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传统课堂学习和互联网学习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导致高职学生淡漠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行为意识的矛盾、审美情趣的庸俗化等问题,弱化甚至消解着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为了化解这三方面的冲突,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我们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特点,必须挖掘和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内容和方法,必须顺应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开放和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冲突;化解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5-0010-04
素质教育是我国各层次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包括科学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而从我国的教育现实来说,科学素质教育一直受到重视,而人文素质教育受到各种冲击,即使在不断的呼吁中仍收效甚微。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淑子曾说:“科学技术中的理工水平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问题。没人文是不打自垮,没理工是一打就垮。”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末开始蓬勃发展。经过几轮的评估建设、内涵建设,高职院校以“技能为本”,为我国生产、建设、发展一线培养了所需要的特色人才、技能人才。然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思潮多元、国际一体化形势的发展变化,“技能型”人才又出现了不少弊端,例如心理脆弱敏感、抗挫折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合作精神;物质追求膨胀、精神空虚;社会公德淡漠、诚信缺乏等等。种种现象不禁让我们整个社会都思考: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于是,领导、学者、专家们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经验,提出了高职院校同其他高等教育一样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文化育人”的高职教育理念。2011年5月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2011年12月,在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首届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育人高端论坛”,该论坛可以看作中国高职教育在整体上关注“文化育人”的一个标志。近几年,在国家层面的呼吁推动下,示范性院校的带头探索下,“文化育人”的理念在高职院校不断深入。很多学校在思想层面展开讨论、深入认识;从课程建设层面着手探索人文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从校园建设层面营造人文氛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但是,人文素质教育毕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作战的工程,是一项厚积薄发的工程。我们除了必须在思想上、课程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还必须结合当代社会情况、当代教育发展趋势、当代学生的情况,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经过多年的实践思考,发现当我们老师在极力呼吁、努力实践、引导学生要重视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另一种声音或者说另一些情况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弱化甚至消解着人文素质的效果和作用,这就是在本文所要研究的我们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一些深层次的冲突。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演绎、沉淀、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了炎黄子孙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中,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支配、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一名年轻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文化是一件义不容辞的事情。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高校当然也包括高职院校必须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出发点。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是集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较量,是教化功能和实用至上的抗衡,是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角逐。随着国门全方位的打开,在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与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少的“粉丝”,遭遇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客观地说,西方文化也有可取之处,但是,我们很多的大学生经常从西方文化角度出发对中国自身的文化进行比较、感悟和认识,而极其容易产生错误的解读,进而蒙蔽了对自身文化的客观认识,甚至抨击、厌恶、反对,从而妨碍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到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一冲突。
