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建立科学的突发事件指挥与处置机制,消除和化解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建构指挥与处置机制的相关因素,对现代指挥与处置的理念、基本规范和现代化指挥系统进行了分析,对完善我国突发事件的指挥与处置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安机关;指挥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警务指挥体系是公安机关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建立在一整套符合警务危机管理理论体系,包括警务危机管理的原则与策略、程序与预案、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等框架之上的处置体系,旨在通过健全、灵活、高效、统一的警务指挥体系,达到隔离危机,处理危机,消除危机后果,维护公安机关形象,最终达到全面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的效果。由于对抗性贯穿于突发公共事件指挥和处置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而且主要表现为智力对抗和信息对抗,因此指挥活动需要以对抗方的企图和行动为依据,通过施计用谋,出奇制胜。
一、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处置中警务指挥的基本程序
(一)研判情报,评估风险
严格说来,情报研判、风险评估是群体事件指挥与处置程序的先期准备工作,但是这个先期准备工作对于处置工作的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强情报信息力量建设。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情报信息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应当看到,对于重大事件情报信息收集是比较困难的,情报信息收集渠道不畅,难以掌握深层次、内幕性的情报信息。
2.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提高情报分析能力。安全风险评估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重大群体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二是事件本身的危险程度;三是重大处置行动中的具体细节的风险评估。根据安全风险评估和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群体事件进行预警。
3.动态监控,实时判断事态。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公密两线侦察优势,不间断地收集、获取现场情况,核实事件性质,将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伤亡情况、方式、手段、规模等多种情况,正确迅速反馈给公安机关及当局领导。
(二)根据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
处置方案应当明确的内容包括:处置原则;处置机关与指挥机构;各级处置力量的处置权限与内部任务分工。内部分工一般包括:情报接收与处理、交通管制、现场秩序、现场处置行动、机动应急、后勤保障、宣传与新闻发言人;各级公安机关指挥机构权限;处置专门队伍及其装备;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指挥;处置纪律;处置方法与处置措施;处置步骤。
(三)快速集结警力,合理部署,充分发挥警力优势
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属于非重大警情的,应迅即指令就近警力赶赴现场处置;属于重大警情的,应结合具体情形,根据预案先期处置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快速集结警力。在控制行动中,警力是主体,能否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的警力对突发公共事件控制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四)先行控制现场,警戒封锁,灵活机动
1.现场指挥的应变和措施。控制行动处置过程中,应及时开设现场指挥部,为机动力量屯兵点、医疗救护点及调查取证点提供场所,指挥员的指挥位置设在现场或随行动警力跟进指挥。
2.控制区域的确定和处置。指挥员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控制区域,即危险区域与安全区域的交界线,并迅速组织警力设置警戒线,多边封控,立体布防,保护现场,及时组织疏散群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要求警戒人员合理、适当地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实施区域性交通管制,并在处置现场附近的制高点部署人员。警戒人员在制止围观群众或无关人员进入行动区域内、维护现场秩序的同时,还应提高警惕,随时做好行动准备,防止暗藏的犯罪嫌疑人实施偷袭,或乘机对群众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并阻止被围犯罪嫌疑人的任何突围企图。
3.警戒警力的适当和责任。派出的警戒警力要适当,通常在对内对外两个方向上设置警戒,以便确保万无一失。对内,主要是确保指挥机关安全和警力集聚地的安全;对外,主要是确保现场群众的安全,必要时应组织群众疏散。
二、灵活运用战术,占据主动权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灵活运用战术,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谁控制了谁,谁就占据主动权,谁占有主动权,谁就能获取全胜。
灵活的战术是暴力支持下的以非暴力形式达到目的最佳途径。
行动中的战术设计与运用,多以危机谈判说服先行。这样才符合法律规定,才能产生好的警察战术和好的应用效果,这是由警察执法行动的性质、任务与要求所决定的。同时要占有主动权,让意志得到贯彻执行。
