生词、文学常识、课文分析、习题处理……等等。这怎么能不让学生感到乏味呢?
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就得在教学中有所扬弃,要因才施教,亦要因材施教。前者指人,后者指教材。教师应开动脑筋,选择好授课的切入点。这个点可以从多方面去考虑:这篇课文写景状物有特点,我们就让学生去鉴赏它的写景状物,比如说《济南的冬天》;那篇课文人物塑造引人入胜,我们就来分析它的人物形象,比如说《故乡》中的闰土;语言优美的课文,就认真地引导学生去品味、鉴赏语言;如果适合分角色朗读表演,我们不妨排演一出课本剧等等。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来,找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挈合点。在愉悦的氛围中,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可以说:教法不新,思路不活,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就没有了依托。
三、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说明了文学形象理解的多元性,也可以作为语文课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理论依据。语文这一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公式。同样一句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一篇文章可以这样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写;一个人物评价,有人说他好,也有人说他坏。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已习惯于在上课中设置一些标准答案给学生,这个人物、这篇课文就应该这样理解,这篇作文就应该这样去写,学生不这样就是错误。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被一只无形的手钳制在教师给定的路线上,不敢越雷池半步。而实际上教师也同样被钳制在一个既定的路线上,那就是上文所说的《教学参考书》。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一环套一环,圈子越来越小,思想越来越死,又何谈创造力。因此说,标准化的答案是创造能力的又一大障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该坚持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解决问题。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倡求异思维,对于一个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关键在于能够自圆其说。因为要自圆其说,就得有一番思考,一番论证。而这思考、论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学生的语文创造性能力也就从这一个个过程中培养出来了。
当然,要突破这三大障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潜心研究学问,不仅要手中有书,口中有书,而且要脑中有书、心中有书,用渊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突破上述三大障碍,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开创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是靠“一支笔”写板书,批作业;“两本书”吃教材,啃教参。好的语文老师的标准是:吃透教材,啃烂“教参”,找准重点、难点,点出应试题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耳提面命、面面俱到,絮絮叨叨;学生争分夺秒、奋笔疾书、事倍功半。结果到头来是教的筋疲力尽,学的索然无味,成绩提高更是举步为艰,收效甚微,更谈不上什么创造能力了。产生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就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作祟。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能力,必须突破以下三大障碍。
一、奉若神明的《教学参考书》
目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着教师运用单向知识传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满堂灌”的口号已不知喊了多少年了,但是还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究其根底就是教师过分的依赖《教学参考书》。有些教师根本离不开《教学参考书》,上课一字不漏地照搬《教学参考书》,使整堂语文课成了“灌”《教学参考书》的过程。为了不遗漏,就只能是满堂“灌”,于是乎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一味地接受、识记教师所讲内容,没有思考品味的机会,也就更谈不上去有所创造了。
与此同时,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缺乏创见,人云亦云,也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成为了一句空话。教师只想用《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见解去教育学生,视学生的不同意见为异端邪说,横加指责,这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不囿于《教学参考书》中对教材的分析,而应想前人所未想,见前人所未见,对教材要有宏观的把握能力。《教学参考书》只能作为帮助教师理解教材的辅助读物,而不是上课的依据,更不能奉若神明。只有摆正了《教学参考书》的位置,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至于成为培养学生语文创造能力的障碍。
二、支离破碎的课文分析
文无定法、教亦无定法,这个客观规律应作为我们施教的指导思想。但教无定法,教必须要得法。任何课文都不能用千篇一律的程序去肢解,这样做不仅是对语文教材的糟蹋,而且是对学生思维的僵化,只能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又一个障碍。一天天,一年年的重复一个永恒不变的教学模式:生字、生词、文学常识、课文分析、习题处理……等等。这怎么能不让学生感到乏味呢?
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就得在教学中有所扬弃,要因才施教,亦要因材施教。前者指人,后者指教材。教师应开动脑筋,选择好授课的切入点。这个点可以从多方面去考虑:这篇课文写景状物有特点,我们就让学生去鉴赏它的写景状物,比如说《济南的冬天》;那篇课文人物塑造引人入胜,我们就来分析它的人物形象,比如说《故乡》中的闰土;语言优美的课文,就认真地引导学生去品味、鉴赏语言;如果适合分角色朗读表演,我们不妨排演一出课本剧等等。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来,找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挈合点。在愉悦的氛围中,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可以说:教法不新,思路不活,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就没有了依托。
三、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说明了文学形象理解的多元性,也可以作为语文课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理论依据。语文这一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公式。同样一句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一篇文章可以这样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写;一个人物评价,有人说他好,也有人说他坏。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已习惯于在上课中设置一些标准答案给学生,这个人物、这篇课文就应该这样理解,这篇作文就应该这样去写,学生不这样就是错误。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被一只无形的手钳制在教师给定的路线上,不敢越雷池半步。而实际上教师也同样被钳制在一个既定的路线上,那就是上文所说的《教学参考书》。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一环套一环,圈子越来越小,思想越来越死,又何谈创造力。因此说,标准化的答案是创造能力的又一大障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该坚持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解决问题。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倡求异思维,对于一个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关键在于能够自圆其说。因为要自圆其说,就得有一番思考,一番论证。而这思考、论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学生的语文创造性能力也就从这一个个过程中培养出来了。
当然,要突破这三大障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潜心研究学问,不仅要手中有书,口中有书,而且要脑中有书、心中有书,用渊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突破上述三大障碍,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开创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