一方面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说,淡漠传统文化,追捧西方文化。文化认同是群体对文化的一致性认识,而个体受到这一文化的影响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这一文化规律特点。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会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对某种文化的认同,会影响其思想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各有各的优势和弊端,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两种文化互相融合渗透之时,需要我们能够有意识地辨析、思考和取舍。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例如五四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见、文革时代对一代知识分子的打击、20世纪的社会经济转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当今的大学生,生于国门打开的20世纪90年代,成长于全球化、多元化思潮之中,还未来得及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还不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的时候,就已经被各种西方文化所包围。可想而知,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的骨子里很难生根发芽结果。当我们这些50~80年代的人再次认识到自身文化的重要性进而想引导他们进行文化寻根时,难度非同一般。寻根之难,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功利性难以在短时间内让他们信服其对“人”自身的作用和意义,难以对抗实用主义、自我满足的欲望;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才能真正有所领悟。 我们再观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事实上,很多学生并不会主动地、比较深入地去研究学习西方文化,他们对西方文化还只是一种好奇之心和模仿,客观地来说这也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使然,模仿和好奇往往发展成追捧和膜拜。
文化不生根就很容易成为浮萍,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充分认识,由于没有自我传统文化的较强的认同感、归属感、优越感、自信心,又加之外部环境的影响、身心发展的影响,于是淡漠自身的传统文化,追捧新奇的外来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同冲突告诉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首要的一件事情,这种文化认同感其实也包含着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尊严感,是对他们的思想精神方面的强大支撑。
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行为选择来说,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相矛盾,这也是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相互矛盾的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崇尚统一,强调“集体意识”,而西方文化追求民主、自由、个性化,突出“个体意识”。当两者相冲突时,在学生个体身上就出现了日益普遍的“个体主义”行为和逐渐空泛的“集体主义”口号。例如大学校园的情侣可以无视周围环境而我行我素地做出一些亲密举动;一部分学生宁愿宅宿舍宅家里,依靠网络来与外界联系,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多与同学、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大学生中的人际交往障碍越来越多。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主义行为也成为了“90后”的一种标签,尽管有点不够客观,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的真正事实。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很多大学生都会认为“集体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行为中又会出现言行偏差。例如,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开了,会主动走过去关掉的人不多;宿舍的卫生差了,会主动打扫的人不多;学习场所不准带进吃的东西,可是还会有人偷偷带进去;离开某公共场合(如会议室、活动室)带走身边垃圾的人不多。这些又无不显示出集体意识的苍白无力,集体意识只是成为了一句口号、一句空谈。
张扬个性并不是要放弃集体,对社会、对他人、对集体关怀并不是要以牺牲个体为代价。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冲突之下,这种不断放大的“个体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占上风,无疑还是需要用我们自己的文化精华来拯救和匡正。
二 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冲突
经典文化是在较长的历史进程中,被传承下来的代表着某一时期的精髓思想、理念及其作品。堪称“经典”的内容,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瑰宝,是经历了时间和历史的溶铸与严格选择之后的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传承经典是对历史的认知和传承,是在大学生中有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流行文化是社会上大多数成员参与,并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表现出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状况与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它通常借助于这个时代先进的媒介工具传播与消亡,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流行文化的涵盖面很广,它的快速流传、亲民时尚使很多当代大学生追之捧之。在流行文化可以铺天盖地而来的时代,我们的年轻学子似乎忘记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更忽略了向历史学习和借鉴。在一段时间内,我们也许无法判断流行文化的好与坏,我们也不能说流行文化是垃圾或毒品。但是,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来说,漠视经典文化,追捧流行文化的现象和趋势非常明显,这种趋势带来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流思想的淡化和审美情趣的庸俗化。
社会主流思想的淡化。社会主流思想是立足人民的整体利益,体现了国家、社会的共同精神追求。经典文学作品是经典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例,这一阶段产生的代表人物有鲁迅、巴金、茅盾、曹禺、郁达夫、老舍、钱钟书等,他们的经典作品具有跨越中西的广阔时空跨度,既吸纳了西方近代思潮发展的成果,又传承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成果。同时,这一历史时期又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危亡之际,是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而奋力抗争的艰苦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优秀作品反映的正是民族危亡关头所迸发出的人文力量,包括爱得深沉的爱国情怀、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也包括对自由、民主、科学、平等的追求和向往。这些特点使得我国的现代文学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还有中国的古典文学、古典艺术等等。然而,由于时间和观念的距离,除了语文课本和课堂的老师教学之外,很少高职生会主动去阅读这些作品,即使是老师的导读和介绍,也不能激起其与作品的共鸣,更谈不上较多地启发和收益了。阅读经典需要读者的静心阅读和反省思考,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这种阅读模式受到相当一部分学生们的排斥,转而追求的是刺激的、新颖的、感官享受的娱乐节目、影视作品、网络作品等等,而这些流行文化往往是以经济利益追求为主导的,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物质性,它是立足于部分群体的利益,自我化和利己化很明显。在这样的流行文化影响下,经典文化是渐行渐远,经典文化所带给我们整个人类和社会的积极的思想、深刻的内涵被不断地消解和淡化,许多青年学生思想中的“利己”、“唯我”也被唤醒,于是不再轻易相信和接受老师所宣讲的思想价值观,不再迷信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思想,而是从自我的感官体验中去评判和选择,自我利益的追求超越集体利益的追求,物质的追求强于思想心灵的追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感、诚信意识被一步一步地蒙蔽,关注和追求的是自我的、短暂的满足和快感。