三、充分利用各方有力资源,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善后工作
处置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清理现场、应对媒体。对那些虚假或片面的信息和报道,应及时予以科学权威的解释回应,减少谣言流传的可能。
(一)清理现场,重视善后
当行动结束时,指挥员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进行认真清理。警戒人员要提高警惕,坚守岗位,严防犯罪嫌疑人穿越警戒线混入人群逃脱;严禁围观群众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维护好现场秩序,保障现场清理工作顺利进行。对捕获的犯罪嫌疑人進行人身搜查及人数核对与清点,并组织警力对行动区域进行全面、认真的搜查,防止个别犯罪嫌疑人藏匿起来。当捕获的犯罪嫌疑人人数与掌握、查实的人数不相符时,应组织专门警力分片负责,反复搜查直至搜出藏匿的犯罪嫌疑人。当发现个别犯罪嫌疑人已越过警戒线外逃时,应迅速组织警力进行追捕。对受伤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现场救护或送往医院救治。对其他犯罪嫌疑人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时组织押解移送。对犯罪嫌疑人的遗弃物进行清查、勘验、搜集罪证。当现场遗有爆炸物品时应组织专业人员按照有关的排爆程序和要求进行排除。对受伤的警方人员或群众应及时进行现场救护,并送往医院救治。在整个清理过程中,应组织专人对有关情况,如行动场所、有关的痕迹、物品、标语等进行摄像、拍照,记录存档。当现场清理结束时,即可撤除警戒,让配属的警力回归建制,进行有组织的撤离。
(二)应对媒体,正面引导
应对媒体在处置行动中事关重大,因为人们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媒体有关。在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行动时,要实施新闻协调,做好整个处置过程的摄录像工作,根据案件的事态发展,由政治宣传部门与政府新闻办联系,拟定对外统一宣传报道口径。需要向社会公布的有关事项,应根据政府领导的意见,由政府新闻办适时统一发布。为防止新闻报道对警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产生的危害,避免损害行动效率及政府形象,必须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并将其作为警务战术的一项重要工作。每次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行动都制定专门的新闻媒体沟通计划,并有专业人员负责配合新闻媒体发放消息,争取公众人士和新闻媒体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孙正、赵颖.关于突发事件的指挥与处置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6(11).
[2]汤献诚.谈公安特警信息化指挥体系的完善——以菲律宾人质事件为例[J].廣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安机关;指挥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警务指挥体系是公安机关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建立在一整套符合警务危机管理理论体系,包括警务危机管理的原则与策略、程序与预案、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等框架之上的处置体系,旨在通过健全、灵活、高效、统一的警务指挥体系,达到隔离危机,处理危机,消除危机后果,维护公安机关形象,最终达到全面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的效果。由于对抗性贯穿于突发公共事件指挥和处置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而且主要表现为智力对抗和信息对抗,因此指挥活动需要以对抗方的企图和行动为依据,通过施计用谋,出奇制胜。
一、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处置中警务指挥的基本程序
(一)研判情报,评估风险
严格说来,情报研判、风险评估是群体事件指挥与处置程序的先期准备工作,但是这个先期准备工作对于处置工作的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强情报信息力量建设。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情报信息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应当看到,对于重大事件情报信息收集是比较困难的,情报信息收集渠道不畅,难以掌握深层次、内幕性的情报信息。
2.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提高情报分析能力。安全风险评估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重大群体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二是事件本身的危险程度;三是重大处置行动中的具体细节的风险评估。根据安全风险评估和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群体事件进行预警。
3.动态监控,实时判断事态。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公密两线侦察优势,不间断地收集、获取现场情况,核实事件性质,将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伤亡情况、方式、手段、规模等多种情况,正确迅速反馈给公安机关及当局领导。
(二)根据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
