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随着国民经济以及信息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都在与日俱增,这就要求国家各项基础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基础建设项目之一,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意义重大。尽管国家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上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改进。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亟待提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应用及细节问题
引言
在当今社会,电能源已经成为每一个家庭都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国家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保证电能的供应,始终在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提升,优化基础施工技术,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安全。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细节问题
1.1 工地自身条件、基础地基情况
工程工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影响占据主要地位,其中尤其是工地基地情况对施工技术影响较大。工地的基地是所有施工条件的前提,稳定性好、耐防滑等优点的基地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施工选择。而稳定性较差、防滑性能较差的工地基地条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施工作业条件较差,对整个工程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1.2 工程地基防渗性能的高低
工程地基的防渗性能也是影响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影响要素之一,防水防渗性能较差的地质条件,在施工过程深基坑作业中较容易发生安全隐患,不利于施工进行。如一施工工地有渗水现象的发生,无论是对施工难度还是整个工程建造的难度都大大增加,不利于工程的稳定性建设。
1.3 地质环境对基础处理施工的影响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一般多在山区或偏远地区地带进行,因而工地的地理环境地质水文条件相对较大,并且存在很明显的差异性。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工程量较大,施工范围较广,如遇土质松软、岩石地质层或者整体工程地势较低等等差异性较大的地理环境,都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选择应用有一定的影响。
2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粉喷桩施工技术
粉喷桩是采用粉体固化剂在地基深层进行混合搅拌,经由固化剂的反应作用,提升地基整体强度,以排除掉地基中具有饱和软粘土特性的土质,粉喷桩其也被称之为固土桩。在整体施工前期,需对待施工区域进行清洁处理,保证地基土质层面的整洁性、光滑性满足施工基准。在桩体定位中,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确定,确保放线测量工作的精准性,并应严格遵守图纸文件的设定需求,降低误差产生的几率,同时,施工人员应在桩体上标注基准高位置,以简便后续下桩工序。此外,现场下桩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将桩体的垂直度误差维系在1.7%之内,以避免桩体倾斜造成部分区域搅拌不均匀,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材料、工程水电等必要类设施必须严格遵守参数基准,且电力系统应保证供电的持续性,确保整体工程建设的连贯性。
2.2 锚固技术
针对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环节地基稳定性差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常采取锚固技术予以有效解决。锚固技术其概念为,在边坡或地基的岩层或土层中将一种受拉杆件的一端固定,这种受拉杆件的固定端称为锚固端(或锚固段),另一端與工程建筑物联结,可以承受由于土压力、水压力或风力所施加于建筑物的推力,利用地层的锚固力以维持建筑物的稳定。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锚固方式也不尽相同,以钻孔灌浆为主的方式常用于在天然地层锚固,锚定板和加筋土两种方式常被用于人工填土地层,其中锚固灌浆技术又存在简易灌浆、预压灌浆、化学灌浆以及特殊的锚固灌浆技术等多个种类。实践证明锚固技术能够有力地起到减少繁琐工程量,提升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作用,在解决地基稳定性差等问题时优势十分明显。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全面掌握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强化勘测与图纸设计审核工作,在不同地质条件运用不同的锚固技术,以此提高基础地基处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解决基础地基稳定性差及抗滑性不足等问题。
2.3 水泥土加固技术
水泥土是指水和水泥以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并能在凝固后达到要求硬度。水泥土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的作用是加固地基,使其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稳固的状态。在水泥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几大重点环节。
(1) 水泥土混合过程中,一定要调好混合比例,同时,可以添加辅助剂,以确保其在凝固后达到需求的硬度,提升器结构强度,最大程度上发挥水泥土的加固作用,使其在基础处理过程中,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2) 在水泥土加固处理后,需要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行为规范,把控适宜的时间间隔以及施工流程,确保水泥土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从而推进基础处理施工的效率和地基的稳定性。
(3) 整个水泥土加固处理过程中,须严格规范施工材料、处理技术以及施工人员,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效地进行。
2.4 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施工一般分为先张法、后张法两个阶段,通过两个施工工艺的契合,确保建筑整体施工的完整性。先张法的施工一般应用于前期,增强整个建筑结构的刚性,当前期建筑呈现出的性能满足施工需求后,则可进行接下来的后张法施工,对整体结构进行稳定性优化。尤其是在沉降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起到的效果较为明显,例如,采用夯击法、静压法等,将建筑结构最大限度的穿插到地基下,通过力学共振原理,提升建筑结构与地基层面的契合度,确保在地基承受极限范围内,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包括很多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力,作为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才能不断提高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水平,实现技术创新,进一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东良.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2):1537-1537.
[2] 黄燕华,潘敏峰,贾玲玲.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水能经济,2017,000(007):321-321.