审美情趣的庸俗化。流行文化的主要目的不是教化人,而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流行文化以媒介为推手,追求作品的影像化,追求效果的轰动化,追求短时间受众量的最多化,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使青年大学生更加注重对文化的即时体验而不再深入思考其深层内涵,从而导致他们的审美取向感性化、审美情趣庸俗化。当前很多电视台的选秀节目,煽动了年轻人的激情,从积极意义上来说是给予了年轻人展示自我、创新自我的平台,但是,随着这类选秀节目的遍地开花式的泛滥、产生的轰动性的社会效应、巨大的经济利益,让很多年轻人陷入了对“一夜成名”的渴求,让很多人看到“成功”不一定要靠长期的努力,可以走捷径,可以靠露骨甚至是不雅的、出格的言行举止博得一时的喝彩,继而脱颖而出。这种低俗的表现和追求缩短了获得“成功”的时间,于是,可以满足感官刺激的、满足一时欢快的方式方法在青年学生中大行其道,审美情趣的庸俗化越演越烈。当然,流行文化中也有精品,例如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唱出的是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青花瓷》蕴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忆等等,但是优美的旋律、对偶像的追捧超过了对歌词内蕴的领悟,隔离了对歌曲背后的创作缘由和意图的理解。由于审美能力的弱化,深层次的美被忽视了,深层次的美对人的教化启迪功能被消解。 三 传统课堂学习与互联网学习的冲突
前两种冲突是人文素质教育学习内容的冲突,传统课堂学习与互联网学习则是学习方式方法的冲突。
一般来说,传统课堂教学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几个环节或围绕这些环节的一些变化。它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的,经过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模式。在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的高职课堂,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这种形式。但是,从当今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的人才培养需求,难以适应学生的求知方式、求知欲望。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教育的相结合和运用,在互联网上学习快捷、生动等特点冲击着我们这种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是主导、互联网学习起步发展的阶段,两者的利弊冲突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是很大的挑战。
第一,对老师的冲击。一是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冲击。传统课堂教学和互联网学习是两种不同的教学实现途径。教学双方即教师和学生在这两种途径中,扮演的是完全不同的角色。传统课堂上,老师是中心,老师是主导,很多时候还是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在互联网上学习,老师成了幕后英雄,老师也不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中心。角色改变、体现的作用不同,如果要成功地实现老师角色功能的转变,实现课堂的翻转,老师的教育观念不翻转是无法顺利推进的。而且,在这一翻转过程中,原来的老师的中心地位,连带产生的老师在课堂的威严感、成就感都会削弱。所以说,对于老师来说,教育观念在这场教育的革命中将会有一个大的波动和转变。二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素质的冲击。我国正处在互联网学习逐渐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制作慕课、搭建翻转课堂是教育的发展趋势。要跟上这场教育革命,老师不再是一本书、一支笔、一份教案、一套ppt就能够解决教学问题,老师们还得要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信息整合能力,要有利用工具软件制作出精美的教学资源的能力,要有分解课程知识点、整合课程资源和知识点的能力。现代的“教书匠”要有学问、会教学、会技术,在互联网冲击下,老师不但要“思辨”,而且要“思变”,前者需要老师是专业能手,后者需要老师能够与时俱进。
第二,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挑战。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是指学生学到了具体的什么内容。与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相比,进行互联网学习,需要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的方面很多,例如学习的专注力、学习的自我控制力、学习习惯、学习的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的灵活度、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反思的能力。对大部分的高职学生来说,在网上独立自主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还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的。在我国,高职学生都是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他们的学习自控力、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学习的自信心都是有待提高和完善的。例如,学习的自控力方面,网络便于专业学习、课程学习,同时也便于玩游戏或者观看其他娱乐性的节目,没有良好的自控力往往有些同学就会迷失在网络中;做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互联网上学习具有知识的碎片化、非系统化的特点,要系统学习某门课程就必需要有做笔记且善做笔记的能力。但是,在传统课堂上、在老师的提醒下都很少主动做笔记的高职生,在互联网上学习时就更加没有这种意识了。而且由于互联网上学习的知识碎片化、非系统性特点,更加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建构能力,这些又是高职学生很缺乏的一种学习能力。
