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促成一桩婚姻。等到你再长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那时,你已经干了许多悔恨得让你感到锥心的蠢事。你巴不得付出任何代价,只求重新生活一遍才好,那你就会变得比较聪明了。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贺岁片《命运呼叫转移》中有一句台词:一个女人要经历女儿、妻子、母亲三种角色,人生才算完美。但事实上,太多的人把精力贡献给了工作和事业,只记得自己职业人的身份,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家庭。女儿不像女儿、儿子不像儿子,妻子不像妻子、丈夫不像丈夫,母亲不像母亲、父亲不像父亲……这是怎样的一种缺憾?
2007年9月,恒安标准人寿和南开大学共同开发了国内首个寿险认知指数——恒安标准寿险指数,2007年11月,该公司又以一次别开生面的客户沟通会,共同探讨家庭与爱的话题。该公司负责人称,公司将以持续的客户沟通会的形式保持与消费者的沟通,要将培育成熟寿险观念进行到底。
你到底爱谁?
有这样一道测试题:如果在父母、配偶、子女、自己中选一个你最爱的人,你会选择谁?
多数人选择了父母,并希望他们健康长寿。
“自从我生下来以后,对我关心、付出最多是父母,没有父母的给予、倾注和对于我们的无私奉献,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所以在我心里父母是排在第一位的。”路佳鸣现在是一家外资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带父母出国旅游。
中学教师刘洁也选择了父母,但她有另一种思考:“我选父母,是因为孩子的时间还很长,而父母的时间不多了。而且,如果我把太多的爱给了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溺爱——我不希望他在溺爱中成长。”
把子女作为最爱的人持有不同意见。
张涛结婚不久,是一位年轻的爸爸,女儿只有3岁。他同样把女儿作为至爱:“对男人来讲,除了爱还有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这种责任在父亲面对女儿的时候可能会体现得非常强烈。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自己的爱人和父母,但老婆和父母都是成年人,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女儿是很稚嫩的生命,需要关爱和照顾。我经常出差,回来推开门孩子就扑过来,这是我最幸福的一刻。无论多烦的时候,只要看到她的照片马上心情就不一样了,我也没想到自己怎么会这样。(笑)很有意思,这可能就是天性。”
孙奇的选择稍显与众不同,他是少见的一个把配偶当作最爱的人。谈起理由,他有他的逻辑:“国家号召构建和谐社会,家庭是和谐细胞的一分子,如果夫妻之间能够达到和谐,很多东西都能够在一个共识的平台上解决,包括孝敬老人、抚养子女都会有很好的方式方法。所以,孩子、父母虽然也很重要,但我感觉还是媳妇最重要。”
以上选择都是传统的“为他人活着”的理念,与此同时,一些新新人类则旗帜鲜明地表示,他们最爱的人是自己,要为自己而活着。
王芳是一名报社记者,近几年来工作一直比较辛苦,她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我选择自己,因为热爱自己的人就是热爱生活的人,热爱生活就会热爱父母、热爱配偶,也会热爱孩子。照顾好自己,给全家人带来安全感,精力旺盛地健康生活,这是最重要的。我很忙也很累,所以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这样,父母会觉得我是一个非常自立的人,还能够给孩子起一种榜样作用,丈夫也喜欢我是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
选择不同,理由各异,如何看待这种分歧呢?恒安标准人寿市场部总经理袁通君的一番话说得好:“我们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目的就是让每个人在忙碌工作之余,停下来认真想一想,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人活着究竟为了谁?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一种爱都有理由,都值得尊重,无所谓对和错。”
心动不如行动
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爱父母、爱人、子女和自己,每个人都知道,但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做好?
