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上的“一路一带”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y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简称“一带一路”。这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老照片收藏家王少波多年来往来于亚非各国,收藏了一大批历史影像资料,随着“一带一路”成为最热词汇,这些照片也浮出水面,影像包含的信息,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历史关系。更多图片请关注大众摄影官方微信(微信号:popphoto),输入关键词“一带一路”查看。
  这些图片均来源于无出版日期,但有法国巴黎出版地址的影集。此影集内容属无书名也无目录的世界旅行摄影作品集。内文涉及的文字均为印刷体文本,似为私人定制的影集。大部分图片有摄影师署名,但图片后期着色均有由法国影像制版着色大师查尔斯·基洛特Charles Gillot(1853 – 1903)完成。按照他1903年逝世推断,这些摄影作品均完成于十九世纪。
  Q:您收藏影像有多久了?是怎样开始的?主要通过哪些渠道?
  A:我有意识的收藏照片有大约十年左右的历史。早年喜欢摄影,之后开始收藏纸质艺术品,进而发展到收集老照片。由于工作关系和个人兴趣,在海外的机会较多,不管走到哪里都光顾收藏市场,碰到喜欢的老照片都不放过。这两部分“一带一路”老照片,包括关于中国的照相制版照片,以及另外一部分手工着色的照片。中国的照相制版照片购于法国巴黎。图片全部源于1902年的法国杂志《L’illustration》。手工着色照片是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一家书商那里买到的,用法文出版,但没有任何出版信息(只有一个出版地址),似乎是私人定制影集,全部为法国著名照片制版及着色大师查尔斯·基洛特(Charles Gillot)手工着色印刷。书店老板也很清楚其价值,要价400美金,在我反复几次前往商谈后成交。当时还很奇怪怎么会在东欧发现这本法国老影集。后来明白,在沙俄时代法国风尚对当时的俄罗斯影响很深,这或许是它得以保留下来的一个原因。
  藏品的渠道主要是外国旧货市场及书店。西方的拍卖市场相对成熟,往往不容易“捡漏”。所以,去偏远国家的偏远市场往往有收获。我去过数不清的市场,在欧洲主要是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每到一个地方,旧货市场和书店我是必须要跑的。自从我去过前苏联国家之后,我发现那里有大量的财富。我在乌兹别克斯坦待过一年,塔什干的旧书店和旧货市场让我看到很多在欧洲已不容易买到的东西。但近些年他们超过50年历史的任何东西都不许出关,所以只有折回欧洲去找了。
  Q:收藏影像有各种角度,您的收藏内容集中于哪些类型?
  A:我主要判断影像的历史和人文价值。风景类的照片我收的很少,但风情类的照片我几乎是见到必收。比如,我找到蛋白照片时,只要人物有特点,或人物背景历史特征浓郁,我也会收入囊中。原版的老照片不容易收到,那么我就退而求其次收那个时代早期出版的有照片的书籍,即使是照片制版的我也不放过。这主要还是着眼于历史价值。
  我在海外收到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在东欧市场上看到的老照片。其中最让我感兴趣和欣慰的是以下三件藏品:托尔斯泰夫妇60岁时的老照片、1938年美国人在延安拍摄的华北抗日内容的老照片和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新闻图片社收藏过的二战希特勒占领捷克统领苏台德时的几张含有希特勒阅兵及会议内容的老照片。
  托尔斯泰那张是我在地摊上买到的,记得那天我买了很多蛋白照片,但摊主单独拿出一张要价,说这是托尔斯泰的老照片,我根本不信,因为我从没见过60岁时的托尔斯泰的样貌,半信半疑的付了钱,我心想:街头能买到托尔斯泰的老原版照片纯属天方夜谭,这事我也就忘了。但后来我看到介绍托尔斯泰生平的影像时,我惊呆了:书里1888年时代的托尔斯泰就是我那张老照片里的摸样。这让我不禁感慨解体后的俄罗斯真的让人失去很多。后来也促使我拍摄了《安德烈的故事》这样一个关于普通俄罗斯家庭的专题。
  Q:你看这些“一带一路”影像的时候,兴奋点在哪里?
  A:“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我大部分去过。不管走到哪里我都去寻找这些国家过去的影像。当我看到他们过去旧影的时候,我深深体会到影像对历史记录的重要性。各地都有人做老照片收藏,但很多人只是就自己的地域、国度内容进行收藏,而我不同,只要史料价值高我都会收集。我在规划中的“一带一路文化艺博馆”希望可以给这些异域影像一个合适的家。
  Q:在你看来,这些材料对当下的意义在哪里?
