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设计思路由以“认识社会”为主线,转变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该转变强调了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知识、能力是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它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让“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新课程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因此,教师应把握好课程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为他们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把握课程开放性,培养信息搜集能力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教材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但它毕竟是静态的,要与生动活泼、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相融合,还需要及时补充新的社会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增进内容的现实感和亲近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把教学内容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还要注重收集资料,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变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信息,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从报纸杂志上剪贴、摘抄;从广播、电视中获得;留意平时的社会、家庭生活;从网络上下载……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我们都有一个家》(二下《品德与生活》)这一单元的《好壮丽的一个家》为我们呈现的教材时空跨度大,怎样把遥远的事物拉到学生眼前呢?资料搜集是关键环节。课前,教师发动孩子分组去了解我国长江、黄河,去查找我国各省、市的名胜古迹,特别是孩子们生活所在地(厦门、海沧)的相关资料:如风景图片、地理介绍、人情风俗、物产资源……这些资料可以是文字的叙述、数据的表示、图片的呈现,也可以是音像的再现。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教材内容与所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于是去过名胜古迹的同学把照片、VCD、景点门票都带来了,并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绘声绘色地描述他们的见闻,而对于家乡厦门、海沧,他们从久负盛名的海上花园——鼓浪屿,到现代化建设——环岛路,从悠久文化到美味小吃……个个争先恐后,简直是群出色的小导游。课后,教师还指导他们对各种资讯进行整理、归纳,甚至开辟墙报、板报、活动角等展示的园地,结合班队主题会使“爱我中华、爱我家乡”之情得以升华。有些学生在家长帮助下甚至分门别类,制作了“祖国山河掠影”集、“家乡旅游图”,将搜集的成果视为珍藏。正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了利用搜集,去探索和说明问题;是搜集使二年级的小学生便尝试着分析、整理、运用各种信息,在大大拓宽了知识面的同时,提高了能力。
二、把握课程人文性,培养问题质疑能力
课程改革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对于这样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质疑和反思,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联系;要鼓励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收集并运用相关的信息,清楚地阐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胆提出有价值的创见。一方面,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做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陶行知先生曾这么教诲:“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丰富思维,无论水平高低,都要珍视并给予鼓励,没有轻视、不耐烦,没有讽刺、挖苦,才能使学生乐于设问、敢于提问、善于质问,使创新思维的火花得以燃烧。在《生活中的安全》(三上《品德与社会》)一课里,介绍了“烫伤以后”的救护方法有:“把手泡在凉水里”“涂抹烫伤药膏”“抹上小苏打水”。对此,好多学生根据平时生活经验,提出了不同看法:如“抹点盐”“浸在尿里”“涂上牙膏”“上獾油”……交流中,有学生提出疑问:“哪种救护方法最有效、可行呢?”热烈讨论之后得出结论:“一般烫伤最简便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尽早用冷水淋浇或浸泡,时间为20分钟左右。因为这样既可止痛,又大大减轻高温对人体组织细胞的伤害程度。”至此,同学们仍不满足,又问了“如果是起泡了的烫伤,救护方法一样吗?”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又一场讨论开始了。无疑,这是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并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的结果。这是课程改革召唤的人文性、民主化的课堂。
三、把握课程生活性,培养实践探究能力
在实践中探究,说明知识学习不再只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它强调身体性的参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也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要求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离开了生活这个大课堂,仅局限于学校这个小课堂怎能很好地实现该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该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们应摈弃传统的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的教学方式,积极创设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条件,适时激发学生去操作、去活动、去考察、去探索。
教师在《做一名地球卫士》(六下《品德与生活》)这一主题的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得到了理解知识的需要,还进一步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我要学”等内在学习需要的突显。如,发动学生组成环保调查小组,对家乡海沧区的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前景进行社会性调查。一段时间的观察使学生了解到:学校所在地理位置目前是海沧区的开发中心,前几年问题较为突出的破坏环境保护现象(毫无节制的开采石头、砍伐树木、废耕造房……),随着各级政府对海沧区开发建设宏观规划的科学合理而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并且投入新建了规模不小的海沧污水处理厂,在工业密集地修建污水泵站,在生活区农贸市场建清洁楼等。但不尽如人意处也是存在的,特别是生活区周边村落生活垃圾随地扔、倒;生活废水乱排,导致有的小池塘恶臭冲天,蚊蝇成群,成了一潭死水……针对调查结果,学生再作原因分析:其实环境污染恶意的存心破坏不多,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中看似“文明”的生活习惯——处于由农村向城市转型过渡期的家乡的人们,文化修养不够,环保意识薄弱,主人翁精神欠缺。有了强烈的感触,便萌发了行动的愿望,于是学生自发组成环保宣传小组,制定行动方案:从我做起学环保——走进社区讲环保——时刻不忘做环保。可见,学生己将自己的生活、成长、学习和社会的发展联系了起来。