另外,与理工科的很多内容可以用形象的、立体的图来演示不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很多是一种价值教育、思想修炼和学习领悟,将它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展示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要在互联网上开展这方面的有效学习,对老师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虽然传统课堂学习在当今学习时代有一些弊端,但是,互联网学习不能有效、合理地解决教师的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其效果也很难体现。
四 化解冲突的对策
以上所谈到的三个方面是我们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化解这些冲突。
第一,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对我们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特点。对人才培养来说,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用一种功利性的学习来开展这一方面的教育。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总动员式的,它不单纯是教学系部的工作,而是会涉及到学校的顶层设计、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开展;对于一名老师来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告诉他们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与教会他们技能同等重要。
第二,就人文素质教育本身而言,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还必须深挖和探索教育的有效内容和有效方法。很多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院校在这一方面有了较好的建设和发展,但是仅有他们的带头探索和建设还远远不够,还有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成效或做法不尽人意,所以就整个高职院校而言,人文素质教育还是很薄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经典文学艺术、中国的历史哲学如何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学习或渗透到他们的大学学习阶段;外国的文史哲又如何合理地输入给他们;当内容上雅俗共存、质量上良莠不齐的文化作品让大家眼花缭乱的时候,老师如何引导和选择。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从来不缺少内容,而是缺少传承和怎样传承的方法途径。在“地球村”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我们不妨把“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思想和做法借鉴到人文素质教育中。
第三,必须认识到“互联网+教育”是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人文素质教育在这场教育的革命中,不能旁观,更不能落后。我们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开发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一方面要摸索有效方法来组织、监督、评价学生的互联网学习,要引导学生将网络化为学习的工具,而不单纯是游戏娱乐。
总之,在当今时代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强国、强民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庞杂且艰巨的工程,但是面对泱泱中华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地要传承和发扬光大,舶来的糖衣炮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的迷失。
参考文献
[1]刘静,白路.“个体与集体”价值观念的中西文化对话[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7).
[2]陈广士.让经典的光辉重新闪耀———关于提高学生
对现代文学经典阅读兴趣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
育,2008(16).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冲突;化解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5-0010-04
素质教育是我国各层次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包括科学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而从我国的教育现实来说,科学素质教育一直受到重视,而人文素质教育受到各种冲击,即使在不断的呼吁中仍收效甚微。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淑子曾说:“科学技术中的理工水平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问题。没人文是不打自垮,没理工是一打就垮。”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末开始蓬勃发展。经过几轮的评估建设、内涵建设,高职院校以“技能为本”,为我国生产、建设、发展一线培养了所需要的特色人才、技能人才。然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思潮多元、国际一体化形势的发展变化,“技能型”人才又出现了不少弊端,例如心理脆弱敏感、抗挫折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合作精神;物质追求膨胀、精神空虚;社会公德淡漠、诚信缺乏等等。种种现象不禁让我们整个社会都思考: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于是,领导、学者、专家们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经验,提出了高职院校同其他高等教育一样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文化育人”的高职教育理念。2011年5月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2011年12月,在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首届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育人高端论坛”,该论坛可以看作中国高职教育在整体上关注“文化育人”的一个标志。近几年,在国家层面的呼吁推动下,示范性院校的带头探索下,“文化育人”的理念在高职院校不断深入。很多学校在思想层面展开讨论、深入认识;从课程建设层面着手探索人文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从校园建设层面营造人文氛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但是,人文素质教育毕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作战的工程,是一项厚积薄发的工程。我们除了必须在思想上、课程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还必须结合当代社会情况、当代教育发展趋势、当代学生的情况,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经过多年的实践思考,发现当我们老师在极力呼吁、努力实践、引导学生要重视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另一种声音或者说另一些情况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弱化甚至消解着人文素质的效果和作用,这就是在本文所要研究的我们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一些深层次的冲突。