恒安标准寿险指数的调查数据显示,99.4%的人认为赡养父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有23%的人没有办法经常陪父母谈心。在场人士纷纷表示,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备,不少子女在尽孝方面有心无力。而由于职场的激烈竞争。多数人忙于工作,也无暇顾忌父母。但有专家表示,物质赡养只是一个方面,精神上对父母的关爱也很重要,有时也许一个电话、一句问候,就足以起到很大的关爱作用。在对待子女方面,有94.8%的父母认为应该多与孩子交流谈心,但只有66.6%的父母确信自己了解孩子的状况。对此,陈国林的说法很现实:“父母百分之百都会关心子女,但百分之百了解孩子很难,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我不确定自己是否了解孩子,但我要给她在一定的钱,这比较现实。在现行的社会制度之下,你必须要有钱,和孩子沟通再好遇到实际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关爱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夫妻关系方面,调查结果并不让人意外,91.8%的丈夫或者妻子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对方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71%的丈夫和妻子相信自己能够倾听对方的抱怨。背后的原因不言自明,当金钱对生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现实经济问题。
调查还表明,有73.1%的人不确定现行的社保能够满足自己的医疗需求;83.5%的人确信一旦家中有人身患重疾。生活水平必将下降;85.1%的人认为如果自己身故会对家庭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58.3%的家长认为义务教育不能满足孩子的教育支出;63.2%的人认为自己有可能或者非常有可能身患重大疾病,但仅有37.4%的人确定自己有能力来支付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没有钱、缺乏足够的储备,成了人们相互关爱的一块“短板”!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恒安标准寿险指数的调查中,有39.7%的家庭没有任何财务规划,只有6.3%的家庭有10年以上的财务规划一——关爱亲人,人们的心动了,但还缺少行动。
“关爱亲人有那么难吗?其实,一份保单就足够了。在东南亚很多国家,有这样一个说法:准女婿上门的时候,女孩的父亲会问男士是否买过人寿保险,如果没有,这门婚事就会打问号。因为老人看过太多世事变迁,他希望能将心爱的女儿交给一个能让她一生无忧的男人。即使这个男人不在了,他的保险也能够保障女儿安稳地渡过一生。”有人意味深长地说。
袁通君总经理在最后的致辞中说,恒安标准人寿希望通过不间断的客户交流活动,引导消费者发现自我对于爱和责任的认识、对自身价值的关注,也希望消费者对寿险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切实认识到自身的财务规划和寿险需求,对寿险的态度不应一味地抗拒更不该随波逐流,而要成为真正理性的寿险消费者,获得更稳健的人生安排。
他强调,恒安标准人寿会将寿险指数的调研和发布作为公司一项长期的公益事业持续进行。为改善保险界声誉、培育成熟的寿险市场和寿险观念孜孜以求。
(文中客户均为化名)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贺岁片《命运呼叫转移》中有一句台词:一个女人要经历女儿、妻子、母亲三种角色,人生才算完美。但事实上,太多的人把精力贡献给了工作和事业,只记得自己职业人的身份,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家庭。女儿不像女儿、儿子不像儿子,妻子不像妻子、丈夫不像丈夫,母亲不像母亲、父亲不像父亲……这是怎样的一种缺憾?
2007年9月,恒安标准人寿和南开大学共同开发了国内首个寿险认知指数——恒安标准寿险指数,2007年11月,该公司又以一次别开生面的客户沟通会,共同探讨家庭与爱的话题。该公司负责人称,公司将以持续的客户沟通会的形式保持与消费者的沟通,要将培育成熟寿险观念进行到底。
你到底爱谁?
有这样一道测试题:如果在父母、配偶、子女、自己中选一个你最爱的人,你会选择谁?
