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大人们总爱不厌其烦地问我同个问题:“长大后,你想干什么?”每每此时,我便会把头抬得高高的,一歪脖子说:“长大了,我要当一名科学家。”记得那时候,小伙伴们的理想好像除了当科学家,还是当科学家,甚至连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都不存我们的理想之列。
人们都说小孩子没长性,没过多久,我的理想就变成了当作家。而我的很多小伙伴们的科学家梦想也在枯燥的自然课教材和总绷着脸的自然课老师的摧残下夭折了。时至今日,科学离我的生活已经越来越遥远了,关于科学我所能想到的只有中学化学课上做试验用的那些个瓶瓶罐罐了。在我的印象里,科学就意味着严肃、呆板、枯燥,甚至无趣。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本书吸引我的不是别的,正是它的名字,它简直太童话了,太肥美了,但却肥而不腻。这本书出自一个叫“科学松鼠会”的组织之手。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由100多位年轻人组成,他们是一群热爱科学的人,博士、教授、作家云集。对于这个团体的定义,其创办者姬十三的形容是,“科学是一枚枚美味但难啃的坚果,松鼠会的成员则是一个个敲开果子的松鼠,所以要通过最轻松幽默的方式传递科学的真谛”。
他们自命为“松鼠”,希望为公众打开科学坚果,品尝科学之美,让科学流行起来。让面孔严肃的科学流行起来,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一群才华横溢的人。和所有年轻人的群体一样,他们在一起腐败、郊游、交友,不同的是他们还聚在一起聊科学、做讲座、看纪录片、辨星星、认植物……当然,他们最擅长的是文字表达,他们一起写作的科学博客(http://song-shuhui,net)在2008年“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中,以最高的网友投票率获得了“全球最佳博客”和“中文最佳博客”两项公众奖。
3年来,他们创作了上千篇文章,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间站,从玫瑰花到数学思想实验,从男人吸毒到女人坐月子……内容天马行空,文字灵动活泼,一改传统科学的模样。《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就是从诸多这样的文章中选择出来的,有大约50篇。
为这本书作序的梁文道称赞说“他们的科普小品简直有点像是带甜的凉茶。”罗永浩说:“为了跟愚昧和迷信争夺市场,科普作品在应有的理性和严谨之外,最好还能做到生动有趣,科学松鼠会显然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科普文章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有趣,有时候甚至很酷。”
总板着副严肃面孔的科学,在这一帮人的文字里面,竟然前所未有地鬼魅了起来。在这样生动活泼的酷文里面,读者轻而易举地就能获得科学知识,而这样的科学知识也因为其灵动而让人领会得更独特,别有一番风味,那感觉有点像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罗素曾说,人生的三要素是爱、知识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其实,好文章的要素也应该包括这三点。《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是本科普集,但又绝不仅仅是科普而已。科学可以证明很多东西,但唯独证明不了爱。而这样一群具有人文关怀的“松鼠”们,却让科学充盈着爱的喜悦。
很多现象我们早已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却很少有人去探究为什么。其实,只要深究下去,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甚至毫不起眼的日常琐事和生活细节,都可以成为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科学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是深入生活、平易近人的。正如科学松鼠会网站的公告栏里所写的4个词:专业、好看、活泼、有内容。科学松鼠会就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拿身边最平常的现象开刀,用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却又不失准确的文字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在他们看来,科学也可以像松鼠一样可爱。松鼠擅长剥开坚果,而他们就是一群剥开科学坚果的人,他们引领我们以一种愉快的方式认识世界、抵达真相。
在这个资讯铺天盖地、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市面上的科学类书籍虽说不上汗牛充栋,却也并不少见,但人们的科学知识却依然少到了可怜的地步。曾有人在科技部的网站上留言发问:“请问核能能不能用来做红烧肉?”如果此君只是恶搞,或者只是为了博众网友一笑,那其幽默细胞之丰富堪比红透半边天的“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如果这位老兄真的是不知道,那我们除了肯定这位老兄敢于提问的勇气之外,就只有为国人科学素养之低悲哀的份儿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完全怪这位仁兄。现在市面上那些科普书籍我也看过
些,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看了还不如不看的,与其为这类书籍破费还不如上维基百科(甚至百度知道)呢;另一类是看了也白看的,这类书籍的专业性很强,充斥着很多如我们一般的凡人难以看懂的术语,那些个术语简直比火星文还难懂十倍甚至几十倍。我曾经一度很变态地认为,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科学书籍的作者肯定是一群超级自恋的人,他们哪里是在普及科学,分明是在把科学当做卖弄自己有文化的资本,他们故弄玄虚的伎俩可以跟某档用闹鬼的手法讲述科学的电视节目相媲美。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是科学松鼠会的第一本科普出版物,本书参与作者30人,其中17人为理工科博士或博士生,连文中的插图也出自理科博士之手,可视为“中国科学写作新生代的首次集体亮相”。
看看这些题目:《钱花在哪里才幸福》、《吃多少细菌才安全》、《毒门秘笈》、《手机的新功能——爆玉米花》、《到国际空间站上班》、《我刷牙为什么总会掉一块牙膏出来?》、《放在口袋里的耳机线为什么总缠在一起?》、《为什么吸鼻涕时鼻子没什么大感觉,但是吸水会有很大感觉,甚至会呛到?》…怎么样?够诱惑人的吧?我承认我是一个很难抵制诱惑的人,《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个书名诱惑我在书店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捧起了这本书,而目录中的这些标题又诱惑我毫不犹豫地让自己原本就有些瘪的钱夹变得更瘪。
还等什么呢?这样的“坚果”,难道你不想尝尝吗?