[3] 李德雯.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环球市场,2017,000(021):273-27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应用及细节问题
引言
在当今社会,电能源已经成为每一个家庭都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国家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保证电能的供应,始终在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提升,优化基础施工技术,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安全。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细节问题
1.1 工地自身条件、基础地基情况
工程工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影响占据主要地位,其中尤其是工地基地情况对施工技术影响较大。工地的基地是所有施工条件的前提,稳定性好、耐防滑等优点的基地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施工选择。而稳定性较差、防滑性能较差的工地基地条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施工作业条件较差,对整个工程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1.2 工程地基防渗性能的高低
工程地基的防渗性能也是影响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影响要素之一,防水防渗性能较差的地质条件,在施工过程深基坑作业中较容易发生安全隐患,不利于施工进行。如一施工工地有渗水现象的发生,无论是对施工难度还是整个工程建造的难度都大大增加,不利于工程的稳定性建设。
1.3 地质环境对基础处理施工的影响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一般多在山区或偏远地区地带进行,因而工地的地理环境地质水文条件相对较大,并且存在很明显的差异性。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工程量较大,施工范围较广,如遇土质松软、岩石地质层或者整体工程地势较低等等差异性较大的地理环境,都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选择应用有一定的影响。
2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粉喷桩施工技术
粉喷桩是采用粉体固化剂在地基深层进行混合搅拌,经由固化剂的反应作用,提升地基整体强度,以排除掉地基中具有饱和软粘土特性的土质,粉喷桩其也被称之为固土桩。在整体施工前期,需对待施工区域进行清洁处理,保证地基土质层面的整洁性、光滑性满足施工基准。在桩体定位中,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确定,确保放线测量工作的精准性,并应严格遵守图纸文件的设定需求,降低误差产生的几率,同时,施工人员应在桩体上标注基准高位置,以简便后续下桩工序。此外,现场下桩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将桩体的垂直度误差维系在1.7%之内,以避免桩体倾斜造成部分区域搅拌不均匀,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材料、工程水电等必要类设施必须严格遵守参数基准,且电力系统应保证供电的持续性,确保整体工程建设的连贯性。
2.2 锚固技术
针对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环节地基稳定性差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常采取锚固技术予以有效解决。锚固技术其概念为,在边坡或地基的岩层或土层中将一种受拉杆件的一端固定,这种受拉杆件的固定端称为锚固端(或锚固段),另一端與工程建筑物联结,可以承受由于土压力、水压力或风力所施加于建筑物的推力,利用地层的锚固力以维持建筑物的稳定。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锚固方式也不尽相同,以钻孔灌浆为主的方式常用于在天然地层锚固,锚定板和加筋土两种方式常被用于人工填土地层,其中锚固灌浆技术又存在简易灌浆、预压灌浆、化学灌浆以及特殊的锚固灌浆技术等多个种类。实践证明锚固技术能够有力地起到减少繁琐工程量,提升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作用,在解决地基稳定性差等问题时优势十分明显。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全面掌握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强化勘测与图纸设计审核工作,在不同地质条件运用不同的锚固技术,以此提高基础地基处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解决基础地基稳定性差及抗滑性不足等问题。
2.3 水泥土加固技术
水泥土是指水和水泥以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并能在凝固后达到要求硬度。水泥土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的作用是加固地基,使其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稳固的状态。在水泥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几大重点环节。
(1) 水泥土混合过程中,一定要调好混合比例,同时,可以添加辅助剂,以确保其在凝固后达到需求的硬度,提升器结构强度,最大程度上发挥水泥土的加固作用,使其在基础处理过程中,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2) 在水泥土加固处理后,需要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行为规范,把控适宜的时间间隔以及施工流程,确保水泥土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从而推进基础处理施工的效率和地基的稳定性。
(3) 整个水泥土加固处理过程中,须严格规范施工材料、处理技术以及施工人员,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效地进行。
2.4 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施工一般分为先张法、后张法两个阶段,通过两个施工工艺的契合,确保建筑整体施工的完整性。先张法的施工一般应用于前期,增强整个建筑结构的刚性,当前期建筑呈现出的性能满足施工需求后,则可进行接下来的后张法施工,对整体结构进行稳定性优化。尤其是在沉降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起到的效果较为明显,例如,采用夯击法、静压法等,将建筑结构最大限度的穿插到地基下,通过力学共振原理,提升建筑结构与地基层面的契合度,确保在地基承受极限范围内,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包括很多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力,作为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才能不断提高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水平,实现技术创新,进一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东良.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2):1537-1537.
[2] 黄燕华,潘敏峰,贾玲玲.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水能经济,2017,000(007):321-321.
[3] 李德雯.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环球市场,2017,000(021):27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