多数人选择了父母,并希望他们健康长寿。
“自从我生下来以后,对我关心、付出最多是父母,没有父母的给予、倾注和对于我们的无私奉献,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所以在我心里父母是排在第一位的。”路佳鸣现在是一家外资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带父母出国旅游。
中学教师刘洁也选择了父母,但她有另一种思考:“我选父母,是因为孩子的时间还很长,而父母的时间不多了。而且,如果我把太多的爱给了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溺爱——我不希望他在溺爱中成长。”
把子女作为最爱的人持有不同意见。
张涛结婚不久,是一位年轻的爸爸,女儿只有3岁。他同样把女儿作为至爱:“对男人来讲,除了爱还有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这种责任在父亲面对女儿的时候可能会体现得非常强烈。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自己的爱人和父母,但老婆和父母都是成年人,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女儿是很稚嫩的生命,需要关爱和照顾。我经常出差,回来推开门孩子就扑过来,这是我最幸福的一刻。无论多烦的时候,只要看到她的照片马上心情就不一样了,我也没想到自己怎么会这样。(笑)很有意思,这可能就是天性。”
孙奇的选择稍显与众不同,他是少见的一个把配偶当作最爱的人。谈起理由,他有他的逻辑:“国家号召构建和谐社会,家庭是和谐细胞的一分子,如果夫妻之间能够达到和谐,很多东西都能够在一个共识的平台上解决,包括孝敬老人、抚养子女都会有很好的方式方法。所以,孩子、父母虽然也很重要,但我感觉还是媳妇最重要。”
以上选择都是传统的“为他人活着”的理念,与此同时,一些新新人类则旗帜鲜明地表示,他们最爱的人是自己,要为自己而活着。
王芳是一名报社记者,近几年来工作一直比较辛苦,她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我选择自己,因为热爱自己的人就是热爱生活的人,热爱生活就会热爱父母、热爱配偶,也会热爱孩子。照顾好自己,给全家人带来安全感,精力旺盛地健康生活,这是最重要的。我很忙也很累,所以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这样,父母会觉得我是一个非常自立的人,还能够给孩子起一种榜样作用,丈夫也喜欢我是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
选择不同,理由各异,如何看待这种分歧呢?恒安标准人寿市场部总经理袁通君的一番话说得好:“我们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目的就是让每个人在忙碌工作之余,停下来认真想一想,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人活着究竟为了谁?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一种爱都有理由,都值得尊重,无所谓对和错。”
心动不如行动
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爱父母、爱人、子女和自己,每个人都知道,但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做好?
恒安标准寿险指数的调查数据显示,99.4%的人认为赡养父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有23%的人没有办法经常陪父母谈心。在场人士纷纷表示,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备,不少子女在尽孝方面有心无力。而由于职场的激烈竞争。多数人忙于工作,也无暇顾忌父母。但有专家表示,物质赡养只是一个方面,精神上对父母的关爱也很重要,有时也许一个电话、一句问候,就足以起到很大的关爱作用。在对待子女方面,有94.8%的父母认为应该多与孩子交流谈心,但只有66.6%的父母确信自己了解孩子的状况。对此,陈国林的说法很现实:“父母百分之百都会关心子女,但百分之百了解孩子很难,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我不确定自己是否了解孩子,但我要给她在一定的钱,这比较现实。在现行的社会制度之下,你必须要有钱,和孩子沟通再好遇到实际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关爱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夫妻关系方面,调查结果并不让人意外,91.8%的丈夫或者妻子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对方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71%的丈夫和妻子相信自己能够倾听对方的抱怨。背后的原因不言自明,当金钱对生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现实经济问题。
调查还表明,有73.1%的人不确定现行的社保能够满足自己的医疗需求;83.5%的人确信一旦家中有人身患重疾。生活水平必将下降;85.1%的人认为如果自己身故会对家庭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58.3%的家长认为义务教育不能满足孩子的教育支出;63.2%的人认为自己有可能或者非常有可能身患重大疾病,但仅有37.4%的人确定自己有能力来支付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没有钱、缺乏足够的储备,成了人们相互关爱的一块“短板”!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恒安标准寿险指数的调查中,有39.7%的家庭没有任何财务规划,只有6.3%的家庭有10年以上的财务规划一——关爱亲人,人们的心动了,但还缺少行动。
“关爱亲人有那么难吗?其实,一份保单就足够了。在东南亚很多国家,有这样一个说法:准女婿上门的时候,女孩的父亲会问男士是否买过人寿保险,如果没有,这门婚事就会打问号。因为老人看过太多世事变迁,他希望能将心爱的女儿交给一个能让她一生无忧的男人。即使这个男人不在了,他的保险也能够保障女儿安稳地渡过一生。”有人意味深长地说。
袁通君总经理在最后的致辞中说,恒安标准人寿希望通过不间断的客户交流活动,引导消费者发现自我对于爱和责任的认识、对自身价值的关注,也希望消费者对寿险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切实认识到自身的财务规划和寿险需求,对寿险的态度不应一味地抗拒更不该随波逐流,而要成为真正理性的寿险消费者,获得更稳健的人生安排。
他强调,恒安标准人寿会将寿险指数的调研和发布作为公司一项长期的公益事业持续进行。为改善保险界声誉、培育成熟的寿险市场和寿险观念孜孜以求。
(文中客户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