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演绎、沉淀、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了炎黄子孙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中,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支配、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一名年轻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文化是一件义不容辞的事情。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高校当然也包括高职院校必须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出发点。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是集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较量,是教化功能和实用至上的抗衡,是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角逐。随着国门全方位的打开,在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与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少的“粉丝”,遭遇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客观地说,西方文化也有可取之处,但是,我们很多的大学生经常从西方文化角度出发对中国自身的文化进行比较、感悟和认识,而极其容易产生错误的解读,进而蒙蔽了对自身文化的客观认识,甚至抨击、厌恶、反对,从而妨碍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到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一冲突。
一方面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说,淡漠传统文化,追捧西方文化。文化认同是群体对文化的一致性认识,而个体受到这一文化的影响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这一文化规律特点。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会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对某种文化的认同,会影响其思想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各有各的优势和弊端,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两种文化互相融合渗透之时,需要我们能够有意识地辨析、思考和取舍。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例如五四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见、文革时代对一代知识分子的打击、20世纪的社会经济转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当今的大学生,生于国门打开的20世纪90年代,成长于全球化、多元化思潮之中,还未来得及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还不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的时候,就已经被各种西方文化所包围。可想而知,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的骨子里很难生根发芽结果。当我们这些50~80年代的人再次认识到自身文化的重要性进而想引导他们进行文化寻根时,难度非同一般。寻根之难,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功利性难以在短时间内让他们信服其对“人”自身的作用和意义,难以对抗实用主义、自我满足的欲望;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才能真正有所领悟。 我们再观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事实上,很多学生并不会主动地、比较深入地去研究学习西方文化,他们对西方文化还只是一种好奇之心和模仿,客观地来说这也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使然,模仿和好奇往往发展成追捧和膜拜。
文化不生根就很容易成为浮萍,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充分认识,由于没有自我传统文化的较强的认同感、归属感、优越感、自信心,又加之外部环境的影响、身心发展的影响,于是淡漠自身的传统文化,追捧新奇的外来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同冲突告诉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首要的一件事情,这种文化认同感其实也包含着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尊严感,是对他们的思想精神方面的强大支撑。
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行为选择来说,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相矛盾,这也是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相互矛盾的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崇尚统一,强调“集体意识”,而西方文化追求民主、自由、个性化,突出“个体意识”。当两者相冲突时,在学生个体身上就出现了日益普遍的“个体主义”行为和逐渐空泛的“集体主义”口号。例如大学校园的情侣可以无视周围环境而我行我素地做出一些亲密举动;一部分学生宁愿宅宿舍宅家里,依靠网络来与外界联系,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多与同学、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大学生中的人际交往障碍越来越多。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主义行为也成为了“90后”的一种标签,尽管有点不够客观,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的真正事实。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很多大学生都会认为“集体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行为中又会出现言行偏差。例如,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开了,会主动走过去关掉的人不多;宿舍的卫生差了,会主动打扫的人不多;学习场所不准带进吃的东西,可是还会有人偷偷带进去;离开某公共场合(如会议室、活动室)带走身边垃圾的人不多。这些又无不显示出集体意识的苍白无力,集体意识只是成为了一句口号、一句空谈。
张扬个性并不是要放弃集体,对社会、对他人、对集体关怀并不是要以牺牲个体为代价。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冲突之下,这种不断放大的“个体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占上风,无疑还是需要用我们自己的文化精华来拯救和匡正。