处置方案应当明确的内容包括:处置原则;处置机关与指挥机构;各级处置力量的处置权限与内部任务分工。内部分工一般包括:情报接收与处理、交通管制、现场秩序、现场处置行动、机动应急、后勤保障、宣传与新闻发言人;各级公安机关指挥机构权限;处置专门队伍及其装备;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指挥;处置纪律;处置方法与处置措施;处置步骤。
(三)快速集结警力,合理部署,充分发挥警力优势
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属于非重大警情的,应迅即指令就近警力赶赴现场处置;属于重大警情的,应结合具体情形,根据预案先期处置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快速集结警力。在控制行动中,警力是主体,能否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的警力对突发公共事件控制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四)先行控制现场,警戒封锁,灵活机动
1.现场指挥的应变和措施。控制行动处置过程中,应及时开设现场指挥部,为机动力量屯兵点、医疗救护点及调查取证点提供场所,指挥员的指挥位置设在现场或随行动警力跟进指挥。
2.控制区域的确定和处置。指挥员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控制区域,即危险区域与安全区域的交界线,并迅速组织警力设置警戒线,多边封控,立体布防,保护现场,及时组织疏散群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要求警戒人员合理、适当地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实施区域性交通管制,并在处置现场附近的制高点部署人员。警戒人员在制止围观群众或无关人员进入行动区域内、维护现场秩序的同时,还应提高警惕,随时做好行动准备,防止暗藏的犯罪嫌疑人实施偷袭,或乘机对群众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并阻止被围犯罪嫌疑人的任何突围企图。
3.警戒警力的适当和责任。派出的警戒警力要适当,通常在对内对外两个方向上设置警戒,以便确保万无一失。对内,主要是确保指挥机关安全和警力集聚地的安全;对外,主要是确保现场群众的安全,必要时应组织群众疏散。
二、灵活运用战术,占据主动权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灵活运用战术,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谁控制了谁,谁就占据主动权,谁占有主动权,谁就能获取全胜。
灵活的战术是暴力支持下的以非暴力形式达到目的最佳途径。
行动中的战术设计与运用,多以危机谈判说服先行。这样才符合法律规定,才能产生好的警察战术和好的应用效果,这是由警察执法行动的性质、任务与要求所决定的。同时要占有主动权,让意志得到贯彻执行。
三、充分利用各方有力资源,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善后工作
处置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清理现场、应对媒体。对那些虚假或片面的信息和报道,应及时予以科学权威的解释回应,减少谣言流传的可能。
(一)清理现场,重视善后
当行动结束时,指挥员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进行认真清理。警戒人员要提高警惕,坚守岗位,严防犯罪嫌疑人穿越警戒线混入人群逃脱;严禁围观群众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维护好现场秩序,保障现场清理工作顺利进行。对捕获的犯罪嫌疑人進行人身搜查及人数核对与清点,并组织警力对行动区域进行全面、认真的搜查,防止个别犯罪嫌疑人藏匿起来。当捕获的犯罪嫌疑人人数与掌握、查实的人数不相符时,应组织专门警力分片负责,反复搜查直至搜出藏匿的犯罪嫌疑人。当发现个别犯罪嫌疑人已越过警戒线外逃时,应迅速组织警力进行追捕。对受伤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现场救护或送往医院救治。对其他犯罪嫌疑人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时组织押解移送。对犯罪嫌疑人的遗弃物进行清查、勘验、搜集罪证。当现场遗有爆炸物品时应组织专业人员按照有关的排爆程序和要求进行排除。对受伤的警方人员或群众应及时进行现场救护,并送往医院救治。在整个清理过程中,应组织专人对有关情况,如行动场所、有关的痕迹、物品、标语等进行摄像、拍照,记录存档。当现场清理结束时,即可撤除警戒,让配属的警力回归建制,进行有组织的撤离。
(二)应对媒体,正面引导
应对媒体在处置行动中事关重大,因为人们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媒体有关。在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行动时,要实施新闻协调,做好整个处置过程的摄录像工作,根据案件的事态发展,由政治宣传部门与政府新闻办联系,拟定对外统一宣传报道口径。需要向社会公布的有关事项,应根据政府领导的意见,由政府新闻办适时统一发布。为防止新闻报道对警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产生的危害,避免损害行动效率及政府形象,必须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并将其作为警务战术的一项重要工作。每次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行动都制定专门的新闻媒体沟通计划,并有专业人员负责配合新闻媒体发放消息,争取公众人士和新闻媒体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孙正、赵颖.关于突发事件的指挥与处置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6(11).
[2]汤献诚.谈公安特警信息化指挥体系的完善——以菲律宾人质事件为例[J].廣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