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许多人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 因此在我們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教师要把握“愤悱启发,相机诱导”这一原则。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的能力,要从“扶读”阶段到“解读”阶段,最终到达“放读”阶段。
一、“扶读”阶段,提纲挈领
对于一些难度不大、适宜学生阅读的内容,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让他们阅读。进行时,可选择其中的一段或一节内容,照顾到各教学环节对时间的要求,合理安排出学生阅读的时间。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师可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编拟出阅读思考题与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通过阅读达到初步认识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目的。
二、“解读”阶段,咬文嚼字
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老师要恰当地分析教材,恰到好处地在重、难点及思想方法上巧妙点拨,使学生真正地吃透教材,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有更准确的理解掌握,明确本质,理清逻辑关系。1.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反复阅读。阅读一本小说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跃,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严密性,要求学生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也不能一扫而过,而要反复、仔细阅读,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对相近概念的定义要仔细比较,辨别异同;对于公式、法则要理顺思路,分清步骤。如几何证明的教学,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很多定理、公理、推论,这些定理、公理、推论是几何证明的依据与过程,因此,阅读、理解、辨清这些定理、公理、推论就成了学生首先要做的事。2.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读与写相结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示范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4.重点的内容教师应注意边读边讲边练。上海育才中学就采用了“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教学法。边读、边讲、边练可以巩固深化通过阅读所得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检验阅读理解的效果。一般的,在阅读数学概念定义后,要求学生能准确地叙述;阅读公式、法则后,除了能用文字语言叙述外,还要能用符号语言表示。
三、“放读”阶段,融会贯通
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选择阅读内容时,除了选择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之外,重点要放在设计问题或学生提出问题加以探究、应用上,以达到教学的整体目标,从而使学生真正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参与阅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真正的数学阅读。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阅读方法后,教师可从阅读—节、一段扩大到一章、一本书,从阅读教材的知识延伸到阅读课外的知识,从教师的指导到放手让学生阅读自学。这样就能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过渡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逐渐转变为自学能力了。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阅读学习时,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才能避免片言只语的肤浅印象,减少思维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一、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
四、及时反馈,促进交流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是因为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载体,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特别地,数学语言又是进行有效数学交流的必要条件。数学语言是以符号来表示各种数量的关系、数量的变化,以及在数量与数量之间进行的推导和演算的一种语言,它具有精确性、简约性、通用性和抽象性等特点。正因为这些特点,要进行数学交流必须加强数学语言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数学词汇,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数学语言表述的数学内容,并逐渐学会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数学概念。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阅读和数学语言,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阅读学习后,应指导学生带着阅读中的体会与疑问,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换看法,探讨是非真伪。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情境,调动全体学生相互探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思维向纵深发展。当学生闪现精辟见解时,要及时捕捉,并予以肯定;当出现错误或片面认识时,要及时纠正或补充;当思维停滞时,要及时引发新的认知冲突……总之,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实现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交锋。在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让和谐的氛围、成功的体验、竞争的机制激励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发展,使其主动将数学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并及时反馈阅读信息,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读效果,随时发现问题,使指导更具针对性。
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教师要把握“愤悱启发,相机诱导”这一原则。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的能力,要从“扶读”阶段到“解读”阶段,最终到达“放读”阶段。
一、“扶读”阶段,提纲挈领
对于一些难度不大、适宜学生阅读的内容,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让他们阅读。进行时,可选择其中的一段或一节内容,照顾到各教学环节对时间的要求,合理安排出学生阅读的时间。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师可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编拟出阅读思考题与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通过阅读达到初步认识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目的。
二、“解读”阶段,咬文嚼字
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老师要恰当地分析教材,恰到好处地在重、难点及思想方法上巧妙点拨,使学生真正地吃透教材,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有更准确的理解掌握,明确本质,理清逻辑关系。1.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反复阅读。阅读一本小说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跃,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严密性,要求学生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也不能一扫而过,而要反复、仔细阅读,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对相近概念的定义要仔细比较,辨别异同;对于公式、法则要理顺思路,分清步骤。如几何证明的教学,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很多定理、公理、推论,这些定理、公理、推论是几何证明的依据与过程,因此,阅读、理解、辨清这些定理、公理、推论就成了学生首先要做的事。2.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读与写相结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示范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4.重点的内容教师应注意边读边讲边练。上海育才中学就采用了“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教学法。边读、边讲、边练可以巩固深化通过阅读所得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检验阅读理解的效果。一般的,在阅读数学概念定义后,要求学生能准确地叙述;阅读公式、法则后,除了能用文字语言叙述外,还要能用符号语言表示。
三、“放读”阶段,融会贯通
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选择阅读内容时,除了选择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之外,重点要放在设计问题或学生提出问题加以探究、应用上,以达到教学的整体目标,从而使学生真正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参与阅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真正的数学阅读。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阅读方法后,教师可从阅读—节、一段扩大到一章、一本书,从阅读教材的知识延伸到阅读课外的知识,从教师的指导到放手让学生阅读自学。这样就能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过渡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逐渐转变为自学能力了。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阅读学习时,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才能避免片言只语的肤浅印象,减少思维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一、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
四、及时反馈,促进交流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是因为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载体,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特别地,数学语言又是进行有效数学交流的必要条件。数学语言是以符号来表示各种数量的关系、数量的变化,以及在数量与数量之间进行的推导和演算的一种语言,它具有精确性、简约性、通用性和抽象性等特点。正因为这些特点,要进行数学交流必须加强数学语言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数学词汇,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数学语言表述的数学内容,并逐渐学会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数学概念。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阅读和数学语言,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阅读学习后,应指导学生带着阅读中的体会与疑问,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换看法,探讨是非真伪。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情境,调动全体学生相互探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思维向纵深发展。当学生闪现精辟见解时,要及时捕捉,并予以肯定;当出现错误或片面认识时,要及时纠正或补充;当思维停滞时,要及时引发新的认知冲突……总之,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实现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交锋。在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让和谐的氛围、成功的体验、竞争的机制激励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发展,使其主动将数学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并及时反馈阅读信息,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读效果,随时发现问题,使指导更具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