二 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冲突
经典文化是在较长的历史进程中,被传承下来的代表着某一时期的精髓思想、理念及其作品。堪称“经典”的内容,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瑰宝,是经历了时间和历史的溶铸与严格选择之后的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传承经典是对历史的认知和传承,是在大学生中有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流行文化是社会上大多数成员参与,并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表现出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状况与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它通常借助于这个时代先进的媒介工具传播与消亡,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流行文化的涵盖面很广,它的快速流传、亲民时尚使很多当代大学生追之捧之。在流行文化可以铺天盖地而来的时代,我们的年轻学子似乎忘记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更忽略了向历史学习和借鉴。在一段时间内,我们也许无法判断流行文化的好与坏,我们也不能说流行文化是垃圾或毒品。但是,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来说,漠视经典文化,追捧流行文化的现象和趋势非常明显,这种趋势带来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流思想的淡化和审美情趣的庸俗化。
社会主流思想的淡化。社会主流思想是立足人民的整体利益,体现了国家、社会的共同精神追求。经典文学作品是经典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例,这一阶段产生的代表人物有鲁迅、巴金、茅盾、曹禺、郁达夫、老舍、钱钟书等,他们的经典作品具有跨越中西的广阔时空跨度,既吸纳了西方近代思潮发展的成果,又传承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成果。同时,这一历史时期又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危亡之际,是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而奋力抗争的艰苦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优秀作品反映的正是民族危亡关头所迸发出的人文力量,包括爱得深沉的爱国情怀、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也包括对自由、民主、科学、平等的追求和向往。这些特点使得我国的现代文学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还有中国的古典文学、古典艺术等等。然而,由于时间和观念的距离,除了语文课本和课堂的老师教学之外,很少高职生会主动去阅读这些作品,即使是老师的导读和介绍,也不能激起其与作品的共鸣,更谈不上较多地启发和收益了。阅读经典需要读者的静心阅读和反省思考,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这种阅读模式受到相当一部分学生们的排斥,转而追求的是刺激的、新颖的、感官享受的娱乐节目、影视作品、网络作品等等,而这些流行文化往往是以经济利益追求为主导的,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物质性,它是立足于部分群体的利益,自我化和利己化很明显。在这样的流行文化影响下,经典文化是渐行渐远,经典文化所带给我们整个人类和社会的积极的思想、深刻的内涵被不断地消解和淡化,许多青年学生思想中的“利己”、“唯我”也被唤醒,于是不再轻易相信和接受老师所宣讲的思想价值观,不再迷信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思想,而是从自我的感官体验中去评判和选择,自我利益的追求超越集体利益的追求,物质的追求强于思想心灵的追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感、诚信意识被一步一步地蒙蔽,关注和追求的是自我的、短暂的满足和快感。
审美情趣的庸俗化。流行文化的主要目的不是教化人,而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流行文化以媒介为推手,追求作品的影像化,追求效果的轰动化,追求短时间受众量的最多化,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使青年大学生更加注重对文化的即时体验而不再深入思考其深层内涵,从而导致他们的审美取向感性化、审美情趣庸俗化。当前很多电视台的选秀节目,煽动了年轻人的激情,从积极意义上来说是给予了年轻人展示自我、创新自我的平台,但是,随着这类选秀节目的遍地开花式的泛滥、产生的轰动性的社会效应、巨大的经济利益,让很多年轻人陷入了对“一夜成名”的渴求,让很多人看到“成功”不一定要靠长期的努力,可以走捷径,可以靠露骨甚至是不雅的、出格的言行举止博得一时的喝彩,继而脱颖而出。这种低俗的表现和追求缩短了获得“成功”的时间,于是,可以满足感官刺激的、满足一时欢快的方式方法在青年学生中大行其道,审美情趣的庸俗化越演越烈。当然,流行文化中也有精品,例如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唱出的是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青花瓷》蕴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忆等等,但是优美的旋律、对偶像的追捧超过了对歌词内蕴的领悟,隔离了对歌曲背后的创作缘由和意图的理解。由于审美能力的弱化,深层次的美被忽视了,深层次的美对人的教化启迪功能被消解。 三 传统课堂学习与互联网学习的冲突
前两种冲突是人文素质教育学习内容的冲突,传统课堂学习与互联网学习则是学习方式方法的冲突。
一般来说,传统课堂教学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几个环节或围绕这些环节的一些变化。它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的,经过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模式。在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的高职课堂,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这种形式。但是,从当今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的人才培养需求,难以适应学生的求知方式、求知欲望。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教育的相结合和运用,在互联网上学习快捷、生动等特点冲击着我们这种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是主导、互联网学习起步发展的阶段,两者的利弊冲突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是很大的挑战。