人们都说小孩子没长性,没过多久,我的理想就变成了当作家。而我的很多小伙伴们的科学家梦想也在枯燥的自然课教材和总绷着脸的自然课老师的摧残下夭折了。时至今日,科学离我的生活已经越来越遥远了,关于科学我所能想到的只有中学化学课上做试验用的那些个瓶瓶罐罐了。在我的印象里,科学就意味着严肃、呆板、枯燥,甚至无趣。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本书吸引我的不是别的,正是它的名字,它简直太童话了,太肥美了,但却肥而不腻。这本书出自一个叫“科学松鼠会”的组织之手。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由100多位年轻人组成,他们是一群热爱科学的人,博士、教授、作家云集。对于这个团体的定义,其创办者姬十三的形容是,“科学是一枚枚美味但难啃的坚果,松鼠会的成员则是一个个敲开果子的松鼠,所以要通过最轻松幽默的方式传递科学的真谛”。
他们自命为“松鼠”,希望为公众打开科学坚果,品尝科学之美,让科学流行起来。让面孔严肃的科学流行起来,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一群才华横溢的人。和所有年轻人的群体一样,他们在一起腐败、郊游、交友,不同的是他们还聚在一起聊科学、做讲座、看纪录片、辨星星、认植物……当然,他们最擅长的是文字表达,他们一起写作的科学博客(http://song-shuhui,net)在2008年“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中,以最高的网友投票率获得了“全球最佳博客”和“中文最佳博客”两项公众奖。
3年来,他们创作了上千篇文章,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间站,从玫瑰花到数学思想实验,从男人吸毒到女人坐月子……内容天马行空,文字灵动活泼,一改传统科学的模样。《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就是从诸多这样的文章中选择出来的,有大约50篇。
为这本书作序的梁文道称赞说“他们的科普小品简直有点像是带甜的凉茶。”罗永浩说:“为了跟愚昧和迷信争夺市场,科普作品在应有的理性和严谨之外,最好还能做到生动有趣,科学松鼠会显然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科普文章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有趣,有时候甚至很酷。”
总板着副严肃面孔的科学,在这一帮人的文字里面,竟然前所未有地鬼魅了起来。在这样生动活泼的酷文里面,读者轻而易举地就能获得科学知识,而这样的科学知识也因为其灵动而让人领会得更独特,别有一番风味,那感觉有点像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罗素曾说,人生的三要素是爱、知识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其实,好文章的要素也应该包括这三点。《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是本科普集,但又绝不仅仅是科普而已。科学可以证明很多东西,但唯独证明不了爱。而这样一群具有人文关怀的“松鼠”们,却让科学充盈着爱的喜悦。
很多现象我们早已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却很少有人去探究为什么。其实,只要深究下去,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甚至毫不起眼的日常琐事和生活细节,都可以成为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科学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是深入生活、平易近人的。正如科学松鼠会网站的公告栏里所写的4个词:专业、好看、活泼、有内容。科学松鼠会就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拿身边最平常的现象开刀,用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却又不失准确的文字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在他们看来,科学也可以像松鼠一样可爱。松鼠擅长剥开坚果,而他们就是一群剥开科学坚果的人,他们引领我们以一种愉快的方式认识世界、抵达真相。
在这个资讯铺天盖地、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市面上的科学类书籍虽说不上汗牛充栋,却也并不少见,但人们的科学知识却依然少到了可怜的地步。曾有人在科技部的网站上留言发问:“请问核能能不能用来做红烧肉?”如果此君只是恶搞,或者只是为了博众网友一笑,那其幽默细胞之丰富堪比红透半边天的“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如果这位老兄真的是不知道,那我们除了肯定这位老兄敢于提问的勇气之外,就只有为国人科学素养之低悲哀的份儿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完全怪这位仁兄。现在市面上那些科普书籍我也看过
些,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看了还不如不看的,与其为这类书籍破费还不如上维基百科(甚至百度知道)呢;另一类是看了也白看的,这类书籍的专业性很强,充斥着很多如我们一般的凡人难以看懂的术语,那些个术语简直比火星文还难懂十倍甚至几十倍。我曾经一度很变态地认为,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科学书籍的作者肯定是一群超级自恋的人,他们哪里是在普及科学,分明是在把科学当做卖弄自己有文化的资本,他们故弄玄虚的伎俩可以跟某档用闹鬼的手法讲述科学的电视节目相媲美。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是科学松鼠会的第一本科普出版物,本书参与作者30人,其中17人为理工科博士或博士生,连文中的插图也出自理科博士之手,可视为“中国科学写作新生代的首次集体亮相”。
看看这些题目:《钱花在哪里才幸福》、《吃多少细菌才安全》、《毒门秘笈》、《手机的新功能——爆玉米花》、《到国际空间站上班》、《我刷牙为什么总会掉一块牙膏出来?》、《放在口袋里的耳机线为什么总缠在一起?》、《为什么吸鼻涕时鼻子没什么大感觉,但是吸水会有很大感觉,甚至会呛到?》…怎么样?够诱惑人的吧?我承认我是一个很难抵制诱惑的人,《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个书名诱惑我在书店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捧起了这本书,而目录中的这些标题又诱惑我毫不犹豫地让自己原本就有些瘪的钱夹变得更瘪。
还等什么呢?这样的“坚果”,难道你不想尝尝吗?