  A:由于我长期在国外,所以我收藏老照片,外国的偏多,但对中国过去的影像我也倾力收集。在收集和整理这些老照片的同时,我深刻体会到摄影术的诞生对历史记录的重要作用。首先,早期印刷品使用图片的方式,就有很多课题供你细细琢磨和你品味。那时候每一张照片被印刷出版都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每一张照片都是艺术品。其次,照片制版的真实性问题也是很有意思的课题。我对比过几张原版照片和用于印刷出版的制版照片,发现制版照片不是完全忠实于原作的,有时候同一张照片在用于不同地方时会制几个版,而且还是不同人的制版。当今我们对影像后期见怪不怪,而其实那时代人早就在使用了。研究老照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真实的历史丰富我们的历史信息摄取。比如我有一张托尔斯泰60岁时和夫人在一起的照片,照片背后有很多被转赠的信息,不仅有成年人之间的转赠,也有父母对孩子的转赠。这对研究沙俄时代的人文风俗有帮助。再比如,我收藏中有二战时期德国入侵捷克,在布拉格街头遭遇市民愤怒抗议和责骂的镜头,尤其让我们思考那个时代入侵的德军和被入侵的国家之间关系。这些都能帮助我们认识过去,认识他人和认识自己。其实老照片内蕴含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研究的太不够,甚至在学术上都还有信息失误。比如罗森布拉姆的《世界摄影史》就把查尔斯·基洛特和他的父亲搞混的地方,很多人还不知道托尔斯泰24岁时就狂爱摄影,而且他还有一对为他拍摄了近50年的摄影师,很多托尔斯泰的照片都出自他俩,他俩拍摄的俄罗斯民俗照片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总之,研究老照片就是研究我们自身的历史,让我们能更清楚的了解我们真实的过去而更好的走向未来。
其他文献
重装上阵  索尼新推出的G大师系列镜头以诸多新技术刷新了人们对做工和用料的认识,这在FE 70-200mm F2.8 GM OSS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其他品牌的70-200mm镜头往往会在镜组中搭载降低色散的ED或萤石镜片,而索尼除了4片普通ED镜片和2片超级ED镜片,还搭载了以往广角和标准镜头中才会具备的非球面镜片,并且是2片普通非球面镜片和1片XA顶级非球面镜片。这样奢华的搭配目的是为了保证照片
镜头焦距:12-24mm(全画幅)  镜组结构:13组17片  镜头视角:122°至84.1°  卡口类型:佳能、尼康、索尼、适马  特殊镜片:4片超级FLD,1片SLD,3片非球面,1片复合非球面  光圈范围:F4.5-5.6,最小F22  光圈叶片:6片(圆形)  对焦设计:内对焦  近摄能力:0.28米,0.16倍  对焦马达:环形超声波马达  全时手动对焦:支持  防抖机构:无  尺寸重量
摄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视觉艺术,有其独到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达成这些方式所需要的技术技巧。这些技巧既包括视觉审美的要素,也包括对相机、手机等各类拍照设备的了解和运用。因此,对于技术技巧的掌握始终让摄影爱好者乐此不疲,构图、用光、瞬间也是我们在分析一幅照片时往往首先切入的主题。但对技术技巧的熟练掌握是否就能成就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呢?  一幅好的照片可以分为入眼和入心两个层面。“入眼”相对容易,恰当的技术技巧
街拍是她唯一打发时间的生活方式,  她对自己这种“摆脱他人的方式”乐此不疲。  地处中原的河南,纯朴的百姓人人都把摄影读做“捏影”。我想无非是3种理由,一是有人从第一天起,就不认识这个“摄”字,将它念了白字。二是过去拍照的老相机,蒙着头按快门时用的是老式血压计的气球,一捏快门才会打开。三是不善表情的国人在拍照时过于死板,“捏”一下才有表情生动的可能。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芝加哥的街头出现了
每次远行回到家中,脑海中总是如电影般闪现着旅途中人们朴实的笑脸和鲜活的生活,旅途中的人文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本期,将同大家分享如何在旅行中定格打动自己的瞬间,展现生活中的精彩画面。旅行中的拍摄往往受到时间、天气、光线的限制,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拍出更多好照片,需要一些经验的总结。光圈f/4,快门速度1/200秒,ISO 400,富士X-M1相机,XF55-200mm F3.5-4.8 R LM OI
龙年的最后一期《大众摄影》变厚了。  由大众摄影杂志社与全国各地联合举办的摄影比赛在这里集结亮相。  看着厚厚的加页、欣赏着其中丰富多彩的选登作品,是种享受;而品读一下曾作为这些比赛的评委、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撰写的短文,听听评委们提出的建议,则是一味良药。  2013年,希望摄影人的热情依旧,也希望以陈小波的那句“拍风光,体恤自然;拍人文,心疼百姓。”与大家共勉。  评委说  陈小波  2012
今天的摄影普及而多元,面向现实的摄影,也由我们曾熟悉的表述“纪实摄影”向更复杂的形态转变。本期专题中的四位摄影师,以摄影作为各自生活的一部分,拍摄身边日常,且有鲜明的个人视角。著名摄影师王身敦说过一句话“大时代没有小照片”。这些各具特色的照片,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切片。  ——编者  海上A叔街头的一组分镜  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海上A叔”主要从事商业摄影、媒体摄影。工作之间穿行于上海的巷弄之
提前剧透的手机  近两年,每一代iPhone甚至在发布的一年以前就开始有各种传言和预测。这体现了人们对于这个智能手机浪潮缔造者的无比期待,也反映出苹果产品更新周期较长。事实上iPhone 7 Plus上的双摄像头、无3.5mm耳机插孔等许多特色功能都并非首创,但苹果往往能后发制人,提供更好的体验,这从后面的内容就能感受到。双摄像头成为了iPhone 7 Plus的王牌功能,尽管比竞争对手已经晚了许
器材展上看什么  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CHINA P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京举办了“Handycam 30周年—索尼摄像机4K影像日”活动,展示了包括普及型4K摄像机在内的2015年Handycam春季新品,以及最新推出的4K“酷拍”佩戴式摄像机FDR-X1000V。“酷拍”FDR-X1000V搭载了BIONZ X影像处理器,支持XAVC S封装格式,能够以100Mbps的高码率拍摄30fps的4K视频。此外,FDR-X1000V还能以XAVC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