第一,对老师的冲击。一是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冲击。传统课堂教学和互联网学习是两种不同的教学实现途径。教学双方即教师和学生在这两种途径中,扮演的是完全不同的角色。传统课堂上,老师是中心,老师是主导,很多时候还是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在互联网上学习,老师成了幕后英雄,老师也不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中心。角色改变、体现的作用不同,如果要成功地实现老师角色功能的转变,实现课堂的翻转,老师的教育观念不翻转是无法顺利推进的。而且,在这一翻转过程中,原来的老师的中心地位,连带产生的老师在课堂的威严感、成就感都会削弱。所以说,对于老师来说,教育观念在这场教育的革命中将会有一个大的波动和转变。二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素质的冲击。我国正处在互联网学习逐渐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制作慕课、搭建翻转课堂是教育的发展趋势。要跟上这场教育革命,老师不再是一本书、一支笔、一份教案、一套ppt就能够解决教学问题,老师们还得要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信息整合能力,要有利用工具软件制作出精美的教学资源的能力,要有分解课程知识点、整合课程资源和知识点的能力。现代的“教书匠”要有学问、会教学、会技术,在互联网冲击下,老师不但要“思辨”,而且要“思变”,前者需要老师是专业能手,后者需要老师能够与时俱进。
第二,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挑战。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是指学生学到了具体的什么内容。与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相比,进行互联网学习,需要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的方面很多,例如学习的专注力、学习的自我控制力、学习习惯、学习的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的灵活度、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反思的能力。对大部分的高职学生来说,在网上独立自主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还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的。在我国,高职学生都是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他们的学习自控力、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学习的自信心都是有待提高和完善的。例如,学习的自控力方面,网络便于专业学习、课程学习,同时也便于玩游戏或者观看其他娱乐性的节目,没有良好的自控力往往有些同学就会迷失在网络中;做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互联网上学习具有知识的碎片化、非系统化的特点,要系统学习某门课程就必需要有做笔记且善做笔记的能力。但是,在传统课堂上、在老师的提醒下都很少主动做笔记的高职生,在互联网上学习时就更加没有这种意识了。而且由于互联网上学习的知识碎片化、非系统性特点,更加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建构能力,这些又是高职学生很缺乏的一种学习能力。
另外,与理工科的很多内容可以用形象的、立体的图来演示不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很多是一种价值教育、思想修炼和学习领悟,将它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展示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要在互联网上开展这方面的有效学习,对老师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虽然传统课堂学习在当今学习时代有一些弊端,但是,互联网学习不能有效、合理地解决教师的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其效果也很难体现。
四 化解冲突的对策
以上所谈到的三个方面是我们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化解这些冲突。
第一,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对我们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特点。对人才培养来说,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用一种功利性的学习来开展这一方面的教育。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总动员式的,它不单纯是教学系部的工作,而是会涉及到学校的顶层设计、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开展;对于一名老师来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告诉他们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与教会他们技能同等重要。
第二,就人文素质教育本身而言,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还必须深挖和探索教育的有效内容和有效方法。很多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院校在这一方面有了较好的建设和发展,但是仅有他们的带头探索和建设还远远不够,还有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成效或做法不尽人意,所以就整个高职院校而言,人文素质教育还是很薄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经典文学艺术、中国的历史哲学如何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学习或渗透到他们的大学学习阶段;外国的文史哲又如何合理地输入给他们;当内容上雅俗共存、质量上良莠不齐的文化作品让大家眼花缭乱的时候,老师如何引导和选择。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从来不缺少内容,而是缺少传承和怎样传承的方法途径。在“地球村”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我们不妨把“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思想和做法借鉴到人文素质教育中。
第三,必须认识到“互联网+教育”是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人文素质教育在这场教育的革命中,不能旁观,更不能落后。我们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开发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一方面要摸索有效方法来组织、监督、评价学生的互联网学习,要引导学生将网络化为学习的工具,而不单纯是游戏娱乐。
总之,在当今时代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强国、强民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庞杂且艰巨的工程,但是面对泱泱中华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地要传承和发扬光大,舶来的糖衣炮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的迷失。
参考文献
[1]刘静,白路.“个体与集体”价值观念的中西文化对话[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7).
[2]陈广士.让经典的光辉重新闪耀———关于提高学生
对现代文学经典阅读兴趣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
育,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