一、把握课程开放性,培养信息搜集能力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教材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但它毕竟是静态的,要与生动活泼、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相融合,还需要及时补充新的社会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增进内容的现实感和亲近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把教学内容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还要注重收集资料,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变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信息,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从报纸杂志上剪贴、摘抄;从广播、电视中获得;留意平时的社会、家庭生活;从网络上下载……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我们都有一个家》(二下《品德与生活》)这一单元的《好壮丽的一个家》为我们呈现的教材时空跨度大,怎样把遥远的事物拉到学生眼前呢?资料搜集是关键环节。课前,教师发动孩子分组去了解我国长江、黄河,去查找我国各省、市的名胜古迹,特别是孩子们生活所在地(厦门、海沧)的相关资料:如风景图片、地理介绍、人情风俗、物产资源……这些资料可以是文字的叙述、数据的表示、图片的呈现,也可以是音像的再现。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教材内容与所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于是去过名胜古迹的同学把照片、VCD、景点门票都带来了,并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绘声绘色地描述他们的见闻,而对于家乡厦门、海沧,他们从久负盛名的海上花园——鼓浪屿,到现代化建设——环岛路,从悠久文化到美味小吃……个个争先恐后,简直是群出色的小导游。课后,教师还指导他们对各种资讯进行整理、归纳,甚至开辟墙报、板报、活动角等展示的园地,结合班队主题会使“爱我中华、爱我家乡”之情得以升华。有些学生在家长帮助下甚至分门别类,制作了“祖国山河掠影”集、“家乡旅游图”,将搜集的成果视为珍藏。正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了利用搜集,去探索和说明问题;是搜集使二年级的小学生便尝试着分析、整理、运用各种信息,在大大拓宽了知识面的同时,提高了能力。
二、把握课程人文性,培养问题质疑能力
课程改革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对于这样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质疑和反思,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联系;要鼓励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收集并运用相关的信息,清楚地阐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胆提出有价值的创见。一方面,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做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陶行知先生曾这么教诲:“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丰富思维,无论水平高低,都要珍视并给予鼓励,没有轻视、不耐烦,没有讽刺、挖苦,才能使学生乐于设问、敢于提问、善于质问,使创新思维的火花得以燃烧。在《生活中的安全》(三上《品德与社会》)一课里,介绍了“烫伤以后”的救护方法有:“把手泡在凉水里”“涂抹烫伤药膏”“抹上小苏打水”。对此,好多学生根据平时生活经验,提出了不同看法:如“抹点盐”“浸在尿里”“涂上牙膏”“上獾油”……交流中,有学生提出疑问:“哪种救护方法最有效、可行呢?”热烈讨论之后得出结论:“一般烫伤最简便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尽早用冷水淋浇或浸泡,时间为20分钟左右。因为这样既可止痛,又大大减轻高温对人体组织细胞的伤害程度。”至此,同学们仍不满足,又问了“如果是起泡了的烫伤,救护方法一样吗?”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又一场讨论开始了。无疑,这是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并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的结果。这是课程改革召唤的人文性、民主化的课堂。
三、把握课程生活性,培养实践探究能力
在实践中探究,说明知识学习不再只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它强调身体性的参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也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要求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离开了生活这个大课堂,仅局限于学校这个小课堂怎能很好地实现该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该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们应摈弃传统的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的教学方式,积极创设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条件,适时激发学生去操作、去活动、去考察、去探索。
教师在《做一名地球卫士》(六下《品德与生活》)这一主题的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得到了理解知识的需要,还进一步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我要学”等内在学习需要的突显。如,发动学生组成环保调查小组,对家乡海沧区的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前景进行社会性调查。一段时间的观察使学生了解到:学校所在地理位置目前是海沧区的开发中心,前几年问题较为突出的破坏环境保护现象(毫无节制的开采石头、砍伐树木、废耕造房……),随着各级政府对海沧区开发建设宏观规划的科学合理而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并且投入新建了规模不小的海沧污水处理厂,在工业密集地修建污水泵站,在生活区农贸市场建清洁楼等。但不尽如人意处也是存在的,特别是生活区周边村落生活垃圾随地扔、倒;生活废水乱排,导致有的小池塘恶臭冲天,蚊蝇成群,成了一潭死水……针对调查结果,学生再作原因分析:其实环境污染恶意的存心破坏不多,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中看似“文明”的生活习惯——处于由农村向城市转型过渡期的家乡的人们,文化修养不够,环保意识薄弱,主人翁精神欠缺。有了强烈的感触,便萌发了行动的愿望,于是学生自发组成环保宣传小组,制定行动方案:从我做起学环保——走进社区讲环保——时刻不忘做环保。可见,学生己将自己的生活、成长、学习和社会的发展联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